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

十国千娇 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当天晚上一直到睡下,郭绍也没得到周宪片言只语的消息,于是他就放开了此事。

次日一早大朝,冬天日短,从家里出时天还没亮。郭绍带人走上马行街时,只见街上一长串灯笼,场面分外壮观。街面上的铺子也早早就开了,许多官员等在热气腾腾的铺子前面、等着随从买烙饼,看来很多人连早饭也没吃就赶着出门了。寒冷的天气完全没法阻止清早的热闹气息。

蜀国亭驿(使馆)的使节也被召见参加大朝,但好像不是什么好事。

大殿之上,枢密副使魏仁溥当面斥责蜀国使节:“老夫听闻蜀国趁我国丧期间,曾联络南唐、北汉意图我国,可有此事?”

蜀国使节听罢面有怒色:“大周于显德元年底进攻我国,夺取秦凤成阶四州之地,从来都是大周实际攻打我国;我国可曾挑衅过大周?可见绝无此事!”

魏仁溥道:“有荆南国主奏章为凭借,由不得你们不承认。”

使节皱眉道:“荆南国小邦,常挑拨离间。”

就在这时一个清幽的声音用威严的口气缓缓说道:“哀家未闻天有二日之象,也不闻天下能有两个皇帝。今蜀国主自称大蜀皇帝,对大周不臣之心举世皆知;正因蜀国主自大,才会挑起争战。蜀国主何不取消尊号,奉大周皇帝为宗主?”

使节拜道:“太后,我大蜀先帝建国登基时,周朝尚不存在。大蜀皇帝称帝在先,周朝建国在后,岂有我国君不臣之心之说?”

符金盏的声音已经带着怒气了:“自古以小事大、天经地义。蜀国偏安一隅,理应事大周为主。”

王朴出列拜道:“太后,既然蜀国君臣目无朝廷、坏不敬之心,臣请对蜀国用兵,夺其国明上下尊卑!”

这时蜀国使节冷笑道:“大周动辄以兵戈相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必以尊号指责我皇帝?”

“大胆!”上面一个宦官喝道,“你敢忤逆太后,不想活了?”

符金盏的声音道:“不必与他一个小小使节计较,向蜀国主下诏书,若其不放弃尊号,只能在战阵上分个高下。”

片刻后宦官便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郭绍与众臣一起叩拜谢恩,寻思向训等出兵,正好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反正就要开打,蜀国什么态度倒也不太要紧……他刚才没说任何话,但现在想低调也低调不了。众人听说要动兵,从地上爬起来无不注目郭绍。

每次大朝后,符金盏几乎都要召见他。这次也不例外,早上在金祥殿门外搜身的时候,就有个宦官提前让他退朝后觐见太后。

于是郭绍退出金祥殿大殿,便在旁边等待召见的敞厅里坐等。不多时,宦官曹泰便走了进来,拜道:“太后现在召见郭将军,郭将军请随杂家来。”

郭绍从甬道进入后殿在一间书房里见到符金盏。如同往常一样,外厅里站着一众侍从,符金盏会刻意避免在宫里与郭绍孤男寡女独处。

符金盏此时似乎有点生气。郭绍完全可以理解,平常所有人都对她毕恭毕敬,不敢半点忤逆她的意思;今天一个小小的蜀国使节连跪都不跪,以“大蜀皇帝”的使节自居,言语之间的口气着实叫符金盏很不顺耳。

她见了郭绍,便挺直脖子说道:“你当初说选蜀国动手,说得很对。南唐国如此恭顺,我们怎好先拿他们动兵?什么‘大蜀皇帝’,简直不可理喻!”

郭绍轻轻说道:“要是蜀国不这样应对,太后还得另想兴师动众的名义,现在岂不省心?”

符金盏听罢微微一怔,嘴角露出了微笑:“你倒是挺会想。”

郭绍道:“只要真刀真枪打不过,什么颜面尊严都是纸糊的,太后不必和那‘大蜀皇帝’一般见识,过阵子灭了其国就出气了。”

符金盏拂了一下礼服宽大的袍袖,沉吟道:“你认为向拱能取汉中?”

“兵力是完全够了,关键是青泥岭路不好过,那地方山岭上经常下雨道路泥泞。蜀兵不堪战,如果向拱能通过青泥岭,我相信他可以攻取汉中。”郭绍道。

符金盏又看着他轻声说道:“南唐国主李璟派使臣上书,欲接李煜夫妇回国,你愿意就这样放走周宪?”

