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发

皇宋锦绣 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发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5:44 来源:笔趣阁

转移视线,就这样的,用实打实的钱和资源来转移视线,甚至拿出了技术,这些足以让北宋的上下目不暇接,可是这些都不足以彻底的保密,毕竟,大量人口的离开,总是有些蛛丝马迹的,在北宋地方,也很有一些,追根追底的人。

对于这些,定海军当然不吝惜使用雷霆手段的,只要这个影响力没有上升到州一级,在县一级的,不择手段,先把事情按下再说。

政治,存在着妥协,更存在着众多的阴暗面,在诸多的努力之下,在无数的真金白银之下,北方的铁路干线,南方的长江航道,这两条干线,无休无止的在移民着,特别是进入到3月之后,更是上升到了一个巅峰。

无论是定海军的外交部,还是亲自实施移民战略的人,都知道,这样肆无忌惮,每天都是几十万,甚至更多的移民,根本无法持久,天知道那一天,就上达天听,让北宋上层知道了。

铁路是属于定海军和北宋共管的,可是就在北宋的区域之中,只要挖断铁路,这么一条通畅的干线,就会断绝,这一点,哪怕是定海军,在各方面都非常的领先,对于这样的情况都无可奈何,只能够走一步算一步了。

同样的,外交部也加强了渗透,本身用金钱开道的外交部,在很多的方面都有些便利,再加上派遣工人的管理费的问题的,更是如鱼得水,就算是有些波折,也有惊无险的完成了。

这么一个疯狂的移民动作,从阴历的大年初三开始,一直持续到了4月中旬,在3个多月的时间之中,按照每天平均41万人的速度,一共运走了4100万人口,这中间,抛开的返回劳工和定海军居民的700多万,差不多就是3300万,虽然没有达到计划之中的3500万和3800万,但是已经完成了9成。

在4月中旬,铁路偷运开始停止,派驻在整个北宋的那些外交人员和教师,除了一小部分明面有身份的外交人员,其他的,也开始撤离,这时候,就不能选择铁路了。

因为,这样疯狂的运输,有些地方,甚至整个村庄都不复存在了,有些不愿意走的,或者是铁杆的,或者用手段处理掉,或者就直接绑走,这一点,是在3月底到4月初做的,这样的事情,太过离谱,也不可能长时间的隐藏,这种情况下,如果再从北方走,一旦铁路断绝,那就全完了,这些精锐的人手,还有最后一批可以争取到的人员,也是不容有失的。

从外交战线,借助着强大的外交网络,还是得到了一些消息,本身在政坛之中,关于人口的杂音,从出现到越来越强,定海军的强制手段,也不是无休无止的,否则的话,北宋早已经是定海军的了,他不可能动手太过凛冽,甚至现在动手的情况,已经引起了注意,虽然还没有从上到下的一条线,可是已经有州府一级的人员,开始关注了。

北宋的政务不下乡,可是从政坛的主流来说,州府才是核心,对于中枢,则是路,到了州府这一级,只要关注了,就不能采用强制手段的,这样的强制手段的,反倒是容易把天给捅破了。

整个移民能够争取3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3000多万的人口,可能数千次的秘密列车,还有数以万计的船舶,一点都没有出现问题,这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还能够持续下去,真的以为北宋的官府不存在。

淮南路亳州定远县,刚刚入夜,外面却来了一队马队,本身城门关闭,可是调上来一个使者之后,大概半个时辰,大门就重新打开了,一行人直接奔县衙而去了。

张举,濠州通判,本身在亳州任职,在上班途中,被拦了轿子,告了血书,一般而言,他并不关注,可是其中,有一个人,他不得不出手,因为这是他的启蒙老师。

虽然说,科举走来,启蒙老师早已经无法对他提供很多帮助,甚至因为相隔遥远的关系,好多年都不曾去看望,可是这个人他还是知道。

按照血书之中所说的,定远县大部分的村落都已经没人了,启蒙老师在内几个秀才,发现问题去调查,生死不知,这可是大事。

通判,本身就拥有这样的查案的权利,不过因为官务缠身,他用了10天的时间,处理了一些事物,这才风尘仆仆的前来,期间并没有通知地方官员。

在县衙,被知县恭维之下,又询问了一些情况,可惜这个知县是庸才,一问三不知,他甚至不知道这些村落到底有人没有人,春夏之交,又不是农忙使节,大部分官员,很少处理政务,更别说下去了。

张举看问不出什么,也没有在意,反正等到明天,到了地头,就知道了。

第二天,在县城的几个官员,还有一些士兵的陪伴下,一行人300多人,一起去了下面的乡村,这个叫小菊村的村子,距离县城40多里,马队稍稍快一点,可是有这些地方官员的牵制,差不多到了中午时分才到。

一路上,别说是张举,就连县令都看出问题了,因为,官道上面的人烟太过稀少了,因为道路的关系,中间过了几个村子,他们都没有停下,而是直接到了小菊村。

中午,正是家家炊烟的时候,可是小菊村却是静悄悄的,县令和张举的心在下沉,张举觉得这个血书,很有可能是真的,整村的人不见了,还有调查这件事情的秀才,这可是的可怕的大案啊,一个村子,最少也有几百人,这些人到哪里去了,是被掳掠了,还是被杀害了,无论是哪个,都是骇人听闻。

县令更加的惶恐,他的任下,出现了这么大的案子,他的官恐怕是要当到头了,想他才做了几年的官,真够悲催的。

很快的,士兵们进入到村子,调查一番,果然无人,却不是什么凶案现场,因为人人都是上锁,整个村子,全部都锁住了,虽然没有破门而入,但是看痕迹,应该是有半个月左右,都没有人了。

