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银狐 > 第九十七章孟开山的生意

银狐 第九十七章孟开山的生意

作者:孑与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24 来源:笔趣阁

苏轼彻底的爱上了哈密这个地方。

十天前他还在抱怨哈密的风沙和寒冷,以及没有多少变化的食物。

十天后,苏轼觉得哈密的风沙中都带着一股栀子花的清香,清冽而悠长。

到现在,他都没有见过阿伊莎面纱下的容貌,这反而让苏轼起了好奇之心,他在等待,等待有一天阿伊莎亲自摘下面纱让他看个清楚明白。

每日里总有干不完的文案,所以很少有时间去作诗,今天案牍之事作罢,见墨池中还有一点残墨,遂提笔写道:“天山月冷,残红暖心。”

写完这两句之后,却不知该如何写下面的句子,脑海中尽是精灵儿那双柔媚的双眼,遂丢下毛笔,打开一个木头匣子,取出两锭银子揣怀里,长吸一口气就出了公廨,径直朝飞瀑边上的瓦市子走去。

瓦市子里有一座名叫汴京的茶楼,开茶楼的是一个叫孟开山的宋人,他原本是一个行商,走到哈密之后遇到了强盗,随从死伤惨重,货物也全部丢失。

不得已才求救于哈密王,十天之后,哈密王手下的将军拿回来了他的货物,同时,也带回来了马贼的首级。

货物失而复得,随从却死伤殆尽,孟开山自己也瘸了一条腿,想要回家,终究不敢独自上路。

就变卖了自己的货物,在清香城里开了这家名叫汴京的茶楼。

原本开这座茶楼,只是找一个法子安慰一下自己而已,全部照搬了他在东京见过的樊楼模样,谁知道,茶楼一开,生意竟然兴盛至极,就连哈密国的太后,王后也经常来到这里喝杯茶,与亲近的哈密臣属家眷一起听听曲子,看看歌舞,这让孟开山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

开业一年多,获利颇丰,甚至超过了他冒死行商所得,于是,孟开山就决定将根基扎在哈密,准备等哈密度过眼前的粮荒之后,就雇佣那些雇佣兵将自己在东京的家眷接过来,一起在哈密过活。

苏轼孟开山自然是认识的,不等苏轼发问就笑道:“官人来的正是时候,再过一柱香的时间,就到精灵儿献舞的时刻了,您的座位小人依旧给您留着,依旧还是喝小龙团?”

“有心了,再给我加两样干果,炒制的山核桃味道不错,另外啊,腌制的无花果也不错,多上一盘填填肚子。”

孟开山笑道:“咱清香城哪样都好,就是这粮食是一个大问题,害得官人要用干果来填肚皮,真是罪过,如果官人不嫌弃,小店还有一些小馄饨,官人来一碗去去寒气如何?”

苏轼吧嗒一下嘴巴笑道:“全国上下都把嘴巴扎起来过苦日子,你这里竟然有馄饨,难得啊,给我来两碗,今天公廨里的饭食就是喂猪的做的,黏黏糊糊的看一眼就吃不下去。”

“哈哈哈。”孟开山见苏轼说的有趣,陪着笑了一阵,就把苏轼迎上楼,安排胡姬给苏轼烹茶,上饭,他自己来到后台招过舞姬团的老板和拉尔道:“苏相公又来了,是专门来看精灵儿的,一会安排精灵儿多跳两曲。”

和拉尔笑道:“这是自然,苏相公可是精灵儿的恩人,可惜啊,精灵儿这孩子还是有些倔强,不肯陪苏相公喝杯酒,否则……”

孟开山摆手道:“你知道什么啊,苏相公即便在我大宋,那也是一等一的风流人物,什么样的美人儿没见过。

你们胡姬里头好不容易出了精灵儿这么一个洁身自好的,苏相公也就对她多了几分怜惜。

别毁了这份好感,只要精灵儿能跳一场好舞,唱一首出彩的曲子,苏相公的赏赐就少不了。”

阿伊莎听和拉尔说苏轼来了,就暗笑一声,觉得今天应该给这个色眯眯的家伙一定好处才行。

总是这样挑逗这个呆头鹅是不行的,时间长了这个家伙不耐烦就糟糕了。

自己想要在清香城里平平安安的混下去,少了苏轼的帮助可不成。

阿伊莎不用露脸,只需要露出自己纤细的腰肢和丰隆的臀部就足以让汴京楼上的客人们疯狂了。

再加上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蛇舞,更是让和拉尔不敢出去收钱。

铜钱如同雨点般的从二楼丢下来,中间还夹杂着一些银锭,苏轼丢出来的五两一锭的银子更是将收钱的柳条筐砸了一个大洞。

阿伊莎的装扮非常的惹火,一条抹胸,一条绣着花的紧身绸裤,一双鞋尖上翘的胡靴将她美妙的身姿勾勒出一种立体的美感。

苏轼眼看着阿伊莎婷婷袅袅的从楼下走上来,在所有客人牙痛般的吸气声中,一边旋转,一边抖动双臂向苏轼敬献了一杯酒。

苏轼笑吟吟的从阿伊莎手中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立刻就引来孟开山这些好事之徒的轰天叫好。

