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妖女哪里逃 > 第七五九章 雷霆万钧(求月票求订阅)

妖女哪里逃 第七五九章 雷霆万钧(求月票求订阅)

作者:开荒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1-25 23:36:06 来源:笔趣阁

七月十五日,朔望大朝。

当大学士商弘走入午门的时候,发现沿途中群臣百官的神色,都略显凝重。

商弘是数日之前,随同李轩一起乘坐赤雷神辇归京的。

李轩作为北伐大军的主帅需要向朝廷述职,商弘身为副观军容使,也需接受内阁与辅政大臣,以及都察院的质询。

这本是少傅于杰这个正牌观军容使的活计,可于杰需坐镇草原,暂时代掌漠北军政事务,就只能由商弘代劳了。

可这个时候的商弘却后悔不迭。

这都是因近日发生于汾阳郡王与佛门之间,爆发的一场剧烈冲突。

数日前汾阳郡王在漠北的时候,曾上折监国长公主,请复太祖僧法,清查天下佛寺,寺田,同时清算与三大反王勾结的佛门败类。

这份奏章原本是秘而不宣,由几位辅政大臣密议。

可在汾阳郡王回京之后不到两日,这份奏章的内容就已泄露出来,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舆情鼎沸。

不但百官为此哗然震动,京城中的各家茶馆,也同样议论纷纷。

大晋太祖虽然出身于僧门,可太祖对于佛家一直痛恨之至。

所以太祖拟定的僧法,无比的严苛,以至于天下佛门全面衰微。

直到黑衣宰相姚广孝助太宗起兵靖难,夺得天下,太祖时代的僧法才全数败坏,甚至是实质上的罢废。

之后姚广孝遁入空门,法号'道衍';,并写就《道余录》一文,专为佛门辩护。

据说这位'道衍';大师已在异域天外成就罗汉果,即将入菩萨果业。

商弘不知此事是真是假,也懒得关心。

道衍的余脉,在宣宗与正统年间还有很强的影响力。

可土木堡之变以后,朝中的军政大员都整体换了一轮,早就不复仁宣时期的面目了。

不过朝中依然有许多心向佛门的儒生,认为太祖僧法过于严苛,许多条文值得商榷。

这几日当中,京城中更有无数的佛门说客在奔走游说,试图串连群臣,驳斥汾阳郡王的灭佛之议。

即便商弘这个地位尴尬的内阁大学士也没能幸免,他昨日在家中,被两位往日里交情笃厚的佛门大师堵了半日。

这就是商弘后悔的根源。他若早知朝中即将掀起一场风暴,那么他宁愿自己晚回来几天,也不愿搭李轩的那辆便车。

商弘有预感,今日的朔望大朝只怕不会太平静。

汾阳郡王一定不会让步,佛门也不可能洗颈就戮。

时间很快就到卯时四刻,群臣汇聚于朝堂。当司礼监太监钱隆挥鞭,示意朝会开始,整个朝堂却是一片死寂,无人开口,无人出列。

这与商弘想象中,群臣争相启奏上书,攻讦汾阳郡王的场面截然不同。

他微微错愕,回头看向了身后的群臣,尤其是那几位曾当众高声阔论,认为汾阳郡王清查佛门之议不妥的大臣。。

这几人也察觉到商弘的视线,都同时回以无辜的视线。

商弘一看他们的神色,就已猜知大概了。

这多半是因李轩上的另一份奏章,请在草原设立四大都指挥使司有关。

那漠南漠北仍有八百万人口,朝廷还准备往北面迁徙四百万汉民,还有广达万里的庞大疆域——如果朝廷不搭配个上千人的官僚队伍,那是无论如何都没法进行有效治理的。

关键是在四大指挥使司改设行省之前,都在李轩这个五军大都督辖下。

之前朝中指斥汾阳郡王,反对北伐之人,只怕都得被调往北方。

他们即将被汾阳王委以重任,在地方上历练。

可这些人远远没法填上这个窟窿,官员缺口多达六百余人。

所以此刻的朝堂,试问谁敢胡乱吱声?

能在京城里舒舒服服的呆着,谁愿去北面苦寒之地?

这些个心向佛门的朝臣,在口头上为佛门摇旗呐喊可以,可要让他们真为佛门拼上性命身家,怕是无此勇气。

关键是绣衣卫也在盯着,这些朝臣如果只是出于公义,反对汾阳郡王打压佛门也就罢了。

可如果他们接受了佛门的贿赂,那一定是身败名裂,甚至是抄家灭门。

这既没好处,又得承担极大风险的事,怕是无人肯干。

果然下一瞬,商弘就听监国长公主虞红裳开口道:"今日大朝,有两件政务需诏告群臣。第一件,是汾阳郡王请设'宁远都指挥使司';,'镇北行都指挥使司';,'龙城都指挥使司';,'燕然行都指挥使司';,并在漠南漠北编户齐民,划分府县一事,本宫与八位辅政大臣都已允准。着内阁与吏部及早从朝中选拔官员前往草原任职,以教化抚理草原之民。"