没有血腥味,没有杂乱无章的痕迹,更没有土匪的迹象,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张举在为官十余年,从来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奇怪的案子。

很快的,调查整个村子没有人,在征求了一下意见之后,张举决定,选择几个有特点的房子,破门而入。

这些分别是,最底层,中层次,还有富农,地主,很快的,负责勘察的人员汇报,很奇怪的,最底层的房子的,空荡荡的,本身他们就是勉强混口饭吃,也不会有多少的东西,却被收拾的比较的干净,除了一些笨重的,木头做的家具之外,其他,都拿走了。

中层也差不多,不过留下了一些东西,可是大部分的软细,衣服之类的,全部都拿走了,反倒是富农和地主,他们似乎收拾的非常匆忙,仿佛被犁过一般,还剩下了一些金银软细。

这个倒是奇怪了,从底层看起来,像是搬走了,从富农和地主哪里,倒是像是遇到了劫匪,被洗劫了一空,可是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人到哪里去了,目标又指向何方。

为了得到更多的线索,张举命令手下,兵分五路,顺着道路一路的走查过去,调查周围村落的状况。

马队的速度很快,大概2个时辰,汇报过来,调查了周围12个村子,完全都空了,一个人都没有,村子里面的基本情况跟这个小菊村差不多。

在听完了汇报,县令还有县里的官员,直接就变色了,一个小菊村,按照县衙里面登记的数字,470人,这个失踪算是大案了,可是这个跟周围12个村落,一共超过5000人的失踪,那可是完全无法相比,他们一共才调查了12个村落,整个县里,到底有多少。

张举当机立断,直接坐镇的定远县,然后调动厢军,一个军的厢军,入住定远县,然后动员衙役还有大量人员进行调查,这才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整个县城周边,除了距离县城较近的,经济比较发达,交通发达的村落,其他的稍稍偏远一点,几乎都人去屋空了,整个县,近百个村落,大的700人以上,小1百人的,最少有8成人去屋空,也就意味着,这个不算是很大的定远县,可能要失去4万的人口。

同时周围的村落,也有一些人失踪,不过不是全部失踪,县城之中也有,整个加起来,可能要超过6万人。

张举这才有些慌张了,这也太可怕了点吧,同时,他在调查定远县的同时,也命令整个亳州,对于偏远村落进行调查,最少说,县城的人员,要走到村落之中,去看的,去看看人到底有没有失踪。

虽然没有一个清晰的结果汇报上来,可是从现在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因为最少说,整个亳州,这么多的县,累计失去的人口,要超过40万。

亳州也算是淮南路比较大的州了,可是40万人口,也已经是8成以上了,这如果只是亳州还好说一点,如果是淮南路呢?

这样的情况,张举不敢怠慢,继续调查之下,然后飞报上面,派出了加急,送往淮南路,并且直接向中枢上书。

之后张举深入进去调查,很多的东西,就怕认真二字,原来突发的状况,特别是整村整村的失踪,当然是没有任何的线索,仅仅依靠留下来的这些线索,也无法解决问题。

可是到了县城周边的村庄,因为有失踪的,也有留下的,特别是县城之中的,线索顿时多了起来,当所有的线索都汇总起来,这些人确实是失踪了,而结果无不指向一个地方,定海军。

到了这个时候,张举已经知道,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他能够决断的,甚至是整个淮南路,都无法决断,到了他这个层次,哪怕没有跟定海军直面过,可是也知道定海军的强大,本身是北宋心腹大患的辽国,都被定海军给干掉了,定海军会不会更加的凶残。

定海军的外交网络,覆盖了整个北宋,北宋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被定海军知道的,更何况是这么大的,关乎整个和平演变的计划,在亳州被发现的第一时间,就通知到了外交部,州一级的高官关注,这件事情已经无法掩盖了,但是拖延一点时间,还是可以的。

一部分的力量,用于隔绝信使上面,最少说,让这个信使,能够送入到淮南路的时间,被延缓,当然了,不是什么强硬手段,灌醉了,麻翻了,耽误个三五天的时间,还是可以的。

这当然无法争取太多的时间,实际上,不止一个亳州,在北宋,很多州府,都出现了影响,只不过,大部分都是县,以及以下的,定海军的力量可以处理的,类似的清除,已经进行了好多次了,现在终于瞒不住了。

不过,整个计划,已经进入到了尾声了进入四月之后,实际上,已经在逐步的收缩战线了,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尾巴。

趁这个时间,整个北宋范围之中,把一些该转移的,需要销毁的东西给销毁掉,甚至一部分的外交人员,明面上面的人员,也开始减少一部分。

北宋跟定海军的合作之下,特别是铁路这方面,合作的面也比较大,这个合作让定海军,在短时间,从北宋获得了3000万以上的人口,也因此,有众多的人员,必须要留在北宋,否则,铁路就无法运转。

定海军不会全部撤走,却会减少,比如说,少了大量人员,铁路本身的人员都在缩减,同时,大规模的提调北宋的人员,在这件事情之后,更是把蒸汽列车的密度降低了90%,基本上达到了马拉火车的密度,各种的人员大规模的撤走,几乎已经达到了峰值的9成5以上,剩下的,也做了一部分预案,如果说北宋采用强硬手段,他们会选择化整为零的撤走,同时,一些比较的军事准备也在开始,总之,一切在暗处准备,几乎已经是剑拔弩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