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五百九十三章 战争车轮

十国千娇 第五百九十三章 战争车轮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readx;一大早周宪起不来,天刚蒙蒙亮郭绍已经去了金祥殿。

等太阳升起时,李处耘等几个大将在书房拜别,先弯腰倒退走几步,然后才转身出门。宦官曹泰翻开一本绸面装饰的卷宗,拿手指摩挲着上面的字,仔细看了一番,在郭绍旁边轻声说道:“陛下,客省使兼领军器监昝居润,这时该在殿外等候召见了。”

“宣。”郭绍立刻说道。

每天都是上午比较忙活,等吃过午饭就能比较空闲。一回东京,几乎天天都是如此。郭绍也并不觉得累,这样的作息让他觉得安心……因为他明白自己的大事还没做完:收复失地统一天下,稳固统治。 ∴wán∴∴ロ巴,¤.︽↘.↘

究竟怎样才能具体实现心里的梦想,郭绍也不敢确定。但只要每天都在尽力,都把时间精力花费在了上面,他就不会惶恐、懊悔。这是一个长征,不是某一阵子的热情和决心,而是长期坚持不懈的跋涉!

郭绍从一个侍卫做起,走到现在这一步,他已经走过了一大半路,而且还因有不可复制的机遇,没理由半路停下来;为了他所宣称的盛世伟业,已经死了太多的人,不可能就此放弃。

他端坐在御案前,一点点地看着大臣上呈的辽国方方面面的记录。郭绍一直都不是很习惯这种没有标点竖着写的半文不白的文章,看得很慢、很费神费力,不过这也没什么,无非多花点时间而已。

“臣昝居润叩见陛下,吾皇万寿无疆。”前面一个大臣跪伏在案前。

“平身。”郭绍抬起头道。他的目光很明亮,但表情很平和。

昝居润爬了起来,双手捧起一份奏章,等宦官过来拿,说道:“禀陛下,军器监从去年到今年一共铸造龙啸炮三百二十七门,超过二百门已经在攻晋阳之时炮身破裂作废,剩下的也使用不了多久就会破裂。军器监诸官建议上奏请军费重新造炮,以备调用之需。但臣以为,龙啸炮不耐用,得改进铸造之法。”

郭绍点头称是,火炮的优点之一是耐用,像现在这样的干法,实在比投石车还不耐用;投石车一场战役下来容易损坏,但修修就能再用。铸铁火炮炮管都破裂了,只能报废……至于原因,肯定是材料的问题。

问题是郭绍也不怎么懂冶金,以前涉猎过奥氏体之类的金属材料组织知识,但并不怎么精通。

昝居润道:“臣已下令北苑作坊用青铜试铸龙啸炮,等铸造完工后再试试。微臣的主张,先停止汴水工坊区造炮,等试验新炮。”

郭绍听罢立刻说道:“就依昝使君所请。”

他立刻提起毛笔在纸上算了一下,按照龙啸炮以前的重量六百斤,可能改用青铜后稍微重一点(铜的散热更好,会加厚加长炮管),一百门炮需铜六万斤。

郭绍首先想到的是铜料,是因为他知道中国缺铜矿,特别是古代更缺,因为只能开采露天矿。六万斤算是怎么个数量级,会不会造成困难?

此时的铜钱重一钱到二钱之间,六万斤铜相当于六百万枚铜钱,才六千贯钱。虽然此时缺铜,但朝廷铸钱以百万贯的数量级,铜炮消耗的铜并不是大头。

郭绍这么一算,当下便不提铜料的事了,官员们肯定能想到办法解决。

昝居润又拿出一支木头做的东西,进献上来:“这是北苑工匠照陛下旨意制作之物。”

郭绍从宦官手里接过那木头玩意,是一个火绳枪的机关。当时他就是对昝居润大概描述了一下拿火绳点火的意图,不料他们这么快就做出模型了,果然皇帝亲自过问的东西,官吏们办起来都会十分积极。

有些东西没有掌权者的意志或需求推动,技术进步会非常缓慢。几千年的技术都没有多大的本质进展。

郭绍把模型拿在手里,很快找到类似扳机的地方,用手指扣动了一下,上面夹着绳子的木条立刻向下一压,触及了木杆上部;而且扳机很有弹性,一放又恢复了原位。

“咦!”郭绍立刻惊喜地发出一个声音。

昝居润听罢更是一脸惬意。

郭绍拿在手里琢磨了一下,这机关主要有两个连接点和两根曲折的木条。下面的木条尾部是扳机,中间可以活动旋转地连接在铆钉上;头部与夹火绳的上面弯曲机关相连,连接部可以旋转活动。上下两根木条之间固定铆接。

