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七百八十五章 发现问题

皇宋锦绣 第七百八十五章 发现问题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5:44 来源:笔趣阁

在实验室的研究之中,船是可以放大的,赵信最开始,选择100吨以下的小船,目的也是非常的简单,就是为了练手,从小船到大船的改变,赵信当然知道,小的出来了,大的已经不远了,在他认为一切都没有问题了,稍稍的消化掉这个结果,应该可以大批量的制作出舰船。

赵信还是有些低估了的轮船上面技术方面的难度,毫不客气的说的,轮船集中了几个方面的科技,船舶方面是一个,蒸汽机方面,还有其他的一些细小的方面,整合到一起,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性的工程,在后世,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可是在这个时代,那就是所有体系集中到一起的体现,它蕴含的科技含量,是整个定海军最高的。

赵信从来都没有小看轮船这个系统性的工程,甚至还亲自的关注,在轮船的研究之中,是走了一点点的弯路,被他机警的发现之后,又修改回来了,按理说,按照历史的发展,应该是一片坦途了,可是现在,依然进展的很慢。

100吨的小型的轮船,已经下水了,这个通过铁肋总结经验教训,并且形成了一个简单密度的比,实验的结果并不是很好,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是比较的差,在风平浪静的地方还好办一点,一旦遭遇到风浪,很容易倾覆的。

赵信也知道原因在哪里,跟之前的问题一样,还是一个密度控制没有到位,在重心问题上面,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这些都是轮船必须要遇到的问题。

轮船是使用钢铁这种比水更重材料,这种材料不但存在着设计上面的问题,还有必须在海洋之中航行的问题的,后世的轮船,之所以可以在高海情的环境下,能够平稳的航行,整个重心和密度,就是一个关键。

在木质的舰船上面,水池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可以给实验船只,提供一定的佐证,可是这个的基础是在于,木头比水轻,只要是稍稍的调整,差不多按照赵信的绘制,就可以达到效果,那个重心和外形,是根据欧洲几百年来,最终总结出来的。

可是轮船不一样,外形很重要,可是内在的布置更重要,钢铁的密度不同,舱室的设置不同,单纯绘制外形,根本就没有办法把重心和密度给布置好,这就是出现问题的根本。

要解决,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做出全模拟的水池实验,定海军目前的科技水准,只能够完成静态上面的水池实验,这个实验的效果看起来不错,但是这个是静态实验。

水池实验很简单,弄个模型船,然后按照数据就可以了,可是水池这样的实验,无法模拟大海之中的每一个环境,或许在后世,伴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还有各种模拟手段的不断进步的,让水池实验,达到了某种精度,可是在眼前的科技条件下,甚至说,定海军对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上面,根本就不行。

水池实验不行,或者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让水池实验,模拟出真正的现实环境,这个模拟在没有计算机的前提下太难了。

实际上,对于这样的水池训练,赵信只是想想而已,那是在计算机的控制的前提下,还需要记录很多海洋的特点,对于各种流体力学的研究,也进入到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程度,才可以的。

计算机,那是未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卡牌系统,对于计算机的发展,有天然的优势,半导体,本身就是一个几率的问题,最初研制的东西,之所以价格高昂,原因就在于良品率不高上面。

卡牌系统,可以复制出最好的那些的半导体,只要方向正确,就可以不停的通过卡牌系统向前飞跃的,有赵信这个穿越者,最少说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甚至是第二个的大部分的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听起来很美好,可是实际上做起来,就不那么美好了,连最普通的机械,都没有弄清楚,没有一整套体系,甚至现在动力上面,只是进入到蒸汽机,还没有把蒸汽机弄到巅峰,更别说内燃机和电力了,计算机是遥不可及的东西。

既然计算机这么的遥不可及,那么水池实验也就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只能够使用第二个了。

第二个,本身就是赵信曾经想到的,也准备向那个方向努力的,毕竟,计算机是二战时期才发展起来的,甚至到了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才大规模的发展起来的东西,在此之前,轮船要如何的设计呢?

很简单,那就是通过经验,理论,甚至是海试,逐步的累积经验,最终形成一套成熟的方案。

这是一套很常用的方案,可是最初的时候,赵信宁愿走捷径,也不愿意选择的根源在于的,这个方案,定海军根本就没有积累,如果要按照这个来的话,就必须要从头开始。

这是定海军最为缺乏的,定海军每一个项目,都是跨越式的发展的,有时候,新的装备,还没有摸的比较熟练的前提下,就已经有更好的装备出现了,这就少了很多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简单的,或者说运气比较好的研究项目,没有问题,可是对于轮船这样,集成了很多科技的项目,就是天然的问题,瓶颈也就在这里。

赵信,已经把他们拉入到正常的轨道了,从这个问题上面,他已经做到了他所能够做到的,这已经不是发展方向的问题了,这应该是的时间的问题了,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一步步的解决问题的,通过海试积累经验,弄清楚密度和海情的对比,这个需要累积。

历史上,欧洲能够迅速从帆船和铁肋的时代,进入到轮船时代,原因就在于几百年航海,积累起来的东西,百年海军,这一点怎么说都不为过,定海军从成立到现在,才过了多长时间,

