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电影世界大抽奖 > 第九章 大地主种田记

电影世界大抽奖 第九章 大地主种田记

作者:熊猫胖大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0-29 03:53:08 来源:笔趣阁

当项少龙来到邯郸的时候,左小右已经在这里度过了四个月之久,在乌家的帮助下,左小右在靠近乌家的地方买下了一座大宅院,并圈了十几亩地,挖了一个两千多平米的人工湖,引水灌入,不但平时可以赏景钓鱼,还可以当做灌溉农田的水源。

其它地方,有三亩地开垦为农田,另外还借助这个时代能工巧匠的技术,盖了两个简易的大棚,有了大棚,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果蔬,这也是左小右打算用来种植自己那些种子的地方。现在已经到了秋天,要想种植农作物,只能借助大棚的力量。

整个庄园都是以左小右的意见整理、修建而成,左小右一脑袋稀奇古怪的想法,让无数人感到稀奇,但他自编的殷商后裔的身份帮了他,自从那次乌氏带着他去见了赵王,又在赵王面前装了个**,他就得到了悠闲调用能工巧匠的权力。

过去四个月,左小右种的一些短季作物已经收了一茬或几茬,这些东西左小右通过请赵王和乌氏等赵国权贵前来参观和试吃之后,都被左小右的这些种子征服了。

赵王和那些真正爱国的人更是把左小右当成了上天赐给赵国的宝物,对左小右可谓层层布防,严密保护。虽说左小右可以在邯郸城内肆意走动,但说难听点就是被软禁了。左小右自己也不介意,反正他本来就没有离开邯郸的打算,有了一堆的人手,反而对他进行各方面的推广,增强赵国国力,以及自身的名望大有好处。

最近左小右中指的土豆和地瓜等高产作物就要到收获的时候了,相信到时候赵王看到产量,他怎么也会跟大熊猫的待遇差不多了。

因为左小右的作用愈发的凸现出来,赵王和邯郸的权贵们对左小右都是无比的看重,或荣宠、或拉拢、或巴结,总之各种好东西送了一堆,别的不说,光是美女就送了好几百。

这些美女的级别都不下于芳芳,但她们在左小右的庄园中只不过是丫鬟下人或歌舞伎的身份,只有更上一个等级的才被左小右收入了后~宫。

这其中就包括了舒儿、**这两个命苦的女人,当然还有更重量级的,比如乌廷芳就被乌氏送给左小右结亲,赵王更狠,把赵倩公主嫁给了他。

对,就是那个原本要被嫁到魏国,由项少龙护送的那个公主。原著中,赵倩在项少龙代表秦出使六国的时候,吕不韦派人冒充燕人将其乱箭射死,命运十分悲惨,如今赵王为了拉拢左小右,把赵倩许配给了他,间接改变了赵倩悲惨的命运。左小右觉得自己是做了善事,欣然将赵倩收入房中。

对了,巨鹿侯赵穆也送了一堆双胞胎给他,田贞和天凤。对,就是赵穆想收买项少龙祭出的越国双胞胎姐妹,姿色只比乌廷芳差半筹,但其双胞胎的属性却可以完美抹消这半筹差距,甚至犹有过之,左小右试过之后十分喜爱,便将她们收入房中。

不过田贞和田凤都还是处子之身,和项少龙那时候已经被赵穆调教过之后完全不同,这也许是因为他早项少龙来了几个月,赵穆还来不及下手,以及左小右愈发被赵王看重,给赵穆造成的压力所致。这倒是便宜了左小右,不然他也不可能把这两姐妹收入房中,最多让她们做一对禁脔。

当项少龙到来的时候,看到左小右过得风流快活,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大哥,你在这风流快活,可怜小弟却在外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当天晚宴,项少龙洗去风尘,一边喝着美酒,一边啃着鸡腿,一边抱怨着。

左小右轻笑一声:“你只是看到我在风流快活,却没看到我这几个月和那些赵国权贵进行了多少场看不见的唇枪舌剑。换了是你,只怕早被人卖了,又哪会置下这么一片家业。”

“倒也是。”项少龙美美的啃着烤羊腿,道:“大哥,现在咱们有这么大一片家业,以后我们就能在家里享福了吧?”

