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七百八十八章 雷霆之势

十国千娇 第七百八十八章 雷霆之势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伴着一声鸡叫,郭绍从睡梦中醒来。 宫廷里不养鸡,那是宦官学着公鸡打鸣。

郭绍睁开眼睛,愣了一下,因为身边躺着个“陌生”的女子,光滑的裸肩还在被子外面。他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这个女人是卢琼仙,昨夜的画面和声音好像一盘花了的磁盘一样成了片段,零星地涌入脑海。

她蜷缩着身子,仍在睡梦中。女人们之间似乎相互都眼,郭绍一瞬间却觉得,卢琼仙虽然名声不好,但睡着的时候依旧很可爱带着些许可怜。

郭绍转头,天还没怎么亮。不过宦官的打鸣是非常准的,比真正的公鸡打鸣还准。

他顺手轻轻拉了一下被子,把卢琼仙的裸肩盖住,又把被角弄到她身下压实,从宽阔的大床上爬了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慵懒的声音道:“不想陛下威服天下,却是个细心温和的人。”

郭绍回头道:“朕有公事,你再睡会。”

这娘们总说让人爱听的话,昏君肯定喜欢这样的人,比如以前的南汉国王。

就在这时,她又幽幽道:“睡完就走,这时候总叫人难过……陛下,你还会找我么?”

郭绍不吭声,他最不愿意给人承诺。他拿起一件紫色圆领袍服穿上,这时卢琼仙披着一件外衣起来了,过来给郭绍梳理头上的发髻。

她小声道:“妾身起来觉得骨头都是散的。”

郭绍笑道:“朕便当你是夸赞之辞。”

他准备了一番,洗漱吃了早饭,径直乘车去金祥殿。从金祥殿内侧上去,里面的格局很繁复……仿佛有无数的回廊小院房屋,一般人若能进到此处来,肯定会迷路。

但面对外面的正面几个殿室却是宏大方正,格局十分简单的大殿。单是这座金祥殿,也叫郭绍感觉它好似王朝的政|治,外面冠冕堂皇甚至显得呆板,但后面则千丝万缕一点都不透明。

今日郭绍既不与大臣议政,也不逢大朝,他先来到书房,叫人把出征期间的奏章和卷宗拿来/p>

翻开卷宗,先符金盏写的将火药坊废料和农庄结合的行政布局。那隽秀整洁的小楷,郭绍里微微起了一阵波澜。

脑子里闪过符金盏抚平他衣裳的手指,以及眼前这些帮他细致认真的经营。甚至他现在身上穿的紫色袍服,也是金盏一针一线缝制。郭绍毫无征兆,心里竟有难言的感觉。

他呼出一口气,继续上的东西。

这时,他发现有一件很要紧的事没办成。上次他在前线时下旨,在蛟龙军战船上装备新铜炮,至今没有成功。

下面有许多图纸,郭绍一面翻面开口道:“来人,召韩通昝居润李信到东殿来见朕。”

“遵旨。”

等了良久,门口两个宦官掀开木门,三人便阔步走了起来,纷纷抱拳鞠躬道:“臣等奉旨觐见,陛下万寿无疆。”

郭绍抬起袍袖挥了一下,径直道:“大食商人的造船构造咱们也得到了,但海船若不装炮,水战怎么有优势?依旧接舷用刀剑拼杀,航行得再远也无用。”

郭绍心道:海战不能形成绝对优势,怎么打东岛?打不了东岛,哪来的黄金白银铸币开支庞大的军费?!现在这规矩,打仗成本奇高,一场平夏之战那么顺利,回来奖赏之后一算账,亏本到姥姥家了。

将士们光知道今上厚待,而今坐拥天下富有四海,兄弟们的待遇不能比以前还薄,却不知钱从何处来……税收收的大多是实物,开销却需要大量现钱;现在实质是募兵制的后果。

郭绍从金盏写的卷宗里知道,现在内库从南方诸国宫廷府库劫掠来的财宝,已经所剩无几。郭绍也情知这几年连年用兵,着实战争太频繁。

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表了态:“你们必须把炮搬上战船!”

韩通转头,李信拜道:“陛下息怒。大食船与中原船只最不同之处,船体狭长,且是纵帆,便于海上远行;但造船技艺实在比中原船好不了多少。

大食船的短处,是太小了。铜炮太重,照陛下之意,要在两舷设炮,假如一边只五门炮,也重达万斤,一放炮船体几欲倾覆,万万不能承受。

臣等寻工匠想尽千方百计,为火炮造了一种木轨炮架,以铁链牵挂。发炮时,炮身沿木轨后移,又以铁链缓冲冲力。欲以此减少后震力道,但发现还是不行……唯一的法子,要大船!”

