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三百三十四章 霸王举鼎

十国千娇 第三百三十四章 霸王举鼎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两天后,郭绍发现锻锤作坊没法运作。

“赶紧让驴停下来!”工匠头子罗继业大喊道,“卡住了。”

郭绍抬头看着那作为锻锤的铸铁疙瘩悬在半空落不下来,链条被拉得“喀喀喀”作响,心头仿佛有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这作坊忙活搞了一个月,就这模样,他的郁闷可想而知。

没过一会儿,隔壁地窖的驴子被驱赶着反转,终于把锻锤慢慢给放了下来,还好没有损坏东西……若是第一次试验能不能用直接就崩坏了,恐怕更是伤人。

工匠们干了那么久,见没法用,偶尔也有人在远处抱怨议论。有人悄悄地嘀咕,以为郭绍听不见,“为啥不让人径直拉着绳子上下舂,舂米一般,却要修这么些东西……”

罗继业急忙翻出画的图,皱眉瞧了一番,弯腰对郭绍道:“俺都是照郭将军的意思,没敢偷工减料。”

旁边还有个甲坊署的官员,官员说道:“这是怎回事?”

大伙儿一脸茫然,这里除了几个官吏,大部分都是工匠。这玩意似乎已经脱离了手艺人的见识,人们瞧不太明白问题所在。甲坊署官员转身对郭绍道:“郭将军,我认识一个人,造过水车,不如把他叫来看看?”

“好。`长`风`文学`”郭绍点点头。

他渐渐从失败的郁闷中镇定下来,情知尝试总会有挫折,科学家造电灯泡不也尝试了无数次……这部“机械锻锤”虽然构造比较简单,主要是传动带、滑轮等原理,原理对郭绍并不陌生;不过他以前哪来闲工夫捣鼓这玩意,完全没有实际经验。

对于古人来说也确实太新奇了点;古人也有创造力,但技术发展是在以前的经验基础上,偶尔进行一两个细节的进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突然来一个完全新的东西,他们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正如有言道隔行如隔山,对于不熟悉的东西便是如此。

郭绍在两间屋子里来回走了几遍,说道:“连接锻锤和链条的开合挂件设计有问题,操作之中没法实现意图,得重新想办法。”

身边经验丰富的铁匠、造船匠也是一脸迷糊,无人能接郭绍的话题。

郭绍叫人在作坊里摆上纸墨,当下又照着眼前的构造画了一副草图,琢磨了一番。觉得什么“半自动”设计步子跨得太大,暂时难以实现,还得简化结构,越简单的过程越不容易出问题。

他又发现磨盘边缘的链条是斜向上通往墙壁孔洞的,直觉这样的方位会缩小链条拉动的距离(锻锤无法被拉得太高)。当下在纸上画了一个三角形,用三角函数算了一番,确定自己的判断。

官吏和工匠怔怔地看着郭绍在画图,写着各种完全看不懂的符号,一个个全是云里雾里一般。

郭绍也不是想唬他们,更没法解释,现在从阿拉伯数字和公式符号开始说,怎么才能向大伙儿解释清楚?古代也有数学家,比如写九章算术、勾股定理的那些人,但毕竟是少数;单是东京的官吏就不下几千人,谁也不知道谁擅长什么……反正大部分人包括文官,不太弄得明白比较复杂的几何规则,也许钦天监的官员会内行一些。

“这两个磨盘,要修支架垫高。”郭绍对罗继业说道,“拉动磨盘的驴子不要放在地窖,弄到地面上来;‘磨盘’垫高后抬到上方。”

罗继业比划着问几句,明白了郭绍的意思。

郭绍把重新设计简化的挂件装置图拿出来,走到锻锤那边,实地指着那些东西又和罗继业解释一通。一部分结构得重新组装,没办法的事。

……

“郭都点检每天早早就离开衙署,听说和一帮文官工匠在一块儿?”史彦超在殿前司衙署内无所事事,便和袁彦坐在那闲扯。

袁彦道:“上次王枢密使提过,好像郭都点检想造新甲胄。”

史彦超愣了愣,转而笑道:“我都差点忘了,听说郭将军以前是个铁匠!哈哈……”

袁彦比较稳重一点,听到有点戏谑郭绍的话,便没跟着起哄,坐在那一言不发置若罔闻。

史彦超道:“我就不明白了,郭都点检禁军大将不好好干,去管军器监的事儿作甚?当初他要不是让向拱去打汉中,好好选个人,现在汉中早已成咱们的地盘……现在可舒坦了,偷鸡不成蚀把米,费了不少钱粮,什么都没抢到,朝廷干了亏本买卖。”

袁彦本来想说向拱也不是庸人,但史彦超好像不太看得顺眼向拱,他便懒得和史彦超争执。

……腊月十二,郭绍再次来到外城作坊,发现作坊已经可以运转。

下面的铁砧上垫着一块毛毡,隔壁的两个大轮子转动起来“喀喀喀”直响,噪声很大。郭绍喊道:“准备些桐油,在各处抹油就不会那么响!”

