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八百三十六章 沐浴光辉

十国千娇 第八百三十六章 沐浴光辉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张建奎表忠心后,正琢磨着是否应该告退,便见两个穿着红袍的文官走过来,一个将一枚印放在御案上,一个将一卷黄绸放上去展开。.XsHuoTXt

郭绍顺手提起朱笔蘸了两下,便在黄绸上飞快地写了几个字。然后他拿着两样东西站起来,绕过御案走到张建奎面前。

张建奎心下一紧,忙弯腰躬身站在那里。郭绍亲手将东西递过来,张建奎见状又单膝跪地,双手去接,抬头看拿东西时,便见皇帝明亮的目光正看着自己:“开国侯,为帝国的荣光与利益,尔等与朕同。”

“末将领命!”张建奎正色道,一时间感觉浑身都热起来!郭绍的目光与言行,很能影响人,张建奎此时仿佛被神灵注视一般,浑身都沐浴在光辉之中,说不出的激动;或许,因为皇帝本身就有那样的情绪,才能让身边的人感觉出来。

他拿了东西,便执礼告退,从书房里退出来。他在门口离开时下意识回头又看了一眼,见郭绍还站在那里殷切地看着自己。

古朴的宫殿,木质窗棂、墨香案牍,此时让张建奎觉得一切都不同了,仿佛感觉它们被“开光”了一般。

“剑。”在金祥殿外,一个尖尖的声音提醒道。张建奎恍然,忙接过佩剑重新挂到自己身上。

他从石阶上下来,从宽阔的大殿广场向正南面的城门走去。一路来到宣德门内时,忽见一个青袍文官站在那里上下打量着自己。

文官上前作揖道:“阁下便是辽西军第一军统帅张将军?”

“正是。”张建奎手里拿着王命和兵印,确实还有点糊涂,因为从没经历过。

文官道:“下官乃枢密院事郑贤春,现受差遣辽西军前营军府分司长史,请张将军多多指教。”

张建奎听罢明白了,知道这官儿是干嘛的,当初在石见堡的文官张寅也是干这差事,幕僚、传令兵、文吏,都该这人管,同时也是监军,因为所有决策和军令都得经军府分司之手。

不过当初那个文官张寅,现在就运了罐骨灰回乡、牌位在宣仁功德阁里。

张建奎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文官,估计不到三十岁,而且长得很白净,取个名字什么春也那么娘气!

这厮瞧着张建奎,好像猜到了什么,当下便站直身体道:“当年攻灭南唐时,下官便曾随军,攻幽州之战、平夏之战都在前营军府任职,张将军只管放心,四个衙门间怎么来往、军中诸事,下官都很熟悉。”

人不可貌相,张建奎一脸恍然,也不愿得罪这文官,因为他有经历,出征后长期要和军府的人相处。当下便客套道:“郑长史多多提醒才是。”

郑贤春道:“分内之事。”

俩人从宣德门侧门出皇城,郑贤春便道:“望春门外有个校场,张将军知道罢?后天咱们在那里碰头,将军手里的王命兵符,得让大伙儿都认可了,这人马才聚集得起来。”

张建奎一听,果然没这文官不行。

郑贤春一边走一边说道:“四个衙门的人缺一不可。张将军属于大都府,军队没有统帅自然不成;下官是枢密院的人,便是给张将军料理琐事的,上下军令也经手;还有兵部的人,若是没他们,咱们出征的安家费、军需粮秣没人管了;除此之外,军器监也会派人来,甲胄、火器、长兵器等得问他们要。”

张建奎仔细听着,点头道:“果然军的事儿,比做指挥使麻烦多了。”

“那是当然,几千人和几百人干的事,也全然不同。”郑贤春道,“将士一共约三千人,其中禁军两个指挥、中原地方上卫军两个指挥在东京军营聚集;还有河北两个指挥卫军在贝州等咱们。咱们先坐虎贲军的船沿永济渠北上,把那一千人捎上,继续坐船到河北津州(收复幽州后新建的城池,大约在天津附近);接着到海边港口换蛟龙军的船,去往辽西堡。”

张建奎见家仆牵马过来了,便抱拳道:“本将便回去收拾收拾,改日望春门外相见。”

郑贤春忙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来,“后天在军府,张将军照着上头写的话说。”

“甚好。”张建奎笑道,“不过是做做模样罢了。”

不料郑贤春道:“可不止如此,下官从士林、官场、军中过来,每个地方都有一些说话的路数,咱们只管跟着说,这才像模像样。”

张建奎抱拳笑道:“郑长史言之有理,告辞。”

他与一个牵马的随从一道骑马回家,在家门口忽见俞良正站在那里。那厮一手提着一只活公鸡、一手拧着一只酒罐子,见到张建奎便脸上一喜,开起来很是高兴。

张建奎先开口道:“来便来,拧东西作甚?”

