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

十国千娇 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readx;来回冲杀两次,灌木林和小溪上时不时响起一声尖厉的叫嚷声,最后一次交战后契丹骑兵没有调转马头,而直接向北面遁去。

周军越过小溪,渐渐勒住战马,有人道:“追不上了。”

十将瞪圆了眼睛,长长地嘘出一口气来。他现在心口还“咚咚”直响,刚才发生的一切,仿佛在弹指之间,至今还没回过神来……但刀光剑影的一个个瞬间扔在眼前浮现。

十将听着渐行渐远的马蹄声,回头道:“清点伤亡和斩获。”

“我部伤五人,死一人。契丹人死三人。”副将喊道。

伤亡比是一倍,十将脸色难看,又道:“还好是赢了。”

副将道:“若非王十将不愿意抛下伤兵,率部拼死,刚才的情状很危险。”

十将道:“砍下契丹兵首级,带走伤兵和尸体。派人奏报上峰,发生冲突的地方和实情。”

“得令!”

……李处耘右路大营在温渝河北面,河岸摆开一个个军营,用木头藩篱围着,各营还修建了简易的箭楼。河面上流水悠悠,水已经解封了,上面搭建着许多浮桥。

一员武将走进李处耘的帐中,抱拳道:“前方斥候来报,初次遭遇辽军游骑,斩获首级三级,已将辽军游骑向北驱逐。”

李处耘忙问在什么位置。过了一会儿,又问周军伤亡几人?

武将的声音没刚才那么高,说道:“伤五人,死一人……着实是惨胜。”

就在这时,坐在下首的史彦超冷哼道:“意料之中。”

李处耘挥手让禀报的武将离开,心里寻思,史彦超在第一次晋阳之役(柴荣时期)就与辽军在忻口正面交锋过,第一次北伐幽州时,也是作为前锋与辽军主力骑兵拼杀正面,至少颇有些经验。

李处耘当下也顾不得看史彦超不怎么顺眼了,不动声色道:“史将军有何高见?”

史彦超对于李处耘的态度似乎很受用,说道:“小股马队冲突,比得是马术马战娴熟,周军骑兵再怎么练,能比不得上整天在草原上骑马放羊的蛮夷?中原畜牧出来的马,同样的马种、会比草原马稍差。能讨着便宜才怪。”

史彦超又不以为然道:“但李将军别怕……”

李处耘一脸不悦,皱眉道:“我何时怕过,怕什么?”

史彦超道:“小股对阵咱们吃亏,但要是成千上万的骑兵马战,周军骑兵不惧辽军。”他拍了拍胸上的板甲,“就这种盔甲,精骑人手一件,辽军装备不如咱们精良。再者,周军训练注重战阵和冲阵,相比之下辽军马队比较松散。正面对决,军纪和战阵比武艺重要,骑兵和步兵同理。”

李处耘这回若有所思地点头,表现得比较虚心。

这时一员部将道:“辽军已近顺州,咱们是否要聚集兵马北上决战?”

李处耘道:“不急。”

他低头看案板上的图,目光盯着一条写着温渝河的粗线琢磨了一阵,又抬头望出去,正好能看到帐篷外远方蜿蜒的河流。

“等暗哨、斥候、枢密院细作的消息都到右路中军,确定辽军人数。”李处耘道。

周军主力先到幽州地区,又把幽州辽军围死在城池里。相比从上京来的辽军,周军以逸待劳,更有个好处,能事先布置奸细和暗哨;双方都是骑兵,到处都是机动的游骑,临时再想探明对方比较详细的信息就比较难了。

李处耘道:“本将猜测辽军急着救援幽州,是主力径直走北口(古北口),但大战干系重大,咱们不能仅凭揣测就轻敌冒进。等确定了其主力的部署,先调左路(韩通罗延环部)东来,与我部成南北呼应之势,以优势兵力再发动大战!”

