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鲜

十国千娇 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鲜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眼前的状况,叫郭绍心下掩不住的失望,火器威力并非想象中那么强,反而十分鸡肋……性能连弓|弩的一半都比不上,比梭枪稍远却麻烦得多,实在用处不大。…頂點小說,

人们都是很注重实用,要是换作别的任何来决策这桩事,肯定就只当成新奇兵器的噱头,拿来吓唬人了事。但郭绍不这么认为:一开始火器肯定比不上冷兵器,但未来的方向属于热|兵器,这一点毋庸置疑。

郭绍亲眼见识过火药兵器对刀箭作战的极大优势(直到鸦|片战争的列强也是用黑|火药兵器),已经亲眼证实过结果的人,若是不朝正确的方向走,这本身就不合常理……明明知道枪|炮厉害,偏有意回避,不去触碰、试都不试,郭绍觉得好像没必要那么做。

况且就算火器现在派不上大用场,郭绍手里掌握着整个国家资源,也不缺这点研发消耗。失望的情绪稍纵即逝,转眼间郭绍就摆正了心态,打算继续走下去。

他叫军器监昝居润重新布置试验,亲眼看了一下各种材料的金属管效用。一行人来到校场,工匠们竖好靶子,将火药装填到火铳里面,然后用木架固定放在地上对着前方。

火铳全是半成品,只有一根金属管状物,火药、弹丸装填好后,一根长长的引线从前面牵引出来,引线是纸包火药,和鞭炮的引线差不多。

没一会儿,工匠点燃了“鞭炮引线”就跑开了,木架上的火铳“砰砰”响了起来,硝烟腾起。只看景象,确实很像火|枪发射的模样了。一番试验后,众人检查铳管的损害、靶子上的弹孔。情况和昝居润描述的相差不大……郭绍完全确认了这玩意的威力确实不大。

……郭绍带着昝居润等人来到了旁边的一间屋子里坐下,这屋子里还放着不少工具,其中便有郭绍见识过的那种利用麻绳绞力的钻子。

郭绍叫人摆上纸墨,提起笔便随口问道:“就算是那种青铜火铳,制作成本也比弩要低廉?”

“那是当然。”昝居润道,“朝廷虽缺铜,不过一枝青铜铳要不了多少铜,铸造、钻磨也远远比不上弩箭耗费的人力……更何况,开矿之权在官府手里,就算铜贵,但耗费人力少,对国力和民生的害处也少;造青铜铳比造弩对朝廷的负担小得多。”

郭绍听罢点头赞许,心道:官能当到中枢的人,见识和头脑都超过常人,昝居润说一件事,就知道从大的层面上考虑阐述。

郭绍提起笔不是在记录,而是在画一张表格,良久后他才将笔搁在砚台上,拿起手里的纸顺便吹了一口气,递到昝居润那边,说道:“今后奏报军器监各类事务,仿照这种表格,清楚明白一些。也不容易遗漏每一种尝试。”

“喏。”昝居润忙双手接了过去,留心观看。

“每一种东西,是什么尺寸、材料,然后另一格写工艺和制作过程,还有试验后的描述。先分类整理,然后才写几句总结的文字。”郭绍道,“还有长度、重量的标准,世面上用的尺寸并不精准,昝公想个法子把基本的标准定下来,将来军器监制作各类军械的尺寸,都照官府的标准。”

昝居润急忙抱拳应答:“臣遵旨。”

郭绍又道:“咱们找的这些工匠,待遇不错,初时干活可能还比较上心,时日长了这个地方是不是会变成给人混日子的地方尚且难说。你要定一些规矩,明确赏罚,对那些用心琢磨出成果的工匠要不吝奖赏……让大伙儿有个奔头。”

……郭绍在这里呆了一会儿,又顺便下令研制火炮和投掷爆炸物。

与火药利用相关的东西,火器作坊都可以请旨经费尝试。不过郭绍指定的重点方向,还是枪、炮、投掷物……只有这三种东西是最实用的,结论依旧来自于见识。

在后世黑|火药兵器发展到极致的时候,特别是西方世界后来居上,经过多年的各国混战和检验,火|枪兵、炮兵、掷弹兵才是最有用的兵种。而另一些看起来花俏又奇特的东西,恐怕实际没什么作用……比如那个火箭,好像一发几十支,但是因为弹道轨迹完全不可控,基本没有杀伤力。