他又慢慢扣了一下扳机,发现下木条通过尾部铆接、推动上木条。上木条是弯曲的,被一推,就像鸡啄米一样向下按动;以触及“火门”位置,达到点火的目的。

下木条压在一根簧片上,所以扣动起来很有弹性,一放手就能恢复原位……簧片不是弹簧,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类似“v”字型的锻铁金属片,轻微的压力不会让金属变形,能恢复原位。

郭绍观摩了一番,觉得古代工匠做这种机关还是很有能耐的。他们不懂“机械原理”,但是仅凭经验和手艺,秦始皇的陵寝里也有大量的机关能做出来。

“就照这个模型锻制机关,实装火铳试试。”郭绍当下就说道。

昝居润拜道:“臣遵旨。”

反正北苑作坊区就是试验火器的,少量制作不断尝试,不会消耗太多资源……这机关乍看还像那么回事,但郭绍猜测实际制作火绳枪还会有问题,只能逐渐摸索。因为这几年来他尝试制造新的甲胄兵器,按照经验已经出现了无数的问题,哪怕是最落后的器械,从无到有也有太多具体的困难;实际操作和想象总是有差距。

郭绍留下了模型,抬头说道:“军器监一有什么进展,便上奏禀报。”

昝居润听罢拜道:“臣领旨,拜退。”

等昝居润一走,宦官曹泰又提醒按照安排要召见王朴等人,提醒郭绍是商议“兵曹司”派遣细作卧底到辽国的部署。

去年起兵曹司就以商人的身份向辽国派遣了不少奸细;今年北汉之役后又有新的进展。原本混入北汉国的奸细,因为北汉国战败一些官吏向辽国逃跑,北汉大量细作也跟着向辽国转移。

郭绍等着王朴上呈新的具体方案。他拿起模型又把玩了一阵,又埋头看昝居润刚才奏报的呼啸炮设想。

相比之下,郭绍对炮战寄予更大的希望。

火枪在近期用处不大,记得印象里有一个英国长弓和火枪的争论,在那时火枪技术和战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仍旧没有达到完全胜出弓弩的地步,否则也不会与争论。可见火铳不会对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有根本的提高。

但火炮不同,攻打晋阳的过程中,呼啸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郭绍不仅重视铸炮的技术,也在总结实战中摸索的炮战战术……按照进攻幽云十六州的设想,迅速攻下幽州城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郭绍提早就在审视即将到来的大战可行性。

……

没过几天,端午节就到了。汴水上有赛龙舟的场面,东京内外百姓甚多,人山人海,郭绍带皇后嫔妃及文武群臣去观看,仪仗护卫浩浩荡荡,在佳节与民同乐。

及至返回皇城,郭绍又在宣德门上观看御街上的灯舞。

“哐哐……”的锣鼓声,人们的欢呼喧嚣声,哪怕在高高的城楼上都清晰可闻,气氛弥漫在城内每一个角落。此情此景,东京颇有一番太平盛世的景象了。

十年以来,天下战争仍频,百姓负担仍然极度沉重;但自太祖郭威到柴荣、郭绍,大周都是一直从中原进攻四方,战火几乎没有波及中原,人口有所增长。

郭绍一面观看着眼前的场面,一面想:人口才是此时各国繁荣的基础。

除了战争的影响,气候也是因素。

城内的人们兴高采烈地庆祝佳节,郭绍却坐在黄伞底下,十分安静。

他突发奇想,隐约感觉到一种迹象,毫无依据的猜测:便是十世纪中叶后世界可能气候进入一个气候良好的时期……两宋的经济繁荣,没有农业的风调雨顺是难以实现的;甚至从东方到西方草原上的部落也轮番崛起,也是人口积累增长的阶段,甚至蒙古人席卷了世界。

任何一个游牧民族的帝国,没有足够的人口是无法强大的。而草原经济又十分脆弱,任何一次自然灾害都可能导致牧民大批减少,甚至整个部落覆灭。

郭绍的目光从人声鼎沸的御街上微微望向北方,在看不见的地方,首先崛起强大的辽国就那边威胁这里的一切;更不妙的,晋朝先丢了国门,现在河北一马平川,敞着胸膛面对北方铁骑。

不能就此收手!错过了此时的机遇,必将造成更大的后患。世间生灵、繁华世面,在战争的车轮下,比蝼蚁都不如。

此时此刻,郭绍不仅感受到压力,心里还隐隐有种兴奋。暴力和力量的拥有确实能让人痴迷,他这些年一直征战,对战争本身已经投入了太多的热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