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银狐 > 第十六章黄沙漫漫楼兰城

银狐 第十六章黄沙漫漫楼兰城

作者:孑与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24 来源:笔趣阁

胥吏老何见府尊大人有些不高兴,刚刚凑过去想要解释一下,就看见府尊正在看一个挑着两大捆柴火走进城门的汉子。天『籁小 『说WwW.⒉3TXT.COM

事实上,不仅仅是府尊在看,守候在瓮城里的宋人也在看,且不论男女。

铜子的想法没有那么多,父亲带着孩子,妻子在收拾新家,想要做饭吃的时候,才现新家里面别的东西都有,唯独没有柴火。

进城之前,就见到了一大片死去的胡杨树林,他拎着斧头匆匆的砍了一担柴火,赶在日落前进了瓮城。

铜子知道有人看着自己,可是,家里的孩子已经饿了,这么多天孩子没吃一顿热乎饭,大人都快受不了了,何况孩子。

因此,不论别人如何吱吱喳喳的向他打听城里的情况,他都一言不的快往家里走,谁有工夫和这些蠢货磨牙,家里的老婆孩子还饿着呢。

黄元寿眼看着铜子走进了内城,笑着对老何道:“忙碌了一年多,这座古城,终于有了人间烟火。”

黄元寿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假,从去年菖蒲海开始蓄水,哈密工匠就在紧锣密鼓的为修建楼兰城做准备,为即将到来的大群宋人修建住处,期间经历的困难,这些楼兰的官员们各个深有体会。

这是哈密国建国计划的一部分,只有当楼兰城修建完毕之后,诺大的哈密地区才会被自己的城池包围起来,这样会有效的隔绝盗匪,马贼进入哈密的可能。

也只有将一整套完整的防御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哈密国的腹地,才能真正的成为一大片可以利用的广袤国土。

铁心源对楼兰城的修建报以非常大的希望,他明白,一旦孔雀河回到了故道,楼兰古道也就会不可避免的重新兴盛起来。

这座城池是哈密国最重要的西北军事要地,他的建成预示着哈密国对菖蒲海和楼兰古道的控制已经成了现实。

即便穆辛沿着孔雀河顺流而下,也必须要攻下楼兰城,才能继续向哈密国腹地挺进。

早在建城之前,铁心源就要求,这座城池里的居民宋人应该占绝大多数,这可以保证这座距离清香城最远的城池即便在没有多少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绝对的忠诚。

回鹘人野性难驯,哈密国即便是付出了自己能付出的所有努力,依旧有很大一群回鹘人不认同哈密国。

去年一年,铁三百手下杀人无数,欧阳修耗费了钱粮无数,双管齐下,种族的融合依旧不是很理想。

因此,哈密国上下,对回鹘人的偏见很深。

如果迁徙过来的是回鹘人,哈密官员就认为只需要给他们修建一些住所,用不着有什么城池来保护,即便是因为军事原因必须修城,也不必修造很大,只要修建一座小小的军城就足够了。

现在,铁心源要的是一座西北重镇,将来的丝绸之路要从这里经过,如何敢把野性难驯的回鹘人大量的放在这里?

只有把回鹘人那个在眼皮子底下时时监管,才是正确的。

楼兰城就在菖蒲海的边上,哈密国也没有另外选地方,直接就在原址上修建楼兰城。

很早以前,楼兰才是西域的咽喉要地,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

可惜,在六百年前,孔雀河改道之后,随着菖蒲海逐渐消失,楼兰国也就是后来的鄯善国,被回鹘人攻破之后,这个国家就彻底的消失在沙漠中了。

同时消失的还有通过楼兰的西丝绸古道。

水才是沙漠戈壁上的生命之源,没有了水,生命就无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

自从铁心源派水儿带人炸开了早就被泥沙淤积成地上河的塔里木河堤坝之后,接受了大量水源的孔雀河就不得不再次改道,向菖蒲海进,最终留在了楼兰。

春日里的孔雀河水流量是最大的,山脉上的冰雪融化之后让这条河流重新显露出了狰狞的模样。

仅仅十个月的时间,菖蒲海的水域面积就扩展了整整三百里终于有些烟波浩渺的意思了。

生命的强悍,在这个春天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干旱了足足六百多年寸草不生的菖蒲海,仅仅经历了一个有水的春天,菖蒲海周围就变成了一个繁花似锦的世界。