不过郭绍没有打算抑制人们的尝试,万一造出实用的新东西,也不拒绝。反正校场上看效果。

……想靠火器来解决军事问题的愿望落空,郭绍便没在火器作坊呆得太久,很快就离开了这里。不过皇帝亲自到这里来,也表明了郭绍对此事的重视。

他回到了金祥殿御书房,左攸等人已经把整理好的奏章呈送上来。郭绍没有马上看,先琢磨了一下自己要干的事……攻灭北汉。

不过准备远远尚未完成。首先他得等待派遣到北汉的枢密院细作,把比较详尽的情报拿回来,才好部署兵力和战术。孙子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若是一场完全没有把握的仗,最好的选择就是能不打就不打。

郭绍开始处理奏章,都是左攸和黄炳廉整理“精简翻译”过的内容,看起来很快;目前以军事为头等大事的时候,政务本来就是次要,这种方法让郭绍提高了理政效率……但并非好办法,他之前就发现了弊端,难以获取大臣贤士的纳言和思想。所以郭绍时不时还要看文言写的原文,大概都看得懂,不过吃力一些罢了。

前阵子他参加了两次“经筵”,便是有才学名望的大儒给皇帝上课。郭绍感觉不太好,大儒们重点是讲经书典籍的思想,而且他们的观念郭绍不太认同。所以去了两次,他就不去了。

郭绍需要的是一个古文启蒙老师,其实乡村里教蒙学那种私塾先生就足够,可以系统化地教会他古文知识。可是他又不敢请那种人来给皇帝上课,恐怕要被士林笑话。于是左攸就担当起了这个任务。

处理完正事,郭绍就把左攸叫到后屋里去,叫他教授自己基础课程,每天还有临摹练字的作业。俩人几乎每天都在那小屋子里单独相处很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有什么阴谋老是要商议……郭绍不太想被外面的一帮官员看着自己在蒙学。

郭绍学得很认真,他像个好学生一样坐在桌子前面,有模有样地专心诵读没有标点的论语,方法和那些孩童差不多。因为郭绍认识到了在这种环境下,对文言识字断句的重要,不然连奏章都看不懂,还治理什么国家……他想起了明朝的天启皇帝,爱好是干木匠,完全不想亲自处理政务;现在郭绍有点理解木匠皇帝了,因为他是个文盲,作为文盲要处理政务有多难受,郭绍这个“半文盲”感同身受。

读完了当天的内容。左攸便和郭绍说了会儿话。

左攸拿起一份奏章,说道:“此文是一个地方推官写的,他的意思是进言陛下,禁止五十岁以上的官员担当一个地方的最高官僚。”

郭绍问道:“左先生是什么态度?”

左攸道:“此人有些愤世嫉俗,言论大胆,不过也不无道理。在官场混了多年,年纪大了的官员,还有什么前程?升迁无望,必然只顾两样,好|色、贪财。这等人一旦掌握一方生杀大权,聚敛家产,骄奢淫|逸才是要紧的事,至于政绩如何,民生、吏治如何,他们有什么好处?”

左攸侃侃而谈:“臣以为,不仅是这些人尸位素餐。还有更多的官吏,升迁无望,同样会如此……究其缘由,多年以来,武将可以靠战功升迁,文官却只能靠上峰赏识,这种求贤取士之法,不能惠及大部分官吏。没有出身人脉、没有名气的人,想要有所作为实在太难。”

郭绍点头称是,左攸就是一个底层官吏出身,可能对状况很了解。

郭绍沉吟片刻,说道:“不过解决这种状况,得革新制度,不是一日之功,更不是当前的要紧之事。当前朝廷首要打开的是局面和格局,要把地盘国防推进到长城,然后才能烹小鲜一般整理内部。

目前我们不宜妄动,影响太多人的利益,否则会造成风浪。当前的吏治虽然不太好,却是百年混战形成的局面,新君登基后很平静,这是好事;咱们没有把握之前,不能轻易去动他们。”

左攸听罢以为善。

郭绍回顾御书房的格局,说道:“我需要一个有见识智慧的幕僚团,是该建立内阁辅政的时候了。这地方的房间不好用,办各种事都觉得施展不开。左先生找人拿金祥殿的建造图来,帮我选一个地方,重新布置一个处理国事的中枢。”

郭绍当下便提起笔写自己的设想。要一个在外面的房间,作为颁发圣旨、传递消息的地方;然后一个内阁官员办公、休息的地方,可以辅助皇帝,也能随时提供建议;一个皇帝办公的房间;一个可以供他单独思考,贴纸、存放军机的地方……还要有专门单独召见大臣密议的所在,以及平时聚集重要大臣议事的。

他一边和左攸商议,一边写下来,准备筹建一个中枢核心,成为整个朝廷的大脑一样的机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