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妖女哪里逃 > 维新盛世(番外2)

妖女哪里逃 维新盛世(番外2)

作者:开荒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4-04-04 14:33:19 来源:笔趣阁

王静第一时间就想天子是否想要认祖归宗,随晋王李轩改姓?

可随后他就注意到龙睿的话里,有‘承长乐长公主之嗣’这一句。

他随后就一声轻赞道:“陛下果然是晋王的好学生,真是挑了一个好时机,现在礼部怎么说?长公主那边又是什么样的说法?”

今日是十二月二十,明日就是冬至之期。

按照朝廷的礼仪典章,这是天子出郊,祭祀‘皇天后土’之日,是朝廷一年当中除了祭祀太庙之外,最重要的一个祭奠。

尤其如今新的‘天帝’已经出现,再非昊天那般的空有其名,而现在整个儒教,从上到下都对这位‘玄黄天帝’推崇备至。

毕竟当代儒圣,晋王李轩乃‘玄黄天帝’转世之身一事,早就众所周知。

如今朝廷的治政之要,儒门的数门经典,都是来自于这位文治武功冠古绝今的天帝陛下,是真正的自己人。

儒门的诸位大儒,也有意借‘天帝’这位至高神,来钳制日后的人皇帝君。。

所以明日的祭天大典,礼部准备的额外隆重。

“长公主还能怎么说?当然是避嫌。殿下从年中撤帘归政之后,就一直在长乐公主府闭门不出。不过也有小道消息说,这位早就飞升大罗天去寻她的夫君了。”

龙睿一边说着,一边面现出怪异的笑容,可随后他就感觉不妥,发出了一声轻咳:“至于礼部,现在正头疼呢!我估计还是得被迫同意,难道还真能让明天的祭天大典停下不办?何况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晋王如今在民间的声望,你也是清楚的。且我大晋上至朝官,下至百姓,可都是将晋王与玄黄天帝一起祭拜的。”

王静微一颔首,天子欲正本归源,尊晋王为‘皇父’,承长乐长公主之嗣,自然是好处多多。

这不但可进一步取得民意,也可稳固大晋朝的气运,让皇室正统深入人心。

何况陛下真正的身世,众人都心中有数,那五官气度,简直就与晋王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

这位可是真正的‘天子’,皇天之子——

“现在的问题是礼部一些人担心这次如果太轻易的让步,会让天子得寸进尺,干脆认祖归宗,改了大晋皇统。”

龙睿说到此处时,眉目之中也现出几分忧色。

天子不但是晋王血脉,更是晋王一手教导养大,不但敬重其学问,也仰慕其功业,所以这是极可能发生的事情。

偏偏天下间的百姓与军户都乐见其成,对此喜闻乐见。

可在儒家看来并非好事,不但会造成朝廷动荡,也会损害晋王的令名。

他随后摇了摇头,转移了话题:“不说这个,你这次奉天子之命去江南巡查,有何所得?说来你我二人,都有将近十六年没回家乡看看了。”

“那你真该抽时间回家乡看看,那边与二十年前可大不相同了。”

龙睿闻言失笑:“如今金陵城中八街九陌,蜃楼山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以至于人口稠密到连宽二十丈的朱雀大街都时常堵塞。就连乡间也兴起了三层墅楼,灰墙白瓦,鳞次栉比,与江南水色相映,煞是好看。

整个南直隶,哪怕是一个普通小民,也可衣丰食足,甚至是衣帛食肉,气象比之北直隶这边强多了。”

龙睿听到这里,不由现出悠然神往之色:“这都是晋王变法之功!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这十几年公务劳累都值了。”

王静点了点头:“当今的盛世,正是我辈昔日读书时梦寐以求,心向往之的。如今只有一忧,各地粮价日益低廉。百姓将多余的粮食去榨油,去喂牲畜,可吃肉吃油多了,粮食的消耗反倒更少了。

