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八百六十九章 故地故人

十国千娇 第八百六十九章 故地故人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0 来源:笔趣阁

数日后,杨衮、范忠义以及随从数人南下。

一过长城便是云州,杨衮来过这里,以前北汉国未灭时,他亲自两次带兵援救北汉,大军就是在这里聚集南下!而当年,云州还是大辽的地盘。

重游故地,自然有些感概万千。或许感概的不是故地,而是曾经挥手万军纵横沙场的风光。

物是人非,云州已无契丹人,全是河东汉儿。不出意外地他们被斥候发现了。

一队骑兵将杨衮等人团团围住,有的提着樱枪,有的拿着弓箭,策马围着他们游走。范忠义急忙大喊道:“好汉手下留情!”

杨衮听罢顿生鄙夷。

一员许军武将看了一会儿,策马上前,忽然一鞭子甩过来!杨衮出于武将本能,下意识左手挡鞭子,右手往腰间一伸,片刻后才意识到处境。虎口上被鞭子打得剧痛,鞭子前部直向杨衮头顶,猛一下帽子被击飞了。

“契丹人!”武将喊了一声。顿时身边的骑兵端起长枪、拉开弓弦严阵以待。

范忠义忙道:“他是去投杨大帅的契丹人,请见杨公!”

“绑了!”武将下令道。

一行人被带到云州后,却是出奇顺利,云州武将没多问就将他们送往代州。

很快在范忠义呆过的院子里,杨业再次见了他们。

杨业见面后没怎么看范忠义,目光却留在杨衮身上,杨衮观之范忠义被两次冷落倒有些失落的表情。

“你是杨衮!”杨业神情复杂。

杨衮不动声色道:“杨将军别来无恙?”

范忠义道:“原来你们认识?!”

杨衮道:“当年我率兵救东汉,在东汉宫中与杨将军有数面之缘。”

范忠义强笑道:“原来都是熟人,那敢情好说话了哩。”

杨业却冷冷道:“看来果真是萧思温派来的人。各为其主,杨某绝不会投降辽国,多说无益。”

范忠义道:“我知杨将军上次不敢太相信在下,这回您该信萧公的诚意了。杨大帅,萧公之意并非让您投降,而是希望大帅能恢复东汉国,大辽会给予尽多的支援。”

杨业哼哼道:“契丹人的用心,本帅岂能不知?”

两人一言一语,杨业依旧不松口。范忠义话太多,杨衮插不上话,但留心观察,总觉得隐隐有点不对劲!

出于战场上尔虞我诈的直觉,杨衮初时没想通究竟哪里不对。过了一会儿,他才想明白:杨业的气色太好了!

照杨业的处境,稍有不慎就是灭族之险,最起码脑袋已经拴在腰带上了!杨业自忖,若是自己面对这样的处境,必定觉都睡不着……哪能像杨业这般,虽然神色之间愁绪明显,没有任何破绽,可脸色红润、精神矍铄?

杨业一边说话,一边也在时不时观察杨衮。

杨衮察之,也不敢轻动声色。一来这细微的判断毫无凭据,不足以证实杨业有诈。二来若是真的有诈,自己早早跳出来说识破了杨业,岂不是会死得很难看?

等杨业再次投来目光时,杨衮开口道:“登基称帝、君临天下,大帅您真的不想?何况您现在还有活路么?”

杨业听罢沉默不语。

范忠义又激动道:“杨大帅,机不可失……”

杨衮十分厌烦地看了范忠义一眼,就在这时,杨业“砰”地一掌拍在桌案上,“住嘴!”

马上一个老头冲到门口往里看。杨业转头道:“没事,带他们下去罢。”

范忠义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显然意犹未尽,但也不敢忤逆杨业的命令。

二人回到厢房,范忠义便沉声道:“杨业有点动心了,是我先晓以情理把他说动的。”

杨衮微微侧目,注意着那纸糊的窗户,不动声色道:“范府事,咱们现在不是争功的时候,只要办妥了大事,难道少得了你那一份功劳?不管怎样,范府事来了两次,在下也觉得首功是你的。”

范忠义点点头:“杨将军还是明事理之人。”

杨衮语重心长地说道:“话不用说得太多。那杨业在东汉、许朝那么多年,不会那么蠢。”

当天下午,那个“哑巴”老头又来了,打开门指着杨衮做了个手势。范忠义起身就要出门,不料被老头拦住,“阿郎只见杨衮。”

范忠义只得作罢。

这次见面不再是客厅,而是一间无窗的密室!杨业已在那里等着了,密室之内,摆着纸墨卷宗,墙上还挂着图纸。

杨衮大致看了一眼周围的情况,便鞠躬见礼。

“那姓范的汉_奸就是个自作聪明的蠢货!本帅岂敢信他?”杨业开口道。

杨衮道:“萧公很信那汉人。”

