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八百二十章 培训科

皇宋锦绣 第八百二十章 培训科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刁小雨自己都没有想到,在这么一个庆贺的场合的,在这么一个鲁菜的饭馆之中,面对着香喷喷的炒菜,暗暗的下了这个迎娶大丫的决心,这个愿望,也成为了他的动力,无穷尽的动力。

人活在世上,都是要有所追求的,没有追求的人,是不可能拥有强大的动力的,本身来想要混一口饭吃的刁小雨,在这个愿望出现之中,就开始升华了,他变成了一个有追求的人了。

心中抱着这么大的愿望,面前的美食的,已经无法吸引刁小雨的注意了,当然了,他也不会刻意的在意,今天的花费,一百多文,对于过来已经努力工作一个月刁小雨来说,也是也犒赏,况且大丫的事情,是在之后才想到,以后不这么花就可以了。

如果考试真的很难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拿到300贯回家,刁小雨并没有好的朋友,也就没有想过,借钱这个问题。

不过想来,在日化厂的大部分的工友,都是3级以上的技工,按照他们的说法,到定海军也才几年的时间,最短的才2年,那么按照一二三级的分布,一二级应该不会那么难,哪怕拿到一个一级,每一个月,也能多出几十贯,哪怕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四五十贯,或许说不够,却也足够办一场较为体面的婚礼了。

第二天,刁小雨专门提前了2个钟头到了工厂,在到工厂之前,也找了相熟的工友询问,如何升级的问题。

在刁小雨看来,跟别的北宋劳工相比,相比,他最少度了2年的私塾,识字不少。

北宋对于文化的重视,让绝对的文盲,这个数字相当的少,不过绝大部分的,都会跟上一两个月的私塾,或者是一些专门培养人的地方,学会一些简单的,常用的字,然后就会学习别的。

对于农村而言,虽然说,在北宋,考科举是一条通天大路,可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这么没自知之明的,科举是千万人走独木桥,甚至更多,真正东华门唱名的有几人,几年才那么二三十位,相对于识字的人来说,那是一条最少的路。

学会一些知识,有一定的基础,然后去干一些零工,或者是当伙计之类的,才是农家子弟的最好出路。

两年的私塾,对于开封府的普通小民而言,已经相当的不错了,这是有一定的根基才有的待遇,足以见当时,家里对他的重视,只不过,没有学好就是了,甚至因为生计,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可是这两年的私塾教育,对于刁小雨来说,很重要,他不但掌握了大量的汉字,也初步接触了数的概念,这对于定海军的职级体系,非常的重要。。

稍稍夜校努力一下,应该能够考上,这是工友们说的,因为在工厂之中,绝大部分的工友们,他们的级别都不低。

在热情的工友的讲述之中,刁小雨才明白了,工厂各种工种的不同待遇的,并不是他所以为的,他们外来者跟本地者的不同,在认真研究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完善的升级体系,而就算是本地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等级的话,也别想拿到高薪,最多,就是比40贯多一点而已,达不到七八十,甚至一两百的程度。

定海军有一套完善的升级体系,最初级的并不难考,如果考上的话,那对于刁小七来说,那就是质的不同了的,一级技工的最低工资是68贯,二级技工更是高达96贯,几乎翻了一番,同时从事的工种,也相对的比较的轻松,甚至工作的时间也会缩短,更加的体面。

在问起如何考试,需要怎么学习和购买资料的时候,却不曾想,工友们告诉了他一个可以去学习的地方,本身只是询问如何的考试,却不曾想,在工厂之中,有一个他从来都没有想过的部门培训科。

到工厂的培训科,这也是定海军的特色的,培训和大量的产业工人,才是的未来的关键,人口重要,有人口才有这样的总数的产业工人,可是如果技术更加高的工人,当然比技术更低的更好,这些专业的培训,会让他们水平更高,特别是通用性的技能掌握的更好,更加得心应手的在每一个工作上。

在工厂之中,专门有一个培训科,用于职工培训的组织,考核,这是一个辅助性的部门,却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了,工厂规模不同,培训科的权限也不尽相同,类似这个日化厂的,规模并不是很大,它的权限只有3级,如果是钢铁厂那样的重工业工厂,或者是冶炼厂那种的,最少也是6级的。

6级以上的,就不能够工厂本身来负责了,必须要专业的技术学校,或者是研究院来评判,定海军为了保证薪水和升级,让一到六级的技工,他们的升级容易很多,也简单很多,普通人的资质,花费多少不等的时间,就可以达到六级。

可是七级以上,也就是高端的技工体系,那就是不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面说,这才是整个技工力量的核心,八级可以不借助机床,手工加工一些零件,可以说,每一个都是技术大师,至于八级和九级,那是传说之中的人。

这些也是必须要培养的,赵信的格局很大,未来的布置也非常大,而落后的科技条件下,想要得到比较高的成果,这些可怕的,比起一些精密机床更加强大的技工,他们可以跨越时代,把一些精密的,自动化的零件给加工出来,然后以卡牌系统的复制和重现功能,完成科技的升级。

这是在技术和累积不足的前提下,能够大规模的提升效能和科技水准的唯一方法。

高级技工,那是研究院和大型重工业工厂才有的,类似这个日化厂,哪怕有高级技工,也发挥不出来这些技工水平,目前日化厂的培训等级是3级,而日化厂拥有的最高级别的技工才是6级,这个技工并没有参与到日化厂的日常生产之中,而是成为了培训科的科长,用于整个日常的培训事宜。

