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银狐 > 第七十五章金城县男爵

银狐 第七十五章金城县男爵

作者:孑与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26 来源:笔趣阁

第七十五章金城县男爵

金城县男,食邑四百户。←頂點小說,

这就是赵祯给给铁心源的报酬,被金字写在一张黄色的绢帛上,据说这块绢帛是内府特制的绢帛,上面的字永不褪色,更加的不会被虫子咬坏。

在大宋,封王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在真宗朝,几乎出现了朝中没有王爷的窘状,还是到了赵祯时代,才破例分封了六位王爷。

至于别的爵位,皇帝也是轻易不拿出来的,即便是包拯为大宋皇朝出过死力的大臣,也不过是官至二品,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

这个侯爵,也只能由包拯来享受,一旦包拯亡故,这个爵位也就烟消云散了。

铁心源虽然爵位比不上包拯,两人的食邑却是一样的。

只不过包拯应该给一千八百户,皇帝给了四百户,铁心源应给给三百户的,皇帝却多给了一百户。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皇帝赏赐铁心源要比赏赐包拯随意的太多了。

赵婉一整天都笑眯眯的,有事没事就拉着铁心源的手摇晃,人变得更加娇憨,行事也更加的不在意礼仪。

张嬷嬷看在眼里,却笑在脸上,本应该阻止他们俩人如此亲密的,这时候完全就当是看不见。

封爵了,完全有资格向公主提亲了……赵婉认为自己和铁心源之间最后的地位鸿沟也不见了。

王渐抱着西瓜吃的痛快,见铁心源和赵婉璧人一般的勾勾搭搭,这让他用勺子挖起西瓜来更加的畅快。

自从上一次公主给了他大半个西瓜用勺子挖着吃之后,他就喜欢上了这种吃法。

铁心源笑的的有些艰涩,不过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松开赵婉的手。

不论是张嬷嬷还是王渐,他们都理会错赵祯的心思了。

大宋的驸马不是来自江南,就是来自东南。这已经是皇族的一个共识了。

要供养庞大的东京,无论如何也缺少不了江南和东南。

如果没有江南和东南通过运河输送大量的物资进入东京。仅仅依靠东京城周边那些已经被开垦了好几千年的贫瘠土地根本就无法养活城里的上百万人口。

整个大宋如果论到那个地方赋税最重,非江南和东南莫属。

这样做并非是朝廷对这两个地方有什么意见,而是出于国策的需要。

抽干这两地的财富,避免两地生乱,乃是自太宗时期就已经确定的国策。

既然是朝廷需要这两地贫穷,想要抚慰地方,自然是不能用金钱或者减税。

能用的法子就是科考和下嫁公主。

朝廷里的官员大约六成出自这两地,但是仅仅是数量而已,能成为大宋高官的人,最多的还是北方人。

到如今。南方的官吏已经叠床架屋的安排满了,剩下的只有下嫁公主了。

赵祯是一个头脑非常清明的人,即便是自己再受恩宠,如果需要,他会毫不犹豫的把赵婉嫁给东南的土财主。

四十年间,大宋嫁到东南,江南的公主足足有六位。

王渐赵婉他们都只是看中了男爵的爵位,却忽视了男爵前面的金城县三个字。

金城县在那里?

在兰州!

狄青八年前就驻扎在距离金城县不到五十里的青城,他在那里和西夏猛将花尺八里对峙了三年。也整整作战了三年,三年时光将一个西北重镇兰州打成了一片焦土。

直到现在,兰州城依旧是一片三不管的地区,不论是李元昊。还是角厮罗甚至是那里的原住民羌人,都可以随意的进出兰州城,与城里的胡狼共舞。

铁心源明白,皇帝给自己的封地只是说说而已。自己回不到金城县去的,事实上大宋勋贵都只能接受朝廷给的俸禄,没有人能够实际控制自己的封地。

铁心源男爵麾下的四百户农家。他们依旧向朝廷缴税,然后朝廷再把收到的赋税折算成银钱发给铁心源。

金城县男是一项荣誉,同时也是一个枷锁,按照大宋律法,如果金城县没有了,自然就不会再有什么赋税给铁心源,而铁心源如果还想保有金城县男的爵位,就必须协助官兵收复失地。

封地在百战之地……皇帝的意愿不说自明。

铁心源收拾心神,愉快的帮赵婉采集了一大把野花,编织成花环戴在她的头上,看着她欢快的在草地上旋转着,微笑着,铁心源的胸口微微有些发痛。

这样的经历他曾经有过……

工地上的各项工程进行的如火如荼,不论是引水修建喷泉,还是从远处整颗移栽大树处置园景,大宋的工匠们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宫室内部的贴砖工作已经彻底完成了,里面的取暖铜管也已经铺设完毕。