“哦……”杨业恍然道,俩人都在看对方,顿时四目相对,面面相觑。

杨衮没料到会这样,马上回避目光。而杨业仍旧坦然盯着自己,一时间杨衮心里七上八下,有点后悔刚才的小动作,似乎显得心虚。

杨衮暗吸一口气,定住心神,用很随意的口气打破僵局,“大辽朝廷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增援河东,连萧公也有点犹豫的。”

说罢潜心观察杨业的反应。

杨衮觉得没必要所有事都说透,这事儿若成,唯一的路子是扶持杨业分疆裂土。因为若提议杨业投降辽国,杨业不会同意,也没多少好处;大辽光得到一个杨业也没多大用,大辽不缺契丹武将,契丹武将还比汉儿可信。

杨业皱眉道:“若是本帅在河东立住脚,便是在帮辽国牵制强敌,辽国难道没有好处?”

看不出任何破绽。

“代价和风险也不小。”杨衮不动声色道,“争执乃因大辽朝廷政略不同,或主张退守自保,或主张积极角逐。咱们若对河东局面缺少获胜的信心,最好的法子还是观望。”

杨业道:“萧公两番派人来,显然也是有所图。不如先说说萧公怎么打算,若是不妥,谈下去也无甚意思,本公现在要应付的不止辽国人。”

杨衮听罢点点头,沉吟片刻道:“我们出发时,已经得到消息,东京已在聚集兵马,此时此刻调兵的目的肯定是对付杨大帅。所以萧公之见,若杨大帅愿意与大辽结盟,首要有二事:

其一,联兵击退许国平叛人马;其二,攻占晋阳(太原)。”

“萧公很有远见。”杨业点头称道。

杨衮道:“正是,云、代、忻等地贫瘠,养河东几万人马有点捉襟见肘,光靠大辽供粮也不成,欲长久之计,必取晋阳!”

杨业若有所思。

“大帅先散布许国皇帝不久与世的消息,然后以河东大局为由,集中兵力固守雁门,下令云州部撤回雁门关。大辽先接手云州,便于及时进_逼雁门关。”杨衮沉声道,“这时大帅在雁门关留心腹大将守关,然后以换防为由,下令守将从雁门撤军。辽军入雁门,则与大帅部相互呼应;此时大帅举旗起义,可保万无一失。”

他顿了顿又道,“大事举,咱们联军南下,迎击许军。只要击退许军人马,趁胜围攻晋阳。只要晋阳一下,大事可定矣。”

杨业久久都没说话,低头深思。

杨衮也耐心地缄口不言,一时间他又觉得不像是诈……如果只是作戏,也太真了点。毕竟只靠一点气色迹象就断定杨业有诈,似乎有点草率。

俩人都非常沉得住气,起码沉默了一炷香时间!杨业恍然回过神一样,开口道,“我们联军之后,一定能打败朝廷禁军?”

“大帅勿虑。”杨衮从容道,“许军火器利在守堡,野战之长不大,大帅和辽军打交道不是一日两日,您得相信辽军铁骑战力。何况,大帅也同样有火器?”

杨业道:“难怪萧公如此看得起本将,若咱们合盟,既有火器之利、又有铁骑之长矣。”

杨衮听罢,不确定他是不是想增加利诱筹码,他想了想又道,“何况郭铁匠性命危在旦夕,东京暗流涌动。他就算调兵平叛,也不敢给予平叛武将太多人马。杨大帅且放心,咱们胜算很大。”

“晋阳守军无大将,也无精兵……”杨业一脸动心的表情。

杨衮又问:“大帅会造火药罢?若会那玩意,攻城更妥。”

“不会,朝廷禁止私造火器、火药,所用之物皆从军器监调运。”杨业道,“不过一旦起事,先斩了代州军器监分司,可以从库房获得不少火药。”

“妥!”杨衮激动道。

杨业又有些警觉地看着杨衮道:“萧公真会调兵南下帮我?”

“大帅。”杨衮淡淡道,“若无辽军增援,河东军士气低落,万一被许军所灭,这样的局面对大辽有什么好处?”

他接着又好言安慰道,“尽管放心,只要大帅诚意,萧公必不食言。”

杨业皱眉微微点头,却依旧担忧的样子……这是正常反应,现在的河东不是当年的东汉,就算当年的东汉与大辽,就真的相互信任么?

杨衮不动声色地说道:“听说大帅已经把前营军府的人看押起来了?”

“并未看押,只是不让他们离开军府。”杨业道,“那些人可以通过传令兵向各部下达军令,我也是防备朝廷先下手为强。”

杨衮道:“大帅可否带我去看看那些人?”

“为何?”杨业立刻反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