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寻找港口

皇宋锦绣 第三百一十五章 寻找港口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在到达大名府十天之后,赵信离开了大名府,他多了一匹骏马,这是大名府留守送的。

北宋缺马,缺的是大规模的战马,组建不起来骑兵队伍,更别说重骑兵,可是少数马还是可以的,的就比如韩琦这样,拥有一个500人的骑兵亲卫队伍。

大名府留守,也算是实权的军官,比不上韩琦,却也是地头蛇的,他借助着一些技巧,得到了一把神兵利器,比起别的,少出了起码1500贯,一匹500贯左右骏马,他直接就送给了赵信。

本身,送出的是一匹价值700贯马王,只有10个月左右马驹,这个有着宝马血统的马驹,非常的不凡,将来长大之后,一定是神骏的马。

不过,赵信却拒绝了,他虽然只是4岁多一点,可是无论是思想,还是身体,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了。

此时的赵信,身高已经超过了1.45米,比不得身高1.9米的孙吉等人,跟王松比起来,低不了多少。

从穿越到现在,半年的时间,升了1个级别,从一级升级到了二级,在卡牌系统的滋养之下,赵信的身高大幅度的增长,已经不是4岁孩子的沐阳,有些七八岁的孩子。

可是在力量和身体控制力量上面,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了,这就是基因的好处,这种潜移默化的基因,加上后天的锻炼,让赵信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了。

练习当然是跟着孙吉来的,赵信只是随口的问一问,在看来,孙吉这样,明显在普通人之上的超人,应该是会一些功夫吧?

还真的是,孙吉确实是会功夫,是一个内家的吐纳法则,还有就是一门横练的外功。

当然了,孙吉也名言,他这样的,是特例,无论是吐纳,还是外功,他都已经超越了曾经记载的极限,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

赵信也知道,恐怕从古到今,类似孙吉这样的,都不在多说,毕竟这已经超出普通人类太多太多了,最多就是薛玉他们的那个层次的。

不知道是基因上面的变化,还是赵信的这个身体,确实适合这个,横练的功夫还没有展现出力量,吐纳功夫已经展现了,他甚至在第一次吐纳的时候,就感觉到身体之中,有一股热流,在不停的运动。

当时把这个情况跟孙吉一说,孙吉还大为的吃惊,不过仔细的摸骨和检查之后,发现一切正常的,赵信用了一天的时间,完成了他3个月都不曾达到的气感和控制。

接下来,孙吉就全面控制,监控着赵信的进度,赵信的进度越来越快,虽然没有如同武侠小说那样,拥有真气,飞天遁地无所不能,可是身体的控制度,精准度,包括力量,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现在的他,甚至可以开一石的硬弓,并且精准度极高。

赵信实际上,对于吐纳,更加的上心,横练的功夫,还是暂时算了吧,他相信伴随着卡牌系统的进入,从一级到二级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从二级到三级,应该也是,到时候,按照卡牌系统之中讲述的,那才是真正的涉足到人体最隐秘的一些环节,开启属于非人存在的力量的。

不过,二级到三级,暂时有些困难,最少要几十年的时间,就算是有钱也需要成百万,甚至是上千万贯的资金,暂时连城市都没有建设起来,把钱投入到卡牌系统之中,暂时没必要

他们这一队,差不多有40匹马,一部分是苗家庄留下来,还有就是韩琦支援,一行差不多20多个,一人双马,构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骑队。

从大名府往西,越过了京杭大运河,就接近了后世的山东省,也是赵信的第一个目标。

这一路路途不近,会在渤海湾选择烟台为起点,一路的顺着海边,一直到杭州,如果说,没有别的选择的话,江南附近的港口,也是可以选择的。

北宋的整个核心地带,在于四京为中心的京畿地区,那里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是北宋的根基。

接下来,就是以长江黄河为纽带,以京杭大运河为链接,在五大河系之中发展,在五大河系之中,几乎击中了北宋绝大多数人口。

越过了京杭大运河,再往东走,虽然地势越来越平坦了,可是明显的开垦率不高,特别是靠近海边,因为没有海边堤坝,海水倒灌的相当严重,盐碱成为了一个常见的现象。

一个个平地,可能被开垦出大量的良田,此时都是一片荒芜,在一些海边的渔村之中,到处都是破旧的茅屋,衣衫褴褛的人们,带着胆怯,看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而来的马队,目光呆滞。

