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妖女哪里逃 > 第七二七章 我居然没死在除夕夜

妖女哪里逃 第七二七章 我居然没死在除夕夜

作者:开荒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1-25 23:36:06 来源:笔趣阁

李轩语落之刻,朝堂顿时寂静了霎那,所有人都从这位汾阳郡王的言辞中体会到他的决心。

刑部尚书俞士悦若有所思:“每个男丁给予水田三十亩,或是旱田八十亩,这田地怕是不够吧?需知这天下间的军户,可是高达四百万户。”

“足够的。”少保于杰背负着手,眼神幽然:“太宗以来军户就不断逃散,虽然在我手中有所恢复,可实际在册的军户数量其实不到二百五十万。襄王与宁王之役,朝廷又得了田亩十五万顷,其实绰绰有余了。宣府战后,北方也可扩地千里,开拓田亩数百万。

可笑的是如今各地官府,居然将‘编为军户’作为对犯罪百姓的刑罚之一,视同贱籍。。长此下去,绝非国家之福。老夫认为汾阳郡王此策不错,可以让所有军户安身立命,为朝廷添二百五十万户小康之家。”

太祖的卫所军制,是仿造唐时的府兵制,可田地不在军户手中,所以他们的军心士气可想而知。

如今的大晋,几乎全依靠募兵为主力应付战事。

少保于杰对李轩在朝中的势力扩张不是不防备,可这桩事如果能够做成,是能益国益民的。

礼部尚书胡濙则随后质疑:“郡王在奏章中提起,遇战时所有军户出男丁,在外地作战时可减免当年所有佃金,在本地则减免七成。除此之外每年训练五十日,作训与出征时每日还有银钱可拿,体例按照募军的半数,这是否太宽厚了?”

“具体的条例,我们还是可以商榷。”李轩虽然这么说着,语声神态却很坚决:“可本王以为,军中当以从优从厚为上,不如此不足以激发卫所军战心。”

“臣以为或可一试!”

权顶天现在是户部尚书,他对财政税赋是越来越敏感了,他抱着拳神色凝重道:“自十月以来,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有许多地方的麦苗都因天地寒冬之故生长艰难,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臣预计到明年十月,朝廷光是卫所这边,就缺粮六百万石,这还是最保守的估算。”

在场的众多辅政大臣,顿时为之一窒。

李轩则微一扬眉:“可如果施行这承包责任法,至少可使卫所军的产粮增加七成,不但能自给自足,还可补贴朝政。本王数月来曾亲身查看过北直隶,大同,宣府与山东等地卫所,那些上好良田的亩产量低到让人发指。

这一方面是无人细心照看,一方面则是当地将官隐瞒收成所致。可如果能将这些粮食包干到户,让他们细心照看,则各地卫所产粮定可大幅增长。不费国家一钱一帑,而使朝廷岁增千万。”

公有制其实不是不好,在李轩穿越来的那个世界,已经有些农村因劳动力不足,从承包制转为合作社经营。

可这个时候,无论是官僚素养,治政水准,还是机械化的程度,都远达不到后世那种水准。

且卫所的公有制是归给国家,归给天子。

李轩此时又抱了抱拳:“如果诸公有疑虑,我们可在直隶二地卫所先试行之,如果有什么差错,也可及时纠正扭转。”

他之所以愿意试行,是因手中没有足够可靠的官僚队伍。

需知分田这种事猫腻太多,有着太多可以做手脚的地方。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分田不慎不均,反倒会招致军户的怨言。

所以李轩宁愿自己的脚步慢一点,步子走得稳当一点,尽量不留下隐患。

他的变法,不会像王安石那样急于求成。

且李轩说是试行,可其实只需今日这一决策通过了,就如滔滔大势,无法逆转了。

其它地方的军户会想,朝廷分了北直隶的田,为何厚此薄彼,不分他们这边的?

未来朝廷难抗这滔滔众意——

“如果此法真能够让卫所军自给自足,那么本宫也心许之。”

端坐于御座上的虞红裳观察在场八位辅政大臣的神色,就知道这‘承包责任法’通过的可能性很大。

虞红裳也很心动,给军户分田固然会大增李轩的声望。可这明旨诏发,写的却是她们母子的名号。

“就请诸公决议吧!’

