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关之战

皇宋锦绣 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关之战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这是从东京出发的万辽军,虽然从精锐程度上面,他们不能够称之为一流,就装甲来说,只有000骑的重骑兵,其他都是轻甲,或者是皮甲的,可是这些是东京唯一能够调动的力量。

领军的将军是萧宗翰,是以为四十多岁的后族,也是东京的最高军事统帅的,不过他的能力就相当的有限了。

真正精锐的,都跟随着辽兴宗御驾亲征,只有差一点的,或者说不太受重视的,才被任命守卫城市。

兵贵神速,折津府此时此刻,不容有失,之前是不知道,一旦知道了,那么一定会第一时间支援。

辽军选择的是急行军的阵营,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行军做出改变,所以,没有什么警戒线,更加不吝惜马力。

这不是统帅什么都不懂,萧宗翰再怎么说,也是有一定的战场经验的,跟随着辽国南征北战,之所以这样,是内线行军,就算是曾经辽东半岛闹过一阵,可是从东京到折津府前面一段,应该是安全的。

没有遮挡的急行军,在策马狂奔的时候,烟尘巨大,这是最为鲜明的例子,在望远镜之中,看过去,就不是一片烟雾缭绕了,在风吹过的时候,整齐的军容,就显露出来。

负责瞭望的,一点点的进行判断,最少看到了5个以上的辽军旗号,保守估计,最少在1.8万人以上,加上稍稍夸张一点,报个.5万人是没有问题的。

很快的,就组织好了语言,然后交给旗手进行翻译,约定好的声音骤然的响起,在辽军还距离70里以上,又是在策马行军的之中,不担心被辽军发现的。

同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迅速的传导,很快的,就传递到了的棱堡,所有负责传递的旗手都已经到位,并且通过声音联络,确认无误了之后,开始传导。

说的很快,可实际上,这样的旗语,传递的速度并不算很快,因为有望远镜的关系,不必如同长城上面的烽火台那样,只有两三里的距离,可是在群山之中,相对的比较的崎岖,0多公里的距离,一共设立了5个中中转。

一个个的确定,再三的确定,交流,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外的地方,差不多需要180息左右,5个传导下来,也差不多的一炷香的时间,可是这已经很快了。

辽军早在70多公里之外的,这边已经掌握了辽军的大部分信息,.5万人,大部分都是轻甲或者无甲,缺少重骑兵,这说明了,这是一个紧急来救援的二流部队,不是重点部队。

守将心中有数,如果选择的话,他当然想要跟铁林军这样的辽军主力对抗,那样功劳就更大了,可是那些主力的到来,就不是这么少了,动辄就是十万数十万,到时候,整个防线的压力会变大。

哨位在确定,辽军的方向之后,开始撤退了,现在的北宋军队,能够做出这样的侦查,已经算是不错了,可是游击战,或者是在山林之中,跟对方干一仗,这个可能性没有。

实际上,在冷兵器时代,游击战虽然有,却多是骑兵,只有骑兵才有足够的机动能力,并且在长距离的机动之后,依然能够保证体力,可以进行一番攻击。

对于步兵而言,你长途奔袭,就算是排除千难万险,抵达了目的地,你能不能拿起武器,跟对方来一场硬仗,劳师远征永远都是最为不利的地方,一旦被敌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5个哨位依次的退出,时间分别是辽军走近15公里的样子,实际上,辽军的速度非常快,140多里的路程,他们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走了100多里,大概在距离山海关40多里外,安营扎寨。

棱堡的位置,提前布置了很多的陷阱,比如说,陷马坑,就挖掘了很多,在陷马坑的同时,不规则的布置了大量的铁丝网,这种专门停止骑兵的铁丝,比起的热武器时代的铁丝,更加的粗,也更加的锋锐,就是布置起来,需要的时间略微的长了一点。

一部分是提前布置好的,一部分是的后来准备的,加上其他的一些布置,怎么加强城防怎么的布置,同样的,一些专门针对重骑兵的布置被减少和取消,这也是有针对性的布局。

之前,他们就分析过,第一批前来的辽军,到底是什么人,铁林军,首先就排除在外了,那是辽军的精锐力量,一直以来,都是跟着辽兴宗的,现在正在北方跟女真人打仗,不可能过来。

.5万人,或许在之前,辽国动用这么多的人马,甚至连三关都会震动,可是现在,在守将的眼里,这些都是战功。

4座大小不一的棱堡,互为犄角,防御强度比单独的棱堡大多了,而且平均每个棱堡之中,大概有六七百人,这些可不是什么没有经过训练的,全部都是禁军,而且是禁军之中的好手。

最关键的是,身后就是折津府,从折津府驰援,可能只用两三天的时间,就算是扫荡了整个折津府,再过来支援,有二三十天也差不多了,4座棱堡守不了二三十天。

棱堡的特性就是防守,全面防御条件,本身,就是为了被包围而设计,4座放在一起,其中每一个方面,都会有死角的位置,相对而言,防御更高,除非他们能够拔掉一个。

要攻破一个棱堡,难度有多大,禁军和枢密院曾经做过的推演,在军粮和各种补给充足的前提下,要连续不断的攻击超过15天,才有可能,这还是日夜不休,毫不停留的前提下。

以棱堡的设计,连续一天的攻击,损失都可能是上千,连续日夜不休的攻击,攻城的损失也会非常庞大,可能是上万,甚至是几万。

为了一个只有500守军的棱堡,付出几万的代价,这是任何一个部队都不能够承受的,一个尚且如此,何况是四个。

也就是说,从山海关的棱堡树立起来的那一刻开始,这个棱堡就不是短时间能够攻破的,这一点的信心,还是有的。

本身,这么早发现辽军的动静,甚至对辽军进行的宿营的地方,也有一些判断,可是他们还是忍住不攻击,有什么比棱堡更加强大的防护,偷袭对方.5万的营地,就算是成功了,000多人又能够做什么,还是躲在棱堡之中。

