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辱斯文

十国千娇 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辱斯文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宅邸的主人必是殷实人家,房屋修得端正,家什齐全,可毕竟还是缺点气势。客厅有点小,很快就挤满了二三十个文武,左攸这等级别的人也只能站着,便罢了。等魏仁浦在图前与大伙儿讲解了地势,发现他也只能站着……

下边就左右两张几案,各摆了两把椅子,椅子上已经坐了四个屁_股。李处耘、韩通、史彦超、杨彪。

魏仁浦颇有风度地走过来,脸上有点尴尬,因为他说完了话不能站在屋子中间,瞧着场面只能到靠近房门那边和一堆中层文武站一块儿。

这时李处耘立道:“魏副使到这边来坐。”

李处耘乃武将中的最高位者,此番北伐也是功劳颇盛,但一向表现得十分谦虚,从未有嚣张的作为……可地位在那里摆着,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只要有做臣子的有位置坐、他要是站着就不好了。

郭绍立刻被这短暂的尴尬场面吸引了注意力,他坐着没出声。

所有人都侧目过来,大周仍称礼仪之邦,这等事还是十分看重的。

魏仁浦走过去,竟然拱手道:“多谢李将军,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

李处耘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坐在那里搁不下面子。天地可鉴,连郭绍都知道李处耘不过就是临时客套一句,恐怕真没想着让座!

气氛变得十分僵。

就在这时史彦超冷笑道:“上前拼杀,收复失地,都是咱们拿刀枪上去卖命。文官成日在后面坐着动动嘴皮子,还没嫌坐够,连把椅子也争起来,呵!”

魏仁浦面有一丝微笑,直视史彦超:“史将军这话,我觉着道理说不通。陛下的江山和子民,不是只靠武夫刀枪杀伐就行;若只需武夫,唐朝末年至(后)汉如此多年,天下何以不治?”

史彦超大怒。

这时郭绍开口了:“杨将军虽为殿前司大将,却比在座的名位稍低,你起来让魏副使坐。”

杨彪这才起身道:“末将遵旨。魏副使请。”

因为郭绍开口了,史彦超便把刚才要骂魏仁浦的话吞了下去,哼哼道,“杨将军不是腿脚不便?”

杨彪拉着一张马脸,瞪着史彦超道:“上阵谁不受点伤,早好了,不劳史将军挂念。”

郭绍便没理会他们,当即部署用兵。

趁辽国内乱无暇,北伐军出动两路,分别进攻平州、武州方向;下令河东军(北汉降兵)统帅杨业,北出雁门,进攻云州(大同)。

此役目标,便是夺取长城以南所有地盘,幽云十六州除营州外的全部土地!

议事罢,诸臣离开行宫,出门便文武分开。

左攸见魏仁浦脸色不好看,便劝道:“那史彦超不知礼,真是有辱斯文,魏副使不必与他一般见识。”

魏仁浦冷道:“御前我也不想与他为了点小事争执,但我是前营军府官位最高的文臣,此时不能失了体面!否则几个武将都坐着,我作为最高位的文臣却要站着,将天下文士的地位置于何地?今后在士林,别人会如何看魏某?”

左攸点头道:“魏副使言之有理,咱们争的不是一个座位,却是脸面。”

魏仁浦仍旧有些不痛快,沉声道:“武夫也嚣张不了几日了!以前四方战乱,天下裂土分疆,兵强马壮方能求存;而今幽云十六州指日可定,天下大统已不可逆转。陛下还让这么多武夫手握重兵作甚?”

左攸听罢若有所思。

魏仁浦道:“此战一过,朝廷应以休养生息为要,太平盛世不远矣。”

左攸不禁小声道:“大周站稳山前,不知是否转守为攻,继续攻伐辽国?”

魏仁浦摇头道:“急于出塞与辽国大战,乃虚耗国力无益之举。北方草原、辽东皆为蛮夷所居,若我国人口不能站稳扎根,就算大周能一时灭了辽国,也难以避免另有部族壮大。昔日匈奴、突厥被中原追赶几乎无处容身,不久便有契丹崛起东北。

治理北伐蛮夷,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一战胜败之利,必得长久之策。”

……数日后,在魏仁浦等官员的支持下,郭绍下诏。朕以仁治国,幽云诸州初经战乱,朕悯百姓疾苦,今年秋季、明年夏秋二季(幽云)诸州免纳粮徭役;各州县囚犯,除罪大恶极者,皆赦其罪放归本乡。河北失地归复,禁官吏欺压、将士扰民,官将犯法与民同罪,子民皆为赤子……

河北诸州县乡里,百姓敲锣打鼓歌功颂德,比过年还欢喜。郭绍的威望影响力在诸州远超大周太祖,一时间名声好得出奇。

辽国暂时还控制的几个州,那些汉将汉军毫无战心,只等王师一到便寻机投降!