俞良道:“一点心意不成敬意,末将多谢张将军栽培!”

“啥意思?”张建奎问道。

俞良道:“末将晋升卫军都头,不是张将军提拔?”

张建奎脱口道:“关老子屁事,我听你说才刚知道!”

俞良:“……”

张建奎笑道:“老子没帮忙,你这东西要提回去么?”

俞良听罢与他面面相觑,俩人哈哈大笑。

张建奎将马缰丢给随从,引俞良进院门。他又把鸡交给奴仆,吩咐杀了做晚饭。俞良提来的一罐酒则径直拿到堂屋先喝,用一盘油煎小鲫鱼下酒。

张建奎说起了辽西堡之事,现在军府分司还未组建起来,过几天可能俞良所属指挥也会收到调令。

“都头往上便是副指挥使、指挥使,俞都头只要再寻机立下军功,将来便是官身了,无论在军中还是增补文官,一直吃皇粮。”张建奎好言道。

俞良不断点头:“以前末将寒窗苦读,一门心思想做官,却屡试不中。不料却走这条路实现抱负,当初可没想过。”

张建奎大笑。

完全不同经历的两个人,喝起酒来却是相谈甚欢,有过在石见堡同甘共苦的经历,能聊的话便太多了。

他们先是聊起了那个曰本小娘美子,俞良道:“前阵子曰本国王送歌妓到东京,碰巧我正看到了她,别说咱们这些人挺有缘分,几千里外还能再见到。”

张建奎也有点意外,当下又道:“那小娘不是很想来大许,这下倒是得偿所愿哩。”他又道,“咱们在东岛时,土堡里有个朝廷大臣,工部侍郎昝居润,俞十将……都头可曾记得?”

俞良赶紧点头道:“大员不易见到,全指挥的兄弟都知道昝侍郎。”

张建奎道:“听说昝侍郎去了西北,和开国公李大帅一块儿。西北那边比咱们阵仗大,起码去了几万人,前阵子东京禁军许多兵营都在调动。”

俞良恍然点头。

“石见堡那些熟人,去的地方不同,不过都为建功立业!干!”张建奎踌躇满志地说道,端起酒杯。

俞良也举杯故作豪爽道:“末将敬张都指挥,干了!”

两天后,张建奎穿戴整齐,如约前往望春门外。

诸文武也陆续到了衙署,一块没上漆的木板子上用毛笔写着黑字:辽西军前营军府第一军军司。东西着实有点简陋,不过里面倒是热闹,果然诸衙门派的人都陆续到了。

张建奎先与长史郑贤春见礼,郑贤春作揖道:“张将军气概不凡,定能统领全军上下。”

“咦?”张建奎觉得这话味儿不太对,似乎是嫌自己的出身地位,便冷笑道,“郑长史勿虑,你跟着去过南唐,不过本将当年在蜀道山沟里,却是打前锋;便是不久前在东岛,五十倍曰军围攻老子,现在不是活生生站在这里说话?”

郑贤春忙拜服。

走进大堂,又有人引荐、或是自己上来报名号,里面嘈杂一番。张建奎一面抱拳作礼,一面慢慢走上了正北面。从怀里把东西掏出来,立刻就有官吏上前接了,拿下去向闹哄哄的数十人展示。

张建奎伸手在后脑勺上挠了几下,好不容易想起那张纸上写的话,当下便“咳咳”清了两下嗓子。下边诸文武渐渐消停了一些。

“奉大许皇帝诏令,本帅张建奎即出任辽西军第一军统帅,从即日起,得有如下指挥统率、调动、部署、临阵处决之权:虎贲军第五军第一指挥、第二指挥,卫军开封指挥、陈州指挥、冀州指挥、深州指挥。天佑吾皇,万寿无疆!”

数十人纷纷附和大喊。

众目睽睽之下,张建奎被许多眼睛注视,郑重其事的言语,果然让他忽然有了做统帅的感受,觉得自己的权力正大光明。

张建奎五大三粗的身躯立在那里,临时想了想,抬起手一本正经道:“为帝国荣光与利益,为吾皇尽忠,本将与诸位同!”

众人听罢顿时肃然,长史郑贤春淡定地看着张建奎,微微点头。

许多人聚集到一起,或为建功立业、或为奖赏发财、或为荣华富贵,大伙儿干着同一件事业。新的征程就在面前,仿若有万丈光芒照亮了人们的前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