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八百二十三章 忧伤飘荡的雪

十国千娇 第八百二十三章 忧伤飘荡的雪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破旧的院落中,三十余岁的庄稼汉张大闷头胡天黑地。以前无数个独睡的夜晚,他无数地想过这事儿的滋味,真正尝到时却有点不一样,反正很激动,浑身的血液都已沸腾,却不知道为何激动,也记不得过程便结束了。

美子笑吟吟地起来,给他烧水沐浴。张大泡在水桶里,从门缝里见她正在捏饭团,这时才想起,真的是饿了。

等美子将饭团烫热,走到桌案前,跪着将木盘放在桌子上。

张大何曾被人这般侍候过?他心里非常高兴,无奈嘴笨愣是不知说什么好,只好抓起饭团便狼吞虎咽,也没尝出啥味道,似乎有点酸咸的作料。

这时美子开口道:“大郎,美子的款待还算周到么?”

张大急忙使劲点头。

美子便小心翼翼地轻声道:“你把我带回大许东京,我天天这么服侍你……”

张大伸着脖子把一大口饭咽下去,说道:“俺回去问问,就是能否带人。”

“你同意了?”美子喜道。

张大闷头道:“得先问问准不准。”

美子道:“大郎别忘了我,我等你。若是准许,大郎便来接我。”

张大在美子依依不舍的相送下,天黑才回到土堡营房。他急着就去找俞良……士卒一般找十将,毕竟在都头和指挥使面前都不方便说话。

张大目不识丁,说话也简单,几句话就把事儿直说了。

俞良听罢瞪眼道:“你把她带回去怎么弄,做媳妇?”

张大点点头。

俞良骂道:“你这厮没出息!那美子和窑_姐一样的妇人,现在还嫁人了,你就娶这样的妇人为正妻?”

张大却道:“俺在大许不过是个破落户,年纪又大,能娶到女人就成。”

俞良摇头道:“以前你是破落户,现在是大许卫军士卒,何况一回朝的赏赐必不会少,还是破落户?”

张大立刻问道:“能有多少赏赐?”

俞良想了想说道:“照禁军以往灭国之战的报酬,像咱们这种在要害之地立功的人马,普通士卒至少不低于百贯之赏。”

“百贯?!”张大的眼睛都瞪直了。

俞良笑道:“我这是往少了说,怕夸口大了,万一没那么多你们问老子补足!”

他见张大还在发愣,便不动声色道:“恐怕你也知道行情,买一个黄花闺女也就**贯。”

张大道:“我不嫌美子。”

俞良又劝道:“当你是兄弟,我得告诉你实话。那曰本小娘可不是看上了你,她只是仰慕大许国而已,欲借你之帮助去往大许地盘……她以前是下职司高崎养的小妾,并非安分之人,肯定不会织布、持家。”

这下张大立刻就开始犹豫了,大约是俞良所言不会持家,脱口便道:“那除了生娃,还有啥用?”

俞良也道:“我也想问你这事儿。何况回国水路遥远,军中有军法,上头准你一个士卒私带妇人?”

俩人面面相觑,都不吭声了。

东岛指挥张建奎部在大森又驻扎了两个月,直到韩通水师主力要回国时,才让他们换防,用船运回大许休整。

两个月时间不短了,俞良等人再也没提起那曰本国小娘。

东岛指挥登船时已到冬季,大雪纷飞。大森城寨的一座小院里,美子伸出双手捧在小嘴前,一面望着街上的积雪,一面往手心里吹了口白汽。

她猜测那个军士不会再来,只是很多日子的等待变成了习惯,每天都要来看看那条路。天气很冷,街道上几无人烟,唯有飞扬的雪花,飘飘荡荡徒增忧伤。

……韩通部班师人马,海路陆路跋涉,回到东京时已是次年(始兴三年)正月底。

众军方至安远门,忽然一声鼓响,大许都城上的钟鼓齐鸣,接着奏响了浩大的破阵乐。将士们颇感意外,便见一群文武在枢密使王朴的带引下,以隆重的排场出城迎接。

一个文官上前大声宣读圣旨,盛赞韩通与诸将士为大许英豪,击败了与天子敌对的贼寇。为天子定鼎东岛,扬国威于海外,宣王道于番邦,名君臣大义宇宙规矩,功在社稷、利在亿兆子民……

当着文武百官无数百姓,极大的荣光加在韩通头上,他的脸色涨_红,连几个国公都露出了极度羡慕的目光。

正月的积雪还没化完,天气依旧寒冷,但从望春门到马行街上,简直是人山人海,人们不顾寒意出来围观凯旋的将士和浩大的礼仪排场。有司官吏沿路大声叫嚷着在东岛大获全胜的功绩,东京热闹非凡。

及至宣德门外时,忽然有人叫喊:“官家在城上!”

