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四百章 不同际遇

皇宋锦绣 第四百章 不同际遇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同样的一万人工作,全心全意,跟三心二意,完全是两码事,之前,在上面的命令之下,这些人努力干活,现在,却是为了军工而努力干活,哪怕是同样的人,使用同样设备,效率上面,就要差上两三成。在庞大的工程量面前,两三成,已经相当的可观了。

整个灵州,是外松内紧,整个西北禁军,除了少部分驻扎在外侧,那些棱堡之中,防备辽国可能会有的攻击之外,其他的都已经投入到了整个工作之中,西北调动了差不多25万人,还有15万的奴隶,近二十万的头大型牲口,这些力量加在一起,足以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按照之前计划,开垦出的500万亩以上农田,这些将会成为未来灵州立足的基础,到了秋天,哪怕一亩地产量在2石,整个灵州,也会多了千万石的粮食,就算是按照在汴梁价格,也高达700万贯,如果是按照的目前西北的粮食价格,更是高达5000万贯。

1000万石粮食,能够干嘛,能够干的事情多了,韩琦这一次大规模的工程,重点就在粮食上面。

韩琦知道,伴随着灵州逐步落幕,加上他这一次和议的完成,他留在灵州的时间不多了。

北宋对于文官,限制较少,也不会因为一个文官掌握大权,而针对他做些什么,曹刿作为枢密副使,已经入主大名府超过10年了,也没有见挪地方。

可是那时针对大名府,大名府跟枢密副使这个职务是相合的,西北这边太过贫瘠,同时西北四路的权柄也太大了,就军事上面,西北四路相当于河北东路河北西路还有三关加起来,全部的军事力量结合在一起。

在战争时代,面对着西夏的威胁的时候,这不算什么,可以给予较高的权柄,可是现在西夏都没有了,不限制怎么可能,难不成,在冒出来一个西夏。

韩琦当然没有自立为王,或者当什么土皇帝的想法,一生的抱负就是执掌北宋的权柄,那么离开西北,主政其他地方,那就是必要的选择和磨勘。

他的功劳越大,他的动静越大,离开的时间也就越早,正因为如此,韩琦心中有了明确的认识,在有限的时间之中,他会用最快的速度,给灵州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之前他考虑再三,最终还是把根基放在畜牧和农业上面,畜牧是没有办法,2000多万头的牲口,如果不妥善的处理,那可都是钱啊,这笔钱是北宋从辽国手中分润出来利润,甚至辽国在西夏的收入,未必有北宋多。

那么农业,就是一个根基之中的根基,畜牧业,或许能够致富,可是真正能够奠定根基的,还是要看农业。

建设大量的池塘,修建庞大的沟壑,让被这些水利工程笼罩的地方,从原来的荒地,旱地逐步的变成水浇地,就是韩琦目前的一个核心的选择。

水浇地,代表着什么,旱地的收成很低,一般能够保证一石多的收成,已经不错了,再多,很难,甚至不容易抵抗灾害,一旦遭遇到水旱蝗三种灾害的时候,几乎必然,会出现问题,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依托着黄河和黄河的众多支流,哪怕在干旱少雨的季节,也不担心水量不足的问题,而只要有充足的水,在辛勤的农民的努力之下,达到一定的收成还是可以的。

一般的旱地,一亩地收成都是少于1石的,水浇地,哪怕是最初级的水浇地,只要在需要水的时候,给一点点浇灌,就足以让粮食产量超过2石,一些精耕细作,甚至有经验的,甚至可以达到三四石。

韩琦当然不可能奢望,在灵州这边,都是有经验的老农民,可是哪怕普通标准的3石,也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量。

以昨天看到的施工进度,目前的进度很顺利,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是绝大部分,特别是水渠和农田的开垦,进行的非常好。

灵州的农田,是在水渠之上,更重要的,只不过相对于水渠来说,难度不大,25万人,20万头牛马,马或许在持续作用之下,远不及耕牛,力量也不够大,可是速度快啊,一头牛一天最多2亩,可是两匹马一天轮换,却可以耕田20亩。

