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四百三十一章 当涂

十国千娇 第四百三十一章 当涂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十月中旬,郭绍闻讯李处耘攻占了铜陵(池州东北)。

情况有点复杂。池州附近江中有两块江心洲,叫凤仪、长乡,江心洲的存在大大缩短了横渡长江的距离,让李处耘搭建浮桥成为可能。但是此处江水较急、水面也并不狭窄,脆弱的浮桥没几天就破坏了。

剑南军高彦俦部还在江北,奉命正在乘船渡江,没赶上李处耘的主力。李处耘急着就进军铜陵,攻占了南唐军的驻地、水寨,缴获战船二百余艘……而此时高彦俦的人马还在池州没完全渡过长江。

李处耘一路势如破竹,武将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收不住,他占领铜陵后马不停蹄,继续北进芜湖。完全不顾湖口(鄱阳湖)方向的威胁和高彦俦的状况。

郭绍坐不住了,急忙传令将中军行辕搬迁至和州(马鞍山市采石矶对岸的和县),就近关注江南的战况。又派人催促庐州虎贲军一部,急行赶往池州。

下旬,芜湖南唐驻军空虚,大败。李处耘一万余众占领此地后,留驻少量兵马,继续窥欲采石渡口附近的当涂镇……郭绍得到奏报之时,李处耘已经向当涂进发。

……和州府衙大堂内,郭绍能做的只有拿尺子不断丈量着各地之间的距离。

王朴在旁边文学 说道:“李处耘比史彦超还冲得快……”

史彦超的表情十分尴尬,此时也没法揭李处耘的短。

郭绍有种踩刹车都刹不住的感受,芜湖到当涂不过数十里,就算现在派人去下令李处耘停止进攻也来不及,说不定现在李处耘已经到达了当涂……更何况郭绍压根不想制止李处耘,否则他早就该下令。

当涂镇就是兵书史册上老是提起的“姑孰”,书上总是提起的地方,就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重地,因为老是在这些地名发生战争,才会被多次提起。此地控额采石、江宁府上游,江南地区非常要紧的地方……打下这个城,采石渡口就是囊中之物。

只要占领此地,战火就直接烧向南唐国中枢江宁府,长江天险的阻挡作用就如同荡然无存。中央突破,非常快速的进攻路线;相比从上游逐城逐地推进,这条路就是捷径。李处耘贪功,郭绍同样心急。

南唐国这国防经营得实在有漏洞,郭绍也不愿意制止李处耘,否则将来重提此役,他可能会被质疑胆小怕事怠误战机。

但同时郭绍也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南唐国的实力仍旧很强,各地少说也有几十万兵力,这不是虚数。而李处耘几万人在其国境中部,四面都有威胁,他还在后援未到、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将战线拉了几百里长,孤军深入至南唐国战略重地。

郭绍感觉到李处耘的做法非常冒险,承受不起任何一次意外,一旦战败,从当涂到池州、池州到江北,整个战线都要断裂。

“时近十一月,开战已经一个多月了。”郭绍沉吟道,“南都敌军仍旧按兵不动,他们不来了?”

王朴道:“朱令赟若是会从湖口来,早就该来了。李煜或朱令赟能让湖口援军拖延一个多月,就会拖延更久……”他又劝道,“李处耘能在大江一路穿针插线,定是有见识的人,他急着进攻当涂,应该有胜算才是。”

郭绍来回踱着步子:“江宁府(南京)要增援当涂,路程也并不远……只希望李煜继续失误,南唐国朝堂依旧像此前那样反应迟钝。”

……

当涂镇,李处耘率先策马奔到了姑溪河南岸,大军还在后方,他们一路过来还和南唐军斥候发生了冲突。

古旧的城墙城楼隔河相望,李处耘勒马先观察了一番视线内的城池,这座城并不大,但南唐国在地处置有一个节镇雄远军;砖包的墙、还有护城河,都让它看起来与别的小城不太一样。城南的姑溪河成了当涂南面天然的护城河,城墙中还开有水门,东西北三面也挖掘了护城河……这城若是用心防守,并不好攻打。

姑溪河上有南唐军零星战船巡航,上面的人都看得清楚,但战船并没有贸然过来威胁李处耘这队人马,他们只在河上远远观望。

李处耘回顾周围,一片平坦的开阔地,非常适合大军摆开战阵。他站的这地方,正面北边就横着姑溪河和当涂镇,东边是南北流向的青山河汇入姑溪河,然后向西流入长江;李处耘站的西边,以及当涂城西边都是一片开阔地。

身后远远传来了马的嘶鸣,李处耘转过头,只见几条大路上的军队已经出现在视线内,自己的人马正在向这边挺进。

而当涂城西边、姑溪河对岸也隐隐有南唐军的迹象,南唐军似乎在西边城外部署了兵力。

李处耘侧目看偏西的太阳,便道:“传令各部,择地扎营。晚上派出细作过河,禀报南唐军的状况。”

“得令!”

