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缘和暗喜

皇宋锦绣 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缘和暗喜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赵信感觉到不对了,早在开始交接,接到朝廷旨意的时候,赵信就感觉,事情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的简单,如果只是这个层次的话,程前没有必要出现。

程前是谁,早在15年前,就是州府首脑,积年升级到了转运使这个职务,可以说资格很老。

再说了,做到了一个路的转运使,可不是一般的官员,这是地方上面的最高官员,可以说地方官员的首脑,更别说淮南东路这样的路,因为有江浙这边核心的区域,淮南东路的实力是比较强的。

有扬州,泰州这样的富裕之州,程前应该是日理万机的,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小小的云台山岛,专门来一趟海州。

赵信可不会奢望,程前是来烧冷灶的,看他年龄就知道了,今年已经63岁了,他能够在淮南东路上面再做一任已经是极限了,完全没有理由烧冷灶,冷灶就算烧成了,也要20年之后,那个时候,他要么入土了,要么干脆就已经老的动不了。

赵信的真实身份,程前知道,是二皇子,哪怕是失去了身份也是如此,可是他才四岁,哪怕是夺嫡,也需要10年以上,那时候,程前早就老死了。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让一个转运使这样级别的高官,专门跑了几百里,到了偏远的海州,单纯是为一个皇子,那是开玩笑的,那么必有所图,而且所图非小。

赵信此时,也无法判定,这个所图,到底是怎么一个图法,不过,仔细想明白了,既然他这么客气,看起来也不像是阴险之人的,应该是图的正事,只要是正事,总有解决的办法,是他有底气坐在这里原因,说不定,坏事变好事。

“转运使请讲!”赵信并没有直接回答程前的话,而是稍微的酝酿了一下,然后才说道。

程前听到赵信答应,先是一喜,他生怕赵信连讲话的机会都不给他,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主要是介绍了灾害的情况。

淮南东路很大,也有富裕的地方,可是8个州,4个军州,熟练更有些多,有扬州这样的,也有海州这样的,这两年之间,淮南东路的灾害不少,如果不是扬州在背后撑着,早几年前,就出问题了,现在终于撑不下去了。

赵信听完了一些,虽然他没有表露出表情,可是心中,却几乎要笑醒了。

真的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他从苗家庄入手,从保州入手,从工匠入手,甚至把心思打在了厢军的身上,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人么。

特别是厢军,对于一个已经退位的人来说,他可以涉足到一些比较特别的领域,却不能够轻易的涉足军队,哪怕是厢军也是同样二线部队,总会给人一个图谋不轨的想法。

赵信未来的所图很大,他现在应该是悄无声息,当做一个透明人,在暗地里面发展,真正亮出来的,将会是堂堂大势,无可抵挡。

可是为了多获得人口,他已经不顾上了,3万厢军,代表这3万青壮,也代表这3万个家庭,只要运作好,待遇上面给好一点,就能够把几十万人都给囊如其中,这可是巨大的根基。

要想建造一个奇迹城市,地盘只是一个基础,甚至技术也是,就如同赵信这样,一个人,哪怕有三头六臂,没有人帮忙的前提下,又能够获得多少的收益。

如果不是苗家庄的接近3000人,如果不是保州数十万人,他能够一天赚到一千多贯的净利润么,不能,根本不可能。

现在,他准备兴建一个更大规模的城市,准备建造一个属于北宋,或者说是超脱于这个时代的奇迹,没有人是万万不行的,他的条件,大部分都脱胎于一件事情,那就是人口,如果能够在初期,解决掉5万户,大概是60万人口,接下来逐步发展,把海边一些贫苦渔民,一些在底层的民众给吸引一部分来,初步让定海军变成一个拥有一百万人口的大型城市,他的计划才算是初步的完成。

他正在为这个殚精竭虑的时候,现在程前却送上来了,在程前看来,这是30万,甚至最多60万嗷嗷待哺的子民,而且只要赵信答应了,他还可以付出一点代价,只要别太高就行了。