最终是六票赞同,两票弃权。

汪文刚才说是要反对,可不知是否被李轩言辞说动,最终选择了弃权。

随后陈询却将李轩的‘承包责任法’改了名称,改叫‘军田永佃法’。

李轩虽然感觉这称呼不直观,可还是从善如流了。

可接下来李轩第二份,第三份奏章,依旧使在场八人都震撼失神。

李轩让冷雨柔打造出来的铸币机与铝制货币,他们其实都已经看过了。

那些铝制的一文,五文,十文的货币,还有一两的银币,确实样式新颖,花纹优美,光鲜亮丽,且难以仿制,轻便易携,总之好处很多,造价方面也能接受。

所以诸公都能认可,期冀此法可解天下银钱不足之患。

第三份却与宗室相关,李轩认为自太宗以来,宗室人口日渐繁盛,朝廷供给宗室的俸禄与日俱增,压力日渐沉重。

所以李轩打算定下一个总的数额,在五百万两纹银左右。从此之后,朝廷给予所有宗室的俸禄,不得超过这数字。

然后宗室藩王四代之后的旁系,可以选择放弃宗室身份,由朝廷按例支付千两纹银买断,让他们自谋生路,且不禁科考与从军。

虞红裳身为皇室一员,监国长公主,就不得不生出‘不满之意’,‘激烈’的反对。

可惜的是李轩已经大势已成,权遮朝堂。最终在八位辅政大臣中得到五人支持,监国长公主‘无可奈何’,只能‘被迫’应允。

接下来,这场朝议的气氛平和下来。

众人开始议论明年的年号,既然要发行新币了,那当然要有个新的年号。

且景泰离世,新帝登基已经有八个多月,还有几天就是新年了。

朝廷也确实该选一个新年号了,以示天下新帝登基,万象更新之意。

最终还是李轩一言而决,定为‘维新’。

维新二字取自诗经——《诗·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这一年号,正是为向天下间的文人士子,宣示朝廷与辅政大臣们的革故鼎新之意。

※※※※

朝议之后,虞红裳特意将李轩单独留了下来商议国事。

虞红裳定定看了李轩良久,然后轻声一叹:“轩郎熟读经史,岂不知谋身之道?那承包责任法也就罢了,可那宗室供奉法,势必要遭遇宗室群起反对攻讦。轩郎大可选一人作为棋子,不用自己站到前台的。”

虞红裳自然不会猜忌李轩,可她毕竟只是监国长公主,未来是要还政的。

而李轩今日推行的政务,无论哪一样都会引起帝王猜忌。

虞红裳担心的是日后,不论是谁,只要是在一国之主的位置,都不会容许手下有这样的权臣。

轩郎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这可能会引发不测之祸——

“我只知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李轩失笑:“这‘宗室供奉法’不用我的名头,如何能镇压住天下宗室?如何能让他们忍气吞声?”

他有‘天帝’这样的退路,自然不会在乎凡世间的毁誉。

此时他手握天下兵权,朝野间声望高隆,哪怕未来小天子猜忌又能如何呢?

等到他将变法完成,就直接辞职不干就是,也不惧皇帝秋后算账,卸磨杀驴。

虞红裳不知李轩的谋算,只能神色默默的看着怀中的虞祐巃。

她心想这朝政有李轩主持,一切都妥妥当当,其实勿需自己忧心什么。

自己还是得将更多时间用在孩子身上,得把孩子教养好,得让他识大体,知道理,也绝不能给人离间他们父子的机会。

最好是选个合适时候,告知祐巃他的真正身世。

虽然父子间不能相认,可她得让孩子知道,他的父亲其实是李轩,是这位儒门浩气琉璃的大宗师,是文才独占天下八斗的大才子,战场上兵法无敌的统帅,以一力平复乱贼,定鼎朝纲,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接下来,虞红裳又与李轩议论国事,为寝忘食,

可能是因除夕在即,腊月二十七之后李轩将近半个月都没法入宫,所以虞红裳额外的缠绵,一直到了深夜时分才将李轩放走。

李轩从宫里出来之后,就开始为越来越近的新年,越来越近的生日发愁。

现在每年一到年关,李轩就不自禁的心惊肉跳,愁容满面了。

李轩感觉那不是他的生日,也不是新年,而是他的生死劫,鬼门关。

可恼的是,往年他还有张岳与彭富来这两个沙包——不对,是助手来分担一二。

今年二人却都已吃一蛰长一智,早早就躲他躲得远远的。

不过出乎李轩的意料,这一年的除夕元旦,他居然过得平平安安。

江含韵在外追缉黑榜妖魔,直到二十六日回归京城,然后在家中整治了宴席,于除夕之夜大大方方的宴请诸女,顺便给李轩,还有偷偷遛出皇宫的虞红裳庆生。

这家中竟然平平安安,安然无恙,无论是比较刺头的罗烟与薛云柔,还是敖疏影与乐芊芊,都没有生出事非。

李轩原本已做好了被几个女孩怨怼,甚至是被狠揍几顿的准备。

所以在新年之前刻意加强了横练霸体的修行,还吃了好几颗顶级的灵丹妙药,将霸体的强度提升了一成左右。

可这都成了无用功,他完好无损,安然无恙的度过了除夕夜。

等到次日,李轩确定了自己一身皮肉都完好无恙,差点就喜极而泣,两眼中掉下泪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