天下诸州的祝贺奏章,更是如雪片一样涌入东京皇城。

……杨业在雁门关聚集军队,宣布了皇帝的圣旨,动员诸将士北伐云州。完全不用鼓动,将士便求战心切,只道终于可以出塞了!

周军正面大败辽军,武力收复幽州,国势之威早已得到了河东将士的认可。当年北汉国是向辽国称侄儿、臣子,当时很多人都不服,只是迫于形势,而今天下一统之势,几乎所有人都认同了现实,北汉国政权的影响力被人们抛弃得十分快。国家强盛,便容易凝聚人心。

杨业此时也非常庆幸,还好等来了立功的最后机会!

“陛下总算还没忘了末将。”杨业沉声说了一句,下边几个武将正在争前锋的机会。他心道自己一个降将,再不为朝廷立下可以摆上场面说的军功,今后连说话的份的没有!

部将道:“雁门关北边,朔、应、寰三州汉将闻幽州已为大周所据,上京又乱,已经和咱们悄悄说好了,只待河东军出雁门,便打开城门,一起杀光辽军守军!咱们先攻下三州,再大军北上围攻云州,迟早破城!”

杨业道:“河东军数万,距离云州最近,当然得咱们攻占云州;不仅如此,迅速攻占云州后,还可请旨调兵东进,策应禁军合攻武州!”

部将们议论纷纷,觉得比较有难度。朔、应、寰三州迅速攻下很容易,但云州是辽国重镇,阴山南部有肥美草原,归化(呼和_浩特)等地能动员大量辽军骑兵;云州辽军在援军可待的情况下,可能会拼命抵抗。

杨业不动声色道:“河东大军攻占朔州等三州后,大张旗鼓北进;再以偏师骑兵绕行至云、武(宣化、张家口附近)之间,桑干河上游,沿河西进,迷惑云州辽军……年初朝廷军器监调了一批新甲给河东军,骑兵便穿上新甲,再打禁军前锋的旗号,锣鼓齐鸣,大张声势,让云州辽军以为禁军主力与河东军大股围攻,吓吓他们。”

诸将连呼妙计,有人建议准备史彦超的旗号,因为大周皇帝亲征常用史彦超为前锋,那厮也是比较出名的人物。

杨业想起在东京和史彦超十分不痛快的经历,自己借他的旗号,今后会不会被那厮嘲笑……极有可能,说不定史彦超一句狐假虎威,能把杨业气出病来!

杨业道:“不用史彦超的旗号,董遵诲就可以,还显得没那么做作。董遵诲虽没有那么出名,但辽军中必定有人知道他也是周军前锋之一,明白之后会更加相信。”

……

一个月后,云州契丹贵族闻周军“几十万人马”两路进逼,桑干河上游尘雾蔽天、人马漫山遍野,要把云州夷为平地,将全部辽人的头颅筑为京观。急派人到阴山南面的丰州求援,不多久没得到回复,已是心急如焚。

当是时,云州一个汉官幕僚为契丹贵族出谋划策,建议他弃城逃跑!

契丹贵族又怕被治罪,幕僚却道:“如今上京的主人都被杀了,新君忙着进上京坐稳皇位,谁还顾得上云州?

大辽新皇才十三四岁,掌权者乃萧思温和耶律斜轸,急需各地诸部支持拥护。

将军乃契丹贵族,此时弃了云州事小,赶紧派人联络萧思温和耶律斜轸,言将军早已痛恨昏君,让大辽诸事不当、言路不通,而今云州孤城,上京也无人理会……将军愿意听候新皇号令,辅佐新皇在草原重振旗鼓。”

契丹贵族已很心动,犹豫起来。

幕僚急劝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河北诸州尽失,周军大军兵临城下,云州如何久守?萧思温等人此时最要紧的是对付反对他们的人,将军双手双脚拥护新皇,若是仍被治罪,萧思温如何拉拢各部?”

契丹贵族终于被说动了,赶紧召集人马收拾财物,一众人弃城就跑。

等到杨业到了云州时,那幕僚带着一群汉儿官吏云州百姓夹道欢迎。这座南北分界至关重要的大城,杨业兵不血刃没放一箭一矢,过来就接收了!

杨业顾不得庆贺,赶紧写了奏章,传令六百里加急向幽州报捷,声称自己连克朔、应、寰、蔚、云等诸州诸地,尽收河东北面要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