这是另外一个世界,一个跟大城市,运河周围,完全不一样的氛围,这就是富裕和贫困的差别,渔村,应该是站在最底层的那种。

港口,在北宋来说,只是一个停船的地方,运河上还稍稍好一点,城市拥有市场,可是渔村有什么。

哪怕是已经开港,成为南来北往核心的青岛,市舶司也没有港口,而是在内陆。

这就是海洋的悲哀,哪怕在南方,江浙一带,甚至泉州一带的海商,通过行船,远走东南亚,甚至是阿拉伯地区,把中国的荣光带到了世界各地,可是对于普通的渔村来说,就是这么的一个景象。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所看到的北宋,只是他所看到的一小部分,虽然说大部分的地方,都和平安详,可是就跟光有正反两面一样,在光明的地方之外,有黑暗,北宋已经好很多了。

或许,将来为这些贫苦的渔民做些什么,让他们能够有别营生,虽然说,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很少,可是聚集起来,却是一个很客观的数字,最关键的是,他们熟悉水,熟悉海洋,只要给他们更换了船只,他们就是最为合格的水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没有能力照顾别人的时候,强行的照顾别人,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的糟糕,暂时,赵信还真的没有这个能力的。

看着远去的渔村,哪里只是一个自发形成的小型渔村,只有四五十户人家,船也至少有14只,其中还有12只独木舟,真正的渔船只有2艘,可是却是他们的生计所在。

山东半岛,在渤海的南部,一边靠着渤海,一边靠着黄海,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在后世,也是渤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渤海开始,就有着一系列的港口。

后世的重要港口烟台,这个时代叫做登州和莱州,属于山东境内重要的地区,不过在平原没有伸向海平面,烟台也是如此,还没有彻底的形成,港口的条件一般。

赵信本就没有把烟台当做第一个选择,选择他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怕漏掉,烟台所处的地理位置好,虽然距离汴梁哪里稍稍的远了一点,可是他位置重要,在渤海湾的一角,跟辽东半岛的大连几乎是隔海相望,如果从攻略北方,向辽东半岛发展的话,这是一个不错的地方,甚至连船之类的,都不用很好,这个世界,就有一些向关外发展的,就是依靠着船度过的这个海峡。

骑马之后,速度快了许多,他们每天保证了200里左右,从大名府出来之后到烟台,用了7天的时间。

不过看完了烟台,赵信并不满意,这里不适合成为港口的条件。

接下来,顺着前世知名的港口,威海,青岛,日照,这些都是后世知名的港口,这个时代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用,却不是很完善,跟赵信的要求相差不近。

原则上,赵信不想在山东,距离汴梁太远了日照和东港还凑合,青岛就有些太远了,更别说深入到渤海湾的烟台威海。

如果说,从现在这些已经挑选出来的港口来说,最适合的就是青岛,可是这个地方,已经发展起来了的,不太适合。,

青岛不同于之前其他的港口,作为南北枢纽,河运和海运的联络地,这里已经是港口了,在板桥镇,专门还设立的市舶司,这是北方唯一的一个市舶司,每年有一定的海船,在这里停靠装卸并且销售物品,市舶司也算是周边,一个比较出色的地方。

可惜,青岛已经发展了,赵信更加希望在一个白纸上面书画,青岛很合适但是已经发展起来了,要想扭转已经发展的青岛,这并不容易。

顺着青岛往下,东港日照,也是两个选择,不过各有毛病,如果说,接下来的连云港,还是不能够满足赵信的要求的话,他会在这两个港口之中,选择一个,作为最终的选择。

可是他更加倾向于连云港,因为维度更好,他的维度,几乎是跟汴梁在一个水平线上面的,再加上这里,历史上开发的时间更晚,这个时代,还只是一个没有成行的海岛。

实际上,中国沿海的岛屿很多,只是在长期造田运动中,被冲积的土层渐渐的掩埋,后世连云港的大部分地方,此时还都在海底,没有被冲积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