龙捷军右厢都指挥使张令铎这时问道:“李公已有取当涂之策?”

“没有。”李处耘坦然道,“此城工事严整,咱们现在人太少了,强攻难以凑效。”

张令铎问道:“是否等待高彦俦援军?”

李处耘不以为然道:“蜀国人哪愿意为咱们卖命,不太中用,别惦记了……不必等待,我军不攻城,先渡姑溪河,夺占采石矶。

当涂城守军没有实力挡住我部。首先他们的水军很薄弱,显然没有援军前来加强防御;其次南唐军龟缩在姑溪河北岸,一副死守的迹象,只有兵力不足才会如此保守。”

李处耘骑马沿着河流向西走,一直走到长江边上,太阳都快下山了。众将士劝他返回军营,他仍旧坐在马上亲眼观察周围的情况。

向西看去,长江江面在此处十分狭窄,但对岸不是江北,而是江心洲;如果不是事先探明了地形,走到这里一看,可能还以为长江在这里变窄了,对面就是江北陆地……其实不然,只是因为这片江心洲太大,把江水分作了两股。

北面不远的地方,就是长江下游最重要的渡口之一采石矶,只不过现在李处耘用眼睛还看不到。他的目光望着北面的地平线,想象得到那个地方。

采石矶对面是江心洲北角,对岸就是江北和州地盘了。李处耘已得知郭绍将中军行辕迁到了和州,此时俩人之间已经离得很近。

采石矶这个地方非常重要,历来就是北方进攻江南的突破口;而从郭绍制定的攻南唐方略来看,目标也是这里,此地将是全盘战役的核心。

李处耘暗地里琢磨:拿下采石,别的武将的功劳谁也没我大!只要将来郭绍一旦登基,老夫凭借去年东京兵变、今年攻南唐之战的两大最关键的功劳,就将奠定李家百年的气运!

“明日渡河清扫当涂城外的南唐军,然后攻打采石矶,达到目的就在采石架通大江浮桥,到时候江北援军渡江,再图当涂城。”李处耘对部将说道。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龙捷军右厢精锐主力便在姑溪河南岸,靠江布阵摆开。早晨水面上先打起来,南唐军水上很快就被扫荡干净。此地最重要的作用是控额长江渡口,但南唐军在这里的水师居然很少,完全不是周军三百多艘战舰的对手。

太阳升起时,吃水较浅的周军战船已进入姑溪河活动。

北岸南唐军大片人马与周军战阵隔河相望,但这并不能阻挡周军渡过狭窄的姑溪河。光是城池西面,河岸就有十余里地,南唐军不可能把原本就不多的人马分散在江畔。

周军水师一部两百多人率先在一个地方上岸,南唐军向那边调动骑兵过去了。李处耘策马赶到渡河的地方时,只见南唐骑兵已冲散了水师步兵的方阵,对岸杀声震天,刀枪乱舞正在混战。更多的水师将士弃舟登岸,在江边集结战阵。

厢都指挥使张令铎的性子有点急,看了一会儿便嚷嚷道:“看那帮水军打仗看得憋气,让我带兵乘船过去!”

张令铎和李处耘没多大关系,他一个厢都指挥使现在也不能掌握龙捷军右厢兵权。于是李处耘没有制止他。

张令铎遂带着亲兵弃马上船,渡过姑溪河。河面并不宽,从南岸也大概看得清那边的厮杀。见张令铎跳下船就拿着长枪扑了上去,顷刻间就亲手杀了二人。这厮武艺着实不错……张令铎在上头没人,能做到厢都指挥使基本靠战功,这些武将都不乏勇猛的特点。

李处耘见南唐军没法攻灭登岸的一群人,判断从此处渡河有希望。当下便下令赶过来的侍卫司精兵乘船渡河,对岸的周军将士越来越多。

更多的登陆地点出现了周军将士,这时战船开始运马了,一些骑兵得到了战马正在西边聚集,组成马队。南唐军从东边来了第二支骑兵增援,但就近周军一股百余骑的马队已然成势,当下就在张令铎的亲自带领下直扑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