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制糖的开展

事实上,他有不少抚慰将士心灵的妙招,只是,这大魏是建立在大汉废墟之上的,红薯只能解决了食物的问题,却解决不了其他物资匮乏的事实。

做事,还是得一步一步地来。

“还是把糖造出来吧。”

造糖,现在只能用甘蔗。

实际上,造糖最适合的材料,是后世经过挑选品种后的甜菜根部块茎。

然而,那玩意,目前大魏还不能得到,因为这东西,不但如今生长在遥远的欧洲,最关键的是,现在没有合适的品种,虽然现在的甜菜确实能制糖,但是,块茎太小,产量严重受限。

所以,现在造糖,只能用甘蔗。

但是,大魏南方产的本土甘蔗品种,天生香甜可口,直接生吃都行,或者直接榨成糖水,不适合制成糖。

正儿八经制糖的甘蔗,是来自于西域的品种,叫荻蔗。

这种荻蔗,个头小,但是质地坚硬,吃的时候很容易刺伤嘴,不像本土甘蔗,可以大口嚼。

这个品种,才适合大量制糖用,而且,现在西域被大魏掌握在手,带回品种很是容易。

最为关键的是,荀攸的侄儿荀绍,最近通过了科考之后,觉醒了一个神通,可以加速治下作物生长速度!

这简直是应运而生的宠儿,赵枫也正是因为得了他,而最终选择了造糖!

于是不久,荀绍被任命为益州刺史,命他立刻从西域大量购入荻蔗。

如今通过贸易,赵枫积累了不少钱财,西域的荻蔗遍地可见,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而且西域人对于大魏的纸张极为喜爱,这些也让赵枫有了明显的收入,购买荻蔗,自然是不缺钱。

不久,荀绍果然大量购入荻蔗,下令整个益州半数地区耕种荻蔗。

有了红薯,养猪的例子,如今各地百姓对于朝廷的政令极为留意,极为拥护!

在他们的眼里,那不是强行逼迫的政令来,而是让他们能够发家致富的妙招!

于是,益州各地百姓争相种植荻蔗,甚至是凉州部分百姓,也借口和益州离得近,一边养猪,一边种荻蔗!

不久,各地荻蔗种好了之后,荀绍的天赋技能便发动起来了。

荀绍这天赋,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但是,也要消耗自己的一些寿命来实现。

如今,这一州之地,提前一天收获,便要让他少一年的寿命!

一旦他的天赋发动整个益州,不但是荻蔗收益,就是那些野草都跟着急速生长!

他的寿命,消耗的厉害!

不过,如今赵枫连连发出提升国力国运的大事件,每个国人都提升了千年寿命,荀绍自然也是如此,所以,今年的这一茬荻蔗,他完全敢以命催它们成熟!

于是在益州,百姓们头天种下了荻蔗,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听见外面砰砰砰仿佛炸了一样,第二天出去一看,见田里的荻蔗全部破土而出!

而且,那些荻蔗,大白天的,都在以肉眼能见的速度生长,嘎吱嘎吱拔高,实在是奇怪。

不少百姓都以为自己种的不少荻蔗,而是种了一片妖怪。

数日之后,荻蔗已经成熟,荀绍虽然感觉满心疲倦,却又感觉到了满心的期待!

“来人,给本官去各地收购荻蔗!个头合格的,一根一钱!”

一根荻蔗一个铜钱,看起来很便宜,但是,一亩田里,荻蔗能长三千来根!

十亩地,就是三万钱!

因为益州所有百姓也在连年收获红薯后家家户户脱离了佃户的身份,如今谁家没个几十亩田!

于是,这一统收购,直接让益州百姓暴富了!

想象一下,从播种,到收割,有了荀绍的天赋催熟,前后不过十天!

而家家户户,收获了几十万钱!

大族田多,不少大族甚至是百万钱地赚,寻常的院子,不过是几万钱而已!

就是大户人家的宅院,也不过是几十万钱罢了!

也就是说,益州的百姓,在差不多十天的时间里,家家户户赚了一套豪华大别墅。

这事情,发生谁头上,谁不高兴啊。

益州百姓对赵枫崇拜到五体投地,恨不得个个抱着赵枫亲一口。

可惜赵枫远在京师,兴奋到疯狂的百姓们,一连数日,拿着几乎白捡来的钱财,家家户户捐赠给官府,并且家家户户送上了自己做的美食,想让荀绍吃上一口,各地百姓如朝圣一般,都在往这边集结!

荀绍听说后立刻吓了一跳,赶紧派出人,分多路去安抚劝返百姓,又在府邸之外,登上高处,高声呼喊:“诸位!感谢你们的盛情!不过,你们有这个时间,不如回去再种荻蔗!我虽然让大家几天时间里庄稼熟了,但是,我也因此损失了数百年寿命,已经经不起第二次折腾了!诸位,你们辛苦一些,我就能多几百年寿命,这才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益州百姓这才知道,朝廷不但给他们巨额资金,更有朝廷大员,贡献了自己的寿命来让他发家致富!

“我是大魏子民,我希望陛下永生不老。”

“我是大魏子民,我希望,大魏长盛不衰!”

一个个益州百姓,对于朝廷生出了极大的向心力,所有的益州百姓,没有人再眷恋大汉,都在以大魏子民自居。

从此真心拥护天子赵枫,对未来有了更加美好的期待。

在许都的赵枫很快便收到了这些反馈,那气运金龙一路暴增,个头极大,简直有一郡之地那么大!

所有大魏子民寿命再度大增,而首功荀绍,更是得到了冥冥中一股额外的气运加持,寿命补全不说,还多了许多。

大量的荻蔗在益州堆积,制糖的工艺却是原本大汉就有的。

要非说如今的制糖,有哪里不同的话,其一是加入了一些作料,让糖不但有了甜味,还多了香味。

另一个,那就是,制糖被列入了益州州府一项本职工作,负责制糖的老师傅,被授以七品官员,其麾下一群的制糖帮手,都被按照技术的精湛与否评定了等级。

如今在益州,制糖工艺有好几套,几个中年行家都造好了压出糖汁的大车、淋洗粗糖的大缸、以及熬糖的大灶台。

这些人,各自会有基础的产量要求,超过这个要求,质量要是达标,会得到额外的赏赐,他们的品级能不能提升,也和这个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那七品官员的老师傅,则成了所有糖分的品质监督者,总体监管数量、质量两个关口。

事关众人的地位、工钱,几乎每个人都拼了老命地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