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二百章 妇人之仁

十国千娇 第二百章 妇人之仁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出发之前,郭绍见了李娘子,又向高夫人辞行。。ybdu。从高夫人那里得到一面大虎旗,上面绣着几个大字“还我河山”;考虑到北伐尚未开始,需要一定程度上保密,郭绍先把旗帜藏了起来。这阵子郭绍所见所闻颇有些感概,东京高门贵胄和庶民百姓、都很支持北伐,柴荣用兵甚合民意。

趁着还在东京书写比较方便,他便给符二妹写了分别以来的第一封信。

除了写明行程,他在信中又写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与符二妹分享。可能有些东西符二妹不一定感兴趣,但因为出自郭绍之手,符二妹肯定也会仔细琢磨……无它,她一直想了解郭绍。

郭绍在信中插了一些自己的见解,这世道极其荒诞,野蛮常常战胜文明,中原百姓因为是农耕民族并不嗜血、只愿意太平过日子,但难以感化蛮夷,只有通过铁血才能自我保护;天下庶民绝大部分都在种地、手无寸铁,不过人口和资源优势只要统筹得当,力量仍旧很强,战胜游牧铁骑并非不可能。

他从所见所闻中,想到那些吃糠咽菜劳苦一生的平民,还要遭受强人的肆意凌|虐、血腥屠杀,生的痛苦如同地狱,让他对这个世道的人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和怜悯……郭绍告诉符二妹,等完成了自己作为禁军武将的责任,才可以安心与她厮守。

不过那些让他难受的见闻,至少还没有让郭绍绝望……因为周朝也是个暴|力国家,郭绍追随禁军南征北战见识了周军的战力,他觉得至少现在有那个实力翻盘,把丢掉的河北拿回来、并且惩戒不义。

作为武夫,郭绍认为痛诉敌人为非作歹是没有用的,那些发展滞后的部族、还不懂什么是文明,需要用力量用行动来教他们做人。

八月底,校场点兵开拔。如同无数次的点兵一样,一众武将在人马中转了一圈,然后召集指挥使以上众将念枢密院调令。

调令早就被高级大将验证过了,指挥使一级武将是没有机会参与决策的,只管听从命令便是。

虎捷军诸将在开拔前会在主将身边聚集一次,听从临行前的训辞;每次战前也是这般习惯。郭绍坐在棕色毛皮油光水滑的高大纯血马上,站在一面老虎旗下,趁众将都在便言语了一番。

“本将丑话说在前头,目无军法、沿途袭扰劫掠百姓者,我六亲不认一律严惩!”郭绍冷着脸吼道,“尔等都出身行伍,经历过艰难困苦,也见识过庶民疾苦;那些百姓活着已是不易,尔等若还要纵兵杀掠,于心何忍?”

郭绍在禁军中本来就有“妇人之仁”的名声,所以他这么下令大伙儿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不过也没人不满,因为只有郭绍才敢抢了敌国之后大家分赃。屠城杀戮痛快一时,回京后众人还是觉得分赃的好处更长久一些。

他说得兴起,又道:“大周皇帝体恤百姓,我禁军乃王师,王师就得有个王师的样子,以王道伐不义,是以武力来保土安民……河北久苦,只待王师。诸位定会明白,我等所作所为是在做一件意义重大利国利民的大事,机会难得,此时流血牺牲也是值得的;错过了时机,将来悲痛也是无用。”

郭绍一面说一面回顾众将,大部分都没啥反应,正如杨彪曾说“当兵吃粮卖命”如此而已,大伙儿并不是很在意是不是意义重大。不过总算还是有一部分人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年轻的董遵训一脸激动,似乎对郭绍所言深以为然,听得是一脸的崇拜……年轻的世家武将,总是更容易怀有梦想。

远处还有一队人马在围观,那是刚刚来送别的几个朝中大臣和大将,一时还没离开。枢密使魏仁溥、副使王朴,还有侍卫马步司的韩通和高怀德,他们似乎都对郭绍的训辞很有兴趣,个个不动声色听着。

郭绍也懒得多说了,大喝道:“出发!”

于是诸将拜别散伙,纷纷回到自己的人马中,按序列出校场,成片的军队缓缓向城中大道开拔。

郭绍等骑马出来,但见路边的家眷非常多,挨着校场这里有侍卫守备,能过来的大多是武将家眷。郭绍转头看时,发现玉莲杨氏京娘等和一众随从也在路边,不远处还有高夫人及一众轿夫、奴仆。此前已经辞过行,现在郭绍等身在军队中,不便再逗留,只能骑在马上目视家眷好友,在闹哄哄中挥手道别。

家眷们看到众将,纷纷在路边弯腰行礼。一大群马兵便带着东京家人的尊敬厚望,在马蹄声和刀兵如林中向北而行。

皇后应该是不会来了……虎捷军左厢也并不进内城,只沿着南边陈州门和北边陈桥门之间的笔直大道、从外城穿过东京。

与皇后符氏的最后一面,已是两个多月前新婚时被召见的那一次,然后便几乎音讯全无。郭绍向左转头看内城的城楼,就算在东京也无缘再见。他伸手摸着腰间的腰饰,心下倒有些离别的伤感。

离别本身算不得什么,但悲哀的是离别后连写信的名义都没有。郭绍只寻思以后还能不能再见……世事无常、风云飘摇,谁知道以后会怎样?

