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动兵戈

十国千娇 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动兵戈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0 来源:笔趣阁

(); > ,!

夏州,古称“统万城”,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池。西平王李彝殷居住的王宫对外称定难军军府,实则和宫城差不多。

此时李彝殷住的地方正传来“笃笃笃”的木鱼声。一个头戴五彩圆帽的年轻女子拿着三枝香在蜡烛上点燃,然后交到李彝殷的手里。

李彝殷接过香来,便对着一尊泥菩萨虔诚地闭上眼睛,嘴里小声念着经文。

周围侍立的几个人都十分安静,殿室内只剩下木鱼单调的敲击声。

李彝殷的鬓已经斑白了,面相与中原人差别不是很大。他们家在唐末平叛有功,才由拓跋氏改姓李,据说祖上父系本来就姓李。

他很专注地背诵着经文,又仿佛在祷告着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头上戴着锥形高帽的人急匆匆地走到了门口。旁边的女子回头一看,把食指轻轻放在朱唇上,轻轻出“嘘”的一声,然后眼睛看向正背对着门口的父亲。

女子的眼睛十分明亮灵动,仿佛会说话一般。来人立刻就看懂了,急忙弯下腰,小心地走进来侍立在一旁。

不料就在这时,李彝殷忽然说话了:“有什么事么?”

来人忙上前几步,在李彝殷耳边小声说道:“周朝官员到夏州了,请求王上接见。”

李彝殷却一点都不惊讶,淡然道:“周国皇帝西巡,自然会派人来的。”说罢睁开眼睛,对着菩萨拜了三拜,然后将香插在香炉了,在旁边的蒲团上盘腿坐下来。

刚进来的贵族道:“咱们还没回应契丹人那边,王上是否要见周国使节?”

“要见。”李彝殷毫不犹豫道,“你叫人安排一下,禀报于我。”

那贵族听罢沉声道:“王上英明。契丹使者是大辽北院枢密副使萧思温派来的,我听说萧思温是当今周国皇帝的手下败将……”

李彝殷出一个声音,不置可否。

贵族见状,便鞠躬拜退。这时旁边的女子道:“我送送没藏叔叔。”

二人一前一后出了宫殿后,神情便轻松了一头。

没藏露出笑容:“我进宫之前,岺哥还问起月姬郡主。”

名叫李月姬的小娘肤白,脸上泛出一丝红霞便分外显眼,她目光闪烁,左顾而言它:“契丹人和汉儿都想与父亲结盟,没藏叔叔更喜欢哪边的人?”

没藏道:“要说喜好,两边我都不喜欢。汉儿面貌忠厚,实则奸猾无比;契丹人却野蛮暴戾,都靠不住。还是咱们自己人好。”

李月姬点头称是。

没藏道:“不过部族来往,不能看喜好;我更倾向于周国人来往。萧思温派人来的意思,周国皇帝西巡,盯着的是定难军,不信任咱们;要咱们起兵反周,辽国愿意借兵相助……”

李月姬道:“父亲信佛,不愿意妄动兵戈。”

没藏不置可否,又道:“那辽国人自顾不暇,萧思温本是南院大王,在幽州打退了周军北伐,被调回上京,反而成了枢密副使;可见这里头内情很多。而周国自郭荣起,武力日盛,现在机会不妥当。”

……

此时的上京,萧思温见到了从夏州派回来的信使。信使带回消息,谈判很不顺利。

党项人先是质疑辽国是否能真正派出兵马帮助他们,然后认为辽国所言周国禁军西巡要攻打夏州不实。

汉官范忠义径直说道:“党项人的理由不过是借口,实则是见风使舵之辈,见周国_强盛,便向周国称臣。”

萧思温以为然,叹息道:“终究还是大辽势微,威信下降了。”

范忠义进言道:“此时周国武力日渐强盛,目标又是咱们大辽,不会对党项逼迫太甚。此时要说服党项起兵造反恐怕不易,不如改变方略,约他们在周军无暇西顾时再扩张地盘辽国愿意鼎力相助……那边只要有动静,至少能牵制周军,有利无害之举。”

萧思温道:“此计甚妙,我立刻叫人尽快赶往夏州。还要叮嘱使臣,提醒夏州李家看明白,一旦周国主腾出手来,不会信任党项人,让他把目光看远一些!”