于是整个朝堂,更加的安静平和。

商弘见状,就直接将袖中准备好的一份奏章,直接震为齑粉。

商弘对佛门的看法,与李轩相同。

只要是真正的理学大儒,心系天下苍生的朝廷大臣,都不会否决李轩的灭佛之议。

商弘今日原准备亲自下场,与反对之人正面对垒,可现在看来是无此必要了。

接下来,监国长公主虞红裳又开口道:"第二件,汾阳郡王请复太祖僧法之议,本宫与八位辅政大臣也已允准。

着户部合同督察院,即刻起组织精干吏员,清查天下所有佛寺,寺田!并严令地方,以一月为期,未得朝廷允准的兰若野寺,一概捣毁。所有超出太祖僧法的寺田全数没收,改为官田。

着僧录寺重勘僧籍,度牒数量必须恢复到太祖年间。此外一个月内,所有未在僧籍的和尚,必须全数还俗!否则处以逃籍之罪,发配北海充军。

即日起,所有僧寺不得接受信徒银钱捐献,必须交出所有的佛经,由朝廷厘定真假。并着绣衣卫与内缉事监,纠察审理佛门诸寺与三大反王勾连谋逆案,纠查天下僧侣不法事,务必从严从重!

除此之外,经朝天宫与钦天监勘定,当今佛门供奉的所谓'心月莲菩萨,实为邪魔一类。着天下佛寺即刻捣毁其像,所有经文中,也不得再有与心月莲有关的文字,否则以邪教论处!"

商弘的身躯微震,虞红裳抛出的方案,远比他想象的更加严苛。

还有那心月莲菩萨,可是佛门的十大菩萨之一,就这样被定为邪魔?

商弘不由侧目,往上方的几位辅政大臣看了一眼。

据他所知,佛门八宗近日以来除了串联群臣之外,主要的发力点,还是在几位辅政大臣。

他们试图在朝廷最高层面,阻挠李轩恢复太祖僧法。

可由虞红裳公布的条文看来,佛门还是遭遇了一场惨败。

当商弘的目光扫望过去,只见陈询与吏部尚书何文渊微微苦笑,而体仁阁大学士汪文与礼部尚书胡濙,户部尚书权顶天则面目森冷。

体仁阁大学士汪文神色坦然的回应着商弘的视线。

他最近确实与李轩不太对付,屡屡爆发异议,可都是为了公务,彼此间并无私怨。

而在禁佛一事上,汪文却与李轩立场相同,认为佛门藏污纳垢,必须严加整治不可。

压制佛门,乃是太祖拟定的国策。

而太宗靖难之后,虽然因黑衣宰相姚广孝之故,坐视太祖时期的僧法败坏,却从未以官方明文将之罢黜。

李轩提议恢复太祖僧法,不但名正言顺,据有大义,且是对天下百姓,对朝廷都有极大裨益之事。

汪文无论如何都不会反对。

立于群臣之首的李轩则是背负着手,唇含冷哂。

他敢于将释空信招至草原,先礼后兵,自然是有着十足的把握。

如果佛门八宗与心月莲菩萨愿意退让,遵循其意,那么他这份禁佛的提案会相对宽松。

可既然佛门之意,是宁愿与他正面对抗,也不愿放弃罗烟。

那么他也不吝于将佛门八宗都踏入深渊!将心月莲打为邪魔!

此时整个金銮殿内,一阵嗡然震响。

许多朝臣都面现犹疑之色,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赞成恢复太祖僧法,却不赞成如此严苛的方案。

——这已经不是压制,而是将之清肃禁灭!

此时的虞红裳却抬起眼,以无比威严的目光扫视朝堂,以无以复加的气势威加群臣。

"先帝在世时,常为佛门勾连地方官员,大肆侵占民田之事忧心不已。认为佛门不事生产,逃避税赋,不知孝敬,不服君主,藏污纳垢,简直无一益于国,屡次意图清肃,可却困于时局,只能暂时隐忍。

如今本宫承先帝之志,欲肃清佛门污垢,恢复太祖僧制,望诸臣工全力襄助本宫!"

这一瞬,这已经有了些许躁动的金銮殿又恢复平静。

所有的朝臣,都再次沉默了下来。

其中数人略有不甘,可太祖时的僧法乃祖宗之制。而此时虞红裳口述景泰帝的遗志,更让他们失去了所有反对的理由。

李轩则微微错愕,诧异的往虞红裳看了过去。

虞红裳则是神色复杂,想起了夺宫之变,罗烟独身阻拦正统帝的决死之搏。

她知道罗烟那天夜晚,其实是为李轩。

可这个恩情,她虞红裳岂能不偿?

在罗烟即将被心月莲夺舍之刻,她虞红裳岂能坐视不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