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银狐 > 第七十六章致哈密王书

银狐 第七十六章致哈密王书

作者:孑与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26 来源:笔趣阁

第七十六章致哈密王书

等身体暖和过来,铁蛋就坐上带有火炉的暖车,直奔皇城根铁家的小院子。

在这里住了这么久,王柔花已经抽空将小院子彻底的整修了一遍,虽然房屋的高度不能高过城墙,却也变成了一座比较高大的院子。

院子外面有两座木头屋子矗立在大街上,里面居住着八位哈密武士。

事实上铁家也没有多占街道,靠着皇城这边的街道被占用了一部分,铁家就把对面自家的宅子扒掉了一半修成了街道。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笔直的大路,在这里鼓起来了一个小包。

对于铁家这种明目张胆的占用街道的行为,巡城御史上奏过一次,见没有消息,就很自然的闭上了嘴巴。

连续阴了七八天,傍晚的时候,最后一场秋雨还是落下来了,雨水里面夹杂着冰渣子,让这个深秋比寒冬还要冷几分。

“到了晚上估计会变成雪。”拉赫曼用炉火烤着弓弦对围在炉子边上的同伴道。

“这里的天气不好,雨不雨,雪不雪的一点都不干脆,刚刚出去一会,棉衣就湿透了。

校尉,大王在大石城和死羊滩灭了西夏八万大军,想来军中的那些兄弟现在一定是很得意。

咱们苦守在东京城,捞不到这样的战功,真是活活的气死人。”

拉赫曼抖抖手里的弓弦,见弓弦已经烤干了,没有一星半点的潮气,就用油纸包起来揣进怀里,用弓箭混饭吃的人,弓弦受潮就等于去了半条命。

“少咧咧,咱们哈密国最珍贵的宝贝都在这里呢,两个小王子才是咱们兄弟子孙将来吃香喝辣的保证。

保护好两位小王子获得的功勋不一定就比战阵上差多少。

跟着大王不亏,这一辈子算是够了,以前吃野草都他娘的吃不饱,现在连白白的馕饼吃着都没什么滋味。

人要知足,别他娘的想那些有的,没的。”

一个探手烤着火的侍卫忽然道:“我听说西夏人进城了,校尉,咱们哈密人杀西夏人用不着看地方吧?”

拉赫曼摇摇头道:“如果不是需要保护太后,王后,小王子他们,老子早就去干掉那些狗日的西夏人。

都把心收收,以后有的是杀西夏狗的机会。”

一群人正闲聊的热闹,忽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的街道上忽然出现了四辆马车,拉赫曼的双眼眯缝起来,朝身边的伙计努努嘴,就提着大弓出了门。

招待人从来都不是拉赫曼的任务,这个粗壮的西域大汉,只会和任何来宾拉开距离,只要来人有异动,他的羽箭一定会出现在那人的咽喉上。

马车里探出一支白皙的胖手,一面碧绿的令牌挂在食指上不断地晃荡,迎上去的侍卫,接过令牌瞅了一眼,就放行了第一辆马车。

铁蛋慵懒的声音从马车里传出来:“拉赫曼,你每次都要看到我人出现,你才会松开弓弦是不是。”

拉赫曼没有回答,依旧留在城墙根手没有松开弓箭。

“看吧,看吧,老子这张脸岂是别人能冒充了去?”铁蛋说着话把那张胖脸探出车门,无奈的走进了寒雨中。

“在路上冻透了,至今骨子里还满是寒气。”

拉赫曼从不远处走过来,认真的瞅了铁蛋一眼,就差探手去捏那张胖脸。

一大包风干肉被铁蛋从马车里拉出来,一个侍卫笑嘻嘻的接过包袱抱在怀里迷醉的吸一口气对拉赫曼道:“校尉,明天就能吃了吧?”

“拉赫曼抽出一截风干肉递给了那个嘴馋的侍卫,侍卫高兴地张嘴咬住,含糊不清的道:”我给大家试毒。”

老实人办事就是这样的,或许他们不懂得变通,却非常的安全可靠。

至于铁蛋那张难看的脸色他是不管的。

因为不被信任,铁蛋没了和拉赫曼说话的兴致,一头钻进了铁家小院的大门。

哈密国中权威最重的不是铁心源,也不是赵婉,王柔花虽然从来不参与国策,但是,她如果有意见,即便是铁心源也要认真考虑。

只要不是牵涉哈密国生死存亡的大事,没人会违抗王柔花的命令。

“滚出去,把身子暖热了再进来。”

正要掀门帘铁蛋还没进门就被王柔花给骂出去了。

张嬷嬷挑开门帘从里面走出来笑着对铁蛋道:“小王子在太后屋里,您这一身寒气的进去不合适。”

紧接着王柔花也从屋子里出来,上下打量了一下铁蛋皱眉道:“越来越胖了,以后多走路少坐车。”

说着话拉住了铁蛋要拜下去的胖身体,反手抽了一巴掌,铁蛋笑嘻嘻的跟着王柔花去了隔壁屋子。

“源哥儿真的打赢了西夏人?”刚才还平静如水的王柔花一进屋子就急忙问道。

铁蛋哈哈笑道:“八万人,八万西夏人都被源哥儿包了饺子,逃走的连三千都不到。”

王柔花捋捋胸口长出了一口气道:“阿弥陀佛,佛祖保佑。”

“契丹人两支兵马,一支被堵在沙漠里,一支被堵在天山北面,没了西夏人这支奇兵,他们只有败退的份,您看着,再有一半个月,阿大和孟元直一定会有好消息传过来。”

“真的?”安顿好孩子的赵婉掀开门帘就进来了,正好听到铁蛋那番话。

王柔花笑道:“只要平安,比什么都好。源哥儿要你来是要接我们回去吗?”

