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阵

十国千娇 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阵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大军主力暂时还要等一段时间,从襄州下来的汉水船队、以及汉阳军水师(武汉)组成的联合船队从长江逆水而上,度缓慢。东路军走长江航道,肯定要水军协同。不过前锋董遵诲部及一部分船队已经向归州方向开拔,带的是缴获的荆南军水师。

荆州的周军军纪很好,这是一个宁静的夜。但郭绍的内心一点都不宁静。

他翻阅了各种文章和图纸,在自己的本子重新归纳信息。古人其实经验丰富也很有智慧,但是思维模式不一样,他们不会用树形的归纳总结方法(如报表一类的书写办法),各种情报看起来十分凌乱。

郭绍的手指沿着地图上一条蜿蜒的线条慢慢摸索到了两个模糊的字迹上:夔州。

如果此时旁边有人,一定能被他的眼神感动,他的目光如此专注,似乎带着某种爱恋的神情,温柔中夹带隐忍的欲_望。江山真的能让人沉迷,如果当人能感觉到它们被掌握在自己手里时。

哪怕是个现代人,也会恢复到远古的本能状态,一个男人的原始本能……就好像一个领主,渴望自己的地盘,在那里他说了算,想改变什么、想创造什么都全凭自己的愿望,想在那里实现自己的思想、尝试、意志以及梦想。当年郭绍最简单的梦想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就包含了这种欲_望,自己的地方能给予他最基本的尊严、安全。

郭绍打了个哈欠,丢下手里的图,目光又停留到放在旁边的腰饰上。

他忍不住拿起来摩挲,心里想起了符金盏。这腰饰有些旧了,洗过多次,上面的一针一线仍旧歪歪斜斜。郭绍用手指摸着上面的针脚,仿佛看到了符金盏一个人偷偷刺绣的场面。

他提起笔写了一些东西,把此时的心情描述一番。郭绍没有古人那么婉约含蓄,他有什么感受会说出来,而不是藏着装深沉。

“我能想到你读到这里的样子,会抿一抿嘴唇暗道:能给你绣就不错了,还嫌弃手艺不好,我也没嫌你字写得不好。但你接着应该会用手轻轻抚一下耳际的梢,那是你经常做的动作,也许脸颊还会露出一丝红晕。你的这另一面模样,也许只有我才有幸看到……”

“攻蜀之战马上就要开始,此战事关重要,为了能稳定大周局面,我不想让你失望。”

郭绍胡乱写了密密麻麻的一张蝇头小楷。寻思一番,这封信根本送不出去,如果派人送到宫廷,似乎不太_安稳,万一被别人看到了是没事自找麻烦。当下只好收了起来,变成一封无法送出去的自娱自乐的文字。

……

成都府,战争的讯息再次传来。兴州、青泥岭等处再度急报遭到周军大举进攻;东面夔州急报,荆南国投降,周朝大军已经进占江陵。

这次不像是吓唬人,两路一起来,动静那么大。

孟昶被一吓,在花丛中流连忘返的雅兴再次被打搅,急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朝堂上一如既往,众臣一呆在一起就开始吵。

有大臣质问王昭远:“去年底王副使不是说,郭铁匠胸无大志?现在两路大举入寇,所图十分明显,你怎么说?”

王昭远道:“你什么意思,又要劝陛下放弃尊号?周军已经动兵了,现在放弃尊号也没用!”

“休得胡扯什么尊号,老夫现在是问你,你号称周军已被拒之国门之外、高枕无忧是何意?”那大臣咄咄逼人。

宰相李昊见王昭远脸色尴尬,只觉得出了一口恶气,但李昊不敢对王昭远落井下石、帮着指责他,不然一会儿又要扯到李昊家中富可敌国养了无数歌妓、还写过降表那茬上。

王昭远红着脸道:“轻举妄动对我大蜀用兵,就是胸有大志了吗!周廷是被逼无奈,小皇帝母子靠一个郭铁匠没法稳住局面、威望不足,所以急需大功震慑四方,否则就是坐以待毙,这才狗急跳墙孤注一掷动兵戈……出兵就能拿我大蜀怎样?咱们且看着,周军劳师动众无功而返,怎么收场!去年的青泥岭之战就是例子,他们连一个青泥岭都没法突破,能攻下北路剑门、东路三峡这等天险?

周朝此战后必内乱,陛下宜整军备战,在恰当时机出川。”

大将李廷珪说道:“得先守住两面要地再说,王副使既然口若悬河,且在陛下面前拿出一个方略,该如何防守?北路和东路重点守何处?”

王昭远踱了两步,若有沉思在胸,一时不言。

李昊说道:“周军东路是殿前都点检郭绍亲率大军,殿前司一向是周军最精锐的人马。臣以为我国兵战力不如周军,宜以数倍的人数优势才能弥补弱势;应集中主力在东面,先死守三峡、夔州,再聚重兵于东川阻挡东路军。而北路周军是偏师,主要是镇兵,即便突破了巴山、孤军深入到绵州,我国也可以禁军就近驰援。”

王昭远冷笑道:“李丞相说得好,不在巴山剑门险地设兵严防,却要放周军到西川平原上野战?”

李昊道:“王副使若有高见,说来听听。”

王昭远似乎想出了办法,此时已十分从容,淡定道:“八个字可破周朝军队。”

孟昶好奇心被诱起,急问:“哪八字?”

“处处防守,出奇制胜。”王昭远长身拜道,“援军分两路,分别倚靠地势层层防守,将周军拒之国门之外!东川何须重兵?高彦俦不是在夔州,陛下再一支人马增援,有长江三峡天险和夔州坚城,拒敌足也。蜀地在防守时就靠地利,应该分兵在各处险要节节抵抗,呆周军水土不服兵马疲敝,再出兵一举将其击溃!”

孟昶沉吟片刻,觉得李昊的说法很不靠谱,居然要削弱北路、敞开离成都最近的绵州(绵阳)……绵州一失,成都直接被兵临城下;相比之下,东川还隔得更远,沿路还有许多重镇。孟昶实在没看出李昊之策的高明之处,他便说道:“朕以为王副使的计策更稳靠,应依靠地利在险地防守。但我军不能轻举妄动,拿要地当儿戏冒险。”

王昭远拜道:“陛下,守城也有抓住机会出城袭扰的做法,一味死守也非上策。时不时灭掉敌军一股人马,消弱其实力,等防守时就更轻松;攻守互为长短也。”

李昊急劝道:“陛下万勿听信王副使偏言!山河再险,也要用兵才能一战,分兵乃大忌;何况节节抵抗,不断战败会影响全军士气,得不偿失。”

孟昶一时间拿不到注意,没一会儿朝堂上又吵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