苏轼探出手很想一把搂住阿伊莎的纤腰,阿伊莎却蛇一样的扭动一下身体,让苏轼捉了一个空。

然后就如同受惊的小鹿一般下了二楼,匆匆的进入了一楼狭窄的戏台小门。

“这就是一个磨人的小妖精。”孟开山低低的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就笑吟吟的来到苏轼身边道:“总会有机会的。”

苏轼把玩着阿伊莎送来的酒杯笑道:“西域女子也有这样的风情很难得了。”

孟开山道:“恨不能身在汴京,精灵儿这样的女子定能引得五陵少年争缠头。”

苏轼摇头道:“京中多恶霸,她要是去了汴京,钱自然会赚很多,最后,一群恶狗相争,精灵儿连骨头都剩不下。

不说别人,就夏悚,韩琦,文彦博这些色中饿鬼就放她不过,恐怕论到最后,他们会把精灵儿分解成艳尸来满足他们的颜面。”

孟开山嘿嘿笑道:“左右不过一个胡姬罢了,长得美艳一些,能去东京也是她的福气。”

苏轼瞅瞅孟开山道:“你今天怎么总是提起东京?哦,你想把家眷接过来是吗?

这事你不用找我,直接去哈密找那些雇佣兵就是了,听说,现在军营里连西夏雇佣兵都有,你只要雇佣上十几个西夏雇佣兵,把你家眷接过来不成问题,还不用走战乱的青唐,直接从西夏入境就没问题。”

“可靠吗?”

苏轼点点头道:“可靠,我也没有弄明白,那些如狼似虎的西夏人为什么进了哈密之后一个个就成了谦谦君子,干活比谁都卖力,只要受雇佣出战,凶猛的如同饿狼。

这段时间他们接了不少活计,最出名的一次,八个西夏雇佣兵护送一个商队去海盐丘,八个人干翻了一支五十多人的马贼团,战死了四个,剩下的四个伤兵硬是坚持着把商队送到地方上,这股子狠劲咱们宋人的雇佣兵可没有。

这一下子就把口碑给做起来了,现在,找西夏人当护卫的商队很多,没听说有劫货跑人的。

你要是担心就去找一个叫做洪老七的宋人,他现在专门给雇佣兵拉线找活干,要他作保,一定会把你的家人平安接过来的。”

孟开山咬咬牙道:“如果小人从东京顺便运送一趟货物您看能不能从西夏走过来?”

苏轼道:“什么货物?”

孟开山笑道:“小人打算把这座茶楼改成酒楼。”

苏轼撇撇嘴道:“死了这条心吧,现在粮食都不够用,谁会允许你拿粮食酿酒。

在哈密,粮食就是一条死人线,谁触碰谁死,大王不止一次的说了,商业可以兴隆,买卖可以兴旺,唯独粮食不能乱,一乱,就会有百姓饿死。

所以啊,老孟,粮食的主意不能打,真的会死人的。”

孟开山笑道:“相公,您比谁都清楚,咱们哈密原本是不缺粮食的,就是因为涌进来的流民太多,我们的粮食才不够吃。

咱们哈密周边多得是肥美的土地,只要明年开春,咱们大规模的种植粮食,粮食也就不成问题了。

老汉经商多年,见过这种事态。

现在是粮食不够用,大王和左相大人他们一个个都忧心如焚,生怕粮食出问题。

因此啊,来年开春,种植粮食一定是官府的头等大事,这官府啊,总是矫枉过正,今年缺粮食,到了明年,全国上下都要种粮食。

我听说太后的花园里都不再种植花木,改种菜蔬和粮食了。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不信您看着到了明年这时候,粮食一定会多的吃不完。

这时候咱们跟官府商量,买一些吃不完的粮食来酿酒,这就没问题了。”

苏轼诧异的瞅了孟开山一眼道:“没看出来啊,你这家伙还有这眼光。

你说的没错,明年咱们哈密官府的重心就是种植粮食,明年种植粮食的田亩要比今年多出两百七十万亩,也就是说,大雪山,巴里坤湖,胡杨地,哈密河两岸,要派出一百万人去种粮,你说的情形有八成可能会出现。”

孟开山笑道:“所以说嘛,小人准备从东京请一些酿酒师傅,采买一些精致的酒具,碗碟,如果有愿意来哈密的出彩歌姬也请一些过来,这样,咱这汴京酒楼,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汴京酒楼。

让您在哈密就能享受东京能享受到的一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