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沧桑

十国千娇 第三百四十一章 沧桑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0 来源:笔趣阁

周朝东路军于三月初到达襄州,全军暂时停了下来。这时需要时间让辎重和部分士卒上船南下,大军沿汉水水陆并进,行军会轻松得多。襄州官吏找了座四面开阔的院子作为大军中军行辕,郭绍也住了下来,正好有机会,便给符二妹写了一封信。

他也收到了从东京送来的一些信件。其中一封是王朴的私信,当即被郭绍选择为首要阅读的信件……因为王朴是枢密使。

本来以为王朴是就攻蜀之战的军政提出建议,不料开篇就是好友叙旧一般的口气。郭绍读着读着,心思也随之有点沧桑起来……

王朴根本没提攻蜀,他认为统一南方诸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提到的是非常长远的一些想法。王朴说,他的病越来越重,没有好转的迹象,可能没法看到那一天了,思前想后有些看法欲告诉郭将军。

这些年,中原战乱人口凋敝,朝政最清明之时登记在册的户籍也不足百万户,却主要靠河北、河南、山东、淮北等地诸州就养了十几万禁军、不下二十万镇兵,十几万禁兵甚至完全不事生产全靠国库供养。中原一地就能养这么多军队,何也?蜀国、南唐能供养军队人数也不比周朝少,何故?

王朴言,遍观中央和地方的政务卷宗,认为此时的盘~长~风~文~学~www~cfwx~net剥赋税已经“集古今之大成”,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此时无可厚非,各国都为了战乱中求存,势必苛捐杂税繁多……但自唐末以来百年,盘剥日渐成惯例制度,将来统一诸国后,可能还会延续这样的财税制度:农户和庶民被盘剥过重,财富一直向中枢和重镇集中。

钱粮被收刮集中,是用来延续数十年来的穷兵黩武,还是在东京等权贵之地瓜分让少数人穷奢极欲、供养起几个大城的繁华富庶(南唐和蜀国都城的繁华和文化昌盛已经开始证实这样的推演)?郭将军宜早作思量布局,不然将来得利者势大、尾大不掉时,再从他们口中夺食必然阻力甚大。

士人官僚,可能大部分人看不出这等事;看出来的却也不会说,官场上的人说出来断自己人财路就没意思了。老夫现在这番光景,忍不住还是想说出来。

……郭绍反复把长信看了好几遍。寻思王朴一生直言,最难得的是说问题的痛处(虽然有时候确实不太入耳),而不是一般士大夫光拿冠冕堂皇的圣贤大义说事。当下郭绍愈发有点舍不得这个年纪是自己一倍有余的老头,颇有点友谊的感觉了。

郭绍现在还无法完全赞同王朴的观点,因为他一直在关注军事,确实没有太深入地思考理政的理念。

王朴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但无疑相当有见识和思想。郭绍也颇有些赞同其中的说法,至少思考起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宋朝统一中国后,有宋一代一度被赞誉为最富庶最文明的时代,特别是都市市民文化兴起,文化特别昌盛;好像真和南唐国失去淮南之前的面貌差不多,于是王朴在信中的说法就似乎很有道理。

郭绍前世大概了解些历史知识,据说宋朝财政收入非常高、大概超过明朝的十倍;但宋朝的经济总量不一定比明朝大。宋代那么高的财政收入之下,如果百姓负担不重似乎说不过去……也许宋朝开国时定下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出发点只是为了防备武将,但事实造成了资源向掌握权力的士大夫偏斜,这是不可避免的情况;有权力的人为什么不为自己争好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之常情罢了。

郭绍想起以前有人说资本家不是慈善家,也许任何人都不是。

他手里拿着王朴的信,忽然觉得人间沧桑。中军行辕内的古朴房屋,雕窗上那褪色的红漆仿佛倾述着人间曾经发生过的和即将发生的千百件事。

要是能治好王朴的病就好了,郭绍忽然十分在意他。

……另外一封信却是陈佳丽的,说得是“沈陈李”商行的一大批货物在南平国被劫的事儿。郭绍在东京时就知道此事,孙大娘一行陈家的人随军,就是顾着他们的财货。

不过陈佳丽再度写信强调,言辞之中急迫的情绪十分明显,想来那批货对他们确实要紧。

郭绍看了一遍信,今天下午正好有时间,便派人去叫孙大娘过来问话。孙大娘便是陈佳丽身边的妇人、应该是陈佳丽最亲信的人,四十多岁的半老徐娘。郭绍好几次去陈家都是孙大娘安排的诸事。

不多时,一个身穿绸缎的妇人走了进来,十分恭敬地屈膝行礼。她便是孙大娘。

孙大娘进屋时,郭绍正站在一张案前,盯着上面的东西看。案上放着一张线条密密麻麻的图,比起一般见到的只画了道路的图却要复杂。

郭绍这时抬起头来,什么寒暄的话都没有,直接问道:“陈夫人被南平国劫留的货物有多少?”

