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二十章 北宋县城

皇宋锦绣 第二十章 北宋县城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进入南乐内城,相对于外面,似乎更加的热闹,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幅祥和的景象。南乐是一个不小的县,在记载之中是一个最少1万8000户的县,总人口超过了10万,在县城附近的户籍之中,也有三四万的样子,他们在户籍上面,可以说是县城的人了,只是县城只有不足0.2平方公里,根本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大部分都在城外居住的外城人。

坊市是针对的市民和远近的商贩开设的,南乐这样在运河边的县城,也是比较少有,加上运河带来的商业流动,南乐成为了附近的绝对商业中心,这也是很多古代城市起到的作用之一,南来北往的商贩,城内的居民,一副繁华的盛世景观。

这就是宋朝,城市化程度极高,商业发达,越是走近坊市,就越发的感觉到,对于赵信而言,这是真正,浮现在他面前的历史。街道两边,一个个大院子渐渐的减少,路边的店铺开始多了起来,在坊市的外面,专门为了坊市而开设饭店一个接着一个,坊市的密度相当的高,大概会容纳数千名的经营者,这是天然的产业聚焦区,在向坊市走去的时候,在一些街道,还看到外国人的踪迹。

宋朝的外国人很多,无论是记载,还是游记之中,一点都不比盛唐的时候少,跟唐朝,外国人多是集中在沿海和首都微微不同的是,宋朝的外国人,因为京杭大运河的关系,几乎遍布在宋朝的大部分区域,强大的宋朝,就如同磁铁一般的,吸引了整个世界的目光,很多的船只,会从长江口逆流而上,通过京杭大运河,进入到汴梁,甚至顺着京杭大运河,进入到整个中国的北方区域。这部分外国人,不但有来自西亚或者阿拉伯地区海商,还有部分黑人,当然了,这些黑人到底是来自非洲,还是来自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就不好说了,他们都比中国人的肤色黑很多。

人口众多,人口稠密以外,赵信更加注意的是宋朝民众的风貌,其实在外面菜市场的时候,大部分宋人的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信,这不是简单的伪装就能够伪装出来的,那是发自内心的,在城内,就更进一步的,宋朝富裕以上的基层,是所有封建社会之中最高,社会财富,也没有畸形的集中在一小撮最少数的人之中,虽然顶级富豪和大家族依然掌握了很多的话语权,可是贫富差距没有那么的大,城内的民众,他们更加的朝气蓬勃,甚至对上外国人都是昂首挺胸。

宋朝鼎盛的人文,造就了这个辉煌的盛世,宋朝的文化,一直都影响着周边,著名的大文豪苏东坡的身边,长期都有几个日本待妾和仆人,哪怕是被贬谪的时候,也是同样,他的不少诗词歌赋,往往是先传到日本,后传到中国,类似比比皆是,宋朝文化的圈子,几乎遍布到东南亚,甚至有不少外国人,甚至归化到了中国。

历史永远是隔靴搔痒,真正的进入到历史长河之中,赵信看的津津有味,历史本就是他最爱,亲身融入其中,他才发现,偏差是有的。宋朝,不是如同史书上面写的那么弱,如果说藏富于民来说,宋朝的民众恐怕是整个中国最为富庶,也是宋朝前期一直都稳定的根本原因。

城内没有什么地主恶霸欺行霸市,也没有所谓契丹,西夏,纵马行凶,那些偶尔出现的外国人也不趾高气扬,反而带着点唯唯诺诺,他们张嘴来,不是一口谁也听不懂的鸟语,是结结巴巴的中国话,强悍的宋朝,已经把文化向外辐射,管它是哪一个种族的,来到宋朝,就要说中国话,宋人很少会因为要跟外国人交流,去学习其他国家的话语,来到了中国,就要说中国话的,这是宋朝的底蕴所在。

作为一个历史学者,赵信当然知道,这恐怕只是县城的关系,京城的外国使节,跋扈了许多,甚至史书之中是有记载的,宋还是给西夏和辽国岁币,不轻启战端,是宋朝的既定国策,这一点不但宋朝的官员知道,辽国和西夏也同样知道,他们正是清楚这一点,或许会更加跋扈一点。

可是这种跋扈,仅仅是在京城,到了别处,真的被拿下,只要不闹大,他们眼前亏是肯定要吃下的,宋朝不会因为的得罪了外国人,而对官员动手,这一点,因此引发的战争都没有关系,更别说只是威胁。

在城外就有近千的收获,也让赵信兴奋,在路上,走过的大部分人都被他扫描了一下,有些新奇的东西也会扫描上来,比如,一些水果,工艺品,甚至是随身携带的衣服,这些也是一个大项,衣服的使用材料不同,一些简单的样式不同,也都会点亮一个新的卡牌,这让效率大大的增加,了,也让赵信的兴趣大大的增加的,或许在这个城市,真的能够获得更多的卡牌。

市集,南乐的市集不大,大概是150米左右长,200米宽的市集,差不多占据了整个城内五分之一的面积,这也是城内的税收来源,宋朝的商税不低,这也是宋朝收入高昂的根本原因,只不过这个高昂是相对而言,在商业繁盛的基础上面的,收税也只是净收入的很少一部分,这么多商人还在经营,联通南北的商家,还是赚到了巨额的财富,相对于交上去,他们手中的更多,在政府的保障之下,他们可以获得更多合法的收益。

坊市是唐代形成的,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宋代逐渐打破了坊市格局,允许商人经商,街道上随处可以开设店铺,不过最大批发和销售的地方,还是在坊市之内,南乐的坊市名永安,永安坊是以一条条的街道划开的,一个个如同鸽子笼一样的小房子,最少集中了数千间大小的铺面,多是上下两层,下面卖货,上面当仓库,南来的北往的,绝大多数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从进入到市集开始,人流开始密集了,这是周边最大货物集散地,也肩负了周围的批发生意,孙吉他们收缩了圈子,两个小厮,有意无意的护卫在赵信的身边,赵信没有在意这个,他几乎进入到了能够进入的每一个店铺,几乎每一个店铺都能够获得十几种,甚至更多的收获,不停闪烁红色文字,告知了他,他获得了多少收获,这是城外无法想象的,远比他想象的更高。

从食物,到货物,到手工艺品,原材料,如果说,这个市场有数千商户,说不定,在这里,就能够把一级卡牌全部点亮,这可是就难得的机会啊。或许,到大名府,物资会比这里更加的繁盛,那也是也许,明知道不可能,他也不会前往大名府的,太过危险了,反倒是这里更好一点,当总量到了一定的程度,再增加一点点,都会变得困难。可以为了安全,稍稍的冒险,却不能真正的置身于危险之中,别冒了巨大的危险,多点亮及时上百,如果在南乐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的,真的少了几百上千,完全可以用其他方法弥补。

赵信年方四岁,这样小的年纪,在市集之中,并不突兀,不过要靠他的小短腿,把坊市都给逛一遍,也不太现实,进入市集之中,小厮还把他抱了起来,只是根据他的命令的,不停的进入出去,活脱脱的一个出来看热闹的小少爷。

这样的小少爷,在坊市之中,不能算多见,却也不是罕见的,坊市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类似乡下少爷过来参观,他们没见过世面,不知道还有南乐坊市这样的地方,对于一切都是好奇。

当然了,四五岁这么小的,还真的是不多见,繁忙的坊市,每个人都相当的忙碌,不会有人去管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最多就是进入店铺里面看几眼,可是出去之后,也不会跟着看,最多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谈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