负责的科长,经验非常的丰富,见过了很多的过来培训的工人,可是来自北宋的工人,这还是第一个,他并没有吃惊和歧视,而是热情的招待他。

这个日化工厂,接受了几十名来自定海军的工人,也相应的,获得了来自上层的引导,那就是把往升级的路上引导。

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一个月45贯左右的薪水,就对的北宋的这些劳务输出,带来了可怕的吸引力,但是对于整个定海军而言,这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可怕的是定海军升级体系,这是定海军拿出来的阳谋,也是定海军拥有一个庞大的产业工人体系的根源。

一个完善的升级体系,不但包括了工资等待遇的提升,也包括了福利待遇,还有退休金的提升。一旦这个数值累积到了一个非常庞大的程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约束。

到了2级以上,不说每一个月100贯以上的收入,一年一千多贯,这个收入,在北宋,也是高官的收入,就说企业年金和养老保险,每年累积的数额,都在300贯左右的,一两年可能不明显的,到了三年以上,是放弃这一比收入,回到北宋,还是继续在定海军,结果不言而喻,世人都会选择。

同样的,还有物质方面的,为什么故土难离,感情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关键就是故土之中,存在的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家业,亲属这些的。

而沈阳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在沈阳,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对于几沈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单纯45贯每一个月的薪水,如何让他们留下更多的动产不动产,放在沈阳,升级就成为必然的路。

放弃一个45贯的工作,或许咬咬牙,就可以了,可是100贯,甚至200贯呢?

如果这个月俸还有加上企业年金和退休工资呢,3年就是1000贯,这个等到老了走不动了,会根据累计和定海军的收益,按照人头逐级发放下来,这个谁能够放弃。

这就是整个定海军的体系,北宋因为钱的关系,贸然的派出了一个出外务工的队伍,却没有想过,定海军已经想了无数的招式,从阴谋到阳谋,诸多的聚合到一起,就形成了这个结果,也就是说,北宋从派出劳工的第一步,就失去了这些劳工的控制权,哪怕现在,他们拥有了这些劳工的管辖权,同时每年获得大量的管理费,可是最终这些劳工的最终选择,才是最重要的。

培训科的热情,让刁小雨没有想到,六级的科长,还有两个五级的科员,他们简单而明了的介绍,让刁小雨明白了整个升级的要求,刁小雨的发现,并前面的几级并不困难。

不说后面的二三级工,那些是比较遥远的,就说第一级的技工,要求并不高,能够看懂说明书,图纸,然后根据说明书和图纸,理解工件的技术指标,熟练的应用几个常用的,通用的机械,就可以升级为一级工。

没错,就是这样,定海军的职业技能,后期跨度非常的大,从7级开始,那就不是普通的努力能够达到的得,必须要天赋和努力并重,还需要长期的训练和专业的性的要求,才可以达到。

在前面的六级,只要是有这个目标,并且向着目标而努力的话,要达到并不困难的

不过是时间长短而已,以3级以前,如果是按照定海军的教育体系,有过的1年左右的得教育背景,再进行3个月到半年的专业培训,要达到并不困难。

刁小雨在这个上面是有一定的天分的,否则的,也不会被弄到汴梁来,在技术上面,有他的长处,他现在所从事的岗位,基本上,也是一级工的范畴。

日化厂的加工车间,有4套磨具和一个小型的流水线,在最初,抵达的沈阳的时候,他从事的,主要是一些需要使用劳力的工作,因为传送带需要人管理和调整,毕竟,依靠畜力的拉动,大量原料,会通过传送带过来,有些不太均匀,需要人力进行梳理。

这部分的劳动力相当的大,这部分北宋的劳工,更多的就是做这个工作。

可是这个工作,也有技术之分,在最初这个工作之中,刁小雨聪明,并且认字,很快就被师傅发现,逐步提升,已经成为磨具机器控制助手之一,这对于他考取一级工,有着巨大的帮助。

这些对于一级工来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解决了,看懂图纸和说明书,首先要识字,然后在丁海军的体系之中,进行学习,学会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刁小雨具备的,而常用的机床,那是最简单的,毕竟,刁小雨日常都接触他,虽然没有上机,可是基本都熟悉,1级并不是单独操作,而是类似助手一样的,可以帮助技工进行工作,这些,就是刁小雨现在做的,最多加深一点,进行一些非日化厂的机器的学习。

在刁小雨,有些不太好意思的,提出自己知道的,还有不足的地方,想要询问科长,那些不熟悉的机械,要到哪里去学习。

却没有想到,等待刁小雨的却是培训科长的惊喜,识字关,这个对于技工培养而言,是最为困难的,如果真的是文盲,或者是掌握的知识面比较的少,那么单纯这个培养的过程,最少就要半年的时间,然后才是上机器。

机器关也是比较关键的,有些人对于机器不敏感,可能要长期的接触之后,才能够学习,可是这两个关都过了,剩下的没接触的机器,困难么,就在日化厂有一个小型的培训车间,里面,从一级到三级,需要的机器都有,可以通过培训,强化,很快就达到一级的水准,只要刁小雨达到,那么,日化厂有资格授予他一级工。

只是一个咨询的过程,却变成了培训的过程,甚至一级工的学习,定海军的规矩,还有一个月7天的假期,这样下来,一直学习7天的时间,这样大大提升了培训效率,甚至在热情的科长的要求之下,刁小雨也心情急迫,当天就签署了单子交给的他们车间的主任,刁小雨今天就开始了培训的过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