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六十九章 战争的艺术

十国千娇 第六十九章 战争的艺术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他们离开凤翔、返回东京时,已经临近腊月,冬天如期到来。

李处耘一家子以及杨罗左等亲随已经散去,大伙儿一进东京城门就找到了过日子的气氛,相比别的地方,这里有比较良好的秩序和熟悉的环境。跟着郭绍回来的只有京娘,因为她之前就在这里住了好些日子,至今还有十几个人在府上;这里不一定被她当做家,但至少算一处比较长期的住处。

“郎君!”刚进大门,就听到了玉莲的声音充满重逢的惊喜。

她那张鹅蛋脸和脖颈上露出的肌肤养得更加白净光滑,丰腴的胸脯、有着柔韧感觉的腰部线条让她看起来姿色越来越好了。

玉莲上前来克制住热情高兴的情绪,先是有模有样地弯膝执礼。郭绍扶住她的时候,做出了一个令旁人诧异的动作,他径直把玉莲拉到怀里,然后伸手拦腰将她抱了起来。

“呀……”玉莲意外之下发出了一声娇呼,双手搂住郭绍的后颈,好像担心摔下去一般。

郭绍完全不顾京娘等人惊讶目光,抱起玉莲就往院子里面走。

也许玉莲想过多次他离家两三个月后的情形,或许会说些甜言蜜语的念想情意,会谈论旅途的见闻经历……但她应该猜不到是这般光景。

郭绍有时候对女子是温和而细致的,有着一颗射手敏锐的心,就像上次玉莲刚进这个府邸悲伤时,他能很有耐心地拿一株蒲公英来安慰她开导她;但有时候他又完全表现出作为武将的一面。

简单、粗暴、直接。

在外面太久不识温柔滋味,一见到玉莲,他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叙述思念之情,而是想来一发!没有任何伪装,连风度都顾不上了。

“我很想你。”郭绍对怀里的玉莲悄悄说,声音火热而饥|渴。

他充满力量的手臂,大步如风的急迫,已经声音里的热度,目光里的神色,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细节都带着那样的感觉,好像要吃了玉莲。

玉莲的脸庞滚烫,早已猜中他想做什么。没有任何的挑|逗和暧昧的动作,她的身子便已经软了,声音里带着慌张和柔软,她横躺在郭绍的怀里,双手不知放在哪里,轻轻按在了郭绍结实的胸膛上,小声说道:“大白天的,你别这么急……”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慢点,你有点吓人,今天我又要遭罪了。”

……

两三个月外出的旅途劳顿、玉莲的温存,这些都没有让郭绍松懈下来,反而他这次回到东京变得比以前更加紧张。不是慌慌张张的紧张,也不是成天忙得不得了,却在平素的一言一行中莫名表现出来。

就好像如临大敌剑拔弩张的状态,平静中似乎隐藏着什么。

几乎每一天他下午都会在家里呆很久,但不是休息,而是重新开始练箭。

后园有一条青石小路,其中一段比较直。郭绍就在路上放一个靶子,然后站在七八十步开外拿弓箭对着靶子练。

这种时候,别说事情本身很枯燥,连旁观的人看也看得没意思。

搭箭、开弓,对着靶子停止不动,良久,一直这样重复。偶尔会让人觉得稍微有意思一点,他会不停息地用箭连续射击靶子,直到箭壶里的箭矢射光;速度很快,有很大一部分射不中靶子……但这种事不是经常的,大部分时候他只是慢悠悠地拉弓瞄准,很久都不放一箭。

玉莲和董三妹住在后园,一有空就在后边的小路上看他反复地毫不厌倦地做这样的事。她们都不敢去打搅郭绍,只是把糖水、茶等东西搁在亭子里,等郭绍休息的时候可以饮用。

年关越来越近了,到处已经充满了节日的气息,郭绍依旧不理会过年的任何事,他每天上值或会客之后,就站在青石小路上干那件很枯燥的事。

此时的中层武将,除了用兵,武艺也很有用;而且练武还会让人保持一种准备待命的好状态。带头的不勇猛很难鼓动士气,史彦超常常打前锋就是因为他个人勇猛,以身作则。而作为战阵用的武艺,箭术无疑是这个时代很具有优势的击杀手段。

相比冲前的近战刺杀,用弓箭不需要冒着被围攻的危险,也不需要与人拼命,远距离射杀十分具有优势,只要力度和精准。只不过训练繁琐,要求高,顶尖的神射手通常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以达到有利肌肉骨骼的发育效果;大凡是出身条件,从小就当武将培养的人,无不练习箭术,李处耘、罗彦环在之前的职业生涯里,都有靠射箭扬名立万的记录。

