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

十国千娇 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来自草原荒漠的奏章,到达了落花缤纷亭台翠柳的东京皇宫。请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御案旁边站着的人除了几个内阁辅政,还有枢密院正副二使。大伙儿已经章了,此时正在等郭绍对着奏章细/br>他抬起头来说道:“西边的丝绸之路,我们走了上千年;而东海南海的茫茫海面,我们几年前还几乎一无所知。但朕觉得西边商路比茫茫大海更加难走。”枢密使王朴开口附和道:“人比所有蛮荒荆棘都危险。”郭绍听罢很有兴趣地朴:“王使君所言极是,而今的海上还没什么海盗,河西却满是蠢蠢欲动的盗贼。”君臣二人口中说着商路,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他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这份奏章,是因为李彝殷的消息。郭绍沉吟片刻,对王朴说道:“安排兵曹司的人手,把折德扆说的消息打探清楚。”王朴作揖道:“老臣遵旨。”郭绍起身站在墙上的地图前,背对着大臣们,沉默了许久。就在这时,枢密院副使魏仁浦的声音道:“昨日有银车通过宣德门,臣打开箱子一箱箱闪亮的白银钱币。现在内库不太缺现钱了,臣以为着实只有出兵讨伐才能真正解决西北的问题。”文官们陆续附议。郭绍一言不发,因为西北诸部似乎正在联合在一起,试图对抗大许朝廷……这是东京君臣都不能接受的事,朝廷攻灭夏州苦心经营西部边陲,决不能在此时前功尽弃!郭绍也找不到放弃的理由,他现在有钱有兵。“魏副使主张出兵,有何方略?”郭绍道。魏仁浦转头眼王朴,向上位抱拳道:“臣等商议,先征西北,目标是收复甘州凉州等地,打通向西域的道路,让诸部彻底放弃与大许朝廷为敌的念头。同时,在西面战事期间,于东面辽西走廊上建堡垒,准备收复营州的道路据点……与辽军开战需要大量战马和骑兵,若有堡垒,则可以补足一些骑兵不足。”郭绍听罢转过身来,赞道:“此略甚好。在辽西建堡,也能吸引辽国的注意,减轻西北战场的压力……诸位都知道,只要咱们一用兵,总会有契丹人和稀泥。”众人听罢笑出声来。王朴道:“陛下明鉴,兵曹司禀报,辽国已经开始在东北增兵了。”郭绍站直身体,回顾左右,他的心中再次充满了斗志,一切回到了最好的状态。他建立的王朝,一开始没有燕山防线,敌军从幽州一马平川随时威胁河北,经过几次战争,北方安全得到保障;而这一回的战争过后,他相信处境又有改观自己的江山会更加稳固。“西征用谁为主将?”郭绍问道。一时间没有人立刻举荐,但人们听到这句话,已明白皇帝决定西征的态度。……东京清晨,天刚蒙蒙亮,街巷之间还笼罩着白雾,一些店铺已经开了,商人们正在取下拼镶做大门的木板。而此时的一条巷子里,一个年轻文士被人从后门径直扔到街上,摔得他呻|吟了一声。一个彪悍大汉“呸”地向躺在地上的人唾了一口。马车上走下一个双鬓胡须白了大半的清癯老头,老头将一把钱放在彪悍大汉手里。彪悍大汉稀奇地拿起里面的一枚白色圆币,凑近了瞧,啧啧赞道:“铸的字很清楚。”“银的。一圆值二百文,所有大钱庄和朝廷官府都认。”老头淡淡说道,“我可以带走他了么?”彪悍大汉数了一遍,点点头。老头上前亲手扶起趴在地上脸色苍白头发蓬乱的年轻文士,上了马车。片刻后马车便从巷子里离开了。老头丧的年轻文士:“李先生,在青楼里没有搬出李公的名头吓唬他们罢?”年轻文士正是开国公李处耘的族弟李良士,他瞪眼道:“在下还没那么傻!就算说了,仲老先生觉得那些满身铜臭的人会信?”老头仲离点头道:“坏了国公的名声,恐怕没那么轻巧了。”李良士当下有模有样地抱拳鞠躬道:“多谢仲先生再次相救。”仲离淡淡道:“不谢,那些钱你是要还的。”李良士皱眉道:“我便是想赢回来还仲先生,岂料……”仲离道:“倒不用急,老夫暂且也不用钱财。”