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错

十国千娇 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错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0 来源:笔趣阁

午宴还有一阵子,祥和的金祥殿殿室之中,一家子先聚在一起说话,渐渐地仿佛变得随意了一些,就分作三处。∷四∷五∷中∷文。しw0。湘夫人、符六和二妹在一起在逗小孩儿谈家常;郭绍和符昭序到了门外的书房里说话。魏王则和大女儿符金盏在靠近门口的两张塌上谈论着,声音不大,他们的说话声在那边逗小孩子的笑声中更是听不清楚。

符彦卿侧目,金盏也顺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从敞开的殿门看出去,能看到郭绍的侧脸。郭绍正坐在书房的上位上说着什么话,对面的符昭序则只有个背影,他的屁|股沾了一点凳面,坐姿很恭敬。一般情况下,人在自己说话时,很嫩听到别的地方的话,何况本来距离也很远。

果然符彦卿神色微微一变,语重心长地说道:“为父几个儿女,你是最识大体最成气的了。”

符金盏听到这里就感觉不太对,脸上却很平和地听着。

符彦卿沉吟片刻又道:“符家是皇室的亲戚。今上乃太祖之侄,先帝(柴荣,养子名义上也和儿子一样)便是今上堂兄;你乃先帝之后,便是今上的兄嫂,今上是你的小叔……”

金盏这时已经完全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她心里一时间如同打倒了五味瓶,可是却要努力装作若无其事。既然父亲这么提了,一定有所猜测,如果从脸上表现出来更没法说。

不过符彦卿观察了一下金盏的脸色,好像以为她没听懂,继续道:“你曾是母仪天下的皇后,现在又上尊号端慈皇后,无论身前还是身后都很尊崇了。况且二妹又当今皇后、生了嫡长子,咱们还缺什么呢?”

金盏听到这些,脸上一阵发烫,表情可以克制,但是内心里泛上来的一些反应却难以控制,在礼仪德行的面前,一种强烈的罪恶感和羞意涌上了心头。金盏从小就饱读诗书、哪能不懂礼,长期受此熏陶,也大部认同那些东西的高尚。

在内心声如洪钟的正大光明之理中,她的脑海中却闪过了各种各样秘密的细节,她的手指抓进男子的发髻里,手指摸到胡须的触觉,以及肌肉鼓起的膀子上汗的湿光和滑|腻,还有各种各样的触觉和感觉。

她的脸越来越烫,脑子有点犯晕。但还是非常清楚父亲话里的意思:说她尊崇,是劝她不要失德,那样会让符家蒙羞;说二妹的事,意思是没有必要让她继续承担联姻的责任。今天金盏看到了长大的符六,心里也清楚,皇室要和符家联姻,不止一个选择。

金盏百感交集,隐隐还有一种失去价值被抛弃了一般的失落感。她看了一眼门外的郭绍。却发现郭绍一边在说话,一边正瞧过来。

他平时也很注意和金盏的礼节举止,但金盏留心能发现,只要自己在,郭绍的注意力总是在自己身上,几年了从未变过……

“你是不是……”符彦卿看着金盏。他头发都白了大半,好像带兵也不太行了,可精神仍旧很好。

金盏直着身子道:“那等事我连启齿亦不能。”

符彦卿忙道:“为父不该说的,只叹你的母亲过世了,姨娘是不敢管的。你明白为父苦心就好、就好。”

金盏再也不敢去看郭绍,只是在余光里观察他在作甚。

……郭绍倒没有金盏那么纠结,他甚至觉得这事儿本身就没什么不对。他和郭威都没血缘,更何况柴荣是郭威养子;这种事一时不敢明目张胆,只是稍微有悖当时礼教,并非他觉得有错。

他正一本正经地和符昭序谈论兵事:“此战昭序手中会有约五万兵马,龙捷军左厢两万、感德军(淮南兵)约三万。朝廷不是要你用五万人灭掉北汉国,目的有三个:首先是进一步蚕食北汉国地盘,消耗其兵力和国力;其次若辽军来援,可使其疲于奔波,反正辽军来援的路途远远大于我国进攻路线;除此之外,也能报复性回应辽军袭扰河北的举动。”

符昭序道:“末将诚惶诚恐,定当尽全力完成陛下的方略。”

郭绍想起当年潞州形势危急,符昭序有胆子单枪匹马入虎口,觉得此人虽然为人和善,还是有胆识的人,所缺的无非是大战的历练。当下便好言道:“符将军是带过兵的武将,大可不必担忧,只要明白进退之道。龙捷军和感德军都属于侍卫马步司,有一整套传令兵体系,枢密院还会派遣官吏组成前营军府,行军布阵皆有章法,胆敢违抗军令者有据可查。

进入北汉国后,可能会遭遇北汉军野战,不必惧之。据枢密院估计,北汉军精锐最多还剩两三万人,他们不敢全部出动,不是龙捷军对手。符将军不必着急,稳打稳扎正面决战,然后兵临晋阳城下;等到辽军来援,便退兵至辽州观望,辽军也不敢攻重兵守备之城。”

符昭序又问:“若北汉军退缩至城中,是否可对周遭劫掠?”

