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八百九十章 黑锅

十国千娇 第八百九十章 黑锅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行宫的木雕窗旁,灯笼的火光被红纸映出红光。↖頂↖点↖小↖说,

“沙!”垂帘被猛地撩开,头发随意束在头顶的郭绍从里面走了出来。站在门口的杨士良忙弯下腰,抱拳道:“官家,值守辽国使者行馆的人是枢密院的官吏安排的。”

“什么人干的事?”郭绍问道。

杨士良道:“禁军幽州都有几个人正好今晚值守。幽州都是以前收的河北义士,这些人深受契丹人之害,家破人亡一心报仇者不在少。现在河北全境已收复,但他们对契丹人恨之入骨,风闻大许与辽国议和,便自作主张行刺,目前看来并无指使者。”

风吹得灯笼里的灯光摇曳不定,让郭绍脸上也忽明忽暗,阴晴不定。

杨士良沉声道:“官家仍在澶州,他们竟敢在天子跟前擅自用刀兵,实在大罪难逃。”

郭绍不动声色道:“中原与辽国多年交战,仇恨血债理不清。幽州都的将士就算为家仇私自行刺辽人,本也可法外容情,但死在他们刀下的禁军守卫怎么说?”

杨士良听罢躬身道:“待枢密院的人刑讯,奴婢便这样对他们说。”

郭绍皱眉挥了挥手。

……行馆里弥漫着腥味,房里一片狼藉,内外已被军队看住,等着礼部的文官过来与辽国使臣打交道。

刺客被抓走,萧思温这时才镇定下来,掏出手帕轻轻蘸脸上的血迹,拿下来看手帕。他暗自松了一口气,颇有些感激地用契丹语对杨衮道:“今日若非杨府事在场,我们的性命就此休也。”

杨衮以手按胸,满脸诚恳地正色道:“昔者平夏之战,下官等与党项军以多击寡,大败,损失惨重。若非萧公出面相护,下官岂能活到今日?”

萧思温叹道:“患难之时,还是自己人靠得住。”

杨衮道:“今国事维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咱们只能坦诚相待,方能共渡难关。下官从来都很敬仰萧公。”

萧思温看着杨衮的眼睛,点头道:“吾妻(辽太宗之女燕国公主)常常提醒我,在大汗跟前为太宗后人说话。这次老夫若能太平无事,定择良机在大汗跟前举荐杨府事。”

杨衮神色激动,忙道:“多谢萧公栽培。”

这时门外有人用汉语喊道:“卢侍郎到。”

一身乌纱红袍的卢多逊走进屋子,四处看了看,抱拳道:“诸使换个地方安顿,这里自有人收拾。请!”

萧思温等人遂跟着卢多逊出得门来,从一条挂着灯笼的走廊去院子另一边。萧思温道:“既然许国皇帝在澶州,为何有人杀进行馆来?”

卢多逊转头道:“实不相瞒,此乃大许朝廷内部的人所为,实在防不胜防;但请萧公务必相信,这等偷偷摸摸之事,绝非朝廷决策!萧公应知,许辽结怨日久,互有血仇,便是官家也没法轻易化解。”

卢多逊又长叹一口气,看了萧思温一眼,目光从杨衮脸上扫过,“此番议和,实非易事,大许朝廷反对者不少矣。”

萧思温不动声色道:“只要不必分兄弟高下,别的事都好商议。”

卢多逊毫不犹豫地摇摇头:“萧公若如此想法,恐怕议盟之事要泡汤了。”

一行人已走到另一栋房子,卢多逊抱拳拜道:“时辰不早,萧公与三位使者早些歇息。本官先告辞,明日一早再议。”

萧思温等人也回礼道别。

“嘎吱!”几个人走进屋子里,便把木门闩上了。

杨衮沉声道:“光景不对,若是议和不成,两国继续交战,恐怕我等要从这龙潭虎**回去、难如登天!”

另外两个副使面露惊惧之色,其中一个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许国朝廷不必如此失信。”

杨衮道:“没听那姓卢的官儿说,许国皇帝也不能轻易化解仇恨,绝非朝廷所为!”

萧思温把手背在身后,眼睛看着地砖走了两步,思量许久。他抬起头时,见窗户外黑漆漆看不起藏着什么,黑暗中的灯光黯淡,就好像鬼火一般。

若承认“敌国兄弟之义”,萧思温用脚趾头都想得出来,他回去就要背起骂名和黑锅。若不答应,不仅回去无法对大辽当政决策者交代,而且眼前就要死!

“唉!”萧思温看着杨衮道,“要把我往绝处逼……这么多年来,除了从幽州突围那次,从来没有比现在更险恶的处境!”他又低声道,“郭铁匠果然手辣,什么都让你一清二楚,可就是没法!”