“想当米虫可没那么容易。”左小右道:“不过你在外受了几个月的苦,我这大哥也不好对你太过严苛,你就在家里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等廉颇从战场上回来,我会请他来家里做客,到时候你好好表现,争取被廉颇看上,然后在军队里好好搏几个军功。”

项少龙脸色一苦:“大哥,我想当米虫。”

“你才二十岁,当什么米虫?”左小右没好气的道:“去军队里奋斗二十年,二十年后,我保你荣华富贵,妻妾成群。”

项少龙对荣华富贵不怎么看重,但妻妾成群这四个字却让他流了口水:“现在妻妾成群行不行?”

左小右笑骂几句,拍拍手,就见两个无比美丽的女子款款而来,一左一右坐在了项少龙两侧:“贱妾舒儿(**),拜见二爷。”

项少龙看到这两个美貌女子,顿时惊艳无比:“免礼免礼。”扭头看着左小右:“大哥,这是?”

“舒儿是燕国有名的美女,陶方的主人乌氏把她送给了我,而**是青楼出身,还没接过客,也是乌氏送给我的。但我知道二弟你孤身一人,于心不忍,就一直把她们给你留着,这几个月就等你回来了。”左小右微笑道。

项少龙感动万分:“大哥,你……你对小弟太好了。”

“你我兄弟,说的这么生分作甚?”左小右微微一笑,道:“舒儿、**,我这二弟可是猛将之才,未来定是赵国第一大将,你们跟了他,未来有你们的荣华富贵。”

舒儿和**其实见到项少龙之后是有些失望的,原因就是项少龙从容貌上来说比左小右差的有点多,而且看起来有点粗鲁,完全没有左小右那温润如玉的气质。但考虑到项少龙是左小右的结拜兄弟,而且她们跟了项少龙,就是正室夫人,可比给别人做妾强的多。更何况项少龙一身阳刚之气,长的其实也算不错,慢慢的也让两女对项少龙多了几分接受。

“好了。”酒足饭饱,左小右道:“二弟辛苦数月,今晚就好好享受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好。”身边坐着两个大美女,项少龙早就忍不住了,在丫鬟的引路下,项少龙搂着舒儿和**纤细的腰肢步入客房,很快客房内就响起了阵阵令人耳红心跳的声音……

第二天再次看到项少龙,真叫一个神清气爽,一副身在云端的满足感。

“一晚上给两个女人***感觉怎么样?”左小右笑道。

项少龙嘿嘿笑道:“有点麻烦,但心理满足感大于生理满足感。”

左小右点点头,很多男人喜欢处女,其实只是单纯的心理需求罢了,如果是生理的满足感,小处女肯定比不过老司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男人家里有个贤惠的老婆,却依旧会出去拈花惹草的原因。并非生理上得不到满足,而是心理上没了新鲜感。

这种男人不见得就是渣男,也许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了一些特定的事。其实女人也是一样,就算有了丈夫,也未见得就会守身如玉,如果意志力、道德感都不达标,很可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出背叛的事。

没有谁是高尚的,之所以没发生,也许只是没有遇到特定的环境,如果真的在特定环境下还能守身如玉,这样的男女十不存一。

“矩子令里的杀招取出来了吧?”左小右问道。

“还没有。”项少龙摇摇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现在还在打基础,冒然去看杀招,得不偿失。”

左小右含笑点头:“等下教教我墨子剑法。”

“好。”项少龙嘿嘿笑道:“大哥,我学了墨子剑法,战斗力比以前强多了,你要是不小心可是会吃亏的。”

“一试便知。”

饭后,两人来到一块专门用来练武的地方,项少龙为左小右讲述了一番墨子剑法的由来和招数,以及这些招数发力的技巧等等,最后左小右亲手打开了矩子令,取出了墨子剑法的三大杀招,也就是所谓的墨式三大补遗,有了这三大补遗,才是完整的墨子剑法。