郭绍最想看到的结果是,把北汉国的人口强行迁徙至中原,这样才是从根本上削弱北汉国力;但是让武夫们去执行,烧杀劫掠恐怕不是轻易能控制得住。

郭绍颇有点犹豫,他沉吟片刻,看着符昭序道:“咱们南征北战,是为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符昭序抱拳道:“末将谨遵陛下旨意。”

等到中午宴席之时,大伙儿便不说正事了。

符昭序没有在东京多留,次日就离京去准备军务了。郭绍这阵子也在和大臣商量征北汉的准备,包括派符昭序去袭扰也是前期准备之一。这次战争,郭绍觉得比以往的两次内|战都要麻烦,不仅因北汉国更难打,而且主要是还有辽国要帮忙。

郭绍等符昭序走了之后,又想起了另一个很会打仗的人:刘仁瞻。

……

刘仁瞻以前是被软禁在东京,南唐国灭之后,在他院子里看守的人也撤了。现在他没人管,但是朝廷也没准许他回南唐国。刘仁瞻成天无所事事,常到街巷茶肆上闲逛。

他刚从茶肆回来,却见刘崇和林仁肇正在府上。

林仁肇和刘仁瞻的处境差不多,没人管了,每月还有人给钱粮。这人在南唐国和很多大将官员的关系都不好,恰恰见了刘仁瞻十分恭敬地喊一声:“末将拜见刘公。”

刘仁瞻道:“你我现在没有高低之分,不必如此礼数了。”

林仁肇却道:“林某敬重刘公,非因刘公之职位。”

“父亲。”刘崇也上来见礼。

刘仁瞻看了一眼儿子,问道:“你有什么事?”

刘崇脸上露出急躁和恼怒之色:“刚刚还和林兄谈这事儿,咱们在东京这么虚度光阴,反正也没人看管了,不如回乡去谋事。”

“你一个武将,能谋什么事?”刘仁瞻问道。

儿子一言顿塞,南唐国都不复存在了,眼下这形势也不能投吴越国或南汉国。

刘仁瞻又转头看旁边一脸胡须的大汉林仁肇:“林将军可愿投周军为将?”

林仁肇稍微有点犹豫,很快就说道:“刘公若投之,林某愿追随麾下。”

刘仁瞻点点头,料想林仁肇会这么说,才会干脆地问出来。这林仁肇在南唐国时的遭遇并不好,被当时的东面都部署刘澄、禁军大将皇甫继勋多次攻讦,后来要被处死,被人放走;他要是死忠于南唐国,估计不愿意跑了。

刘仁瞻当下叹了口气:“老夫本欲效命南唐国,以报知遇之恩,奈何今国已覆灭;大周皇帝也有不杀之恩,还赦免了小女大罪。老夫不能不知恩图报。”

林仁肇听罢一本正经地点头,还若有所思的样子,表情十分认真。

刘仁瞻又道:“咱们为将,亦心存大义。今天下正当一统之时,我等若能效命于大周,也非坏事。”

“可咱们毕竟是南唐国的人,总不能自个凑上去要官吧?”刘崇道。

刘仁瞻哼了一声,“你还得多练练心性,完全沉不住气,用兵也会急躁!老夫断言,大周皇帝迟早要召老夫进宫面圣。”

不料话音刚落,一个奴仆便急匆匆地跑过来道:“皇……皇帝来了!”

三个人在堂屋都是一愣,刘崇又是急不可耐地问:“你看清楚了?”

奴仆忙道:“黄伞顶盖,啥都有。还有官儿上来说了,叫俺进来通报!”

“老夫还是料错了……”刘仁瞻脸上泛出红光,挥手道,“走,咱们出去瞧瞧。”

三人急忙走出院子大门,一看,果然见衣甲崭新的禁卫在大街上,一辆驷车周围尽是仪仗,虽然并非皇帝出行的大规模礼仪,但那些用物确实是皇帝所用。

这时,便见一个身穿紫色圆领袍服,头戴乌纱的年轻汉子走了下来,不是郭绍是谁?刘仁瞻一脸急忙,率身边的几个人一起跪伏在门口,高呼道:“陛下万寿无疆!”

郭绍大步走了上来,亲手搀扶起刘仁瞻:“刘公快请起,我早就想来拜访了。”

……

……

(断更很对不起,这章是在网络作协安排的宾馆里码完的;今早上就坐车回家,要坐几个小时,晚上再更一章。最近没啥事耽搁了,近期应该不会再断更。)r105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