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个人的意志

十国千娇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个人的意志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0 来源:笔趣阁

readx;蓄恩殿书房内简洁古朴。中有一张橙黄色的木榻,那颜色却不是上的漆,而是金丝楠本身的颜色。光滑的木面看起来有些陈旧,仿佛磨损严重,却因此在纹理之中泛着好看的流光。

郭绍径直在那张塌上坐了下来,伸手从柔软细腻的黄色袍服里掏出一根木头模型。便是军器监上呈的火绳枪机关。

他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了一番,大致的构造早已明白了,但他还是沉下心来继续细看。

一个东西,只要耐心下来观察,时间会让人看清楚很多东西。这是郭绍的生活经验。他的手指从机关一头摸上去,脑子里一面捉摸它的传动。

很快郭绍就发现了个问题。扣动扳机,让夹着火绳的一头按下去点燃火药,这个过程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火药要将弹丸推出枪管,就有问题了!

气密性。要让火绳准确点燃孔内的火药,孔的开口是很大的;这个模型挖的孔也很大。这么大的孔没气密性,如何产生膛压?!

不久前还叫昝居润去铸造实物试验,就这么个设计,试验一百次都把弹丸打不出去。

而以前直接用明火点火没有这种问题,因为引线可以做得很细,引线孔比针眼大不了多少,膛压不会消失。

郭绍琢磨了良久,觉得直接用火绳点燃发_射_药无法实现;还得在上面加一个引药锅,利用燃烧的引药来点燃发射弹丸的火药。

不多时他又发现另一个问题:这种点火方式,可能会造成孔道堵塞而哑火。枪管就不好清理了……或许应该把枪管尾部做成容易拆卸清理的部件。

郭绍以前以为火_药_枪是非常简陋落后的兵器,至今才发现问题极多。

从火门枪到火绳枪,部件便突然复杂化;而且火门点火的火铳还没什么用处,要向复杂化的火绳枪进步显然没有动力,按理应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但郭绍知道火绳枪更先进、无须任何理由,他一个人的意志强行推进了这种发展。

郭绍站了起来,走到桌案旁边,将木头模型放下,提起毛笔开始图文并茂地描述自己发现的问题,以及一些重新改进的设想。

这时门口的光线微微一暗,他感觉有人进来了。

郭绍微微侧目,发现进来的人是董三妹。

郭绍没说话,犹自详细地书写。

“咯咯……”郭绍埋头听到一点细响,抬头看时,茶杯已经放在桌子上,盖子也揭开了,杯子里的水面在左右晃动。他又看了董三妹一眼,见她面带惧意。

“怎么了?”郭绍问道。

董三妹忽然跪倒在地:“我……奴婢听说陛下的大羿转世,我很害怕。”

郭绍当下便放下毛笔,伸手将她扶了起来,好言道:“这等传言,一般人没见过我轻信也就罢了,三妹怎么还信?你仔细看我,哪里是什么神怪?”

董三妹低着头。

郭绍又温言细语地说了几句好话,因为他丝毫没有暴躁的迹象,董三妹便果真抬头仔细打量郭绍……与皇帝对视是极其失礼的举动,不过郭绍在这里显然不管那些规矩。

董三妹看了一会儿,郭绍微笑道:“我是不是和别人一样的?”

董三妹脸一红,说道:“都怪我傻,打搅陛下做大事了。”

“没有。”郭绍比较有耐心地看着她,似乎还在倾听她说话。他是觉得花费一小会儿认真对待身边的人,也许就能产生不同的气氛……特别是董三妹这种年纪不大的姑娘,可能心理抗压能力并不高。

董三妹小声道:“陛下对我真好,幸好遇到了陛下……”

……

次日郭绍大步走进金祥殿东侧的议事厅,留心回顾左右,感觉武将们的神态也与以前不太一样,那种姿态真有点拜菩萨一般的模样。不过郭绍相信能做到大将的人,都是有点见识的,不可能相信那些莫名的流言。

他在上_位的椅子上正身坐下来,说道:“都起来罢,坐下议事。”

这时王朴转头看向上_位,郭绍看了他一眼,开口道:“今日商议军机,除在座诸位外,不得泄露消息。”

众人纷纷应声。

郭绍沉默下来,侧目看向王朴。王朴起身拱手道:“枢密院奉陛下旨意,谋划攻取幽云十六州之事。诸公皆可表态,叙述理由……”

话音未落,史彦超便道:“陛下想什么时候打?”

王朴愣了愣,与旁边的魏仁浦面面相觑。

史彦超道:“我不相信有陛下打不赢的仗,末将请为前锋!”

杨彪拉着一张马脸,冷冷地看着史彦超,一言不发侧头看军职最高的李处耘。

李处耘这才开口道:“殿前司诸部将士士气很高,末将对继续用兵无异议。”

杨彪这才干脆地说道:“陛下说打哪,末将等就去哪儿!”

韩通、高怀德等将纷纷主战,大伙儿也不细说什么理由,却竟无一反对用兵!这场面让郭绍稍微有点诧异,他确定了结果,便是与辽国开战,禁军没有任何不愿意的情绪……大周整体制度依旧延续“五代十国”的局面,军事优先,只要军队拥护,发动战争几乎不会有实质的阻力!

郭绍一向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但周围人还是会影响他的权衡判断。因为他相信这些身居高位的文武大臣都不是头脑简单的人物。大将们从战场九死一生、又经历中原剧烈的权力角逐,里面大部分人至少是(后)汉时期就为将的人,没点能耐稳不到现在的地位。

这时魏仁浦起身拜道:“臣有一言。”

郭绍保持着语速较快又镇定的口气:“魏副使有话但说无妨。”

魏仁浦淡然道:“幽云十六州本就是‘中国’之地,迟早要拿回来。

吴越、南汉等虽对大周已无威胁,却始终不愿奉诏归降,天下人仍未真正明白大周的武力,很多地方的事悬而未决。或许此时最强的辽军,咱们还没真正较量过的缘故。

先攻幽云之地,可一举两得。大周震慑天下,传檄而定,可更快地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