铁蛋笑道:“是的,不过不是现在,源哥儿希望您过了二月再动身,一来那时候道路还没有解冻,比较好走,二来等您和嫂嫂到了哈密,正好是春暖花开的好时候。”

再有三个月就能回哈密,赵婉听了很高兴,想起儿子的事情又有些不放心,就问道:“喜儿的事情,源哥儿有没有什么话交代?”

铁蛋认真的道:“大王说,求来的东西他不要,咱们哈密有自己的计划,不用被人指使的团团转。”

“燕云地……”

赵婉刚说三个字就被王柔花一声厉喝给打断了。

“这件事源哥儿有他的考虑,军国大事也不是我们这些妇人能参与的。”

铁蛋见赵婉有些委屈,就在一旁笑呵呵的道:“大王说了,接下来的三年,又是我哈密养精蓄锐的时候。”

王柔花笑着点点头,她觉得儿子这样做很好,哈密国最大的弱点就是根基不稳,这时候强行出兵,开疆拓土,未必是好事。

再说了,哈密国出兵燕云,或者西夏,大宋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这中间应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解决。

赵婉也知道这是急不得,遂压下急迫的心情问道:“你遇到欧阳发了吗?”

铁蛋点点头道:“我们是在渑池县遇到的,他身边人手不足,我又给他加派了一些护卫。”

王柔花点头道:“欧阳先生有大功于我哈密,照料好他的子嗣平安,是我们该做的。

你从我这里出去之后再走一遭欧阳府,把哈密这两年的变化跟先生好好说说,顺便听听先生对哈密的看法。”

铁蛋抱拳道:“大王有这方面的吩咐,还让我带来了一些哈密特产给先生,大王还有一封给欧阳先生的信。”

王柔花没有留铁蛋,她相信儿子在信里和欧阳修应该有很多的事情要谈。

目送铁蛋离开,赵婉就匆匆的打开他带来的一个木头盒子,从里面挑拣出七八封厚厚的信函,对母亲告罪一声,就急急火火的回自己的房间了。

张嬷嬷笑道:“也不知他们夫妻间有多少话要说,那么厚的一叠纸。”

王柔花瞅着盒子里剩下的一封信,撇撇嘴苦笑道:“这还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

铁蛋在欧阳修家盘恒到夜半才疲惫的离开。

老夫子对哈密国这两年发生的大小事情全都问了一遍,也听了一遍。

他更关心哈密国的民生发展,反而对刚刚发生的那一场大战兴趣不是很大。

他从来都不喜欢征战,即便是哈密大胜,他的兴致同样不是很高,在他看来,人杀人,不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都不对,这个世界本来就不该有战争这个恶魔的存在。

半夜时分,冰雨终于变成大片的雪花落了下来,枯坐在书桌后面的欧阳修,终于提起了毛笔,听着簌簌的雪花,大笑一声,就提笔疾书。

致哈密王书:

西域一别,两载寒暑,迹虽南辕,心犹北顾。

同济诸人,自西域而得大鹏之翅,高飞远走者有之,潜首耕读者有之,更有苏轼酣眠高楼,每每帝王侧顾,却言欲作酒中仙,无意劳形于案牍之间,此辈之疏懒,无可逭矣。

老夫年迈,意欲绣虎雕龙成不世之雄文,却累于才思衰竭,提笔临山望海唯余嗟叹一声。

欣闻大王虎视龙咆阵斩西夏狂人乞遇勃勃于瀚海之滨,决西夏八万悍将于死羊滩,京观浩大,平山齐岳,老夫闻听尚双股战战,遑论蛮夷之辈,经此一事,隗明氏终不敢北顾也。

忆昔三载泮游,日与圣心相左迕。若走马斗鸡,飞鹰逐狗,无益之事,无时无之,至今思来尤觉汗颜,倘有微薄芹献,有益于哈密国者,也属因人而成事者也。

大王足下岳岳,尤拔于十百千仞之上者,乃俯首蒿莱,托墨于我,修尤是感激。

大王以哈密之百年事详询,修老迈之躯何敢言军国大事,大王素有观叶落而知秋之才,又有高瞻远瞩之胸怀,当自决之。

老夫虽不到耄耋之年,也尝听闻——乳虎啸谷自不可稍有顾盼,雏鹰展翅自不可夺腾飞之志。未尝听闻,囚形之虎,锁脚之鹰可成王者也。

今犬子发久慕大王雄风,意欲为大王足下奔走,此子虽然驽钝,却心性纯良,又经六年磨勘,州府之事大可托之,想来尚堪一用。

老夫年迈,万里奔走恐有性命之忧,唯扶藜杖静观庭前花开花落,含饴弄孙自得其乐,再不闻江湖之事,朝堂案牍,得享永年已是侥天之幸,何敢妄求青史留名。

大王气吞万里如虎,弹指间封狼居胥,汗青留名自是理所当然,修自当为大王鼓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