只不过,西北没有专门的马拉犁,虽然已经向大名府预定了,可是什么时候到,还不好说。

就算是用牛,一天2亩,20万头,全部放在耕地上面,一天就是40万亩,500万亩,只不过是10天而已,韩琦丝毫不怀疑,开垦计划,将会获得圆满的成功。

500万亩的耕地有保证,沟壑也有保证,可以把这些新开垦的土地,尽数的变成水浇地,那就意味着,500万亩的耕地,最少在增产上面,能够增产1000多万石,按照一个人一年6石的标准配备,500万亩的土地,就是,有了这些,灵州最少可以支撑150万左右的人口,其中甚至可以包括5万以上的驻军,

西北为什么承受能力这么小,就是因为粮食的问题,封建时代,没有一个可以保证的交通,千里出兵,只是后续军粮运送,就是一件难以逾越的难关,从汴梁到边关,不但耗费巨大,路上吃掉的粮食,就数倍于运输的粮食,而且最少也要快两个月才能够抵达。

庞大的后勤压力,不但运送一石粮食到前线,所付出代价巨大,时效性也不强。

有时候,明明很好的机会,白白的就错过了。

就拿辽夏之战来说,当时边关已经察觉到了西夏跟辽国的大打出手,可是边关压力巨大,如果不提前准备,根本没办法调动出兵的粮草,哪怕主将看到了机会,也不可能抓住这个机会。

现在,一切都不成问题了,当整个灵州,可以产出这些粮食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能够攻占灵州,这是指原来,灵州的防御体系,现在就更是如此

而有了灵州挡在前面,整个西北都可以慢慢恢复,而这一个庞大的水利体系,是以灵州为主的,却也兼顾到西北四路,一旦彻底的完成,能够富集的范围,何止500多万亩,那是超过3500万亩的庞大土地。

不同于北宋富庶之地,西北,常年战乱,再加上略微贫瘠的环境,这是西北贫瘠的根源,现在战乱已经被棱堡的体系挡在了外面,又有足够的人力和资金,一切就将会大不相同。

当然了,全部变成水浇地是不可能,可是部分变成,其他地方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提升,这本身对于西北而依然,都是一件大好事。

这样的功劳,可是大的没边的。借助着机会,以30多岁的年纪,攀升到了枢密副使的地步,几乎已经攀升到了文臣的顶峰,其他人,或许一辈子的极限,也就是这个程度了,可是韩琦却可以更进一步。

没错,更进一步,这本身就是韩琦的抱负,在加入新法,升级到了枢密副使之后,因为范仲淹的关系,他必须要到地方上磨勘。

从庆历年开始酝酿,并且以范仲淹和韩琦为首的一批变法派,入主中枢开始,影响深远的庆历变法,开始出现,可是因为阻力较大,变法者的不成熟,才一年多的变法,被仁宗紧急叫停,作为范仲淹的追随者,韩琦当然是要受到影响。

可是现在,这个影响被这个大功所掩盖的前提下,他即便要下去磨勘,也会大大减少时间。这是必然的道路,不经历州府的磨勘,不立下奇功的话,要想升级到首辅之位,那是不可能的,就连枢密使都很难。

本身,韩琦是准备用10年的时间,完成这个磨勘,可是西夏之战,却是天然的机会,立下了大功的他,本身就拥有了的更进一步的机会,更进一步就是枢密使,但是那个距离首富之位,还差一步。

那么,在灵州这么一个白纸上面书画,为北宋提供一个可以自给自足,同时防御力强大的边境之州,彻底解决西北的问题,这一点,足以让他名留青史,并且为未来更进一步,奠定一个深厚无比的机会。

就犹如道统之争来说,面对着成道之基,没有人会主动放弃,韩琦也是如此,甚至此时,如果仁宗圣旨命令他离开,他都会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中,发还圣旨,甚至逆旨。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从入冬到明年开春,这几个月的时间,对于灵州,对于韩琦来说,极为的重要,把握住了这个关键的时刻,灵州就可以奠定起雄厚的根基,一飞冲天,而当韩琦在这一切都奠定基础了之后,再行离开的话,那么这一且的功劳,将会牢牢的记载他的身上。

一次战争,一次和谈,甚至一次巨大的收获,这只是一次,到现在,又有几个人会提起,一手推动澶渊之盟签订寇准有多么的厉害,甚至有些人还非议寇准拿下了两份丞相的俸禄。

可是一个都江堰,就让李冰父子千古留名,建设了苏堤,清理了西湖,在江南留下了浓重一笔苏东坡,也同样是如此,韩琦敏锐的把握到了这个机会,也真正的走出了这一步,那么本就走上巅峰的他,将会跟历史,有完全不同际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