李良士听罢嘀咕道:“仲先生那么大年纪了,又没儿女,拿那么多钱财来作甚?既有钱,又何必再出来奔忙?在下若像仲先生这般,天天住青楼里逍遥,嘿嘿。”仲离微笑道:“李贤弟若是到老夫这年纪,恐怕也对青楼逍遥没兴趣了。”“着实无趣。”李良士叹了一声,他又饶有兴致地说道,“上次在下好不容易举荐了仲先生,这也是仲先生主动让在下办的事,不料您却拒绝李公邀请,当真沉得住气。”仲离笑道:“为士者,总得有些出世的风骨,而李公也乐得有礼贤下士的风仪。”仲离把李良士送回家,径直去了开国公府邸,他本是门客,也住在府上。及至下午,李处耘的仪仗从大门回来了,仲离马上去书房拜见。李处耘将佩剑和头盔放在桌子上,身上还穿着武服和盔甲,正坐在桌案前喝茶,见仲离在门口,便招呼他进来,又上了一盏茶。李处耘眼仲离,开口道,“官家以前说过一句话,战争才是解决所有事的捷径,果不出其然。”仲离躬身听着。李处耘捋了一把大胡子,“西北那边什么人都有,简直是个烂摊子。不过只要一支劲旅横扫,什么乌七八糟的势力都会涤荡干净!”仲离抱拳道:“恭喜李公,此番若为天子立功,韩瞪眼在李公面前说话也不敢那么大句了。”李处耘不动声色道:“官家还没决定用谁为主帅。”仲离淡然道:“官家若不亲征,用李公是最好的选择……武将里,只有您的身份能服得住史彦超;而战阵上有史彦超,一切都会简单很多。”李处耘听罢欣赏地离:“仲先生是难得的大才,当年李筠有仲先生,却干得如此糟糕,当真不易。”仲离拱手道:“在下一介文人,老迈手无缚鸡之力,纵是胸有谋划,也得上位者愿意听才是。”“是,决策之权在于主人。”李处耘淡然道。他满脸大胡子,红脸上的一对眼睛却分外明亮:“仲先生见识不浅,果然现今一开战,连文官主持的人也很多。”仲离微笑道:“武力带来了天大的好处,短短一年,从东岛带来的白银已经为满朝大臣解决了很多头疼的事,而且大伙儿也从中得到了各自的好处。枪炮一响,白银财货纷纷运来,诸国震慑,大许朝廷上下极有脸面,又能干脆利索地让四方就范……不仅将士,文官也会迷上如此容易得来的好处,诸公为何要拒绝哩?”李处耘正色道:“还有皇朝的江山稳固!西北诸部蠢蠢欲动,朝廷绝不容许边疆重新形成一股无法掌控的势力,不然他们会是一个隐患,至少会迫使我朝在西面增兵设防,增大军费开支。所以最好的法子是打散他们!且能打通商路,得到更多的战马,准备对辽国一战。”仲离沉吟道:“官家有必要再对辽国开战?”李处耘眼仲离,“仲先生长于谋略,却似乎不长于大略。我朝在幽州击败辽军,收复幽云诸州,但从未主动攻击辽国……”仲离点头道:“老朽明白了。辽国肆无忌惮帮助大许的敌人,便是这个缘故。”李处耘背着手在书房里踱了几步,说道:“你说对了。辽国国势已被我朝压制,但如今攻守之势依旧。我们依旧处于防御处境,不同的是有了燕山和长城,防守更容易;辽国南下更难。可是邦交如战阵,只有防御不行。本公在朝里的主张,便是要将大许武力部署到长城以外,有主动惩罚辽国的能力。如此一来,辽人做任何事之前,都得三思而后行;一切可以商量了,真正的太平才能到来。”仲离道:“时不时惩罚辽人,李公等人才有大用之地。”李处耘不动声色,但没有反驳。他虽然被解除了兵权,坐享荣华富贵,但一点都不想解甲归田,戎马一生,还愿意时不时派上用场。他摸着大胡子,左顾而言它:“对辽形势逆转,营州是第一步!但攻打营州非攻城,主要打援军,骑兵实力十分重要;所以要打通河西西域商路,保障最快的战马来源。”仲离听罢抚掌赞道:“李公真乃朝廷栋梁之材!”李处耘沉声道:“为大许社稷谋,咱们所有人都有好处。”他惬意地望着窗外富贵的庭院,心情大好。强盛开拓的王朝,固若金汤的江山,他身为国公皇亲国戚,不仅能让李家兴旺长享富贵,更能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一世如此,夫复何求?本书来自 /book/html/12/12864/index.html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