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一百零五章 寿州(1)

十国千娇 第一百零五章 寿州(1)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郭绍接到枢密院军令,和家里的人道别后,率军出京。

他很为部下考虑,让大家分了赃之后,又以厢都指挥使的名义对部将进行了职位安排。一些比较高的职务都是暂领,已写成奏报先递送东京亲军侍卫司步军司;不过侍卫司的马步都指挥使李重进、枢密院的枢密使魏仁溥都在淮南,所以没人会批准,只有另抄一份到淮南之后先给李重进。

侍卫司的马军司和步军司分别掌管龙捷军和虎捷军。不过马军司和步军司只是称谓,因为龙捷军虎捷军都各有骑兵和步军,龙捷军骑兵多比较强悍。

拟书以李处耘为第一军都指挥使,罗彦环为都虞候;原第二军都虞候王璋为都指挥使(在唐仓镇帮郭绍打赢了关键的一战),杨彪为都虞候,罗猛子为亲兵指挥。因为战死重伤了一些中低级武将,其他有功的将士都各有提拔;指挥使以下郭绍直接就任命了……正道是有钱大家分,但有兵权的关键职位,郭绍默默地全给了自己的亲信。第二军的王璋也表示上面没人、愿意投效。

十余天后部队到达淮河北岸,然后郭绍安排军队分批从河上的浮桥渡河。

刚进入七月,天气仍然那么热。郭绍站在淮河边上四下回顾,一望无际的原野,原野上葱葱绿绿,天空蔚蓝河水清澈,淮南平原在这个时代着实是好地方,既利于农耕又便于交通。和年初在秦岭山沟里的见闻全然不同……难怪大周皇帝和南唐皇帝打生打死,双方不惜投入举国之力在这里角逐争夺这块地皮。

建立浮桥的地方已不在寿州(今寿县)西边的正阳,而在寿州北边的下蔡镇(今天的安微凤台县)……进入这片地区的大路上,有一个十分高大宽敞的牌坊,上书“下蔡”,真是想不知道地名都不行。之前听说周军的浮桥在正阳,怎么搬到下蔡的不得而知,或许皇帝认为淮河上游的诸城都没有攻陷,那地方地形太宽阔很容易受到唐军的攻击?

下蔡这几道浮桥的地方倒是有点讲究,淮水在这里的弯曲度很大,形成一个“凸”字上部形状,下蔡就在“凸字”的顶端位置。河流北面地势开阔,渡河之后被江河局限比较狭长。

郭绍带着众军渡过安全无事地渡过淮水,下蔡的淮水两岸全被周军控制驻守,十分太平。

但刚过淮水,郭绍的右眼皮就莫名乱跳……人道右眼跳灾,他一想便心中不安,隐隐有不妙的感觉。自从道士的仙丹治了皇后的病,又联系到麻衣道者关于宿命的一番话,饶是郭绍受过不少现代教育,也不由得越来越迷信。他总觉得这些玄虚之物说不清道不明。

怀着隐隐不安的心情,郭绍率部沿着这一道淮水南下,沿着大路走,下午到达了一条河流岸边,河上有一道石拱桥。这条河是南部的巢湖(今瓦埠湖)流向淮水的,名叫淝水,似乎就是淝水之战的地方。而今相比淮水,河面比较窄,有些地方水浅恐怕徒步涉水也可以渡河。不过有桥还是过桥方便。

人马连绵不绝,前面的战兵行军步伐整齐,“喀、喀、喀……”的声音很像现代军队走齐步的节奏。

郭绍抬头看去,前面那石拱桥有点不结实的样子,想起了共振现象,遂下令诸部打乱队列,乱走过桥。

……不料就在这时,郭绍刚过桥,就看见了一个文官带着数骑在道旁观看,那官员见郭绍的军队乱成一团,正叹气。郭绍笑着上前拜见,寒暄,一问才知原来是翰林学士窦仪。完全不认识的人。但窦仪介绍旁人时,随行的有一个人叫赵普,这让郭绍觉得好像在哪里听说过……但赵普看起来就是个无名之辈,连官职都没介绍,郭绍心中感到有些诧异,忽然之间却没想起来怎么回事。

郭绍刚才见窦仪在叹气,便解释道:“走得太整齐了,有可能把桥走塌,造成无益伤亡。”

窦仪愕然不语。郭绍有口莫辩,不知怎么和这位翰林院学士说,只好作罢,只是暗叹:学士没文化太可怕。

郭绍遂拜别窦仪,这时南边的喧嚣已经能听见了,郭绍向远处看去,看到了烟雾滚滚的寿州城楼在原野深处。除了各种各样的噪音,隐隐还有人的呼喊声。

这么快就进入战场了,周军的战线拉得真长,听说前锋已经攻下滁州城离长江不远了,而淮河这边也还在打。

就在这时,郭绍又碰到了另一个官员,是个五十来岁的人。他和窦仪一般,穿着官服也站在大路边瞧正在行军的军队。此人眼眶狭长,印堂不丰、两腮饱满,一嘴胡子,身材倒是高大。

郭绍策马走到路边,那人便笑吟吟地看着自己。郭绍打量了一番,一拍额头,笑道:“李丞相!”

