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 > 第二百九十三章 班师回朝

“挺好了,从今天开始,你们鲜卑各部落,要将自己的子女全部送入大魏,接受我大魏帝国的儒家教育,凡是有私藏子女不送者,灭族!”

“另外,每年鲜卑要给大魏牛一万头,马三万匹,羊十万只,要是少一个,少一个鲜卑族人,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现在派出几十人,去各部落传话,限期十天之后来此聚集,过期不到者,灭族!”

赵云的声音让这些鲜卑人几乎晕厥。

其中一个鲜卑贵族听到翻译后,顿时面露愤怒神色,指着赵云便是一阵巴拉巴拉,赵云都懒得让翻译去翻译,直接一枪捅死了。

“听明白了吗?听懂,给我点头!”

赵云一脸的铁血无情。

周围的鲜卑人立马点头,仅有几个不点头的,立刻被赵云闪电般出手,结束了生命。

“好了,你们的族人暂时关押在这里,你们去传达命令吧,记住了,十天之内不回来,后果自负。”

赵云大军在浚稽山休整,然后等待着消息。

数日之间,那些去传达命令的人,已经跑遍了整个鲜卑部落,把王庭被破,鲜卑王和连战死的消息,全部说了出去,又将大魏的要求说了一遍。

各部落立刻议论纷纷,万分纠结。

而在浚稽山,赵云有些纠结的看着郭嘉,问道:“军师,我觉得还不如不问,直接杀过去,彻底让他们投降,我要是他们,一定会奋起反抗。”

郭嘉则是微微一笑:“可是他们毕竟不是你,先有十八万大军被击破,如今和连战死,王庭被灭,鲜卑人又知道我大魏一统,君临天下,必定不敢心生反抗之心。”

“以我看来,这些部落肯定会压在最后一天,全部来到了这里,送上质子,宣布投降。”

听到这里,赵云只能派出斥候,在周边探查,到了最后的几天时间里面,斥候已经频频来报,说有不少部落在外围停下,全部在观望。

这些部落并没有携带多少兵马,最多也就是十几个护卫,不像是过来打仗的。

赵云顿时大喜:“军师,还真让你给猜对了,这些家伙,还真是过来投降了,如此一样,这鲜卑之行,也就此结束了。”

到了最后一日,果然如同郭嘉所说,不少人纷纷来到王庭,送上了自己的子女,赵云立刻派人验明这些人的身份,安排他们在周围住下,只等这些人验明身份,便会返回大魏。

不过,到了晚上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

在一个军帐之中,受和连所托,去招募勇士的拓跋炽和拓跋惊鸿,竟然住在了一起。

“惊鸿,兵呢?”

“没有人愿意来,稽落山那一战,大魏帝国的铁骑已经踏碎了鲜卑勇士的心,我们已经没有反抗的能力了,你呢?难道也没有招募到兵吗?”

“没有,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机会了,今夜,只要你我将那大魏的大将杀了,便能够让他们陷入混乱,到时候,我们可以他趁他们退兵的时候偷袭,这支大军必亡!”

于是,这二人嘀咕了一阵,等到入夜之后,所有人都睡觉了,他们却在黑夜中行走,悄悄的来到了赵云的大帐外。

二人蹑手蹑脚的进去,大帐内一盏青灯还在饶绍,一人蒙着头,露出半个后脑勺,正在狼皮褥子上睡觉。

那拓跋炽和拓跋惊鸿见状,立刻走了上去,手中的匕首对着此人便是一阵密集的捅刺。

“停下,停下!”

拓跋惊鸿突然低声喝止,然后将床上的那人翻过来,拓跋炽顿时一声惊呼:“草人!”

“当然是曹仁。”

羊皮褥子突然飞起,将二人笼罩在一起,赵云则是穿着软甲,站了起来,打了一个哈欠,这才喝道:“来人,将这两个蠢贼给我带下去,斩首后,挂在我的大帐外。”

那二人已经报了必死之心,虽然不知道赵云在说什么,但是他们已经猜到了自己的结局,立刻便是叽里呱啦的骂道。

闻言,赵云笑了笑:“听不懂,带出去。”

于是,外面进来几个卫兵,将这两人立刻带了出去。

“军师果然神机妙算啊!”此刻,赵云一脸的赞叹:“如若不是军师,我今天说不定还真的就遭殃了。”

就在这会功夫,郭嘉已经来到了此处,见赵云无事,这才松口气。

见赵云盯着自己看,面露喜色,郭嘉笑了起来问道:“子龙,今天我料的准不准?”

赵云立刻竖起大拇指,夸赞道:“不愧是军师,难怪陛下派你来就放心了,子龙佩服,不过,今晚还会不会有刺客进来?”

郭嘉笑着摇摇头说道:“哪有那么多不开眼的,就是有,等你将刚才那两人的头颅挂在大帐门口,谁还敢来?”

二人说话的同时,拓跋二人也被斩首了,头颅也挂在赵云大帐门前,赵云果然睡得安心,不久之后,便鼾声大作。

草原各部相继归顺,赵云和郭嘉带着数万的牛羊,还有人口陆续返回大魏。

而入朝传捷报的士兵,已经先他们一步,在几天前,就已经离开,现在已经进入了许昌。

征服鲜卑,这是大魏帝国建国之后,第一场大战,也是数千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

赵云旗开得胜,意义非凡。

天子赵枫立马召集群臣,在大殿之内议论此事,议论如何封赏。

赵枫直接说道:“大魏帝国首战告捷,子龙和奉孝,杀敌十余万,灭王庭,得到牛马无数,更将鲜卑贵族押解回朝,以子女为人质,诸位认为,朕当如何封赏?”

下面群臣听说此事,个个神色振奋。

荀彧直接说道:“陛下,大魏帝国第一次军事行动便是发动了讨伐异族,这和过去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同。”

“纵然是那征战四方的秦始皇,也没有力量让北方草原彻底臣服,臣以为,赵云和郭嘉从此让陛下在更为广泛的地方威名,意义非凡。”

“不如将那浚稽山为封地,让子龙后人世代镇守草原,以壮我大魏声威。”

沮授则是说道:“浚稽山是子龙将军打下的不假,以那里作为封底无可厚非,不过,臣以为这封底,着实远了一些。”

“可是我大魏胜过历朝历代的标志性大战,此战的功臣,居然要被举族迁徙到那里,以后谁还敢去打异族,打胜仗?去打高丽的,岂不是要一家子住在高丽吗?”

“臣建议,遥领即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