前几年太虚域外还每年从凡界大举收购粮食,可据说现在天庭也能自给自足。所以现在百姓都不愿种稻米,更喜种桑树,茶叶,油菜、玉米等等,或者把粮田丢下不管,去城里做工。

可这是极大隐患,未来一旦有事,或有饥荒之忧。我准备上书朝廷,将各地的粮田数量与产量明文规定下来,由朝廷强制执行。还有就是贪腐——”

王静说到这里,眉头大皱:“廉政院那些人也不知是干什么吃的,如今江南的贪腐,又有了些苗头。各地官员大吃大喝,公帑国资损耗严重。这些人好大的胆量,晋王辞官才几年?”

自从晋王李轩设立廉政院,这监督百官廉洁的职司,就从他们都察院剥离出了一大半。

虽然都察院之后又在院内设立了一个‘肃廉司’,可主力还是在廉政院那边。

“廉政院倒还算用心,可他们的人员太少。现如今各地都是大举建设,开山劈地,筑路架桥,到处都在施工,朝廷的银钱海一样的花出去,这就难免给那些小人上下其手的机会,廉政院的编制才不过一万多人。哪里能管得过来?内阁最近已有决议,你们廉政与督察两院都得扩编。”

龙睿苦笑了笑,然后神色一肃:“我们交部正在建的那些工程,没出问题吧?”

“你们交部啊,我只粗略了解过。问题也是挺严重的,各地工程层层转包,钢筋砖石以次充好,克扣工人与妖兽食粮,唯独预算做得好,卡得死死的,不过我建议你还是好好查一查。”

王静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与龙睿一起走出了出口。

他随后转过头,神色有些异样的看向后方那人头涌动,拥挤不堪的前厅。

二十年前,王静是万万都想不到,这世间会出现符文铁道与符文机车这东西,一个时辰六百里,从BJ至南京竟然只需一日,朝发夕至。

“这真是好东西,无论对军务民生,都有极大裨益。”

王静不由感慨:“你们交部真该多造几条的,最好将所有行省连上。”

也就在这时,他忽然望见一位穿着九品官服的官员走到了前方广场,展开一张明黄诏书。

于此同时,一个圆润清朗的男声在所有人的耳旁响起。

“本官宣政司宣政官杨凯,奉天子与内阁之命宣告最新颁发的国家大诏——”

王静神色微动,当即凝神侧耳倾听。

“——朕实为晋王与长乐长公主亲子,因昔日皇祖父无嗣,戾皇帝阴图谋逆谋反,朝中一应奸佞逼迫,皇祖父不得不行此骨肉分离之事,假端和王遗腹子之名,养于端慧皇太子名下。然而朕自襁褓之时,就由长公主一手抚养,由尚父亲自教导。

是故朕孺幕之情长存于心,也有菽水承欢,反哺衔食之愿。所以今日下此诏,是欲正本清源,重修金册玉牒,尊晋王为皇父,尊长公主为皇母,承皇母之嗣,并将朕之血脉正源广告百姓,咸使知闻。”

候车室里面的人群,顿时发出‘轰’的声响。大批的人群,都在向这位宣政官方向汇聚过去,所有人都神色振奋,甚至是面现潮红之色。

“传言果然是真的,天子居然还真是晋王之子。”

“那还有假?据说那五官眉眼与玄黄天帝的画像一模一样。”

“说来这也是一桩让人遗憾万分的事,昔日先帝在的时候,长公主与晋王就两情相悦了。结果时局所迫,不能真正结成连理。”

“哈哈!上午就听天子与礼部争了起来,看来礼部还是让步了。”

“好啊!晋王殿下于这天下,实有大功德。我等这些军户人家能衣食无忧,衣帛食肉,都是因殿下十二年治政之功。我等自当全力扶保天子,以酬晋王大恩!”

王静则与旁边的龙睿对视了一眼,然后相视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