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间乐土

十国千娇 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间乐土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0 来源:笔趣阁

金祥殿书房后面的小屋里,郭绍将木架上的案牍翻得凌乱不堪。~頂點小說,后面传来宦官曹泰尖尖的声音:“陛下要找什么卷宗,奴婢请旨效劳。”

郭绍没回应,终于找到了一叠卷宗,拿到桌子前坐下翻阅了一会儿,眼睛一亮,伸出手指按住了一个名字:冯继业。

郭绍一拍脑门,终于想起了这个名字,也正是他要找的人。

冯继业何许人?原朔方节度使(灵州),生性残|暴好战,在灵州任职时,经常袭击截杀诸部,与西北诸部关系极差;后被郭绍罢免。

当年郭绍为了北伐幽州,稳固西北后方,与党项人联姻妥协,谈的条件里就有一条,杀冯继业……可见此人多遭党项人愤恨了!郭绍没有杀那厮,不过将其罢免,让折德扆替代。

“冯继业现在何处?”郭绍问道。

曹泰一脸茫然,想了一下忙道:“奴婢立刻去吏部,叫吏部官员禀奏陛下。”

不多时,曹泰便带来了冯继业的状况。冯继业这等级别的官僚,无论是否在职都会被朝廷注意,罢免回乡后一般是地方官担任这个职责。

曹泰道:“冯继业返还家乡,去年底的消息,据说他买了不少地,在放羊……”

“叫他别放羊了。”郭绍径直道,“叫王朴下令,任命冯继业为灵州防御使,统率灵州镇兵,再从西北诸镇调骑兵给他。”

曹泰忙道:“奴婢遵旨。”

郭绍沉声道:“密令冯继业,惩罚那些罪不可赦的人。”

他说完,仿佛从声音的震动中闻到了一股血腥味……一句话,有时候意味着血流成河。

意识到后果,郭绍忽然想:自己的内心深处,究竟有几分仁义几分残|暴?但他可以确信的,是自己肯定不是表现得那么仁义,哪怕曾经用宣仁来做年号。

他对身边的人、大臣子民都很宽容仁义,但那只是明智之举。郭绍相信一件事,如果与大多数人的利益作对、所有人都对自己不满,不论多么强大,肯定会完蛋。

……数日后金祥殿大朝,在文武数百人的瞩目下,李处耘得到了西征统帅的兵权,被皇帝亲手授以印信、王命、兵符等物。

李处耘、史彦超等武将掌兵,但需要至少四个中枢衙门的协助。同时会组建“河西前营军府”,枢密副使魏仁浦出任军府长史,宰相李谷出任转运使,负责军需辎重调度,工部侍郎昝居润为监军。

河西军团预计由五万步骑组成,中原地区的禁军卫军、西北诸州聚集卫军,军队组织起来估计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军府率先在安远门西北面的校场军营里建立“前营军府”衙门,形成机构后,才能照规矩安排诸事。

粗糙的军营大堂,李处耘一身戎服甲胄,按剑昂首走进了军府内。屋子里一大群人纷纷侧目,有的抱拳行军礼、有的拱手作揖。

李处耘阔步走上上位,回顾左右,抬起双手,数十人渐渐安静下来。

他先将大印放在公案上,然后拿出圣旨,叫随从拿下去向所有人展示。

李处耘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奉大许皇帝诏令,本公将出任河西军统帅!从即日起,得有如下各军之统率、调动、部署、临阵处置之权……”

他念起来十分郑重。虽然这房屋如此粗糙陈旧,地方也不大,但这仪式一般的场面,让李处耘激动不已,“天佑吾皇,万寿无疆!”

“天佑吾皇,万寿无疆!”诸文武顿时一起附和着嚷嚷,便是承认了李处耘兵权来自皇帝的合礼性!

李处耘站在那里,看着大门外阳光中飞扬的尘土,熟悉的马蹄声不绝于耳,脸色发红。他回顾左右道:“大许的威仪,必将随天子的铁骑,宣扬四方。”

……东京大梁的战争机器运转良好。发|动战争的消息对许国官民来说并不算稀奇,人们早已司空见惯,因为这些年似乎没有哪年不打仗。

谁也说不清楚为何朝廷开战会如此顺畅……庶民不会痛恨许军的战争,因为近年来战争总是在遥远的地方,没有对百姓的日子造成任何影响。武将不会拒绝战争,他们需要军功,军功带来光宗耀祖的脸面,带来大量的收入,来自曰本国的白银钱币源源不断地刺激着将士们的欲|望。

