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进行

皇宋锦绣 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进行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天路计划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总共2年,今年是第一年,也是打基础的,一共批复了5亿贯的资金的,这笔钱,前期花费了1亿左右,现在,还有4亿,是在定海军位于汴梁的诸多店铺还有使馆之中,以韩江的能力,是可以动用的

部分资金,韩江知道机不可失,在没有通报沈阳的前提下,在第二天,就同意了北宋方面的要求,6000贯的资金,直接送入到了东府,作为前期的安家费,剩下的一半,将会在人员聚集,开始出发的时候给付。

韩琦早就知道,定海军会非常的大方,却没有想到,会如此的大方,韩江在送来资金的同时,也保证,当人员开启的时候,不但是后续的安家费会到齐,甚至连一年的管理费,也会到位的。

钱财动人心,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错,为什么包括韩琦,30多个地方转运使,实权人物会聚集在一起,商讨抽丁的问题,不就是为了钱么,当时还考虑,定海军,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给他们足够的钱,几万跟几十万,几百万,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不给,就麻烦大了。

几万人,甚至二三十万,一年也就是几千万贯而已,这对于定海军这么大的盘子来说,还真的不算什么,可是到了百万,甚至是300万,加上安家费,几乎超过4亿贯,这可不是小数目,一个史无前例的运河工程的钱,也在其中了。

定海军承诺了,而且拿来了6000万贯的定金,虽然不是全部,可是也算是给北宋一个定心丸,那么值钱准备的抽丁计划,就可以进行了。

在东府批准,三抽一丁的政策,已经下放到了各州道,可是还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就是,钱没有到位,虽然说,对于地方来说,抽出来,没有钱,大不了放回去,可是这个不大不小,算是一个打击,对于他们而言,应该等一等。

6000万贯到位,哪怕只是到了东府的户头上面,顿时引发了轰动,首先知道的开封府首先开始实行,然后就是整个地方州郡,一下子,全乱了。

汴梁京畿,小张屯,这个以张姓为主的小村落,一共有500多户人家,差不多有四千人,是附近较为庞大的村落。

京畿之地,一向比较繁华,可惜这里是一个例外,不靠近汴河的,在开封附近,运河是一个富庶之地,不说南来北往的这些商品,就说在港口处,年轻汉子们做做搬运,拉纤,就可以挣到不少钱。

小张屯不但是没有运河,交通也不方便,地处一个山坳之中,周围是群山环卫的,如果不是山谷之中,土地较多的关系,还真的就支撑不了这么大的村子发达,一般人都是吃饭够了,其他,很难在获得。

昨日,县衙里面的衙门,过来张贴了一个告示,并且告知了里长和村长,朝廷抽调人员,三丁抽一,前往北方,待遇丰厚。

抽丁啊,这是多么遥远的记忆,村子里面的村老们,回忆一下,似乎上一次,那是在澶渊之盟的时候,为了守卫汴梁,才抽的丁。

那是要上战场啊,虽然说,最终,京畿的这些抽丁,没有上到战场上面,可是,他们也进入都汴梁,在城墙上面,最少执勤了三个月。

紧张加上吃不好睡不好,很是摧残了不少人,一些壮小伙甚至是一病不起,不说家破人亡了,总之在原来的境遇上面,又下降了好几个档次。

抽丁,对于每一个村子来说,都不是好事情,不说是谈虎色变,基本上,没有什么好感的。

可是这一次,抽丁不一样,不是去打仗,而是去北方,去定海军控制的地方,那是什么地方,虽然没有具体的位置,却相当的遥远,几乎在天边哪里。

定海军,这个名字,哪怕是没有什么钱的小张屯的居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很有钱,而且是出手很大方的地方,可是都没有人出去过的。

之前的那一次抽调,小张屯还真的就去了沈阳一个,他是在汴梁做生意的时候,因为违章摆摊,被开封府抓了,没有等他上下打点,就被直接送到了沈阳的。

可惜,定海军,虽然,把每一个人,都看做成为,未来的宣传工具,可是在定海军开始组织之前,还是不允许泄密的,甚至这些人的工资,也暂时不允许往回寄送。

沈阳和汴梁,相隔5000里,在过去,在封建时代,那绝对是天涯海角一样的距离,如果定海军愿意帮忙,别说是钱了,就算是家书,稍物资,都可以轻松的送出去,可是如果定海军不帮助,真的连一片纸,都很难从沈阳到北宋。

连的北宋的各种绝密的信息,也同样是从定海军的火车上面送回去,就更别说升斗小民了。

这个小商贩,被抓走了之后,只来得及送了一封家书过来,并且了留下了20贯的钱,这就出发了,

如果不是这20贯钱,他的家人,甚至以为,是骗人的,可是就算是如此,20贯也被当做了卖命钱,此去北方,天知道能不能回来。

现在,又来了,不是之前那样,抓捕一些犯了错误的,而是所有的男丁之中抽丁,这对于这个村子来说,就是噩梦了。

4000人的村子,青年壮丁的数目,大概是四分之一,这个壮丁,主要是15岁到45岁之间,本身,就占据了男性之中的绝大部分,毕竟,在北宋这个时代,平均的寿命并不是很高,人生七十古来稀,就这个小张屯来说,只有5位70岁以上的老人。

1000名男丁,要抽走330人左右,按照家庭来计算来说,几乎平均每一个家庭,都要抽走一个,数量非常的庞大。

顿时,热闹和平和的村子,陷入到了奇异的寂静之中,谁也不知道,这个命运,要落到谁的头上。

哪怕知道,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噩梦,上面压下来的任务,他们也毫无办法的,只能够按照之前定下的规矩。