海军成立的时间,是比定海军更晚,甚至从最初的中国式帆船,西班牙大帆船到飞剪船,期间,并没有过去多长的时间。

等于说,一种帆船,没有的吃透的前提下,就更换了更先进的,这就少了积累的过程。

如果不是探索北美,从海路上面,一路的穿越了太平洋,用无数的辛苦和鲜血,这才积累了部分经验,甚至连小火轮,都无从谈起,更别说这样勉强通过的轮船。

现在,勉强过了,并且强行的用铁肋积累的经验,接下来,已经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了,接下来的,就是时间问题了的,如何在真实的海情条件之下,弄清楚这个比重,同时这个重心的问题,这些如果不积的累下来的,就算是能够成功做出来合适的轮船,未来,一旦扩大,或者是有别的用途的前提下,依然是抓瞎的。

时间可以节约,有后世的眼光,并不代表一切,除非,赵信现在就可以把计算机辅助设计,还有智能化的水池给弄出来,否则的话,就只能够累积。

从头开始,这需要勇气,特别是定海军这样,已经完成了诸多的准备,甚至连500吨,1000吨的图纸都给画出来的时候,还需要从头开始,这个等于说之前的一切东西,都浪费掉了。

可是赵信的命令,当然是令行禁止的,很快的,包括哪些铁肋的木船,还有这些实验性的船只,甚至接下来,会动工兴建一系列的船只,用处只有一个,不停的海上实验,积累大量的数据,在大量数据的支持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并不是轮船唯一的问题,轮船之所以被称为是系统性工程,他是把很多的子项目,都结合起来,重心和设计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动力体系才是最关键的。

哪怕是定海军,在蒸汽动力方面,已经运行了好多年,蒸汽机车,已经在整个定海军和北宋普及起来了,现在拥有各种类型的蒸汽机车3000多辆的,这已经非常成熟的了。

可是蒸汽机推动火车,跟蒸汽机推动轮船,这是两回事,一个是传动轴,推动轱辘,不停的往复运转,另外一个,则是推动的螺旋桨。

轱辘,只要是铁的,正好契合铁路就可以了,在陆地上面前进,根本不成任何的问题,可是螺旋桨就不一样了,这需要动力装置,并且往复运转的传道,也需要传动装置,如果稍稍设计不对,就容易出现问题。

除了动力装置和传到装置,螺旋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后世的螺旋桨,都不是直接的锻造加工出来的,在加工出来之后,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设计,进行加工,这样才能够把水的阻力降低到最低。

可是现在,连一个合格的机床都没有,更别提三轴五轴之类的,那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螺旋桨的加工,也只是拿出了几种不同的形态,切削的方法的,勉强的做出了几个,并且选出了最好的一个。

螺旋桨的问题,那是以后在考虑的问题,有了数控机床才能够选择的曲面加工的方法,或者是按照流体力学的研究,通过计算,找出最合理的方法,用手工的方法加工出来。

不要小看手工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面讲,手工未必比机械弱到哪里去,前提是,手工必须要达到某种的境界的,比如说,曾经的八级工。

定海军目前,经过了多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拥有八级工超过1000人,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北宋还有中国的传统,工匠是代代相传的,有一些独特的秘钥,另外一方面,一些炼体的方法,或许无法让工匠,成为大力士或者是超人,可是比一般人强是肯定的。

一些独特的功法,可以增加稳定性,增加力量精确度,还有持久力,这些对于八级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些,也是整个定海军的基石。

定海军的跨越性太强了,从手工业,连基本的工业都没有,一下子兴建了规模庞大的重工业,各方面的跨越都多,这些跨越,也不是没有隐患的,只不过没有像是轮船这样的爆发出来。

材料上面,定海军本身就具有着巨大的优势,一个牛大力,直接让定海军在材料方面爆表,在加上赵信的指点,各种的图形,设计上面没有问题,加工上面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这1000的八级工,可以说是定海军的宝贝,负责加工的,都是一些重要的机器,还有一些分级的7级,6级工,这些人,共同构筑了定海军的高端加工。

可惜,在怎么的强大的个体,还是无法比的过整体,后世的建造大国,有多少机床,一些高精度的机床,他们的加工能力,是在工人之上的,这才能够创造科技创新,可是11世纪的定海军,是没有能力实现的。

螺旋桨,暂时从几个设计之中,选择推动力量最强的,各方面的标准也是最高的一个,暂时螺旋桨和传动系统,就只能够这样。

至于动力,这才是一个轮船上面的关键,按理说,这个定海军最为高端的技术,应该不会出现问题了吧,可偏偏它出问题了。

才火车上向轮船上的移植,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火车和轮船,这是两个体系,最初同样走了不少的弯路,跟重心和密度不一样,那个是可以直接看出来的,有问题的话,可以直接调整,可是动力上面,是看不出来的。

动力的数值,能够推动的轮船,以什么样的速度航行,这一点,谁都不知道,赵信所知道的,只是最简单的那种物理公式的,类似航船上面,还有动力和能量,速度之间的转换公式,这个真的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这让动力问题,在最初的时候,是被忽视的,一直到,动力出现问题,同时,另外一个使用辅助动力,并不是全钢的舰船,而是铁肋的船只,他们在不停的记录数据的时候,突然发现,在使用了比较小的蒸汽机的前提下,跑出了更高的速度。

最开始,研究人员认为是错的,可是通过六分仪的比对,整个数据是正确的,那么,又抛开了风力的影响,当时是逆风,帆全部都降落的,没有风的影响,还有这么高的数据,这中间有问题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