……虎捷军左厢约步骑二万,没有水军,并不沿永济渠(漕运)走。行军路线也是枢密院定好的,若无必要,还是遵照朝廷的安排行军比较妥当,一则表现得比较规矩,二则既定路线沿途的州县会提供粮草补给。

他们先到滑州,从黄河渡口搭浮桥渡过黄河,然后向正北方向行军。沿路经过相、洺、邢、赵,然后到达目的地祁州。

经过洺州时,距离大名府只有几十里,但郭绍手握兵权不能在中途随便离开军队,只得派人把自己的信送去大名府。正道是过老丈人家门而不入。

军中没有妇人,连可以近身保卫郭绍安危的京娘也没有随军。不过文官左攸、周端等人倒是随行组成了一个简单的幕府。一路上比较太平,在内地行军,道路平坦粮秣充足、什么事都没有。众将士也很遵守军纪,左厢跟着郭绍东西南北纵横的路都有万里之遥了,大小战役数十计,大伙儿已习惯他的作风,反正平时规矩点、打赢了便准备分赃发财……人们很容易从多次经验中形成习惯。

刚过黄河不久,郭绍没有搞任何动作,每日便带领部将干些行军扎营的事。晚上休息时,也和左攸、周端等人一起聊聊,听听文官的建议,不过大部分时候只是闲扯。

一日驻扎之后,众大将和两个文官在中军大帐聚集,天气已经有点冷了,大伙儿晚上便围坐喝酒聊起来。此时已进入河北,众人都知道北伐在即,话题少不得说辽国的事儿。

周端道:“在下于东京闻周军大将史彦超嗜杀,不过似乎有点冤枉他了。”

杨彪估计想起了史彦超在攻北汉时滥杀无辜的事,当下便忍不住说道:“哪里冤枉了他?”

周端坐正了身体,说道:“你们难道没听说过契丹主耶律明(璟,避讳大周信祖郭璟)的事儿,史彦超和他比起来,简直就是心慈的活菩萨。”

郭绍一听也不禁好奇起来,和周端相处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周端吹牛的口才比左攸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这厮一开口总是很容易吸引众人的注意力。

果然大伙儿都忙追问,想知道史彦超怎么会变成活菩萨。

周端卖了个关子,这才说道:“在下只是说相较之下。我去了一趟幽州,暗里听了一些事儿,这便说来与诸位听听。那耶律明干的事,嗜杀已是不足为道,他喜欢的是食人。”

众人面面相觑,杨彪却冷冷道:“咱们啥事没见过?”

周端不理会,淡定地说道:“天下总不缺这等人,我见识了不止一个两个了。就说那耶律明,传言不能生育,有女巫进了仙药,吃人的脑子可以让那|活儿有用。那厮便把人捉了来吃脑子……你们以为是怎么吃?把人绑结实了,拿铁锤敲开天灵盖,然后舀烧烫的油浇进去……”

周端忽然喝了一声“嗤”!众将也听得身上一颤,个个脸色变白。

他又像他亲眼所见一般,描述道:“那白烟就冒了起来,然后放上药引子进去。巫女把人脑子舀出来,进献给耶律明食用。那被绑的人在被害前、泪流满面,挣扎嚎叫也是无用。”

周端说罢,从烤熟的鱼上撕一块下来放在铁盅里递过去:“杨将军,来吃,这白白的肉和脑子似的,感受一下。”

杨彪忽然一阵干呕,骂道:“操!”

董遵训听罢大骂道:“那被抓的人,怎生不反抗,干脆一起拼死算了,让辽人这么折腾!”

周端冷笑道:“董将军这便不懂人了。那些被抓起来的人,被关在一起,巫女上去选;被选中的人就被同伴推攘着出来,别人一点力都不费。反正没选中自己,剩下的人干嘛要为马上被害的人拼命?

就好像河北幽云十六州被蹂躏了几十年,此前谁愿意去拼死?那晋朝皇帝还白送出去,反正祸还没落到他们头上……又说现在辽人在河北,若是哪天打到黄河以南来了,你看更南边的人会顾你们不?”

周端又道:“呵,对了,我也是南边来投郭将军的人。”

众人听罢皆尽沉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