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五百八十四章 归期

十国千娇 第五百八十四章 归期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0 来源:笔趣阁

readx;热门推荐:、 、 、 、 、 、 、

傍晚,郭绍停下了手里的事,走出门外抬头看着还剩一个半圆的夕阳,悬在一片硬歇山的屋顶上方,看着它能感觉它在慢慢地降落。一天即将结束。

一阵风吹来,他忽然听到了树叶“沙沙”作响,注意力被分散,不由得微微转头看向那摇曳的枝叶,树枝之间粉红的花朵已经绽放,那脆弱又不牢固的花瓣时不时就掉落在地上。院子里陈旧得积上了一层青泥的石头上沾着浅红的点点花瓣。在这一刻,周围那么宁静,但郭绍的耳边却时不时响起一阵阵嘈杂,仿佛听见了战场上的嘶喊。

他低下头,粗糙的手指摩挲到了腰间的腰饰,那丝绸上的刺绣也有花朵。

就在这时,阳坎上一个汉子步伐有力地大步走了过来,是郭绍身边的亲兵将领卢成勇。郭绍转头看着那边,等着他走过来。

卢成勇走过来弯腰抱拳,垂着眼睛道:“禀陛下,曾派遣到东汉国大将杨业身边的红莺,说想见陛下一面。”

郭绍一下子就想起了那女子,因为今天下午京娘才提起过。

他下意识感觉什么地方有点奇怪……京娘管着兵曹司细作,红莺是陈佳丽送来为兵曹司效力;红莺有什么事不找京娘,怎么找上卢成勇的?不过郭绍很快就想到了:红莺要是求京娘,他不一定能得到这个消息,京娘可能直接拒绝不报。女子确实在这种事儿上很有心思。

能得到杨业怜爱的女子。郭绍忽然想见了,他说道:“你现在带她到书房来见我。”

卢成勇抱拳道:“喏。”

郭绍继续在院子里看景色,一面等着自己要见的人。

过了许久,便见卢成勇亲自推着一把安了木头轮子的椅子过来了。郭绍也没感到诧异,他早已知道红莺是个残疾人。

及至她近前,红莺扶着椅子的扶手要起来行礼,郭绍立刻按住她的肩膀:“免礼了。”在此时与女子在明面上身体接触是不合礼的,不过郭绍对红莺倒不怎么讲究,只是接触的时候不碰她的手等部位,肩膀上衣服挡着总要好一些。

他说罢打量了一番红莺,便带着她进了书房。

“妾身没想到陛下真会见我。”红莺有点拘谨地依旧坐在她的椅子上,不过见了皇帝还能口齿清楚地说话,也是见过世面的人才行,“面圣应该很难的,杨业将军见了陛下回去,对妾身的态度都马上变了。”

郭绍很认真地听她说话,然后开口温和地说道:“天下那么多人,皇帝只有一个,若是谁都要见,那我也忙不过来。”

红莺听罢悄悄看郭绍。

这红莺并不是郭绍亲近的人,说了好几句话她仍旧没说见皇帝究竟有什么事,郭绍本想问问,但终究没问,只道:“红莺虽是女子,却为了朝廷收复失地牺牲名节、甘冒性命之危,我定不会忘记你对国家的功劳。”

红莺摇头轻轻道:“我这样的人有什么名节?陛下以礼待我,才这么说,其实我有自知之明。”

她的脸上有些伤感,低头哽咽道:“杨将军看不起我,我也不怪他,都是我的错。”

郭绍沉默片刻,安慰道:“不是你的错,是朕的错。”

红莺抬起头,不解地看着他。

郭绍轻声道:“我们的力量不够强,才无法保护子民、让你遭受异族残|暴的蹂躏,是我的错。”

“陛下……”红莺动容地看着郭绍,抿了抿嘴,说不出话来。

……

四月初,忻州李处耘得报,辽军放弃了忻口,退往雁门。他将军情传视在场的诸大将,目光回顾了一圈,主要在史彦超、董遵诲、昝居润脸上扫过。

史彦超立刻说道:“让我率马军直出忻口,掩背追击辽军,可破之!”