范忠义欲言又止,终于忍不住道:“大汗如此对待萧公,萧公依旧对大辽忠心耿耿劳心费神,胸怀着实让人敬佩。”

萧思温不动声色道:“咱们还是以大局为重。”

范忠义低头不语。他作为一个汉官,萧思温也知道他不便多说。

此番调动,确实很多人都觉得不公!萧思温心里何尝不是有气?年初他在幽州固守,虽然没能打退周军,但若不是他守住幽州,耶律休哥的人马能有机会打退周军?后来论功可好了,功劳全是北路军的,连北路援军副将杨衮都比萧思温功劳大。

萧思温被调到北院做枢密副使,连决策权都没有……相比做南院大王,现在他的权力削弱很大,简直是立了功还反被降职的处境!

萧思温忍下一口气,说道:“你们可安心,我一向没有什么过错,大汗不会拿我怎样?”

……过了几天,辽国大将耶律斜轸带兵出巡回京,萧思温为他接风洗尘。

晚上喝完酒,耶律斜轸与萧思温单独在一起时,萧思温便道:“我卸任南院大王时,本想举荐将军为主持南院,前思后想没有上奏。若是我出面举荐,恐怕反而对将军不利。”

耶律斜轸顿时一脸恼怒,他是太祖阿保机心腹耶律曷鲁之子,出身地位高,胆子大得多,当下便径直道:“萧公尚在幽州时,我便派心腹约你,你不答应,现在如何?”

萧思温道:“我若是答应将军,现在幽州是否还是大辽之地,恐怕难说。”

耶律斜轸皱眉不语。

萧思温道:“幽州若失,大辽国运堪忧。如到了那般境地,不仅于大辽全局有害,咱们身为大辽贵族,又岂能好过得了?”

耶律斜轸听罢拜服,又忧心道:“本将只怕大汗会对萧公不利,悔之晚矣!”

“若命该如此,我也只得认了。”萧思温叹道,“不过我一心为大辽作想,并未有损族人,诸部族人会有评说,还我一个公道!”

萧思温在灯下欠了欠身,又沉声道:“我料定周国主郭铁匠必不会对幽州善罢甘休!他这番西巡,恐怕是为了稳固后方。大辽此时若不早作准备,那才悔之晚矣!”

耶律斜轸大胆地低声道:“当今大辽皇帝不似人主,要重振国威,得先换个人才行……”

萧思温摇摇头:“恐怕没那么简单。”

他心道:大辽此时的乱象,根本不是耶律璟一个人的责任,实在是皇室两脉多次争端埋下的祸根。如果只是把耶律璟赶下去,新上任的皇帝就能控制局面?

按照萧思温的考虑,要从根本上解决多年的恩怨。只有一个办法……

让耶律璟把所有的错都扛下来!

等耶律璟做错很多事,很多祸事都在他执政期间爆,各族的怨气累积到一定程度……那么耶律璟就是真正的“暴_君”。

所谓否极泰来,只有取代“暴_君”的人,才是拨_乱反正的贤君。那时候新君才会被各方拥戴,大势所趋,真正重整局面!

在此之前,与其继续内乱夺权,还不如拥护耶律璟,减少动荡。

萧思温想罢便急忙说道:“你们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此时决不能引叛乱内战,谨防周国人趁虚而入。

咱们得尽力化解内部恩怨,拥护大汗,方能与周国人一决高下!”

耶律斜轸皱眉道:“萧公为何如此忌惮汉儿?”

萧思温道:“因为郭铁匠在位。我观之此人作为,必是野心勃勃之辈!”

耶律斜轸若有所思地微微点头。

萧思温道:“这些年大辽艰难,只要熬过去,等周国形势一变,接下来又是咱们大辽的天下了。”

耶律斜轸被萧思温说服,执礼赞同。

次日一早,辽国皇帝耶律璟便迫不及待地在山岗上的大殿接见了刚回京的耶律斜轸。

人道是耶律璟嗜酒贪睡,但这会儿却十分积极。

大殿之上,气氛十分沉闷,诸贵族胆战心惊。就在这时,耶律斜轸禀奏出巡之事,态度恭顺,多次对耶律璟歌功颂德,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后来萧思温也站出来禀奏夏州之事,口气中对他的职位调动毫无怨言。大殿上的人们渐渐地也议论起事儿来,各抒己见少不得把汉儿和党项人一起唾骂了一通。

上位的耶律璟沉默寡言,目光从一个个贵族脸上打量,渐渐地他的神色也稍稍放松了。

这时萧思温把手按在胸上,鞠躬道:“大辽受神灵眷顾,契丹勇士勇猛善战,只要万众一心,必能击败周国人。”

一旁的耶律休哥大模大样地说道:“大汗只希望以前那些背叛的事不要再生。”

萧思温道:“谁有二心,做出让亲者痛仇者快之事,臣等都不能放过他!”

一时间形势似乎有所改观。南方周国这几年连续两次北伐,对幽州念念不忘,外部的压力反而促进了辽国内部,今年以来上京就从来没有叛乱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