然后,铁心源就下令封存了宫室,开始由他自己领着水儿,火儿,福儿一群人,开始里面灯具安装。

坐在久违的马桶上,铁心源差点痛哭流涕,一具小小的马桶,彻底的将他的思绪引向遥远的过去。

拉一拉垂在储存在房顶的清水就从铜管里倾泻而下,带着污物直入排污管道。

十六盏五颜六色的玻璃灯具被安稳的吊到房顶,只要摇动安装在墙上的绞盘,那座巨大的灯就会缓缓的降落,点亮蜡烛之后,再升上去,蜡烛产生的烟雾会随着排烟管离开,却把蜡烛的光明留在房间里。

每到晚上,铁心源会点亮所有的蜡烛,一个人在这座不算很大的殿堂里漫步,就像是一位游吟的诗人。

屋顶的玻璃灯随便洒落残破的光斑,与窗外的那一轮明月相映成趣。

盘腿坐在大厅的中央,看着四周光洁的瓷板墙面,探出手摸摸还带着日光余温的地板,沉吟片刻,就站起身,走出了殿堂。

来到母亲的帐篷边上,稍微站立了片刻,就听母亲道:“源儿,你站在外面作甚,进来吧。”

铁心源用手搓搓面颊,走了进去笑道:“夜色已深,母亲怎么还没安寝?”

王柔花看着铁心源道:“巧儿走了是吗?不回来了?”

铁心源笑道:“没有的事情,他就是去办点事情,过些天就回来了。”

王柔花拉着儿子的手道:“你这些天心思很重,娘就没有打搅你,今夜见你独自一人在那座房子里停留了好久,可是有什么决断了?”

“金城县男爵,恐怕是有问题的。”

王柔花笑道:“你太公的爵位是韩国公,你大舅爷的爵位是南阳郡侯,娘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奥秘。

这爵位啊,没有那么好拿,别人都是成年累月的拼死拼活的打基业,有时候需要好几代人的积累,才会被封爵位。

我儿崛起的还是太快,依靠一些钱财进贡获得的爵位能够好到哪里去?

皇家既然已经承认你可以有爵位了,那么,接下来,就要你流血了。

只有你流过血,人家才会真正的承认你是他们中的一员,才能与国同休。“

铁心源皱眉道:“大宋没有与国同休的爵位。”

王柔花苦笑道:“当然没有,你看看当初依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现在在哪里?

寇准功高盖世,如今他的子孙落魄成了莱阳城里的脚夫,又有谁会多问一句?

三槐堂王家如今过的战战兢兢,也是这个道理,你太公为大宋流过血,后代没有,现在是到了需要弥补的时候了。

熬过去自然会一帆风顺,熬不过去,赵普,寇准就是王家的前车之鉴。”

铁心源摇头道:“舅公是舅公,我是我,一家姓王,一家姓铁,两不相干。”

王柔花笑道:“当然应该是这个样子,娘宁愿你整天跟着巧哥他们胡混,也不愿意你多接触王家,就是这个道理。

王家这棵树太大了,一旦被风吹倒,树上的安居的鸟儿总会受伤。

咱们家就我们母子二人,人口少,掉头也容易些,没必要全部挤在一棵大树上过活,那样太危险。

你三舅公早就有安排,将家里最出色的子弟全部安置在老家,只把一些无用的酒囊饭袋留在东京,就是为了预防不测。”

铁心源笑嘻嘻的靠近母亲身边,亲昵的脑袋枕在母亲的腿上道:“母亲的意思是王家的烂摊子咱们不接?”

王柔花那指头点了一下儿子的额头道:“当然不接,也没办法接,陛下一下子把你抬举到金城县男的地步,意思就是不准王家用你。”

铁心源点点头道:“金城县男也不是一个好差事,要是这爵位有一天没了,您别怪孩儿就好,咱们还是好好地在东京城卖汤饼比较好。”

王柔花笑道:“娘应该好好地留在东京卖汤饼,你该出外游学了。

只要你不在东京,万事都好说。”

铁心源摇摇头道:“即便是出去游学,孩儿也会带着母亲一起去游学。”

王柔花噗嗤一声笑道:“哪有带着老娘一起游学的。”

铁心源看着帐幕外面的星空笑道:“有,我不但听说过有人带着老娘游学,还听说过有人背着瘫痪的老娘一起游学。

这不算什么什么大事,只要母亲在,孩儿即便是走到天涯海角都没有什么问题,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安身?”(未完待续。)

ps: 小侄女的病复发了……大夫说基本上没救了,这两天在为孩子尽最后的心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