要知道,淮南东路,几乎是八州四军,几乎都是人口富庶稠密的地方,人口更是超过数百万,对于他们而言,少了这60万无所谓的,可是这些却是定海军急需的。

有了这个作为起点,可就不是60万人了,60万人代表着60万个宣传点,代表着60万个联络点,口碑只要一出来,待遇只要一出来,哪怕这些民众不搬迁过来,过来干活也行啊。

赵信要的人口,不是户籍,只要有人干活,管它户籍在哪里。

赵信脑子一转,就知道程前为什么要打这样的主意了,原因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定海军的成立,还有跟随这丁海军下来的的

钱,这才是关键,30万贯,对于淮南东路来说,不是一个大数字,坐拥扬州这样的州,30万贯不算是一个大数字,可是有钱的地方,并不代表财务就健康。

整个北宋25个道,数百个军州,每年财政收入才两三千万贯,这其中,扣掉了盐税的大头,还有其他的一些专卖的大头的,平均到每一个州上面,上缴的并不多。

更别说,现在夏粮还没有成熟,夏收更是没有进行,正好算的上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这个时候,突然多了十几万贯定海军,离得还这么的近,肯定是最佳的选择,说不定,这个年轻的皇子,还很好忽悠,说不定,就解决了一个难题。

想明白了一切,赵信心中就有底了,谈判和交易,最怕的就是不知道对方的底牌,现在通过分析,程前的要求和底牌,已经在赵信的掌握之中了,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果然,在赵信的一阵阵的要求和讨论之下,程前步步后退,本身说的是30万灾民的事情,最终增加到了60万,甚至还包括了5000名船工,1.5万名船员在内的庞大的工匠队伍,还有近百艘,各种类型的船。

当然了,这不是淮南东路直接给,涉及到数千贯一艘,甚至上万贯一艘的船,程前也没有那么的大方,这些钱都是要给的,只不过要分期。

分期给,这是一个新鲜的名词,程前还有些不太了解,赵信解释了一下,程前明白了,就是先拿走用的,然后在给钱。

这一点,对于一般的作坊来说,是灭顶之灾,本身,就存在着一个收支,存在这一个账务,你再托几年,那怎么行,可是对于程前来说,这些本就是淮南东路富裕的力量,大部分还需要进行保养和维护,还要养着一堆的水手,白给赵信用都没问题,更别说还给钱。

不管如何,只要钱给了,财务就平衡,对他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甚至是连工匠和船夫,也大方的给了,这等于节约他的成本。

就这样,双方认知的不一样,让这么一个看起来有些略微不合理的生意,顺利的解决了,皆大欢喜。

船的事情,赵信早就在考虑了,在岛上的时候,也曾经在想,要不要去一趟江南,杭州那边的造船业非常发达,可以去买一些船,这是必须品。

云台山岛,孤悬海外,这是好处,也是弱点,一个城市,不可能不跟外界交流,原材料要进来,成品要产出,这是一个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没有船,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制约的。

现在,船的问题解决了,人员也解决了,唯一的限制就是钱,虽然程前大度的可以分期付款,可是第一笔资金,还有雇佣船夫工匠的费用,还是要出的,这一笔,为数不少。

从海州府走出来,赵信的表情是复杂的,高兴是非常高兴,一下子获得了这么多的劳动力,达到了满意的程度,说不高兴是假的,有了这些人力的支持,定海军的发展,一定是之前的数倍以上。

可是压力徒然而生,钱啊,发展速度快了几倍,可是初期的投入,还有维持成本,甚至是投入到工商业改造上面的成本,也会快速的增加。

连一个淮南东路的转运使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不是30万贯的事,如果没有苗家庄产业作为后盾的话,赵信根本张不开这个口,因为单纯这个灾民,就把他压死了。

几十万的灾民,单单一天吃掉的粮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每天最少在万石以上,更别说其他的花费,在一个的一穷二白的,甚至连一个住的地方都没有的岛上,要想容纳下来,这很难。

程前来的目的,并不是想彻底的解决,他更多的是在叶清臣的提点下,过来化缘,你怕化到一小部分,给灾民们一条活路,这就是最好了,谁曾想到,赵信会这么的大包大揽的全部揽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