文官不再阻止战争,钱庄的分红来得快,比收地租要容易得多;比起部署大量人马在边疆防御,进攻让当权的官员觉得国|防省事了不少,拥有的土地财富也能得到保障。上升的国势下,日渐富贵的生活让官员们不想阻拦皇帝的雄心。

就像这次西征,大臣们也不知怎么就发生的。成队的将士向东京北城聚拢,人们才意识到,大战又要如此开始了,一切仿佛一场荒诞的梦。穷兵黩武的国策,却能如此润|滑,似乎渐渐脱离了古代圣贤的教诲。

枢密使王朴有次在养德殿陪郭绍下棋,便说起了这些,“老臣说不出哪里不对劲,但偶有心神不宁之感。大许文治武功,盛世之象,不过盛世不该如此。”

郭绍问:“王使君以为应该怎样?”

王朴道:“如贞观之时,盛世太平、大同治世,千古明君。”

“守旧不一定就能安稳。”郭绍放了一粒棋子在棋盘上,“朕问王使君,为何太平盛世总是无法持续,终究会引来乱世?”

王朴皱眉道:“陛下这道题,怕是一两句话说不清楚,非得数万言不可。”

郭绍摇头道:“朕以为最根本的缘由,是土地和资源不够,承受不起日益增长的人口;所以战乱、瘟疫,让人口锐减,重新达到平衡。无论东西方,天下诸国无不如此。”

王朴听罢感到十分新奇,一时间愣在那里。

郭绍看了他一眼:“《道德经》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世的规则,和鸟兽蝼蚁有类似之处,欲成就圣人口中的大同治世、人间乐土,恐怕没有路。

朕也在想该怎么办……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是觉得拓展空间、扩张型的国家更能生存。等到大许人口太多时,便向别的地方迁徙,以此缓解压力。

这两年已经找到了一种法子,便是将那些触犯律法的囚犯、被牵连的人口、造|反起义的人,全部流放到行省。罪犯在边远之地赎罪,也是一种重生。”

王朴无法驳斥郭绍。

郭绍知道王朴十分有智慧,但就算天才也受制于见识。显然王朴没有办法用古代学识来反驳郭绍……王朴也不敢强辩,毕竟面对的是皇帝。

但王朴沉默,也不赞成郭绍的一番说辞。

郭绍倒是有点理解王朴的感受……

记得前世听过一句话,有人说中国人自古没有宗教信仰,能持续那么久很难理解。郭绍倒是觉得人们又一种信仰,和王朴现在的感受类似;那种信仰不是信特定的神,而是一种很玄虚的理念:敬畏之心。

佛法、道家、儒家无不如此,世人对什么都不太虔诚,但士人会干些修路铺桥的事积善缘,隐隐觉得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什么都不敢放开了干。就算一个信佛法的和尚,也不敢随意诅咒城隍庙里的神灵。

而现在郭绍完全不顾古代圣贤的道路,全照自己认定的事去做,难怪有识者会担忧。

许久后,王朴开口道:“冯继业应该快到灵州了,他会在那边作甚?”

郭绍与他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朕只做对的事。”郭绍忽然说道。声音里带着颤|音,或许此时他自己也不太清醒,但作为皇帝不应该表现出不自信。

无论前世或今生,郭绍也只是个年轻人,到现在他连《易经》也看不太懂,实在对世间理解有限……不过他觉得自己是个践行者。

“王使君见过大同之世么?咱们不必去描绘一个梦想,还有一条路,便是走下去试试。”郭绍道。

他站了起来,从一个抽屉里拿出一只琉璃瓶来,递给王朴。

王朴接过来看着里面灰色的粉末,问道:“陛下,这是何物?”

“石灰石、火山灰拌在一起,放在砖窑里烧,碾成灰,掺水掺沙可以为黏土。”郭绍道,“朕花了几个月时间不断用各种矿物试出来的黏合土。”

王朴将瓶子对着窗户的光线,仔细看了一会儿,沉声道:“陛下欲用此物修战场上的堡垒?”

郭绍道:“正是如此。石见堡证实了六花堡的防御威力,朕在想办法加固这种堡垒,构造更稳固的防御组织;等建成后,无论谁也别想攻下。”

他的目光炯炯,有点激动地说道:“朕将在所有能到达的地方构筑堡垒,让卫军猛士守御广袤的疆土!”

郭绍难以抑制内心掌握世界运转的想法,无论是火药的简单混合、木头风帆做的船,还是用矿灰做的黏土、土夯砖砌的堡垒,他觉得可以用最简陋的技术来统治整个世界。

人心变大后,一切都难以抑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