原来是李谷,郭绍是觉得眼熟……在此之前,平生就只见过李谷一面,是去年在从高平去晋阳的路上,李谷还赏了郭绍二十几匹马。

“哈哈!”李谷大笑了一声,“郭都使好记性,一面之缘,时隔一年有余,你还记得老夫。不过老夫现在不是宰相了。”

郭绍以为到了淮南,最可能先遇到的熟人是王溥,不料却是这个不太熟悉的李谷,压根没想到。忽遇认识的人,郭绍也比较高兴,脱口答道:“哈哈,我这人,谁对我不好很容易忘记;谁对我好过,却总是记得很清楚!去年李公赏过我二十几匹军马,那时候对我来说可算是丰厚,怎能不记得?”

“好!好!”李谷一脸笑意,看郭绍的眼神又更有意思了几分。大概是他脱口说出好与不好的歪理之故。

李谷又叹道:“通过军功着实升得快,一年多不见,真是要士别三日刮目相待了。”

“哪里哪里。”郭绍故作谦虚道,“李公现在居何要职?”

李谷道:“判寿州府事。我如今主要为寿州诸部供应军粮、筹办军械用度;也会派人去附近诸地安抚百姓,让百姓各安其职。我已经不带兵了,但这些事也十分棘手,将士骄纵,时有滥杀无辜之事,屡禁不止。”

郭绍忙道:“我定会约束部下,禁止他们烧杀劫掠,不给李公添乱。”他心道:如果抢了钱能分赃的话,大伙还费什么事去劫掠?

李谷忽然对郭绍很推心置腹的样子,又沉声说道:“官家怪我贻误战机,差点获罪。”

郭绍也没多想,径直说道:“正阳的事我也听说了,李公是稳重谨慎的人,所以步步为营;而官家求胜心切……想法不同而已,我倒不觉得李公做错了什么。”

“那是。”李谷摸着胡须,十分赞同。

李谷又道:“对了,新增兵马的驻地兵营也归我安排,所以我在这里等候郭都使。我现在与你们同去,兵营藩篱都修好了,营中还囊括了一个征用的小村子,中军可以设在村子里,有好些房屋可以住人,比住帐篷好得多。”

郭绍忙道谢:“那真是好地方,多谢立功照顾。”

“哈哈,应当的应当的。”李谷笑道。

一行人随军更加靠近寿州城,来到了城池的西边。郭绍一路观察了一番,这寿州城其实地形不是那么险恶:虽然号称扼守淮河,却没有在淮河边上,西北方距离淮河还有很辽阔的一片平坦地区,甚至中间还有许多稻田。城池北靠巢湖(今瓦埠湖)流向淮水的河流淝水,北面有水门,三面都是比较平坦的地方;三面受敌,一面受水上威胁的地势,实在算不得险要。

不过寿州城墙看起来十分高大,还有非常宽阔的护城河,着实在建城时应该很费了一番工夫。

走近了一些,郭绍看到了架在城墙外的无数攻城器械,有几处地方的护城河被填了,一些云梯架在城墙上,不断有身上燃着火的人掉落下来,城外黑烟滚滚,空中石块和箭矢乱飞,三面都围着无数的人。嘈杂和喊声让人的耳朵“嗡嗡”直响。远离寿州城墙的道路上,接连不断的民壮抬着惨不忍睹的伤兵向这边走,路上的人流如潮。

此时此景,郭绍顿时头皮发麻,心道:但愿别让我去攻城啊,这差事实在干不来,太惨了。

想来虎捷军左厢第一军第二军都是左厢比较能打的两支野战精兵,应该不会被赶上去爬墙,不然太浪费了。想到这里郭绍心下稍安。

郭绍又邀请李谷到去军营。不料李谷道:“我今后还会为你们送粮筹备军械,来往的机会很多。现在郭都使最好赶着去中军大营见官家……”李谷小声道,“我刚听说有密报,南唐东都(扬州)没有守备。估摸着官家最近会亲自赶去滁州部署新的战役,你再不去见个面,到淮南来连官家的面都见不着了。”

“多谢李公提醒。”郭绍遂不逗留,赶紧问明白了地方,去中军大营。

进了营门,遇到王溥,被轻轻提醒:官家想让你攻寿州城。

郭绍的脸顿时一黑,心道:我勒个去!z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