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电影世界大抽奖 > 第十一章 不对等战争

电影世界大抽奖 第十一章 不对等战争

作者:熊猫胖大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18 来源:笔趣阁

伴随着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五十万朝廷讨伐军被炸了个落花流水,一战之下,死伤三十余万,被俘十余万,逃回去的残兵败将只有三四万,左小右的益州军大获全胜。

消息传回长安,天下震动。

“叛军首领到底是什么人!”李隆基惊恐万分,对方虽然占据了地利优势,但自己这边可是五十万大军啊!居然一战就被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大唐自建国以来,还从未吃过如此败仗。而且大唐全境也只有百万军兵,这一仗就损失了四十多万,简直让李隆基痛彻心扉。

“这……”满朝文武皆是面露疑惑之色,他们只知道益州出现反贼,而且是山贼出身,除此之外,一无所知。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几万山贼而已,虽然占领了益州全境,但只要朝廷天军一至,必会顺利平定。却没想到结局竟如此悲催,硬生生打出了大唐有史以来最惨的败仗。什么时候,山贼比朝廷的正规军还要强了?

“陛下!”一个武将越众而出,道:“据说那反贼会召唤天雷,我五十万大军便是被天雷劈的损失惨重,由此看来,那叛贼并非凡人,很有可能是妖魔作祟。”

“妖魔!?”

李隆基和满朝文武都慌了,别看他们位高权重,但说到底也只是一介凡人罢了,遇到能召唤天雷的妖魔,他们如何是对手。

“陛下莫慌!”还是那个武将,大声道:“便是妖魔又如何,陛下祖上乃是太上老子,道门修者无数,百年前又有玄奘法师取来真经,佛法盛行,只需派出各派道长、方丈前去除妖,区区妖魔,自是手到擒来。妖魔既除,益州自不在话下。”

听完这番话,李隆基连连点头:“将军说的不错,既如此,立即着令天下道观、佛寺,派出能降妖伏魔的**师前往益州伏妖!”

“遵旨!”

……

一个月之后,数以百计的僧道涌入益州,原本他们都是按照当朝圣上的旨意,前来益州降妖伏魔的,但是当他们通过法力探查,发现益州反贼头领完全是个人类,显然他们就没有办法了。

作为修行中人,降妖伏魔是他们的本分没错,但他们对普通人是没办法出手的。作为正道的修炼中人,是不能杀凡人的,一旦杀了凡人,就会造成业障,日后要成仙得道几乎无望。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堕入魔道,但作为正派修士又有谁愿意堕入魔道呢!

于是当这些僧道发现叛贼是个普通人之后,绝大部分人就陆续返回了长安,表示反贼只是凡人,他们无法插手。

至于那些没有返回长安的小部分人,则是去查了一下反贼获胜的原因。当这些人发现反贼获胜的原因是有方士研究出了爆炸威力极强的火药后,他们这才返回长安,然后把他们调查的结果告诉了李隆基,只是火药的配方他们并没有弄到手。这毕竟是凡人的事,他们不好插手其间。原因很简单,万一反贼造反成功成了九五之尊,他们这些人不就坐蜡了吗!

所以凡人的事凡人去解决,他们可不会掺和,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李隆基得知反贼只是凡人,而且获胜原因是制造出了一种名为火药的超强武器后,心里比以前更慌了。如果反贼是妖魔还要说,这些天师、法师啥的自会去收拾,但如果反贼是掌握了超强武器的凡人,那他的江山恐怕不会稳固了。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李隆基惊慌万分,满朝文武也战战兢兢的时候,益州那边竟是发来了一份称臣表。反贼左小右表示自己愿意上表称臣,只要李隆基承认他益州王的身份。

李隆基先是松了口气,随后怒不可遏。大唐百年来,还从未割让过一寸土地,反而不断扩张,可左小右居然想啃下益州那偌大的地盘。

要知道,益州可是就在长安边上,要是益州交给左小右,长安的安全就成问题了,这也是李隆基为什么扑灭反贼会派出五十万正规军的原因,实在是益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而且益州就和吐蕃挨着,万一左小右和吐蕃狼狈为奸,大唐危矣!