李处耘道:“不可。官家还在晋阳,明令是与辽军对峙,等候其退兵;史将军一追去,便与朝廷的大略相悖,此事不在本将的权限之内。”

史彦超十分不满:“老子们在忻州,逗留一个多月一矢未发。前阵子辽军在忻口,按兵不动便罢了;现在他们退兵,掩背追击还能败了不成?”

李处耘一言不发地看着史彦超,既没呵斥也不解释。

二人四目争锋相对,过了好一会儿。史彦超才愤愤道:“你是主将,你说了算!”

董遵诲等人却是很顺从,纷纷抱拳附和。

李处耘道:“前锋尾随辽军,占据忻口,按兵不动。董遵诲率虎贲军左厢第三军为前锋。”

董遵诲立刻抱拳道:“末将得令!”

史彦超立刻瞪住李处耘。李处耘道:“既不打算与辽军作战,史将军正可随大军。”

李处耘不再理会史彦超,叮嘱董遵诲道:“董将军到忻口后,大部驻扎于忻口南面的军镇,固守隘口。辽军出雁门后,你再继续北上,先军占据代州。”

董遵诲抱拳道:“喏。”

史彦超忍不住道:“李将军认定辽军一定会放弃雁门关?”

李处耘道:“雁门关在代州以北,且面向北边,原本就是中原建造来抵御北方的关城。辽军既退至雁门,代州汉将必降;辽军虽占雁门,却没打算南下,只能以大军驻守方可保有此关,继续陷于对峙……辽军既弃忻口,必弃雁门。”

众人拜服。史彦超也无话可说,他能服李处耘的军令,一是因军职地位不如李处耘高,需要遵守规矩,二也是李处耘从攻灭南唐国以来的大战表现,能让人心服。

果不出其料,半个月后辽军继续放弃雁门,退往云州(大同)。李处耘立刻派人飞报晋阳。

……至此北汉国的战争已成定局。

北面辽军、幽州军陆续退兵,诸城军镇也只有投降大周一路。

郭绍也准备逗留一些时日就班师回朝了,善后仍未完成,但不用他躬亲处理;周军禁军主力已无留在晋阳的必要。

前营军府文官上书方略,以杨业率新整顿起来的河东军主力驻扎雁门关,兼领代州;另派武将领忻州,掌忻口防务……杨业的后路在别人手里,以为制衡之道。

郭绍否定了此方略,提议让杨业兼领代、忻二州,控制忻代盆地走廊上的两处重要关口,给予杨业最大的信任。军中很多文官都懂兵法军事,但一些事儿还是想当然了……郭绍以自身的经验,以及高彦俦、刘仁瞻的表现,认定一个事实。在这个时代,主将的作用非常大。一支军队,将士们是否信任自己的武将,直接关乎士气和忠诚度;主将的立场,也对整支军队影响很大。

郭绍要让杨业和河东军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给予杨业信任感。

北汉国善后的关键之事已经决策,郭绍下旨禁军诸部准备班师,并给东京写信告知日程。

军中庆贺气氛很重,将士们兴致很高……战胜回朝,归期总是令人高兴。北汉国穷兵黩武国家贫瘠,此战灭国财富收获很小,但朝廷仍旧会给将士们论功行赏,这也是人们很快忘记战阵的残酷,兴高采烈的原因之一。

在晋阳的诸文武纷纷上书祝贺,连河东各地投降的官员也有上奏。

但在郭绍觉得,真正能分享喜悦的人……不是那些话说得最好听的人,而是能够分享胜利果实的人。比如随军的文武和将士,以及朝中的符金盏和二妹。不然,自己胜不胜,别人得不到任何好处分享,凭啥高兴得起来?

晋阳一阵纷乱调动,归期越来越近了。

……

……

(这一章在火车上码的。今天出一趟远门,23号才安顿,这几天可能更新有点慢。对不起啊)r105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