一户人家,有3个男丁,自己决定哪一个人去,不足两个人,还有超过的,会进行结合,三个人一组的进行抽签,保证足够的公平性,或许,里长和村长,能够保下来几个,却真的不多,4000人的村子,起码会抽调320人以上。

官府并没有给他们很长的时间,在布告贴上之后,大概两天的时间,就再一次的来到了村庄,同行的除了一个捕头和4个衙役之外,还有县衙的主簿。

在北宋的县级之中,县令,县丞,主簿和县尉,是县里面的四个入流的官员,分别掌握着县里面的权利。

这些在县里面四大家的权利的,等闲不会到乡村来,可是从中枢压下来,开封府直接压倒了每一个县,连开封府的大人们,都已经深入到汴梁的各个街区,主导抽调的事情,这些小县令,如何敢高枕无忧。

为了最快速度的抽调足够的人力,并且把人送到定海军去的,他们动作非常快,时间又相对比较短,最少说10天之内,要把精确的数字,还有大体上面的人员,都给报到各州府之中,然后由州府统一安排。

开封府算是所有州府之中,动作最大,也是最早的一个,每一个基础官员都有任务,每个人都不敢怠慢的。

主簿名叫吴青山,出身在县内的大家吴家,考取了举人功名之后,就放弃了继续考取进士的资格,而是进入到流转内,成为了底层官吏,从入流开始,一路的用了20年的时间,做到了主簿这个位置,可以说几乎在底层摸爬滚打了好多年。

用20年的时间,暂时达到8品,听起来,有些太慢了,可是对于底层的这些官吏而言,这已经是极限了,非科举出身,除非是有大功,或者是机缘巧合,否则的话的,七品已经是极限了。

这个七品,还不是县令这样的一把手,而是州城或者府城的一些次职,一般而言,8品主簿和8品县丞,已经是极限了的,再上去,困难重重的。

吴青山这一次来,不但有确认,小张屯到底能够抽调多少人员,在县衙之中,是有一定的登记的,可是为了避免钻空子,还是有高官和捕头衙役们一起,来到基层。

过去的这些时间之中,四大家已经走了众多的村庄,几乎每天三四个的,虽然县城不算小,可是人数繁多的村庄,也就是那么几个,把这些主要的给抓住了,人员确定下来,整个县城的抽丁,基本上,就能够完成了,剩下的,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过程,让这些偏远的,或者人少的村庄,主动报上来就可以了。

主簿的到来,让本身就有些低沉的村庄,再次陷入到了谷底,特别是心中还有别的打算的里正和村长,他们还估摸着,如果能够跟捕头通融一下,他们的家人是可以保存的,可是现在,连主簿都亲自来了,显然,县里的高官,对于这一件事情的重视,是在他们的预料之上的。

能够做到村长和例证的植物的,察言观色是重点,他们老老实实的不敢再提,只能够随机应变了。

吴青山到了之后,也没有多做其他的,拒绝了里正家里的邀请,而是来到了晒谷场,早就让村长召集过来的抽丁,集中到了晒谷场上,几百人,乌压压的一片,周围,聚集着更多的人,他们都是抽丁的家人,看着自己的家人被抽中,有些生离死别的感觉。

吴青山也是有水平的,并没有摆起官威,而是细声细气的说所有可以说的内容,这些抽丁并不是去打仗,是去北方学本事,那是一个比汴梁都繁华的地方。

北宋跟定海军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而且因为输送大量务工人员的关系,开封府派出了很多人前往沈阳,他们也送了很多的信件回来,这些信件,哪怕只有少部分介绍沈阳的情况,也把沈阳描述的美轮美奂。

吴家也有人去了沈阳,也描述了一番,虽然有些难以置信,可是定海军总是创造奇迹,想来也相差不多。

晒谷场上,所有的人,都是一片木然,哪怕吴青山说的天花乱坠,也动摇不了他们伤心的心情,他们都是被抽调的,一旦出去,天知道最后是怎么样的。

吴青山把所有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在过去的一周时间之中,他已经走过了20多个村庄了,大部分的情况都大同小异,如果换成以前,他只能够依靠政府的官威强压,硬按他们低头,可是现在,他有别的办法。

县衙之中的数据,大概是280人左右,跟里长稍稍沟通了一下,最终他们抽调的数字是330个,比起县衙记载的多,可是他却带了足够资金。

从韩江把6000贯送入到的东府,钱已经分发下来了的,东府又凑了一部分,地方县衙,也在上一年度的管理费之中拿出来一点,算是把40贯的安家费给凑齐了的。

有时候,单凭口说,无法解决问题,只有用钱来解决。

330人,一人40贯,就是1.32万贯,按照之前,北宋铜钱的话,一贯八斤,怕不是快10万斤,可是现在,有了定海币,重量大规模的减轻,只有2万斤左右。

跟着吴青山出来的,还有十多辆的马车,装备着这些现金,当十来个大方桌被放在了晒谷场上,然后摆放上去现金的时候,所有人都抽不离目光了。

哪怕是放在汴梁,40贯都不算是很小的一笔钱,更别说小张屯,这只是一个偏僻的,并不发达的小村庄,依靠着种田,能够管饱,可是钱,真的很难赚,这也是小张屯落后的根源。

现在在抽丁已经成定局的前提下,他们选不选这40贯,都必须要去,谁不会选,在说了,对于普通人而言,40贯已经够买命钱了,哪怕前途堪忧,可是总能够给家里留下一大笔钱。

吴青山走的时候,小张屯总算恢复了一些热闹,一些家庭出来购买各种的肉类,也算是离别的宴请吧,出发的日子已经定下来了,就在一周之后,有些快,却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