部将道:“辽军远道而来,现在就进攻,能趁其疲惫。”

李处耘摇头道:“辽军趋近顺州,但辎重肯定还在北面,现在咱们径直进攻,一打就跑,起不到任何作用。等罗延环迅速进攻,先从我左翼迂回包抄,两路夹击,方有战机。”

他当即说道:“笔墨侍候,我将此略奏报陛下。”

……

幽州城外,炮声轰鸣,郭绍面前的桌子都在抖动。幸好住的是帐篷,若是在瓦房里,瓦都可能从屋顶上被震下来。

郭绍看完李处耘的奏报,叫身边的侍从递给部将们看。

整支大军的调度和日常事务由“幽州前营军府”负责,几乎所有的奏报和军令都由军府经手,所以王朴、左攸等人已经事先就知道了。

就在这时,虎贲军军都指挥使王璋看完奏报,嘀咕道:“末将位卑言轻,原不如李点检高明,不过怎么觉着他如此运筹帷幄,还是用步兵的想法来用骑兵……”

郭绍没吭声。

王朴道:“王将军言之有理,李将军稍显谨慎。不过臣以为,此时的局面,李将军的做法没什么错。

此役前期,大周军的目的是攻占幽州城,关键也在这里;并非消灭辽军第一批援军。李处耘不贪功不冒进,只要保住大周骑兵的实力和威慑力,辽军援兵兵力有限,就救不了幽州。

辽军在顺州北,李处耘与罗延环南北两面在温渝河东侧,保持机动、成掎角之势。辽军极难突破温渝河防线,一靠近大战就会面临大周军的两面夹击;就算突破,则陷入大周军诸路围追堵截的包围圈内,南北还有河流阻挡辽军快速来回。”

王朴看了一眼王璋,又道:“中原精兵常年还是在内地作战,而辽军是在草原,本来灵活狡诈就不如辽军。咱们何必一己之短攻彼之长?”

郭绍听罢大为赞同,在他的处世理念里,确实不能跟着别人的节奏走,要自己主动选择一种规则节奏,让对手跟着自己的脚步。他当下便说道:“我一向看重在前方实地的将领意见,若非前线犯明显错误,咱们尽量不要干涉各路的判断。”

他又催促幽州城的各部加紧攻城,此时最让郭绍牵挂的还是攻打幽州城。

黄昏时分,京娘禀报顺州、檀州的卧底传来了辽军的消息,其人数大致与上京出动的人数相当。郭绍借此判断,辽军援军主力几乎全部走的古北口那条道。

果然,次日李处耘也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上书请旨调左路(韩通罗延环部)主力向东过温渝河,马不停蹄直接从北面包抄顺州辽军。

“幽州前营军府”高效地发布军令,有条不紊地协调各军的调动,一场大战随之展开部署。周军的指挥系统从郭绍几年前的传令兵不断演变改进,此时日趋成熟,从中枢幕僚团的书面军令、设立到指挥的官吏校验备案,到传令兵的组织,军令四通八达将二十万大军组成一个可控的整体……

当然也有弱点,快马传递军令虽然也算很快了,但毕竟不是无线电那样的实时信息,较之战场上变化极快的形势,只靠中军决策是来不及的;所以郭绍给前方大将的军令,都会加上一句,可临机决断。以此弥补指挥系统的弱点。

下达罗延环率左路主力北上,这场战役便已启动。因为罗延环出温渝河后会直接进逼辽军侧翼!

在轰鸣嘈杂的炮声中,连人说话都要大声一点才能听得清楚,郭绍使劲揉了揉太阳穴,盯着挂在上方的大图。

双方总共近十万骑兵(实数)的大战即将爆发!郭绍的注意力也不由得从同样十分重要的攻城战中转移到了这场即将到来的骑兵大战中。

王朴在身后道:“辽军可能会跑,马兵作战,他们要跑也不好拦住。”

“嗯。”郭绍吭了一声。拿着毛笔在图上画了三条箭头弧线。

如果辽军北遁,倒影响不了战局。但辽军若是决战,其实并不算落于下风……周军部署在左右两路的骑兵总兵力五万三千,能投入温渝河北岸之战的骑兵兵力与辽军援兵几乎势均力敌。

但战略上周军处于上风,李处耘、罗延环两路相距不远,不存在被各个击破的可能,一旦接敌能很快形成夹击之势。

郭绍此时心里对这场战役很有自信,但又有些忐忑。

王朴的声音又道:“大周军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郭绍头也不回地说:“王使君言之有理。”

但等待的过程还是很难受,等待最是磨人。一件准备充分的大事,可它又是由无数的细节组成,在结果没有揭晓时,郭绍会担心在哪一个方面万一出点错、而影响全局。

他转身在粗糙的木案前坐了下来。

耳边“轰轰……”的炮声震得耳膜作响,空气中一阵难闻的硝烟味;郭绍的脑子也嗡_嗡的,在隆隆的巨响中,他仿佛看到了万马奔腾,听到了马蹄声轰鸣的巨响。

这不只是想象,此时此刻,罗延环部正沿着地图上的箭头在奔腾,李处耘部也在同时北上迎战。

郭绍深吸了一口气,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心里七上八下根本控制不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