“她要走,就随她罢。”郭绍道,“周宪不是我的家人,她有自己的家室和身份,我没必要像父兄一样监护她。应该给她选择的权力。”

符金盏若有所思,轻声道:“刚才你还说没有实力、颜面尊严都是纸糊的,既然如此,她便没有选择的权力。为何对周宪又额外不同?”

郭绍道:“妇人不一样。此时本来就是男尊女卑的世道,妇孺是弱小者。暴力用在弱小者身上,得不到任何成就感,也没有实际好处;我宁愿给予她们足够的尊重……所以建议修改周朝律法中的‘通奸罪’,不应对触犯此罪的妇人进行有侮辱性的惩罚,这是迫_害妇孺、滥用权力。”他趁机说道,“臣推荐开封府左厅判官黄炳廉入大理寺,主持一些律法的修订。”

符金盏听到通奸这个难听的词,脸微微一红,顿时便没有了心情。目光闪烁道:“便依你吧……今天到此为止。”

郭绍起身拜道:“臣告退。”

……

不多久,周宪夫妇就得到了准许他们回国的诏令。

原来这么轻巧,周宪事前想的诸如以死相逼等准备一样也用不上。大周建国后一直是天下诸国承认的大国,连敌对的北汉和辽国也承认这点,他们的正式诏令还是比较有权威。周宪松了一口气,也有点意外……因为她认为有权力占有她的男人,都会想方设计去做,这是经验;比如李弘骥不顾兄弟情谊,要强逼夫君进献她。

但郭绍却让朝廷一道诏书就放了,周宪不知怎地倒觉得微微有些失落。

“明天就启程。”旁边的李煜高兴地说。

周宪露出一个笑容:“夫君总算要苦尽甘来了。”

她心道:就这样了罢。

李煜的重瞳里闪过一丝阴郁,一闪即逝,低声说道:“我的……事,只有娥皇一个人知道,别人只不过以为我专宠你罢了。万勿泄露给任何人,否则父王必不会立我为太子。”

周宪道:“我是那种能把这等隐秘私事说出口的妇人么?”

李煜恢复了从容,便随口道:“听昝居润说,今天早上的周朝的大殿上,蜀国使节出言不逊惹恼了周朝太后,可能要对蜀国用兵。这下可好了,反观南唐国,父王复位、与周朝交好,周朝没理由先对南唐国用兵;战祸必定先轮到蜀国。”

周宪想起郭绍那封密信的内容,当下忍不住说道:“蜀国在南唐上游,唇亡齿寒,咱们不能幸灾乐祸。”

李煜道:“(后)蜀建国经历几十年未被攻灭,因四面山厚,非一朝一夕之力能破之。”

他随便说了两句,说道:“趁现在还早,我去拜见礼部尚书王溥,好以此向周朝辞行。正好以礼往来,为两国长久之好。”

周宪听罢替他找出出门的衣裳,为他打扮了一番,送李煜出门。

她留在礼馆里成天不出门、省得招惹是非,心烦意乱地耗了一阵。这时有随从回来报信,周朝礼部尚书王溥设宴为李煜践行,中午不回来了。

周宪听罢心道:以前李煜很想结交王溥而不得,现在王溥却如此热情;可能大周真是铁了心要对蜀国用兵,所以才会主动向南唐国示好,避免两线部署兵力。

这些事她都不是太关心,念头一闪而过。她现在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夫君参加的那种宴席会持续很久,也就是说,从现在到中午、甚至下午,她都有机会和时间……有机会见郭绍一面。这时周宪心里竟然是“砰砰”直响,心跳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但……她看着房间中间的炭火了一会儿怔,见他作甚?

她想知道郭绍怎么看待那一连三次肌肤之亲,或许只因好色抱着玩弄之心,否则怎会事后就不闻不理?若是如此,自己也好死心。但周宪又觉得不太对,要是他否定呢?难道自己回南唐国后还要惦记着他不成……那还不如死心了好。一门心思对待自己的夫君,信守往昔的山盟海誓才对。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流逝,周宪在失落与羞愧之中煎熬着。等待李煜回来,失去机会;抑或抓住离别前唯一的机会。

道一声别也好,什么不用说,什么也不用做。不然带着这样的遗憾,她觉得自己还会在心理纠缠很久。

就在这时,忽然有奴婢走到卧房门外说道:“夫人,有信使来了,自称周端派来的人。他说要把信亲自交给夫人。”

周宪心里难以抑制地一阵惊喜,上次郭绍派人来送信,便是假借周端之名。当下拿了一件斗篷披在身上、戴上帷帽,快步向卧房外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