杨衮也一脸无奈。

过了一夜,次日一早萧思温等人收拾好出门,他走进院子里,宁静的清晨薄雾笼罩,昨夜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他走了一段路,不禁驻足,因为发现地砖缝隙里还残留着没有冲洗干净的血迹。

那暗红发黑的砖缝,莫名有种可怖的气息。

出得大门,萧思温立刻等人立刻就钻进了一辆马车。街上已有行人,他仔细在车窗缝隙里观察着外面的光景,全是汉儿的打扮,一家刚刚开铺子的人正向这边观望。汉儿的城池里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萧思温无法预料危险来自何方,但他能感觉到仇恨和阴谋的气息可能藏在任何地方。

萧思温在车上坐了几百步远,渐渐发现澶州比预料得还要复杂。他看见了喇嘛和面相截然不同的大食人。

“萧公,那些是高丽人。”杨衮忽然低声提醒道。

萧思温忙朝外面看去,果然见一座衙门前几个高丽服饰的人正在门口与汉儿打躬作揖。

……

高丽使者手握节杖,与几个随从一起走进澶州州衙大堂。不多时,一个官帽后面有很长冠翼的文官走了进来。

高丽人与中原礼仪有近似之处,他们应识得身材瘦弱的年轻人是高官,便拱手作礼。

那官员抱拳道:“本官乃大许礼部侍郎卢多逊,贵使有啥事请坐下说话,有奏章可由本官直接呈送天子。”

高丽使者道谢,在摆在大堂两侧的椅子上坐下,手里依然拿着节杖。稳当地坐下,他便将节杖捧在手里,用音调不准的汉语道:“我国国王闻许辽议盟,极其震惊!”

卢多逊神情淡定,很认真地听着高丽使者陈述事儿。

使者又道:“始兴三年,大许军伐曰|本国,高丽国调水师协从,盟约此后两国共伐辽国,大许助我国取渤海旧地。今大许若与辽国议盟,高丽国该当如何?”

这时一个宦官俯首在卢多逊耳边耳语片刻,卢多逊听罢,说道:“高丽国游说诸女真部起兵,派军过鸭绿江,并未派使节知会朝廷。驻东京高丽驿馆的官员也没有片言只语。官家以为高丽国无须大许干|涉就能控制鸭绿江方向的局面。”

卢多逊缓缓道:“大许军北伐辽国,与高丽国勾结生女真部落生乱,两件事事先并无约定,应当作互无干系的事儿看待。今辽国派人求和,朝廷与之商议,与高丽国无甚关系也。”

使者忙道:“高丽国与中原朝廷衣冠礼仪相近,辽国乃野蛮禽兽之国,不可相交。”

卢多逊淡然道:“咱们得就事论事,高丽国此番用兵没有告知官家,故与朝廷无关。”他起身道,“今日上午本官还有几拨人要见,请恕本官不能久留。贵使若有言论,可写奏章,送于州衙司务,上奏天子。地方就在州衙照壁内的倒罩房。”

……卢多逊出州衙,马上又去见萧思温等人。

因有耽搁,等卢多逊到澶州礼部行馆时,萧思温、杨衮等四人已在那里等候。茶几上摆着四只茶盏,卢多逊瞟了一眼,都是满的,没人喝一口。

“萧公久等了。”卢多逊一脸和气的笑容,抱拳作礼。彼此寒暄几句。

卢多逊并不到厅堂上面摆的椅子上坐,依旧在两边的茶几边,和萧思温坐在一张几案旁。

大伙儿坐定,卢多逊便主动说道:“最近天子行宫在澶州,诸国使节有事都径直到此地;本官受命负责接待各国使臣,实在有点分身无术。一早见了高丽人,今天一大早刚开城门,他们才到澶州。”

萧思温不动声色道:“高丽人说了什么?”

卢多逊用很随意的口气道:“他们说辽国乃野蛮禽兽之国,不可与交。”

杨衮立刻脱口骂道:“这些教|唆生女真谋反,把大辽公主与诸多妇人弄去聚众|**|乱,这才是野蛮禽兽之事!大辽一旦腾出手来,必要讨回道理!”

卢多逊一本正经道:“公主乃辽国皇室之人,着实是奇耻大辱!”

杨衮嘀咕道:“生女真部落就好干这等事。”

接着两边的人继续对盟约的内容讨价还价,从上午一直耗到下午。卢多逊对辽国使节丝毫没有敌视的姿态,语气不卑不亢。但对关键的条件就是毫不松口。

其间萧思温与杨衮等到耳房歇息,私下议论,完全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萧思温心里压着对各方的担忧,权衡利弊,终于于旁晚时答应了议盟条件。

有时候人根本没有选择,选择已经注定:都是死|路,肯定要先避开火烧眉毛的祸事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