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折入京

皇宋锦绣 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折入京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外面传来打更的声音,已经三更天了,韩琦索性坐了起来,这几天得到的消息太多了,定海军的突然出现,就如同一个巨石,沉重的压在了他的心头,这么一个强大的势力,在吞并了辽国之后,到底会走向何方。

一个00多平方公里大的定海军,都能够让赵信发展成这样子,现在,有了500万以上的人口,同样,还有超过北宋领土面积的庞大土地,未来会发展成什么程度呢?

韩琦发现,每一次,在他觉得,已经尽可能高估了赵信的时候,却发现是低估了。

对于赵信的创新能力,韩琦从来都不会怀疑的的,从长弓开始,再到棱堡。

无论是长弓,还是棱堡,都是一些简单的改变,在知道了这种改变之后,就感觉非常的简单,可是之前呢,为什么这么加单的事情,却没有人看出来,甚至是说出来,

这几年以来,定海军发展很快,都没有在这个方面进行改变,这也从侧面上面证明了的,定海军并不在意这些长弓棱堡,这是不是意味着,定海军,有比长弓棱堡,更强大的东西。

当时甚至是怀疑,现在,有了辽国被灭的事实,再加上从赵信心中的描述,证明了这一点,火炮和火枪,这是定海军新的配备,这些才是定海军战胜辽国的根本吧。

无论赵信未来的目的是什么,对北宋到底是怎么样的观感,首先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弄不清楚对方的势力,这是不行的的。

反正一个军事演习,去看看也好,或许,他不具备军事的眼光,可是他可以调动人员,无论是狄青,还是杨家,再或者是将门的那些精锐,他都可以调动一些过来,用他们的军事眼光,给他做出指点。

至于危险性,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如果赵信想要用阴谋来成事,他之前的作为,也根本就没有必要,他就算是想躲,也躲不过去。

赵信如果是阴谋家的话,他根本不必支持北宋,或许,北宋有定海军的资源和市场,拿来用就好了,不用支持北宋的财政,更不用庞大的建设工程,甚至连广州之围都不用去帮忙,直接派出运输船,把北宋的禁军给运到位就好了,平稳的做事,根本不会被发现。

连辽国都不用来攻打,只要积累了可以攻击辽国的这样的军力,到时候,借助着大量的运输船,直接进入到北宋腹地,别的不说,00艘大型的河船,运输万左右的精锐,进入到汴梁,就可以出其不意的控制汴梁,再加上其他的兵力,不说彻底的占据北宋,占据相当的部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赵信不可能是阴谋家,与其怕这个,还不如仔细的看看,看赵信究竟有多少的实力,,可是隐隐的,韩琦感觉到,赵信没有表现出来的,隐藏的实力,远比表现出来的更大,北宋真的安稳,并不是赵信没有这个能力,而是赵信并不想跟北宋兵戎相见

就目前,赵信动用了几路大军,就算是跟北宋同样的战斗力,90万大军,也会让北宋非常麻烦,北宋不可能全面设防

想到这里韩琦就有些头疼,之前,感觉到有了定海军非常方便,特别是收复幽云的一战,的没有辽东半岛的牵扯,幽云一战绝对不回打的那么的顺利

要知道,当时的辽国,还是有百万大军,真的没有被引走,,如果一战的话的,当时,北宋未必会怕,却会非常头疼,真的造成了几十万,甚至是百万的伤亡的前提下的得,那对于北宋,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收复幽云的任务,可能就会无限期的拖长,把整个幽云作为战场,不知道要伤亡多少。

当时觉得的很方便,让辽国防不胜防,可是在目前的状态下,定海军所在的位置,可以说,整个北宋的海防线,都是漏洞,买一个地方都有可能登陆,总不能层层设防吧。

况且,隐隐的,韩琦觉得,丁海军的战斗力,在北宋军队之上,同样动用90万的军队,北宋几乎不可能在0天之内,干掉辽国,占据辽国大部分的城市,更别说,北方的广阔的游牧民族的土地,也是被控制。

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都威胁着中原王国的游牧民族,在北宋这里,彻底的解决了,或许,只是一时的,也是前无古人的。

游牧民族的强大,在于他的野蛮,毫无文明可言,甚至是部落文明状态的游牧民族,依托着骑兵这个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兵种,一旦强大和整合起来,就拥有席卷一切的力量,而这一点,在元朝时期,达到了巅峰,无论是欧洲的文明,中亚文明,还是中国文明,都被这个黄祸给断绝了,元朝成立的年份不长,却是历史的倒退。

可是,这一点的分界点,就在于热武器的使用,当时欧洲,没有强大的游牧民族,王朝成功的从冷兵器向热武器过度,也就没有后面的倒退,可是中国不幸,遭遇了幸运的满清,再一次的失去了追赶世界潮流的机会。

赵信的穿越,改变了北宋的历史潮流,最少说,定海军已经成功的掌握了热武器。

从冷兵器时代,在充足后勤的前提下,经过了严格训练,装备精良的步兵,可以跟骑兵对抗,稍稍差一点,就不是骑兵的对手。

可是到了热武器时代,却是吊打,拥有简单的步兵炮和火枪的热武器军团,可以撵着骑兵走到,游牧民族失去了唯一的利器,再加上各方面能力跟热武器有巨大的差别,一劳永逸的解决草原的问题,也没有问题。

庞大的草原,本应该是骑兵的战略纵深,也是游牧民族的保障,可是面对着热武器的强势,还有在后面不停修路的土木工程,这让游牧民族要么被消灭,要么被撵走,而后续的工程,一步步的固化了整个草原,比如说大量的棱堡,还有各种高大的建筑物,形成的体系,只用少量的士兵,就可以把这里防守的固若金汤。