或许这些植物沉寂的太久,当春意融融的时候,它们就迫不及待的钻出大地,万物复苏。

在那些已经死去很多年的胡杨下,无数的幼苗从土地里钻出来,饥渴的向天空延伸自己的枝条。

接收大宋罪民屯垦楼兰,是哈密今年的头等大事,黄元寿去年十一月就领了这个差事,带着一万多分配过来的回鹘流民,已经在菖蒲海边工作了整整大半年。

而哈密将作营的将作们,更是在去年九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楼兰城选址了。

只可惜楼兰附近没有多少山峦,即便有一些不高的山峦,这些山峦上也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岩石给黄元寿修建楼兰城。

古老的楼兰城墙全部都是黄土加上麦秸夯制而成,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已经变得破败不堪,胡狼出没其间,早就不堪使用。

在荒芜的戈壁上修造一座坚固的城池这谈何容易,这里多的是黄土,却没有木料和合适的石块。

将作营的工匠们很幸运的在孔雀河的故道上找到了大量的红胶泥。

于是,这些兴奋的工匠们,就用红胶泥来修造楼兰城城墙的筋骨。

当两圈由红胶泥堆砌的矮墙起来之后,工匠们就率领回鹘人在两道围墙中间填充了大量的胡杨干柴,用猛火油点燃之后焚烧。

三天之后,两道原本松软的红泥墙就变成了坚固的陶器墙,有了这两道筋骨之后,再用黄土夯制土墙,五个月后,一道高达四丈高的坚固城墙就慢慢的出现在古楼兰的遗址上。

铜板父子来到楼兰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中旬了,正是楼兰一年中最好的时光。

原本鼓噪不休的罪囚们在住进结实的房子之后,面对铁三百严厉的管制,慢慢的也就认命了。

黄元寿也在同一时间下了命令,要那些来到哈密的女罪囚,必须在一个月之后嫁人,一旦过这个期限,官家就会给她们进行官配。

铁心源在看到黄元寿的文书,问过欧阳修的意见之后,就不再作声了,他很看不习惯的官配行为,在大宋屡见不鲜,在前唐更是如同家常便饭。

国家在经过大战百废待兴的时候,为了增加人口,施行官配还给女子出嫁妆,乃是大大的义举。

欧阳修根本就不把这些进过牢狱的女子当人看,觉得国家能够强行把这些女人赔上嫁妆嫁出去,简直就是对那些女子的恩典。

这事都做成了恩典了,铁心源自然无话可说。

事实上黄元寿仅仅给了这些大宋罪囚们十天的考虑时间,楼兰城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没时间等那些男人或者女人矫情。

因此,像铜子这种有老婆的家伙,就被官府征召了去临时充当女方家主,三天送走了十五个新娘子。

宋人罪囚一批批的过来,七八千座房屋,根本不足以安置将要到来的十余万大宋罪囚。

早先能用的枯死的黄杨木料已经被用尽了,现在想要继续盖房子,荒野里那些被挑剩下的黄杨用不上。

好在,哈密官府就地取材烧制了大量的红泥梁柱,总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把苦日子过的有滋有味,这是宋人的天赋,别人学不来,至少,在回鹘人看来,宋人们已经在这片近乎于地狱一般的地方,过上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只会笑话宋人的愚蠢。

回鹘人弄不明白,一寸长的小鱼被腌制之后,味道为什么会那么好吃?

他们更弄不明白,楼兰地面上起来的黑色地皮,那东西牛羊都不吃,为什么被宋人淘洗干净之后随便加点野菜,就能弄出美味的地皮菜包子。

最重要的是,还没有进入秋天,这些和清香城里的宋人有很大区别的人就已经开始储存食物了,为此,他们不惜从现在就开始饿肚子节省粮食。

捉到的黄羊不吃,而是把肉用盐巴腌制之后挂在房梁上,挖到的野菜也不吃,而是把它们晒干,装在陶瓮里,他们只要有点时间和空闲,就会驾着独木舟去菖蒲海里打渔。

菖蒲海里的鱼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这片湖泊形成只有大半年的时间。

因此,宋人往往会失望的从菖蒲海里回来,看着那些宋人提着一串巴掌大小的小鱼回来,回鹘人就像是看到了傻子一般。

一天的劳作已经足够辛苦了,他们不明白宋人为什么会这样执着的储备粮食。

回鹘人看宋人像是看到了傻子,宋人看回鹘人也是同样的想法。

没吃过观音土的人是不明白饥饿有多么的可怕。

西域地大物博,湖泊里有鱼,地面上有走兽,山林里有山珍,食物是不匮乏的,多少年以来,回鹘人总能找到一些吃的过冬,更何况,官府每个月都会有粮食分下来,有的时候甚至还有一些鱼干和油脂。

草木开始枯黄的时候,宋人和回鹘人的生活已经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官府一视同仁的放粮食之后,回鹘人们惊讶的现,宋人的餐桌永远比他们的餐桌丰富的太多了。(未完待续。)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