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五百一十四章 钢龙骨

皇宋锦绣 第五百一十四章 钢龙骨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在本身世界的发展线上,钢铁龙骨,那是在铁甲船,最起码,也是木船铁肋的那种,才会使用钢铁龙骨,再次之前,木质一直都是龙骨的唯一选择。

赵信在定海军的发展,第一时间,发展了钢铁,本身只是因为铁的使用范围非常的广泛,用于赚钱的。

牛大力这样一大批铁匠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面,让赵信的计划出现了偏差。

这个偏差是好的方面,本来,按照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轻工业是比重工业更先的出现,原因很简单,重工业需要的科技含量和投资更大。

现在多了天才的牛大力,还有北宋本身的钢铁工业的底蕴,双方的结合起来,就造就了现在定海军的辉煌。

基础,牛大力,穿越和卡牌系统,最终让定海军的钢铁工业,不低于曾经十九世纪一战之前,世界上主要强国的水平,这种情况下,钢铁根本就不是问题。

在龙骨的选择上面,在船匠们提出,就算是定海军拥有非常不错的烘干体系,可以快速的对船材进行处理,一般的船材没有问题,龙骨的船材,还是有问题。

在知道了的这一点之后,赵信就拿出来了钢铁龙骨,钢铁龙骨的出现,最初,着实让船匠有些争议,赵信开启的实验,最初是答应了他们,只有实验的步骤,其他的,就按照他们的设计来,可是这个强制性的龙骨,让他们不放心。

同样的,这个龙骨不但是钢铁龙骨,形态上面,也跟普通的龙骨有所不同,这种情况下,船匠们犹豫了起来的。

龙骨是什么,是一个船的核心,在大海上面,经受住风浪,船之所以能够不解体,原因就在于这个足够强大的龙骨。

在造船技术的发展初期,龙骨从来都不是问题,在森林没有大规模的砍伐的时候,大树还是有很多,船从小到大,每增大一米,船的吨位都会快速的增加的。

从一两米到十几米,二十多米,这已经是非常庞大了,超过20米长的船只,哪怕是一艘木船,也会超过1000料,这样的船制造的难度很大,也就是到了北宋时期,才大规模的出现。

20米高的树,还是适合造船使用的,找到的难度非常的大,而且处理起来,也比较的困难,就算是一般有所准备的造船厂,他们也最多能够拿出来十几个,这对于定海军而言,就比较的困难了。

这还是1000料一下的船,

可是伴随着船只越来越大,到了1500石,2000石的船只,这几乎已经超过了大树的最大的长度了。

当然了,如果是在北美,北美的云杉可以达到60米左右的高度,只不过这个东西,是不是可以制作60米长的船舶,赵信就不知道了,他是研究历史的,却偏重于中国史,对于世界史,只是涉猎,对于航运和航海历史,知道的不多。

中国的船舶制造,已经出现了组合龙骨了,最起码也是两根巨木结合在一起的组合龙骨,否则的话,超过3000石以上的船舶,正常的前提下的,就很难的制造完成。

可是哪怕是船舶制造,到了大明海船,3万石这样的程度,也是使用的木质的组合龙骨。

这个龙骨,还是各种的木材,通过连接,粘合,在一起的情况之下。它们的强度大大的增加,可是再怎么的强悍,也比不过铁的龙骨,更别说钢龙骨。

不过最初钢龙骨出现的时候,这些船匠们,并没有认为这是钢龙骨,这些工匠,对于定海军的水平的,了解的不算多的,一个铁龙骨,已经是出乎预料了,精铁龙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要知道,铁的价格之前是80文一斤,可是精钢,少则1贯,多则两三贯。

哪怕是铁龙骨,这些工匠们也不认可,提出了异议。

技术的领先确实是有用的,为什么铁器会替代的青铜器,原因,就是在于铁器的先进性,在这样的先进的前提下,铁器武器才能够取代青铜的武器。

早在春秋战国的时代,钢铁就已经出现,之后就迅速发展起来,可是在龙骨上面,考虑过把铁作为连接东西,却没有考虑过,纯粹用铁做龙骨。

一方面,在封建社会的手工作坊的前提下,一个龙骨,哪怕是得10米左右长的龙骨,也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

铁的比重在的,7,8,10米的龙骨,再怎么的少,也差不多有两三个立方,按照密度来说,3个立方铁,差不多就是二十四五吨,换算成斤的话,差不多有5万斤的铁,这样的庞大铁器,还是龙骨的样子的,这对于非工业化生产的时间,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

长的船不行,小的船总行吧,铁的价格高昂,如果是超过这个世界,最大的吨位的船,在用普通的木质材料,无法制造龙骨的时候,用铁龙骨来努力一把的,三四米长的小船,这样的龙骨材料,在船厂可以说是堆积如山,甚至连定海军,稍稍处理一下木材,就可以获得不少,为这个,弄一个铁龙骨,这有些太过了。

小船,用铁的龙骨根本没有这么的必要,毕竟,小船,不可能到大海之中,这也就是中国从来都没有考虑这个的原因。

同样的,铁也有易碎,容易断裂的,这是船匠顾虑的根源。

赵信大包大揽,所有的一切,都成功的供给,不用考虑到物资和造价的问题,连那些供给他们的软帆,也是用丝绸做,这么奢侈的行为,也做的出来,用一个完整的铁做出来的龙骨,又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