萧宗翰在通过山海关的时候,还是派出了探马,这里不是一览无遗的平原,这是一片峡谷,而且如果下过雨的话,峡谷之中的乱石,还是会有影响的,最起码,马在乱石之上,还是会受伤的。

可是这么一探之下,却发现了,在原来并没有什么建筑物的峡谷的尽头,树立了几个建筑物,他们开始不在意,以为是折津府这边建设的,可是走近了之后,却发现,这些建筑物太高了,而且明显不是辽国的风格。

事情反常的前提下,必有古怪,萧宗翰命令后续的部队稍稍的停下,然后派遣的探马细细的探查的,或许棱堡他们不认识,铁丝网也看不懂,可是一些拒马和陷马坑,他们还是明白的,这明显是设防的。

自己人还是敌人,这个念头在萧宗翰的心中一闪而过,迅速的派遣人员,前去接触。

宋军,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骗过辽军,棱堡不同于城池,不适合赚进来,骗人进城,里面没有可以容纳的,而且不容易控制,既然要开打,对于棱堡的战斗力,又相对比较相信,索性摆明车马。

虽然没有在棱堡的上面,高高的悬挂北宋的旗号,可是所有的一切都没有遮挡。

高处守卫的士兵,还是穿着着宋朝的军服,露出来宋朝的东西也不少。

探马也是一个比较有经验的,没有贸然的接近,而是从后侧上去,从一些差不多的高度进行观察,果然,看到了宋朝服饰之后,立刻回报。

萧宗翰等的有些着急了,隐隐的,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不会是宋军吧,因为辽国没有必要,也不会再这里建设这些建筑,这完全是浪费么。

果然,几个探马的汇报,虽然没有明确的旗号,证明是宋军,可是已经显示出来的守军,明显是宋军的服饰。

这已经可以证明了,接下来,他要小心了,看能不能绕过去,或者是避开陷马坑这样的地方。

可是尝试了几次,派出了大量的侦骑,甚至连小规模的骑兵都派出去好多个,最终没有什么收获。

4个古怪的高大建筑,堵住了路口,要想通过,必须要从建筑物中间,中间差不多有500多步的缺口,用来通行是可以,可是在明显有敌意的敌军建筑物面前通过,不说那些遮挡和防御,就算是没有遮挡他也不敢。

北宋射手的平均射程大概是100步到150步,也就是说,只要对方的建筑物上面有射手,那么通过这个的部队,就要暴露在射手之下,最关键的是,他们如果选择稀疏通过的话,损失会非常巨大,就算是集中,对方射手随便射,到时候损失也是无法承受的。

怎么办?萧宗翰并不是的好战的将军,这一次驰援折津府,也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能够解围了最好,解不了,也先保护好自身。

可是现在,在这里,多了这么一个建筑物的,给了他不祥的预感,北宋都已经深入到了这里,会不会已经攻占了折津府,萧宗翰此时的心中,甚至有了撤退的打算。

折津府的城防,还有折津府的重要性,不允许他连一次尝试都没有,就撤退,而且按照报讯的结果,宋军攻击折津府,也就是在0多天之前,0多天的时间,足够他们攻占折津府了么?

或许,这只是虚张声势,因为几个建筑物虽然高,却不大,最多就是驻扎几百人而已,或许,对方只是一个偏师,在这里挡一下,帮助宋军攻占折津府。

正是这样的想法,让萧宗翰留了下来的,并且尝试着,对各种的陷阱进行清理。

可是清理的时候,萧宗翰才发现,对方的难缠。

建筑物之中的宋军,从来都不出来,可是一旦萧宗翰对陷阱和铁丝网这些,进行清理的时候,肯定会干扰,干扰的手段就是弓箭。

这个巨大的,不知道是什么弓箭的东西,射程很远,最少在50步,几乎笼罩了所有建筑物的区域和陷阱,而且相当的密集,小股部队,恐怕连陷阱都没有接触,就会被射杀,大股部队的话,损失太过巨大。

在尝试了几次,损失了差不多500人之后,萧宗翰终于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开始选择强攻。

万人的大军,分成了四个方向,分别压向四个棱堡,不是直接压上其中的一个,并不是萧宗翰比较的贪心,想要一次性的攻击四个棱堡,而是这些棱堡的设计,让几乎单独摆在每一个棱堡前面的军队,都不多。

如果是北宋的攻城专家,大概可以摆下1万人,如果还有大量的弓兵,差不多可以摆下万。

萧宗翰不熟悉攻城,手中的更是大部分的骑兵,所有5000,已经是极限了。

在他看来,5000人攻击几百人的防御,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凶狠的地方,就算是没有成果,却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可惜他低估了棱堡的防御。

之前,只是常规操作,不过是阻挡他们破坏这些防御设施,更多的,则是为了麻痹,虽然棱堡很高,可是几百人而已,就算是弓兵也才三四百,这些看起来,对于他们大军攻击影响不大,可是实际上,一旦大军攻击,棱堡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那是极为可怕的。

5000骑兵几乎都下马,拿着简单的构造的一些攻城设施进行攻击的,躲过了铁丝网和陷马坑,快要到棱堡下方的时候,却发现,攻城器不够高,哪怕最矮的棱堡,也远比他们所见过的城墙要高。

把大量的辽军放进来了之后,长弓开始发威了,差不都1500长弓手,开始疯狂攻击,所有看得到的敌人,密集的阵营,成为了长弓杀戮的战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