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四百一十一章 怀疑验证

皇宋锦绣 第四百一十一章 怀疑验证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保守派因为仁宗的支持,而发起了反弹,因为范仲淹的下放,变法派绝大部分的大员都被下放了,留下来的就是小猫三两只,几乎所有变法方略,都被废除了,就算是明显的好法,也不行,没有直接被废掉,却也执行不下去了。

在这个时候,一个曾经变法派的高层,当时韩琦被调入中枢的时候,可是跟范仲淹一样,是枢密副使,虽然他不是如同范仲淹这样的领袖,在仁宗的授意下,越过了枢密使东府首脑,主持了一年多的变法。

有些成效,否则的话,早在开始,就被仁宗控下来了,可是问题更多,锐意改革的范仲淹,人品是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的,可是就是忽视了很多东西,当他开始插手科举的时候,被仁宗下放了的。

在这个情况之下的,韩琦的立功和出现,被保守派警惕,范仲淹已经没有办法了,在他插手科举的那一天开始,他就永远不可能回到中枢的,哪怕他的心态是好的,是为了变法积蓄力量,但是他动了皇帝的基本盘,就算是一个软弱的皇帝,都不会这样,更别说仁宗这么一个强势的。

可是仁宗对于韩琦等人的保护,还是让他们警惕,本以为,最少要有十几年的时间,用时间,磨掉他们锐气,到重新上来的时候,未必一定坚持变法派的那一套。

这才多久,韩琦就立下了泼天大功,攻占兴庆府,灵州和议,和议扩大,这三个功劳,无论是哪一个,都是让一个官员更上一层楼的,更别说三个一起,好容易抓到了问题,那能够轻易的放弃。

不过,韩琦的回答,也着实让人难以想象,一个渭州大会,或者规模大了点,弄来的钱多了点,可是也不能就这么开启一个庞大的水利体系工程啊,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无底洞。

拿叶清臣的北方工程来说,累积投入了1200万贯,可是效果呢,还没看到,水利工程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除了少数的小范围的工程,大范围的工程,往往要到结束之后,才能够看到结果的。

都江堰建了多长时间,虽然建成之后,一举解决了整个成都的水患,把历经磨难的成都平原,变成了鱼米之乡,可是在此之前呢,哪怕即将完成的时候,因为无法处理这个。

叶清臣的项目,实在是太庞大了,庞大到了投入一千多万贯,还展现不出来效果,估计保守下来,要三四千贯才可以。

如果换成过去,这个项目,早就取消掉了,可是现在,正是不断减少财政支出,还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才让他支持下去,这不,现在支撑不下去的,又打上了赵信的主意。

一个北方水利工程,大部分的地方只是修缮,只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工程要重新建造,这样的花销就可怕的要命,一个完全是从头而来,甚至全面建设的西北水利工程,投资会有多少,薄弱的西北你能不能支撑下来。

阴谋党第一时间认为,这是谎报,在西北手中,没有那么多钱,这是在拖延,甚至在胡说八道,蒙蔽朝廷,妄图蒙混过关。

在这个时代,是北宋最好的时代,仁宗之所以被命名为仁,一方面是他的性格和执政方略,另外一个方面,却是北宋养士数十年的收获。

例数仁宗朝的众多丞相,哪一个不是才华出众,满腹经纶,就算是对变法稍稍有些不满的保守派,他们只是利益或着理念不一样,也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他们不傻。

韩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哪怕是对他敌视的保守派,也不得不承认,个性坚毅,没有弱点,并且本身实力强大,或许之前,还有一个好水川之战的疮疤,可是这一次的灵州和兴庆府之战,不但把之前的疮疤给弥补了,反而立下了泼天大功,这种情况之下,他会说这种明显是瞎话的东西么,完全没有必要。

只要立场放对,那么稍稍有点脑子一点的官员,就从这上面看都了不同,灵州并不是没有钱,灵州有钱,很有钱,甚至可以说,钱多的花不完。

一个渭州牛马大会,就成交了2000多万贯,这才多长时间,在韩琦的手中,掌握的,可不是一星半点,那是超过了2000万头牲口,哪怕全部是羊,也超过了的千万贯,更别说牛马这样的大型牲口,特别是马。