他们更多的是集中在铁龙骨的质量上面,在沉重的船只,很容易因为海上的风浪而解体。

赵信解决疑问的方法很简单,当钢铁龙骨完成了之后,让他们用大锤用力的锤龙骨,不用管什么地方,都可以用力的去敲

赵信不懂得,船的龙骨到底需要多么高的性能,可是一般的钢铁,韧性比较强悍的钢铁,就足够用了。

钢铁的强度,再怎么的,也比木材强的多,至于韧性,一些特殊的金属的添加了之后,性能就会有巨大的提升,比起木头不知道强大多少。

当然了,这个大锤,也不是的跟龙骨一个的强度的,如果是一样强度的,或许,对沉重的龙骨,没办法奈何,也不可能打断,可是再怎么的说的,都是同样的材质,在力量足够大的人使用,或许无法让龙骨弯曲,却会在表面上面,形成明显的痕迹,出一点点出问题,影响到整个船就不好了的。

哪怕不是钢锤,也是货真价实的铁锤的,沉重,而且坚硬,首先,拿着石头尝试,在一个壮汉的手里,直接打的石头碎屑乱飞,很快,一个巨大的石头,就被砸开了了。

然后,对着龙骨,乒乒啪啪的一通乱砸,没有多大的影响,连一点点的痕迹都没有留下来多少,更别说变形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之前,关于龙骨的性能,不管是下子,这些人才信服了,要知道,原来造船的时候,对于龙骨是相当注意的,有时候,稍稍的碰触一下,都需要认真的检查,有时候,稍稍大力一点,就会重新构筑龙骨,原因很简单,龙骨是一个船的根本。

其他地方,出现一点点的问题,就可以更换,龙骨这里出现任何的一点点问题,就容易在的出现问题,

别说是拿着铁锤乱锤,就算是哪个小木槌,稍稍的碰几下,船匠们,都会大惊失色的,在构筑龙骨和最初的造船过程之中,几乎都是最精细的时候,不但大匠经常在,一些专门匠人,几乎长期在这里,只有初步的建造完成,到上层建筑的时候,才会放松下来的。

能够承受铁锤的锤击,不能够代表一切,却已经表明了,这个龙骨的质量,十几本上过关的,别的不说,就整体性,铁绝对比木头强大的多。

当然了,赵信用于让船匠们相信的龙骨,也没敢拿去做龙骨,这些实验船,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每一个船舶,都会尝试着一个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根本就跟整个中国式帆船匹配,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够让龙骨的问题,再影响到整体,到时候,再出现问题了,那就麻烦大了,因为龙骨这里出现点问题,那就不能够起到,测试的效果了。

在那些工匠们看来,这些龙骨,是鬼斧神工的东西,有了这些的龙骨,他们可以做出来更强的船舶,只是不知道这个东家,为什么这么有钱,这么庞大的龙骨也会做,这要花费多少钱。

这就是工业化跟手工的区别,之所以,造船没有想到龙骨,是因为之前,铁器打造,都是用手工,在铁匠们大大小小的锤子之下,一点点的打造出来。

资深铁匠们,在这个时代,所拥有的那个能力,绝对可以称之为鬼斧神工,不用测量,不用比对,只要拿着一个锤子,不停的敲打,就能够打造出一个神兵利器。

这样的神奇功力,也只是在刀剑等兵器上面,最多就是重武器,可是到了龙骨,这么最少有25吨重的东西上面,用小锤子,那是无法想象的,甚至这么大的东西,要怎么的加热,怎么的烧红。

可是工业化的力量,解决了这一点,甚至让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化,在磨具制作出来之后,只要炼钢厂的配方合适,连续注入到一个磨具之中,就可以了,只要后期进行淬火和修补,可能制作出来,也就是浪费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了。

随便的停几天的时间,然后更换这个龙骨,就可以了,这个测试龙骨,最终没有用在造船上面,而是融化了之后,变成了钢铁的原料。

有了龙骨,把这个龙骨作为基础,首先整个船,基本上就不会出问题。

用了西洋帆船的底部龙骨,加上了中国式帆船的主体结构,中间再夹杂了一些盖伦船的子系统,这些明显跟流体力学不符合的东西,不过强大的龙骨还有基础的地步设计,带来了较高的容错率,毫不客气的说,容错率比较的高。

实际上,赵信也没有奢望,这玩意有多少速度和性能,他只是想要看看,这些子项目,在这些船匠的努力下,能不能一一的完成,然后会针对这些子项目,做一些验证,一旦验证完成,就可以尝试着整合了。

目前的验证,这个船不会解体,不会侧翻,其他都好办了。

对于一些熟练师傅来说,这个龙骨是一个船的核心,一个龙骨的问题,最少制约了很多的人,可是当现在,这个龙骨解决了,其他方面,就更加不是问题了,虽然有些不甘心,可是定海军包揽一切的前提下,他们也只能够同意了。

入夜,连续奔行了一天赵信,在疑惑之中,进入到了帐篷之中,虽然说他归心似箭,可是他的马队,毕竟不能跟800里加急一样,有了500骑兵,一般的驿站,根本无法供给他们更换马匹。

在每天奔行一定的里程之后,几乎必然的要停下来,从应天府附近,一直到海州,一路上,700里不到,快马加鞭的话,每天可以走250到300里不等,差不多就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之前,只是通过固有的渠道,传递过来一个消息,具体是什么,他不知道,他很好奇,是那些项目完成了。

在所有的子系统之中,他实际上,更加关注的是软帆,还有船首,还有前方桅杆。

这些都是中国式帆船,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设计,这些设计,很古怪,如果不是赵信的强行要求,这个是不可能设立的。

这些明显是盖伦船,和西班牙大帆船的特点,如果全部集中到一起,就会形成真正的远洋大帆船,他很期待,一艘真正,适合海洋的,并且可以携带者大量火炮的战舰,在他的手中快速的出现。

只要它出现了之后,背靠着海洋的定海军,才真正有了安稳的能力,或许,在陆地上面,5000人,几乎很难的对付5万人,更别说50万人,可是在大海上,只要技术领先,1对100,甚至是1对1000,都不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他所期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