暂时,定海军没有这么大的胃口,只是稳定了东北和内外蒙古,未来,伴随着稳定,还有各种保暖的加强,继续深入到北方,进入到西伯利亚,占据更庞大的土地,也不是不可能的。

韩琦的思绪飘飞,无数的想法出现和消灭,不知不觉,远处传来了鸡叫的声音,一夜不知不觉之下,就已经快要过去了,想了一夜韩琦,并没有想出什么办法,反而头疼的事情更多了。

既然没有头绪,索性就不想了,目前幽州的事情太多了,从辽国回来的家族,他们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内地有一定的基础,其他的,都需要安置在幽云。

在整个北宋,幽云的地盘是最大,人口密度也是最低的,别说是几十个家族,就算是再来一些,也没有所谓,他们轻松的安置下来,顺带的处理了一些事物。

在韩琦正在幽云努力的时候,那个带着他的奏折,还有赵信所写的信盒子,在火车上,一路飞奔的前往了汴梁。

在北宋,这几年的时间之中,修建铁路,已经成为了热潮了,从第一条汴梁到应天府的铁路开始,这些年以来,整个北宋,修建了数万里的铁路,几乎把整个北宋,容易的修建的铁路都给修建完毕了。

接下来的铁路,就比较的复杂了,要么是比较偏远,修建难度更大的,要么是南方,那些遍布了江南水网的铁路修建工程,这些除了北宋政府推动,其他愿意投入的不多,因为利益不大。

不过幽云的收复,重新回到了北宋的怀抱,整个幽云地区,土地平整,适合大规模的修建铁路,同样的,在幽云庞大的资源可以供开发,有些甚至有很久的开采历史。

以前这些矿产不值钱,或者是没有多大的利益,可是现在,在定海军敞开了收购的前提下,这个在利益的催动之下,铁路开始大规模的建立。

跟过去的北宋不一样,幽云的铁路是一步到位的,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之中,开启了最少40条铁路的建设。

40多条铁路,每一条平均几十到上百里不等,一下子,一年的时间,幽云就变成了整个北宋铁路密度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样的铁路修建,让幽云这里的交通非常的发达,几乎绝大多数的县城,都是有铁路通达的,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相当的方便。

这样的密集投资,还真的产生了效果,幽云这里,本身就是中国矿产资源比较发达的地方,无论是铁,煤,还是其他的资源,都有相当的储备,这些通过发达的铁路网,运送给了定海军,创造了相当的利润。

这个铁路的修建,也从侧面帮助了幽州,从幽州到汴梁,一千多里的距离,用铁路的话,最多不超过天,而负责帮助韩琦传送奏折的,是一节超特快的专列,只有一些比较珍贵的物品,还有加急信件,才会通过这个传递。

不但使用的马都是最出色,保持了相当的速度,同样的,在铁路运行之中,进行调整了之后,保证它的时速,可以达到5公里以上的固定速度。

按照这个的话,4小时不间断的话,一天的时间,就可以赶往汴梁。

当夜深的时候,汴梁的铁路线,还是较为繁忙的,相对于其他的地方,汴梁这里,是整个北宋所有铁路的交通枢纽,一共有1条以上的铁路,汇入到汴梁,汴梁的编组站,也是整个北宋最为庞大的火车站。

而这一天晚上,一个有特别灯光火车,出现在了夜幕之中,临近所有的车站人员,几乎都用超规格的对待这一列列车。

没有任何的疏漏,这一个列车,成功的停靠在了汴梁火车站,而一个身穿着六品文官服饰的官员,进入到车厢,进行整理。

经过了一番交接,一部分放下来,由下面的吏目来处理,唯一一封,盖上了韩琦印信的盒子,被他亲自捧着,送入到了东府之中。

在这一个车厢之中,很多都是绝密的文件,可是绝密也分为档次,一般的六品文官可以处理,可是加了韩琦的印信的,就不是他能够处理的,甚至整个汴梁,只有仁宗一个人能够开启这个印信,其他人开启,都是有违法理的。

经过了护送,这个盒子被送到了东府,然后由目前在东府之前的参知政事,亲手捧了送入到了宫中。有韩琦的印信,这样在边境的大臣,直接可以上书给仁宗,同样的,因为韩琦处理的是辽国的事物,现在有了消息,肯定是第一时间送到仁宗的面前。

仁宗很是关心,辽国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哪怕现在辽国衰落了,北宋并不惧怕辽国,不必在遭受辽国的讹诈了,可是辽国的很多东西,都是跟北宋息息相关的,。

经过了层层的传递,这一份奏折送到了仁宗的面前,经过了验证了火封,印信之后的,仁宗打开了这份奏折。

庆历四年之后,整个北宋的官场最大的变化,实际上在奏折上面。

摒弃了过去,文采非凡的走着,以实际的情况,以最为间接,最容易的解释清楚一切的行文方式,开门见山,这样每天处理奏折如山的仁宗来说,轻松了不少

不过也太开门见山了,看了之后的仁宗,也忍不住变色了,辽国灭了,在短短的0天的时间之中,辽国果然发生了大事,而且是生死攸关的大事的,这个国家居然灭亡了。

辽国,这个曾经压在北宋身上的大石头,一定程度上,他们就不用动手,单单依靠讹诈,就能够从北宋的身上,一口一口的要下来。

在收回了幽云之后,这个摆在北宋心中的打石头,一扫而光,偶尔,仁宗也会想到,过几年的话,伴随着北宋的势力,一步步的提升,到时候,说不定,灭掉辽国,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是那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事情,现在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家伙,一下子灭掉了辽国,满打满算,也就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怎么不让仁宗大惊失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