七八匹驴子在靠近轴心位置位置拉动大轮子转动,走得不是很快;但另一个小轮子要小几倍,转速就更快。于是这边的链条上下运动也比较快。

“哗!”一声大响,千余斤重的锻锤被猛地拉到了房梁高,如同一道大水闸被猛力拉开。锻锤旁边的一根木棍随着上升击打在一副铜铃上“叮当”一声响。

旁边站着的工匠听到铜铃声,便用力一拽绳子,抹油的挂件铁钩很粗、成比较平的“v”型状,两边倾斜;链条随着工匠的拽动,向侧面偏斜……挂件立刻脱钩,沉重的锻锤“呼……唰”地掉落下去。

“哐”地一声巨响,虽然铁砧上垫着毡,但超过一千斤的锻锤砸在上面依旧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响。

说时迟那时快,被传动的铁链头子向下运动也非常快,那链头也挂着一个好几十斤重的铁疙瘩、把“空载”的链条拉得笔直。v型铁钩因为铁疙瘩的重力压迫,径直把铁钩的斜面压进了锻锤的“门”字型挂架上。

重新接好的锻锤,立刻又被铁链猛力拉了上去,“叮当”、“叮当”两声,分别是锻锤上升和落下经过铜铃的声音。“哐'!再次砸在铁砧上,如此反复。

“哈哈……”郭绍忍不住大笑起来,众人见状也跟着哄笑,一时间作坊里欢呼雀跃。

于是工匠把被舂碎的毡草扫掉,用火钳夹着一块烧红的锻铁放在铁砧上,急忙又拉了一块开孔的方盾护住前面。“哐”地一声,红彤彤的方铁块直接被一下子压扁了。那工匠在盾牌后小心翼翼地用火钳调整锻铁的位置,少倾,又“哐”地被砸了一下。

锻造了五六次,他便将已经很扁的锻铁夹出来;另一个工匠夹着另一枚烧红的铁块上去。

之前的那块扁薄的铁被卡在石缝里用锤子敲弯曲,重新换上去折叠锻造。

郭绍看了一会儿,笑道:“据说西楚霸王项羽能举起千斤鼎,不过霸王也比不得这玩意;咱们把轮子加大、再多用几匹骡子,能举起两千斤、几千斤。”

罗继业大笑道:“西霸王也不能举着鼎干铁匠的活,到铺子里锻铁。”

“哈哈哈……”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郭绍转头看向甲坊署令王弘:“改天我让开封府在这周围征用土地,你召集造甲的工匠,让罗继业照这里的锻锤、齿轮尺寸,多建作坊;做三种尺寸,扩大一倍、缩小一倍的锻锤都要有。咱们有了这玩意,可以造新甲了。”

王弘拜道:“下官领命。”

郭绍又道:“参与此事的所有工匠,每月领俸禄如同殿前司精兵,下令他们保守工艺机密,向外人泄露者斩!”

众人从笑声中回过神来……由于这一个多月来郭绍常常来往作坊之间,也没啥架子常和工匠说话,大伙儿确实很少感受到他的权势。

郭绍拿出一张图纸:“铁砧、锻锤不能全是平的,照这些弧度先铸造退火几种,用来冷锻冲压形状。做出铁砧后,先锻压几只头盔试试。”

现在禁军用的头盔并不统一,主要有两种工艺:一是整件铸造,且不论强度,缺点是厚、重,铸造的铁件不可能轻薄;二是锻打的铁皮拼镶,打孔用铆钉连接,缺点是工序很多、费事。

其实目前使用的环锁铠缺点也主要不是防御力问题,同样是打造很费力,所以举国之力养的禁军全身披甲率不足三分之一;一副环锁铠要打几百片铁件连接而成,而且需要有经验和手艺的铁匠,大概二三十人花整整一个月才能打造好一副全身甲……其效率之低下,成本高昂便是如此,主要是人力成本。

郭绍搞这玩意,就是想用冷锻冲压成大面积板甲。组合仍旧采用此时流行的工艺,用铆钉敲打拼镶。不过设计才是最不容易的地方,有些活动部位如果是铁板一块会影响人的行动。

所以要开始生产板甲还不到时候,先做头盔试试再说。板甲慢慢尝试设计……不管怎样,至少冲压的技术基础是已经实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