郭绍常常练得累了,就会站在小路上闭目静立。记忆里,符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头的一句话在郭绍的脑子里十分清晰:不要想得太多。

这句简单的话,让郭绍每过一段时间都有新的领悟。

也许教头不是让儿郎们不动脑子,恰恰是要把脑子用在最直接的地方。排除杂念,思维进入一种敏锐却最直接的模式:何时出手,何时放箭,没有为什么,就是一种直觉、一个感受。

郭绍就是靠无数次击中和未击中的经验中,去领悟这样的时机。

心中不能纠结,不能有丝毫犹豫。也许顶尖的神射手不一定是君子,但一定不是小人。只有通达的念头、顺畅的思维,才能把这种简单粗糙的艺术发挥到极致……一如战争的艺术。

坦荡荡却不需要太多的束缚,不需要任何伪装来掩饰自己,一切恢复最原始的本性和真性情。

……

除了练箭,他也经常呆在南城的虎捷军军营,第一军、第二军的人数常常不齐,但总是有一部分人驻守。

郭绍的私下里还是比较喜欢这支军队的将士,他们的特点同样是简单直接,胆子大有着一股子野性,难怪后世的统治者会非常忌惮这种精锐将士……就算是皇帝也没办法想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前朝发生的一次兵变,朝廷让职业兵去屯田,结果大伙儿直接兵变了事。

郭绍亲身感觉到,这些将士就是一把双刃剑,能打,却不是那么温顺的一类。

将校们正在点卯,郭绍一改以往那些大将的作风,徒步从行列之间走过,一个个注视叉开腿站立的士卒。

军士们多是肩膀宽、手臂粗长但腰不粗的猛汉,从体型到皮肤,每一个地方都能看出他们是久经战阵的沙场老兵。他们服从自己的将领,习惯抱团成阵,但没有丝毫普通人见了官的那种胆怯和卑躬。

郭绍站在一个士卒面前,就近面对面地,随手拉平他身上歪了的铠甲。士卒有点紧张,但口拙,直挺挺站在那里没动也没吭声。

将士们此时还是比较服郭绍的率领,精兵悍将并非全然桀骜不驯,他们只服有本事的人,就像杨彪那类人一样。军中里少了几分温情,多了几分丛林般的法则。

就在这时,各指挥的武将上来禀报人数,郭绍不慌不忙地听他们说完,自己也不说任何训词,直接挥手道:“解散,按前几天枢密院的军令驻防。”

各军有各军的都指挥使及各级将领,各部的驻防任务也由不得郭绍等武将,全凭枢密院一手部署;特别是京师的人马,未得枢密院命令擅自调动或调防的话,非常严重。郭绍就是不来巡视也没问题,不过他还是很长时间呆在军营里,和将士们尽量熟悉。

他等各部点卯换防后,就完全不插手他们的军务了,最近在整理复制从关中带回来的地图,一共六张。

忙活了两三个月,郭绍觉得可以上个奏章,献秦凤二州地形图,好在朝廷里找一点存在感。此时的朝廷机构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简集权,却还没形成宋明那种比较严密的体系,而且枢密院权重、军事对国家事务中最重要的部分……郭绍认为自己献图,或许可以到达皇帝或枢密使的手里。

李处耘在邠州时,一个无军职的节度使的亲戚都可以上奏告状,郭绍觉得自己身为禁军将领完全可以上奏疏。

不过这是郭绍第一次向皇帝上奏疏,写文章有点捉急。这份上书他都搞了两三天了,还没弄利索。

别说写文言文章,他就是看也不太看得明白……并非文盲,繁体字也认得,关键是没有标点。娘|的,古代这些读书识字的人真是怎么复杂怎么来;若是文章书籍里有断句的符号,就是一个墨点,郭绍都能毫无压力地看懂大部分文章,但就是没有。

在五代十国有差不多五年了,但郭绍大部分时间是小卒,这个时代的书籍又贵,而且军士小卒也不需要识字,他哪有功夫去研究古籍?除非现在科举有好的出路,也衣食不愁可以专业读书科举,那倒可以研究研究。

想来想去,郭绍决定还是让左攸来写,然后自己看看差不多的话,再抄一下了事……上次在邠州不辞而别留的书信,也是出自左攸之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