“大唐江山,岂可割让他人!”李隆基虽然不怎么样,但在这一刻还是展露出了他的帝王霸气,立即驳回了左小右的称臣表,并再次召集大军,誓要攻破益州,斩杀左小右!

不过左小右运气很好,因为此时已经到了初冬时节,冬天出兵显然不现实,于是军队只能保持集结状态,只等来年开春后,就要再次征讨益州。

而左小右得到李隆基再次召集大军,来年开春便要前来征讨后,不禁冷笑一声,立即下令益州的‘火药局’加快炸药包的生产速度。若大唐军队不来便把,若真的来了,他并不介意提早几十年改朝换代。

益州盆地的地貌保证了益州境内的冬天并不难熬,唯一可虑的是益州的日照不足,十分潮湿,这也导致益州境内的火药保存方面比较困难。毕竟炸药包什么的很容易受潮,所以火药的保存就成了一个问题。

还好那些方士们经验丰富,在他们的努力之下,火药的保存方面得到了妥善解决,完全不用担心来年的使用。而左小右也能趁着这段时间好好加强益州的军政大权。

对那些识时务的世家和官员,左小右还是选择了留用,而那些忠于礼堂的人,左小右只能下令将男的送去劳改,女的送去教坊司,学学音乐、舞蹈啥的,以后伺候伺候有钱男人,至少不用过太苦的日子。

没人反感左小右的命令,因为比起那些动不动就诛人九族的命令,左小右至少是没有杀掉一个人,很多人甚至说左小右太过仁慈,日后一定是个仁德的君主。

左小右就呵呵了。古人和现代人的观点的确是不一样,古代人根本就不重视人命。

短短几个月时间,左小右完全掌控了益州的军政大权,然后就开始推行各种政令,其中一条政令得到了整个益州底层百姓的激烈拥护。

但凡年满五岁稚童,皆可入读官府主办的学校,免费接受五年义务教育。学有所成后,择优者可入仕途或其他领域。

古代因为纸张稀少,以及教育资源都掌握在上层人的手中,导致底层百姓读书认字的机会十分艰难,虽说大唐已经推行了科举制,但能读书的人绝大部分依旧是那些有些家资的人,底层老百姓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哪有机会读书。

而左小右这一制度,直接给了底层百姓一个直达上层的天梯,一时之间,左小右在益州百姓心中的形象瞬间变的无比高大,甚至比玉皇大帝还要高大,无数百姓甚至在家中为左小右立了长生牌位,希望左小右长命百岁,能保佑他们的后人有机会读书识字,成为上等人。

不过左小右这条政令虽然得到了底层百姓的拥护,却遭到了巨大部分中上层官员和士族的抵制。没别的,如果底层的草民都有机会读书识字,他们这些上层的既得利益者怎么办?想到以后自己的子孙没有了诗书传家的优势,反而会被泥腿子踩在脚下,他们就无法接受。

面对这种情况,左小右展露出了他的铁腕手段,直接派兵灭族抄家,让这些高高在上的士人老爷们变成劳改犯,杀鸡给猴看。

在左小右的铁腕手段下,再也没人敢站出来反对他,每个人都战战兢兢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生怕被左小右抓到把柄,沦为阶下囚。

见这些人这么听话,左小右也是松了口气。原本他还以为一旦这些人都是些硬骨头,他可就忍不住要发动WG了,到时候让这些人尝尝底层小卫兵的厉害,看你们骨头还硬不硬?

