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现状

皇宋锦绣 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现状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不过港口在雏形上面,跟现代化的港口很相似,但是需要改变的地方也有很多

比如说,这个装货和卸货,基本上,完全依靠着人力,人力不是不可以,一直到19世纪末,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港口,依然是采用人力,作为最基本的,

实际上,一些省力的工具,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撬杠,葫芦吊,这些,只不过,从上船到下船,很难的用到而已,可是赵信是从哪里而来,是从21世纪那个资讯发达的世纪过来的,

他不能够说是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员,可是资讯时代,带来的发达的咨询,他可是见过很多港口的场面的,甚至进入过很多的港口,

塔吊的利用,是让货物快速运转的的关键,天车,也是在港口经常使用的东西,他们利用了,封建社会,从来都没有注意过的天空,在天空使用,把陆地上有限的空间,向上而去,而葫芦吊,也通过空间的增加,拥有了

可以使用的方面,

钢铁,是定海军最大的依靠,按照后世的标准,用大量的钢构材料组合,形成了一个个类似天车和塔吊一样的东西,葫芦吊的各种的东西的,也可以组合到其中,而标准化的集装箱,大大小小,分门别类的装载各种的东西,这些,可以增加船舶之类的利用效率,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效率。

赵信简单的,一说,就可以让这个港口的效率提升数倍,跟机器相比,人力真的不是特别有效。

在港口没有过多的停留,赵信主要要看哪些预留的位置。

果然,哪些位置,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的,因为适合修建楼房的地方较少,这些地方已经开始挖掘地皮了,好在,只是在刚刚开始的状态,只要把这些地区,恢复原样就可以了。

不算浪费太多,这跟自谦,赵信所想的最差的状态,有巨大的区别,浪费也不多。

统筹全局,赵信认真的看了这4个月之中的发展,虽然略微的有些偏差,可是整体而言,整个定海军的发展,是相当不错的。

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个人的努力,也在其中。

没有失去过,就不知道得到的珍贵,这对于这些灾民们,就更加是如此了。

他们原来的平静生活,在灾难面前,变得那么的脆弱,就在他们绝望的时候,定海军从天而降,不能说彻底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却给了他们巨大的希望,他们可以生活下去的希望。

更别说,现在的定海军发展,真的是日新月异,从第一石灰工厂成立,到水泥,到砖窑,越来越多的工厂和作坊成立,把这些人员都吸纳进去,而大量建筑材料和日用品也充斥在了这里。

有些混乱,却不算太严重,有了铁匠作坊的经验,赵信平静的处理了定海军遗留的问题,也得到了确切的数据。

定海军目前拥有25万人左右,不过大部分都是集体居住。

在苗家庄的时候,在棱堡之中,把三层,甚至是四层高低床给发扬光大,一个小小的房间,可以挤进去七八个人。

在各方面条件不具备的前提下,这是容纳最多人的唯一办法。

木匠,铁匠,这些专业技术的,是提前挑出来的,这些人也是整个定海军的根基之一的,在后面,从大名铁匠作坊支援了铁匠,定海军最大作坊开始出现了,拥有4000人的铁匠作坊,几乎复制了大名府的一切。

现在,产量已经达到了日产30万斤,虽然比起大名府的差了不少,可是足以支撑整个定海军的建设。

码头已经初具规模了,城市也开始出现,差不多3万间的房子,让绝大多数的人们,不再使用帐篷。

这里是海边,毫无遮挡的前提下,夏天还好说一点,冬天,那没有房子,可就要命了。

赵信主要的任务就是协调,一个新的城市的建设千头万绪,哪怕是有足够资金支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更别说赵信定位定海军,是另外的一个样子。

肥皂厂,冶炼厂,各种日用品厂,同时,也准备做印染和纺织。

这些远超过这个时代的厂子,在现在,除了肥皂和冶炼,是准备正常的推动之外,其他的,都只是一个计划,甚至两三年,都未必能够成功。

定海军大概有几百平方公里,可是平底不多,多数都是山区,不过除了主峰,其他的位置,就是还把三四百米的样子。

依托着这些山,依次的兴建了一系列的建筑,就如同后世的山城重庆那样,赵信也做出了一定的布局。

平整的地盘,多是居住区和轻工业区域,未来,定海军的轻工业,应该相当的大,这样才能够更快速度的赚钱。

而在岛的另外一端,靠近外海的地方,哪里是重工业区。

重工业,肯定会有污染,可是有山峰的遮挡,还有远离居住区,应该会好一点。

一个城市,能够分配的不多,先把架子搭起来,然后逐步的填充的,时间还很多,庞大的人力,给了赵信信心。

在赵信抵达了12天之后,从大名府前来研究院抵达了定海军的,牛大力带队前来,赵信也去迎接,并且把他引入到了新划分钢铁厂的区域。

空荡荡的一片高地,大概有20平方公里的样子,这里才是真正的一张白纸,赵信让牛大力在这里书写蓝图,之前告知他高炉,会在这里兴建。

如果说,之前,第一次见的时候,赵信就把高炉给推出来,牛大力铁定不信的,一次性练成上万,甚至是数万的铁,怎么可能。

可是现在,有了铁匠作坊的辉煌经验,再加上赵信也把高炉的一些情况介绍了。

说白了,就是更加密封,更加科学,甚至使用的催化剂,也是之前在铁匠作坊已经验证好的,他要做的,就是这么样的节约,怎么样的合理,怎么样的增加产能。

第一个是实验性质的,并不会做多么大,大概5个立方左右,但是钢铁的比重高达7.8,也就是说,一次性斤40吨,也就是8万斤的铁,这是一个创举,牛大力也对这一次冶炼,充满了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