看完了上面的招数和诀窍后,左小右一边琢磨一边和项少龙试招,一开始项少龙还凭借着领先四个月的修炼占据上风,但短短一个上午之后,看到左小右愈发凌厉的见着,项少龙就冷汗直流,再这么下去,用不了三天,左小右就要在招式熟练度上压制他了。

“大哥真是个变态。”尽管项少龙已经是万中无一的天才,却也被左小右的妖孽打击得够呛。

三天后。

“不行了不行了。”项少龙累得跟孙子似的,躺在地上呼哧呼哧大喘气,左小右依旧龙精虎猛的拿着木剑耍了几个剑花:“二弟,你晚上少操劳点,我看你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项少龙很无语,那跟我晚上操劳有啥关系,还不是你太变态了。

三天啊!才三天就把墨子剑法练的炉火纯青,项少龙第一天还能占点上风,第二天就打成平手,第三天就被压制,到了现在,更是完全被左小右当成了试招对象,憋屈的被围攻了半个小时,项少龙这特种兵的体格也熬不住了,一屁股坐地上,整个人都瘫了。

“感觉身体被掏空,我累得像条狗……”

左小右仿佛从项少龙身上听到了这首悲伤的歌。

这墨子剑法的确名不虚传,左小右练了之后,感觉战斗力至少提升了两三倍。以前他只是仗着速度快,有兵工铲这件神兵利器的加成,才能轻轻松松屠了八百马贼,但如果是他现在的状态遇到当初的自己,不说一挑十,一挑三肯定没什么问题。

有技术和没技术的结果就是不同,左小右深深地体会到了拥有一身高超剑术的好处。

“要是遇到曹秋道那个老家伙,要收拾他也是轻而易举吧!”

左小右觉得自己已经是天下第一了。

“快起来,今天要收土豆跟地瓜,赵王他们会过来。”左小右踢了下躺尸的项少龙:“去收拾收拾,今天去露个脸。”

“我觉得今天可以跟大哥一块装个逼。”项少龙嘿嘿一笑:“在这个时代,土豆和地瓜的亩产量绝对能让那些权贵们掉一地眼珠子。”

左小右哈哈一笑:“不必装,我们的逼格已经突破天际了。”

正如两人所说的那样,当赵王等一众王卿权贵来到左小右的庄园,在大棚里称了一下土豆和地瓜的亩产量之后,所有人的眼珠子都掉下来了。

一分地土豆产量——720斤。

一分地地瓜产量——930斤。

一亩=十分地,换算成亩产量,土豆是7200斤,地瓜是9300斤。而这个时代的粮食亩产多少斤?

有关战国前期粮食亩产的典型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条:

(1)《汉书·食货志》载李悝这言:“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一石半。”这是指亩产粟1.5石。

(2)《管子·轻重甲》说:“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锺。”这是说亩产粟0.2锺,1锺等于10釜,1釜也就是1石。因此,0.2锺也就是亩产粟2石。

(3)《管子·轻重乙》河:“河淤诸侯,亩锺之国也”。这就是说,经过淤灌的肥沃土壤,产量较高,亩产1锺,即亩产10石。五倍于《管子·轻重甲》之数。

(4)《史记·河渠书》说:“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西。”漳水溉邺后,亩产多少?《论衡·率性篇》说:“魏之行田百亩,邺独二百,西门豹灌以漳水,则亩收一锺。”亩产1锺,也是10石。

(5)《史记·河渠书》说:秦开郑国渠,“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锺”。也是亩产10石。上述五条材料中的前两条,说的是一般情况,所谓“百亩”,是方百步为亩的周亩。

战国时1周亩折合今市亩为0.328市亩。班固所说的“石”,应当是汉大石,1石合0.333市石,折成今量,1市亩产粟1.524市石,1市石粟重135市斤,即当时亩产粟205.8市斤。

在这个时代,粟的产量只有二百斤出头,其他农作物也不会差多少,但左小右的土豆和地瓜,竟然种出了7200斤和9300斤的亩产量,一口气把粮食产量提升了三四十倍。

赵王激动地全身发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