事实证明,左小右高看他们了,他还没用力,这些人就倒下了。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第二年刚刚开春,朝廷就派出了五十万大军,而且这次是兵分三路,一路北方0万大军由汉中入剑阁,一路由东边0万水陆大军沿溯江而上,一路由10万大军自上庸绕道东北方,誓要攻破益州防线,消灭反贼,收复益州。

面对朝廷的三路大军,左小右并不惊慌,而是兵分三路,自己训练的五万特种兵携带者大量的火药,兵分三路,分别对付朝廷的三路大军。

益州就这点好,易守难攻,以一当十不是问题,而且左小右训练的五万特种兵可比大唐正规军厉害多了,再加上益州当地的守军,要对付朝廷大军并不难。因为左小右那道草民之子皆可免费入学读书的政策,那些参军入伍的底层蜀州守军对左小右可谓忠心耿耿,甚至是死心塌地的支持着他,这样一来,三军用命,朝廷三路大军抵达之后,虽然这次准备充分,装备精良,但依旧遭到了益州军的迎头痛击。

两军交战,虽然彼此先要射一轮箭矢,但朝廷大军的普通弓箭却遇到了益州军的爆炸箭。那些绑着火药管的益州弓箭射出去之后,哪怕射不中人,但火药管爆炸后依旧可以炸伤周围两米范围内的朝廷军,这样一来,当益州军的弓箭部队射了十几轮之后,朝廷的先头部队当场被炸了个损失惨重。更倒霉的是他们的弓箭兵几乎被炸的全军覆没,在战场上已经没有了任何作用。

而益州守军的使命只是严加防御,只要能挡住朝廷军的进攻,就算完成任务,并不需要他们扩大战果,所以益州守军完全没有和朝廷军近战肉搏,就依靠着爆炸箭的远攻,硬生生把十倍于他们的朝廷军打的止步不前,且短短三天时间,就损失了不下十万人。

面对这种情况,朝廷军的士气越来越低迷,几乎没有人再愿意往前冲,因为往前冲的下场基本就是被炸成烂肉,一百个人里只能逃回来两三个,比九死一生还要恐怖。

朝廷大军的领军将领也不是没有用计,比如故意装作溃散,想引益州军追击,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只可惜左小右训练的特种兵可是最懂得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左小右一开始下达的命令就是死守关隘,不得追击,于是这些朝廷将领满足的阴谋诡计没个鸟用,反而随着一次次的冲杀,损失越来越多。攻不下来,又无法率军撤退,这些将领们都要疯了。

两军就这样对峙了两个月时间,随着朝廷大军的损失越来越多,士气越来越低,坐在长安龙椅上的李隆基越来越烦躁,而且更让他烦躁的是,因为他派出了朝廷几乎所有的正规军讨伐益州,导致边境地区的治安不稳,北方那些少数民族开始蠢蠢欲动,小动作频频,消息传回来,李隆基的头都快炸了。

“这可如何是好!”

李隆基做梦也没想到事情会到了这一步,明明只是一州之地,居然能挡得住朝廷的百万大军,而且还让朝廷大军损失惨重,如今朝廷两次的讨伐,前后已经损失了六十万人,而且只要不撤退,损失就会继续下去。

李隆基发现自己嘀咕了益州军的火药数量,他本以为用人命耗,也能把益州的火药耗光,没想到益州的火药居然无穷无尽一般,朝廷这边已经损失了六十余万大军,而益州那边除了损失了大量火药之外,人命方面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古至今,李隆基都没听说过这种战仗结果,简直就是单方面的屠杀,他恨啊!

现如今满朝文武也觉得不能这么下去了。

“陛下!”当朝宰相出列道:“不能这么损耗下去了,如今益州难下,北方异族又是蠢蠢欲动,再这样下去,只怕我大唐江山危矣!”

“那你说朕该怎么办?”李隆基脸色难看的问道。

“依老臣之见,不若暂且退兵。”不顾李隆基难看的脸色,宰相说道:“反贼只是一时之癣,且只是要一个益州王的身份,既如此,便给他这个称号,而后陛下将大军派往北方,以防北地叛乱。待北方安稳,陛下在抽出手来对付反贼也不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