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五百一十八章 报恩

十国千娇 第五百一十八章 报恩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郭绍端起茶盏抿了一口,顿时被烫得伸了一下舌头,吸了口气,然后味儿也不太对,没留神眉头稍微一皱。他并不是个讲究茶道的人,也完全不挑,不过喝惯了的东西,猛一下感觉不对还是察觉得出来。

这时董三妹的声音怯生生地说道:“陛下,是不是太烫了?”

“没事,凉一会儿就好。”郭绍好言道,又随口提了一句,“烧开了水,最好别马上泡茶。”

郭绍听到她小声应了一句,便不理会,拿起桌子上的一个布袋,把里面一大叠纸张掏了出来。然后坐在那里随意翻阅。董三妹见状,便小心地退出书房,不敢打搅他。

这些纸是攻灭南唐之战时留下的军令。并非中军军令,而是“江南前营军府”派到各级建制里的文官书吏记录的重要军令。郭绍在对将士论功欣赏时已经看过一遍了,不过他只看了个大概,主要是王朴等军府幕僚仔细研究、以便评军功。

这个“指挥系统”,是几年前郭绍捣鼓的传令兵系统的发展进化版。南唐之战时,郭绍发现挺好用……与前期的制度比起来,从枢密院派遣官吏组成“江南前营军府”这个融入军队各阶层的幕僚团之后,下达军令更加正规、大量的书面材料保留,更是便于战后赏罚管理。

不过,兵权本质并没有任何改变。决策者依然是主将,幕僚官吏、传令兵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主要是一个有效传递、备案的管理完善,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现在郭绍又有了新的设想。如果对幕僚团系统、武将进行权力分化,有军事才能的武将掌决策权,幕僚团掌执行权;部下只遵从幕僚团的正式军令,那么武将的兵权不是被限制削弱了?

郭绍急忙在纸上记录这个设想。甚至可以进一步完善权力分配,将幕僚团的执行权、军法赏罚权、兵器甲胄管理权、军需钱粮调度权等等各个分化,隶属于不同部门,战时再整合。如此一来,某一方势力想要单独控制军队、并发动战争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甚至对中央野战主力的军队,平时统兵、组织训练的武将,和出征带兵的武将都可以分开。等武将掌兵权出征时,部下不是主将平时拉拢的人,更难以簇拥武将谋逆。

……但郭绍很快又意识到,这种方法至少不适合眼下的形势。

他想起了一个典型的武将,史彦超。史彦超的骑兵在战阵上非常厉害,一向都是禁军的一把尖刀刀刃;但是,如果没有史彦超带兵,还是那些骑兵将士上阵,战斗力肯定是大打折扣!

郭绍看着茶盏水面微微摇曳的影子,一时间脑子里浮现出了很多画面来。

他是从小卒、低级武将一步步爬起来的,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战阵,缤纷的战场场面浮上心头。冷兵器战场,面对面厮杀,非常暴_力野蛮,勇气和士气的作用很关键。

他仿佛置身于纷乱的战场上,头上尖利的箭矢在飞舞,面前拿着锋利刀枪的疯狂敌军,在人身上乱捅!不害怕、不想躲开逃跑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杀人的敌军迎面冲过来的时候。

枢密使王朴曾经在战役发生之后,到大战爆发的战场上组织人统计过死伤将士的伤口。确认了一件事,虽然有甲胄保护,但弩炮、弓箭等远程杀伤的人数,远比近战兵器造成的杀伤大;可是胜负的决定时刻,却不是远程,而是近战冲杀。而近战冲杀,最考验的就是勇气士气……想想那沉重的战马明晃晃的刀枪迎面冲来,和在马路中间要被车撞了一眼的心理感受,还能稳在那里决定拼命的人,不是随随便便能做到的。

这时候,带领士卒们的武将威望、能力尤为重要,熟悉的良将能给予将士们信任感和安全感。

郭绍现在真正理解“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在冷兵器战场上为何会让战斗力大打折扣了。

所以至少现在不能那么干,也不能把权力太过分散;否则会让军队和武将的行动呆板,缺乏灵活性……为了最大化地保障战斗力,郭绍打算不急着改变兵权结构,只对“传令兵”、“幕府”进行微调改良。

……

隔壁的一间房屋内,玉莲停下手里的针线活,抬头问道:“叫你留在阿郎身边服侍,你又跑过来作甚?”

