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夜天子 > 第73章 最无奈苍生无辜,岂惧那几个阎王(三)

接下来月旬的时间,纪寻确实做起了壁上观,他虽不动也不问,却也知道时局的全部发展过程。

首先,信王、孙承宗、袁崇焕三人联名上书,表示那三万将士被俘虏全是他们三人的罪过,所以他们三个愿意入后金为质,换回那三万被俘的将士。

几日后,纪寻收到了魏忠贤的来信,心中将纪寻大大夸赞了一番,并象征性的问了问纪寻的意见,可纪寻的回信还没到京城呢,皇帝的圣旨已经到了山海关。圣旨中皇帝宽恕了信王三人的罪过,然后对他们三个说,你们放心去吧,大明不会忘记你们的,朕不会忘记你们的。

然后,大明的使者团开赴盛京,敦促和谈相关事宜。双方达成协议,大明朝支援后金粮草百万石,并开放互市,为结永世之盟好,双方互换人质,大明这边便由信王孙承宗袁崇焕三人去,而后金方面也送来了一个质子,竟是皇太极。

皇太极竟然被当做质子送了过来,这大大出乎了纪寻的预料,他立刻认识到,努尔哈赤所谋甚大,怕是朝中局势很快便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却无奈,此时的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皇太极经由山海关往京城而去。

天启六年腊月初八,山海关内外人潮涌动,万千将士和数十万百姓自发的在这寒冬腊月走出房门,去悲送他们眼中的英雄。纪寻非常不愿意出来送这三个家伙,却无奈他作为平辽大将军现任的辽东经略,他必须出面。

信王的随行人员里,柯行之也在其中,这人并不起眼,可纪寻却知道,此人或许是前往盛京的这帮人中唯一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人。

不管万众如何的不甘不愿,他们几个人终归是走了,但他们换回了大明三万将士的回归,亦换得了辽东十数万将士的忠心。

想想何其好笑,纪寻呕心沥血,承受着无限的压力,耗费了无限的钱粮,可到头来所有的功劳名望都被信王他们这伙人带走了,留给纪寻的只剩下千夫所指,万众唾骂。

夏八颇为不忿,纪寻却是平常心,他知道,自己在辽东也待不了多久了,魏忠贤肯定是不会让他在辽东待太长时间的,所以在离开之前,纪寻还有许多事要做,他没有自怜的时间。

很快,纪寻颁布了军屯制度,其中诸般细节不必论述,却有一点非常的不近人情,纪寻规定,即刻断掉所有难民之补给,想要吃饭,你就得干活,去给我修建城池建造民舍,想要不劳而获,绝不可能。

难民们本不以为意,毕竟自出关以来也没得过朝廷的什么补救,所有的救灾钱粮都是信王和乾门所出。这也是让纪寻极为生气的一点,因为他突然发现这几个月来钱粮虽耗费了无数,可垦荒的相关事宜竟然进展的相当缓慢,相当于纪寻白养了这百万难民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还他娘的把这群人养刁了,竟理所当然的觉得吃白食是应该的。

可把纪寻气坏了,这和他的初衷完全不符,所以他把心一横,所幸直接带兵断了乾门的补给线,将乾门在辽东所留的钱粮全部没收了,并抓了一大批的乾门之人。

几日后,熊三来信了,问纪寻为何这么做,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于是纪寻更气,回信大骂熊三是个猪脑袋,却也因此认识到了乾门缺少谋士的不足,将之暗暗记在心底。

不管怎么说,在纪寻的铁腕之下,难民们度日的口粮立刻断了,于是他们只能一边在心里痛骂纪寻的祖宗十八代,一边无奈的拿起铁锹榔头,在这寒冬腊月挥汗如雨去换得那点可怜的口粮。

军中也不太平,将士们虽然得过纪寻的赏赐,可那点钱的用作并不足以让将士们爱戴他,且后来又出了个比纪寻更大方的袁崇焕,于是乎将士们对纪寻更不待见了。对此,纪寻的应对一日既往的狠辣,先是威逼利诱拉拢了几个人,再找点借口砍了几个人,然后,军中平静了。

总的来说,信王等人入后金为质后,辽东便处于纪寻的魔爪之下,整个辽东一片阴霾,百姓们怨声载道,将士们度日如年。可他们一叶障目却没有看到,在纪寻这般铁血的管制下,偌大个辽东堪称日新月异,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各城池焕然一新,各军镇豁然耸立,并且开垦出了三百万亩农田。

这肯定是一个奇迹,可这个奇迹却少有人能看到,亦没有任何人感激纪寻的付出。

但纪寻无所谓了,当他看到初春之时那三百万亩农田中劳作的百姓时,他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因为此时的辽东若无天灾**,是足以自给自足的。

天启七年三月三日,纪寻在万众的期待中离开了山海关,往京城而去。那一日的辽东万众皆欢呼雀跃,鞭炮声此起彼伏,比过年还要热闹,可他们却从不会想想,他们的鞭炮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只记得纪寻对他们的压榨和欺压,却浑然想不到自己之所能活着度过这个冬天,到底是谁在位他们报价护航。

是信王朱由检吗,不是,朱由检的能力并足以让他们活过这个寒冬,是袁崇焕吗,更不是,他只是单纯的拿着纪寻的钱粮拉拢民心而已,是孙承宗吗,也不是,孙承宗或许有能力,但他没钱。

而纪寻得到了什么呢,在老百姓眼中,纪寻得到的太多了,他才不过二十三岁,他已是平辽大将军,他已是正二品兵部尚书,圣赐尚方宝剑,荣耀加身。可这些东西纪寻在意吗,他并不在意。那么他失去了什么呢,他失去了千万民心,他失去了大半的身家。

饶是绛芸轩和纪家商行日进千金,也不够纪寻这般挥霍啊,他在回去的路上算了算,仅这几个月的时间,他姜然耗费了白银上千万两,孙庆阳和芸娘早已不止一次的来信告诉他,若是再这么花下去,用不了多久绛芸轩和纪家商行都得破产了,可他却义无反顾的支撑了下。

他几乎以一人之力让荒废的辽东获得了新生,但,他被万众唾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