之前,灵州和议的时候,甚至后来,在贡品丝绸之下,加价的时候,几乎所有人想到,就是这些牛马进入到北宋之后,会给北宋带来多少的好处,却没有想到,这些是钱,一股海量的财富的。

不说800万头牛,就说500万匹马,如果按照现在的价格来销售的话,最少也是几4.5亿贯以上,相当于北宋20年的财政收入,这绝对不是一笔小钱。

只要能够把这些牛马,变成钱,再加上之前灵州之战,还有从兴庆府俘虏的人员,再调动一部分西北本地青壮,他们吃惊的发现的,西北可以动员的人力,超过了20万。

20万人可以干什么,可以干的事情很多,大名鼎鼎的京杭大运河,可是只有百万人,长城和骊山陵,也同样是百万人左右,更别说还有牛马,数不尽的牛马。

这些不是从周围调集的,就是灵州和议交付,只要把这部分的利用好,或者是在勾引一下商人,就可以凑到足够的钱,甚至,借贷。

韩琦没有用借贷,并不代表这些官员不会去想,这是最直观解决问题的,当然了代价巨大,一匹100贯左右的马,如果真的借贷的话,可能只会借贷到30贯左右,500万匹马,可以借贷1.5亿,别说一个灵州工程,就算是更多,也可以建设。

这些保守派官员,认可了韩琦是拥有这个能力的,却还是需要去调查一下,他们当然不是为了搬到韩琦,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不可能的,但是给他下点绊子,还是可以。

一个投资超过4000万贯,并且在短时间投入进来大型工程,其中的问题巨大,就拿叶清臣开启的北方工程为例,看起来,是叶清臣开启的,可是实际上,早在10年前,甚至20年前,就有一系列的申请开启了。

有钱的话,朝廷会拨付一点,小打小闹的修缮,没钱的前提下,就是拖着,不知道多少官员部门,长期都在为这一件事情而努力,光是各种计划和资料,都堆积如山了。

当叶清臣开启北方农田水利的时候,他只用在众多的报告之中,找寻一条合适的路,就可以了,然后就是资金和人员的调动问题。

就这样,因为乡土和大族的关系,他也吃了不少的亏,本以为缝缝补补,让北方的农田水利工程为止一新,不说能够抵御多少年的洪涝,最起码让一些隐患的地方得到缓解,一定程度上面,增加北方的产量。

可惜,因为种种的关系,没办法,投资巨大不说,到现在只是零星的起到作用,还没有最终作用。

一个完全没有根基,以前别说是水利了,就连农田都没有,在完全的草场上面,兴建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这不是儿戏么?

实际上,在韩琦开启这个工程的时候,还真的是有些儿戏的,完全没有计划,但是没有计划也就代表着没有掣肘。

灵州不用说了,之前还是西夏的地盘,所有的西夏人都是奴隶,根本不用考虑他们的想法,就算是在西北原来的四路,虽然稍稍好一些,可是开发的也不高,除了的城市,大部分的地方都是白白放着,也就是现在才开发,不用计划,就是怎么的省事,怎么花费少,就怎么的来,这样反倒是可以完全自由自在的,修到哪里,建到哪里,更加自如,反倒是效率更高。

在汴梁的人们,他们如果从常理来推断的话,也觉得这个很可疑,但是韩琦的威名,让他们有些底,或许真的有解决的方法吧。

因为这一次汇报,一番了朝野的巨大波动,有翻腾的跳梁小丑,可是无论是哪一个势力,都会重视这件事情,都派来了了大量的人员。

保守派调查的人员,还有三司和东西府的一些人员,开始大量从汴梁来到灵州。

灵州成为了目前在官府之中,最为热门的话题的,各方势力抽调,最少有上百个各级官员,被任命,派往灵州,来检查灵州的情况。

这对于这些官员来说,也是一个考验,他们在这样的命令之下,也不可能坐着轿子慢慢的走,最差也是马车,一些经常下来工作的人,甚至直接骑马,带上几个从员,就过来了。

这里也显示出的渭州交易的好处了,18万匹马,分布在了整个北方,这些官员们借用起来,也容易,从汴梁到灵州,2000多里,差不多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就到了,有些东西,只有看到了,才能够真正的了解。

他们身负着不同的命令,却不敢对韩琦无礼,按照既定的规矩,先是到韩琦这里,恭恭敬敬的行礼了之后,这才说出了他们的要求和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