董三妹不好意思地说道:“阿郎在忙着读书写字,我笨手笨脚的,怕打搅了他,惹他生气。”

“那你一会儿过去,别黏在我这里。”玉莲说了一句,便没有多话,埋头继续做自己的活,似乎对一切都没有什么想法。

董三妹呆了一会,便拿起一块抹布,擦拭房间里的摆设。她干家务也习惯了,干起来十分麻利。

不过还是有很多东西会让她“偷懒”,这时窗户上的两盆花就吸引了她的注意,花盆里绿的红的黄的,非常鲜艳漂亮。她停下来,弯着腰凑近了看其中一盆花,那不是真的花,而是人工做的;却做得惟妙惟肖十分精致,叫董三妹非常好奇稀罕。

细看之下,花盆是玉石雕琢。绿色的叶子是翡翠做成,花朵是宝石,茎枝是黄金!材料贵重,而且雕琢得非常精细……这么一个装饰品,得花多少工夫呀。

董三妹忍不住啧啧赞叹了一声:“真漂亮。”

玉莲道:“再漂亮也是假的。”

董三妹道:“比真的还贵重多了吧?”

“那倒是。”玉莲头也不抬地说,“我发现这皇宫里便是这样,连树也很少,什么都贵重,可稍稍呆久了有点死气沉沉的感觉……不过也只有这种东西,冬天还那么漂亮罢。”

董三妹道:“这么小,我拿什么东西擦?”

玉莲道:“别管那些东西,有专门管这些物什的人。”

夜色已经降临,小院里很安静,其实有好几十人在这里当值。不过没有玉莲点头,那些妇人不能靠近郭绍住的套房,当然也不敢喧哗。

过了许久,差不多是郭绍该沐浴更衣的时辰了。玉莲就支董三妹去干活,叫她一个人服侍郭绍。玉莲道:“我不是欺负你,是给你机会。”

董三妹脸蛋微微一红,低头道:“我知道玉莲姐对我好。”

玉莲忽然又问:“你自个愿意的吧?”

董三妹不吭声,玉莲看了她一眼:“你要是真不愿意,我又不强迫你。”

董三妹沉默了一会,喃喃道:“我自是愿意的……阿郎待我那么好,我一直都想报恩。”

“你倒是会想,想着是报恩。你不情愿,多得是人愿意,我要是把谁送到阿郎跟前服侍,那人不得记我一个大人情?”玉莲笑道,“再说在郭府上时,阿郎好像没怎么理会你,怎么待你好了?”

董三妹的脑海中浮现出几年前在河东时遇到歹人,郭绍捂着她眼睛的那一瞬间,他的手掌粗糙却温暖,至今董三妹还记得那隐隐中的温情。但她不愿意对任何人提起那事儿,包括对玉莲。

她想了想,说道:“玉莲姐,我小时候吃不饱饭,周围的人全都吃不饱饭。家里又破又黑,每晚上我都很怕,冬天又饿又冷又怕……”

玉莲停止了手上的活,忍不住看着她。

董三妹抿了抿嘴唇,说道:“谁都没办法从苦日子里熬出来,听人说,有些人出去做盗贼了,不过大多后来都送了命……还有很远的地方,有小娘被大户人家收来做了小妾,十三岁熬到十九岁,被欺负得很惨;不过总算被主人嫌年龄大了给赶出来,平素积攒了点钱财,回来后日子好一点了……”

玉莲叹了一口气。

董三妹继续小声道:“咱们那样的出身,想过好点的日子很难很难;可我什么都没做、什么用都没有,阿郎却给我这么好的日子,对我轻言细语的也不打骂。”

玉莲道:“这世道就是这般模样,那么多人为了能吃饱饭什么苦没吃过,最后连口棺材都买不起;有的人却是锦衣玉食,都不知道怎么找乐子了,嫌东嫌西!”

董三妹道:“玉莲姐,我不是那样的人,在郭家府上、在皇宫里,我都挺高兴。我觉得这里也挺好……”

她回顾左右,精雕细作的窗棂、金玉做的摆设、翠绿纱窗、绫罗帷幔,还有那铜灯架上的好些蜡烛,把房屋照得亮堂堂的,从桌椅柜子到地面,明净整洁,一尘不染。董三妹身上穿的衣服虽然比较素,不过料子也很好,很多大户人家的千金不一定有她身上的料子好。

董三妹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只不过却有种很隐秘的情绪,仿佛一个人要奉献什么一般的感觉。她轻声说道:“玉莲姐,那我先过去了。”

“嗯。”玉莲应了一声,没有多的话。

董三妹轻轻提起裙子下摆,跨出房门,沿着屋檐下灯笼照耀的走廊走过去。到了郭绍住的套房门外,门开着,里面透出暖色橙黄的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