孙大娘急忙说道:“回郭将军的话,有大批蜀锦、丝绸、宝石、灵芝等贵重药材,如果运出蜀国后变卖,价值在二十万贯以上……那些东西不是一家的,沈陈李商帮各东家和一些入伙的商贾也有份;如果拿不回去,很多入伙的人要因此倾家荡产负债累累。夫人本来想亲自随军,后来妾身劝她,自己来也于事无补,这才罢了。”

孙大娘用恳求的语气又道:“这批货物对商行攸关生死,若郭将军能帮忙,想要什么都可以、一定报答郭将军……”

郭绍听得,一时有点误会,以为孙大娘的意思是对她怎么样都可以……当下打量了这妇人。可惜年龄有点大,起码四十多岁了,实在没什么兴趣。

记得古龙曾说,茶只要是热的都不会太难喝,女人只要是年轻的都不会太难看。可面前站的却是一杯凉茶。不过孙大娘其实还有点姿色,看得出来年轻时候应该是个美人;可惜现在皮肤有些松弛,没有了那种生命焕发的感觉,不太对郭绍的口味。

郭绍把手指放在地图上,开口道:“大军沿汉水南下,经津口镇到江陵府,进入长江。必须要走南平国都城江陵府过,如果我能帮上忙,不过顺手之举。陈夫人不必给什么报答,我还是个记得交情的人。”

孙大娘感激道:“妾身先替夫人拜谢郭将军。”

郭绍沉吟片刻问道:“为何商帮要运这么多的财货从荆南过境,你们事前没有预计风险?”

孙大娘叹道:“只怪南平国主的弟弟高保勖奸诈无比,咱们大意着了道儿。高保勖以前都只设卡收点过路费,江陵府、荆门军咱们都打点好了,以为不会有事。一点点运货、成本会更高,这次咱们一次运了大批货;不料高保勖得知后,便直接撕破脸全吞了!”

郭绍听罢笑道:“果然是着了道。高保勖以前没不守规矩,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诱人,可不是顾什么信义。”

孙大娘道:“郭将军所言极是,真是人心险恶。这次遇险,若能拿回财货,商帮诸人商议了一番,只要收回成本、愿意把利让给郭将军。”

郭绍却摇头道:“商人图利天经地义,我不能把利独吞了,大家得好处、方为合作之道。这次的利依然是你们的,财货我一文不要,不过……”

孙大娘忙问:“郭将军要什么,只要妾身能办到。”

郭绍招了招手,沉声道:“你上来,我教你怎么做。”他见孙大娘走过来时动作忸怩,当下便道,“我谈正事,不是打算拿孙大娘怎样,你别担心。”

孙大娘竟目送秋波,轻声道:“妾身当然不担心,只怕郭将军嫌弃哩。”

郭绍:“……”

……

郭绍在襄州准备了一番,调动大军水陆并进,沿汉水直奔荆门。又派人去南平国送公|文,要借道长江克日即到,命令南平国开关迎接云云。

此时的江陵府,高保融先收到周朝圣旨,又拿到了周朝“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军令,束手无策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大将李景威劝道:“事急也,蜀国乃大国,今周军能用兵攻蜀,顺道必贪南平国之地。周军欲溯长江而上,江陵便是粮道和援军大本营;南平国虽称臣,周军又岂能将后方交由他人之手?末将以为,应该聚兵严守,再联络蜀国说以唇亡齿寒之道,求救联兵抗周。”

高保融本来就很愚笨,顿时不知所措,立刻问道:“吾弟何在?”

李景威道:“在府里闭门谢客。”

高保融忙道:“快快去人,把吾弟找来。”

立刻就有官吏领命出王府,赶去高保勖家。

而高保勖此时还在家里悄悄观赏好戏。他不爱看美女歌舞,比较喜欢更直接的场面……让强壮的武将亲兵在大堂上调戏淫谑家妓,他坐在上面一边喝酒一边兴致勃勃地看戏,以此取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