郭绍听他一阵废话,差点没脱口而出:既然要大船,不会把船体放大了造么?!

但他不是造船工匠,虽然平素少卷宗,学了不少。但隔行如隔山不是玩笑话。他当下便问:“能不能把大食船造成大船?”

李信道:“回陛下,臣问过造船坊的大匠。造船师不能照着放大,掣肘之处在于龙骨。”

“龙骨?”郭绍听说过这个词。

李信拜道:“船越大越重,船体要牢固,须得龙骨更结实。以大食船的龙骨,造大了会散架。

咱们也能造大楼船,不过那是平底船,在江河则可,于海上不稳,经不起大风浪。”

郭绍一筹不展,他表示帮不上忙。若是在火器构造上,他还能琢磨|弄出火绳枪,但帆船……着实了解不多。

他知道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很大,可现在不是明朝,他也没地方弄到宝船的造船图。

“你们再想想法子。”郭绍挥了挥手。无法强人所难,就算他是皇帝,总不能告诉大臣:他想要航空母舰,也能让他们满足皇帝罢?

韩通等人没办成事,不敢多言,当下便道:“臣等谢恩告退。”

就在这时,郭绍忽然想起了卢琼仙,她说能找到造船人才?

……

控鹤军的一个军营里十分热闹。开国公李处耘穿着布衣,与几个随从骑马来到了军营外。李处耘向军营里张望,随从道:“李公,咱们要进去巡察?属下去说说。”

李处耘立刻摆手,低头的打扮:“不必了,老夫便是随便瞧瞧。”

他又转头对一个老头说道:“现在的控鹤军,不是以前,而今禁军步兵都属控鹤军。”

老头抱拳一拜,“将士们似乎在领军饷。”

李处耘捋了一把大胡子道:“兵部的人在发。”

老头点点头,一脸了然。

就在这时,见一些士卒拧着麻袋,手里攥着纸出来了。李处耘策马上前道:“你们领到的军饷都是足额?”

“足是足,可都是这……”这时有士卒瞧着李处耘的大胡子,有人喊道:“这不是开国公李将军么!”

李处耘笑而不语。众人忙执军礼:“拜见李公。”

“诸位拧的是何物?”李处耘问道。

一个士卒打开麻袋,道:“盐布匹,还有这,兵部发饷的官吏说是票,等各地粮船到京的日子,与各自的将领一起到水门码头的运粮船上凭票领麦米。”

李处耘道:“尔等放心,朝廷有信,拿去定能领到。”

众军并无多大不满。随从要了一张票拿给李处耘观处耘一面有一半编号,还按着指印。兵部的法子还是稳妥的,士卒们领粮要跟着各自的将帅去画押,又有编号票|据,通常不会出什么纰漏。

主要这票很快就能兑现实物,所以大伙儿似乎没必要抵|制。正如李处耘第一句话问的,给足没有?给足就行。

李处耘也不多留,带着随从离开了军营。

不多时,他身边的老头道:“朝廷似乎没多少钱了。”

李处耘点头道:“十几万禁军是靠军饷度日,一打仗,没开拔就要安家费,回来要赏赐。这是几十年的规矩,开销着实不小。

官家最近在改编诸边镇的镇兵,刘仁瞻高彦俦折德扆杨业,光这四人手里的人马加起来就有十几万之众。加上原来的两批二十万卫军,卫军人数以后可能会有四十万。

卫军不领军饷,但与唐朝的府兵是两码事。他们照样要领钱,出征驻守训练无一不由中枢国库出钱……这没办法,官家要让中枢掌控天下兵马,首先军需就得中枢出钱。”

老头不动声色道:“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对于朝廷来说便不是要害之事。”

李处耘转头一眼,两人面面相觑没接下去。

李处耘道:“仲老有何高见?”

老头道:“此事是强干弱枝之果,干得又太激进。兵收得快,收财政却见效慢,必闹钱荒。”

李处耘道:“官家就那般,做事若雷霆之势,要干就大刀阔斧干!”

老头不动声色道:“不过历朝历代天下一统,对武夫确实没这等对待。”他又道,“汉唐是封地盘,不过易成割据内乱。”

李处耘沉吟片刻,“这下文官们又有话说了。那些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是朝廷既不给封地也不给钱,咱们带兵的用什么法子让兄弟们上去拼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