一时间军民哗然,接连的强盛国势、明显感受到的日渐太平富庶,让大许皇帝郭绍的威望无以复加,御街上热情的万岁呐喊便可见一斑。

站在城楼上的郭绍穿着毛皮大衣……在幽州时宦官置办的那件旧大衣,主要是廉价的羊皮,不过郭绍显然不再需要昂贵的装饰,他穿常服时身上难以找到一件很值钱的东西。

这时宦官大声道:“官家言,朕日夜盼望东岛指挥诸将士回朝,朕有此铁骨忠肝之壮士,国家幸甚,百姓幸甚!”

当着无数官军和百姓,郭绍亲口只提东岛指挥,无形中给予了这部人最高的嘉奖。

郭绍就露了一面,宦官又喊道:“圣旨,宣靖国公韩通觐见!”

郭绍一从女墙离开,宦官急忙拿着黄伞遮在他的头顶,哪怕天上没有下雪。他用右手握着拳头,压在嘴边,忍着小声咳了一下。宦官王忠急忙道:“官家快进城楼,外面风大,可别染上风寒!”

“朕甚么风浪没见过,不会如此弱不禁风。”郭绍笑道。

王忠道:“奴婢还得叫御医署的人给官家瞧瞧。”

郭绍不动声色地说道:“让陆娘子来瞧。”

这时韩通已进宣德门,在城楼下便主动解剑,从石阶上昂首走上来。城楼上还有魏仁浦等一众文武,大伙儿的目光全在韩通身上,魏仁浦大声道:“大许的英雄回来了!”

文官们也纷纷拱手敬佩地作揖。

韩通听得叫一个受用,他的动作有力而僵硬,完全掩饰不住那一份激动。走上城楼就叩拜大喊:“臣韩通奉旨东征,幸得不辱使命,吾皇万寿无疆!”

“平身。”郭绍道,

韩通从地上爬起来,有点迫不及待地从怀里掏出了一块白色金属,双手捧到头顶:“臣有此物进献陛下!”

众官纷纷侧目,一眼就猜出来了,那是白银!

这才是重点,韩通从东岛回来得到如此殊荣,不仅仅是征_服东岛的国威和脸面,最要紧的是白银!而这些白银,在场的重臣直接有份,武将的丰厚俸禄能够长久,也与之有莫大关系……

王忠赶紧拿好沉甸甸的一块金属,双手交到郭绍的手上。郭绍也饶有兴致地拿在手里试了试,又细看片刻:“已经炼纯了?”

韩通道:“回陛下,在石见堡内临时修建个炉子就炼纯了。冶炼白银对大许工匠很容易,银中所混贱物,最多者为铅,以吹灰法炼之则成。”

“甚好,甚好。”郭绍回应了一句。不过心里却琢磨,这银矿从山里挖出来,若是在遥远的东岛提炼,然后周折转运……这过程得“损耗”多少?

建立一些规矩和监督的想法在郭绍心里有了影子。他甚至觉得有了另一番布局的机会……对内监督的情_报组织。

后世某朝厂卫的名声很坏,但郭绍坐了几年皇帝,越来越觉得对内监督对巩固统_治的好处;只是一时间难以着手……监督自己人,文武都不会痛快。这和枢密院兵曹司不同,兵曹司也是奸细组织,但只对外、且掌握在官僚手里,所以没人反对。

而现在,似乎是默默改变皇城司职能的机会。入手点就是这条白银运输环节和钱庄的经营,这些利益与很多大臣有关,郭绍若此时建立密探进行监督,想来阻力会小一些……

郭绍当即不动声色道:“传旨,禁止以后在东岛冶炼金银,此事对朝廷不利。”

韩通听罢微微有些紧张,邀功的激动一下子冷静了不少。

郭绍又好言道:“政令是为以后,这些白银在铸成钱币之前,得周密控制,不能随意流出。东岛矿山只负责采出矿石,然后运往海州。别的衙门负责提炼,存库、铸币都得有司依律法规矩来办。”

韩通忙道:“陛下英明。”

郭绍又道:“靖国公舟马劳顿,先回家歇息。宫中择良日,设三日之宴为靖国公庆功。”

韩通听罢渐渐又高兴起来,当下拜道:“臣谢陛下之恩。”

“靖国公为国征战,大获全胜,朕心甚慰。”郭绍微笑道。

韩通听罢便执礼告辞。郭绍也随后走下城楼回宫,皇城外的将士,自有枢密府安排诸事,他倒不必过问了。

皇宫宏伟的各处建筑屋顶,还留着白生生的雪,此时此刻,倒叫人想起了韩通进献的白银。雪未化,但冷风中已经隐隐有了春天的暖意。手机用户请访问m.piaotia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