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地四百五十章 迈向海洋

皇宋锦绣 地四百五十章 迈向海洋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5:44 来源:笔趣阁

封建时代的国家,土地是根基,土地代表着实力,实际上,就是土地的产出,养活了足够的人口,进而产生足够力量,这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最简单的用途,只是土地的产出。

定海军从最开始,就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一条路,在封建时代,一亩地最多就是四五石的产量,这样很容易就把整体的产量确定。

粮食产量,是最不容易提升,到了后世,被称之为粮食之父的袁隆平,也不过是把亩产提升到一吨的程度,也就是2000斤,也就是说,比起封建时代,最高的亩产,提升了4倍。

粮食,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没有粮食,就养不活足够的人,可是如果粮食多了,产生的价值也比较的有限,种田这样的第一产业,永远不能够如同工业那样大规模的发展。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个话,说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

定海军的发展,主体是工业,相对于农业,工业发展的附加值更高。

一个普通的铁矿石,从矿石带钢铁,再到精钢,再到最终产出各种的产品,如果他定位在铁矿石的时候,在北宋的成本,仅限于开采出来的成本,一担可能只有几文钱。

可是从的铁矿石变成铁,以前北宋的成本是80文,到了大名府,再到定海军,就降低到了十几文左右,定海军的成本可以压缩到4文以下。

按照普通铁矿石的含量,在30%到40,中国少有含铁量在5成,甚至是7成左右铁矿石,大部分都是三四成的,可是单纯的铁来算,按照铁矿石的价格,可能10斤也不过是一文钱,这样算下来,成本可能暴涨了三四十倍。

从铁矿石到铁,本身就是一个物品价值的极大的提高,可是从铁到铁器,那就更加不一样,就算是定海军的成本,一把一斤左右重量的钢刀,价格会在50文左右,这比起钢铁来说,同样提升了十倍。

十倍的十倍,从普通的铁矿石,到最终的物品,中间的提升倍率非常的可怕,工业化的作用,就是尽可能的减少中间环节,减少中间环节的花销,剩下的,都是利润。

一个产业,单纯的挖矿,从地下挖掘铁矿石,并且做出简单的挑选,这个体量如果是1的话,炼铁之后,就是30,到了生成工业产品,那就是300了,如果说,制作的不是附加值比较低的钢刀,而是定海币的话,价格更高,又会翻十倍,而其他的一些产品,比如说,长弓使用的破甲弓,一些基于铁的元器件,机器之类的。

伴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原来的基础上面,增加了附加值,科技越发达,附加值就越高。

比如说,21世纪,基于计算机发展起来的微电子,原料不过是自然界之中,最多的砂石,伴随着纯净度越高,切割和刻画的精度越高,在原始的产本之中附加出了千万亿倍的附加值,这才是无限的东西。

以赵信的能力,发展的时间,还有科技的根基,能够进入到现在的程度,勉强制作出更出色的材料,并以材料为基础,生产出了一系列的产品,比起原料,最高已经获得了千倍的附加值,在千倍的基础上面,这中间提升的,都是利润。

这就是工业的可怕之处,拥有了无限的可能,他主动是不会被土地束缚住。

就如同现在定海军来说,在外人看来,只有这么巴掌大的土地,恐怕大一点的县就超过定海军了,或许工商发达,又有什么关系,能够超过的江南的富庶去,就算是富庶如同江南那样,又能够如何。

用封建社会的看法,去看待基于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定海军,注定是犯错误的,差别何止是千倍万倍。

拿着最顶尖的江南的标准,定海军这么一片地盘,最多的产出,也就是每年百万贯左右,或许经商之后富庶一点,也不会高出很多,可是实际上,定海军早在大名府的时候,就已经超过了千万贯,到现在,几乎达到了亿贯这个高度了。

这就是工业的可怕,凭借着定海军一点点的土地,就创造了整个北宋所没有创造出来的产值,收入更是庞大的,可是工业化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市场。

如果说,赵信穿越的地点,不是北宋这样地方,而是辽国或者西夏的话,哪怕拼死的去做,又能够如何,当产品足够多,而且又过了需求的前提下,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商人们,为了保证某种产品的足够利润,甚至不惜把商品倒掉甚至是毁掉,而不会任由他流入市场,当一个市场饱和了之后,再多的利益,又有什么用。

大宋本身拥有的上亿人口,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北宋多年发展,产生的自发的经济圈,就成为了定海军的利润的根源,这一点,在短时间之中,会成为定海军逐步发展的增长点。

可是,这不意味着,单纯有定海军就可以了,地盘虽然对于工业社会,作用不太大,在工业革命开启的之后,无论是最初的葡萄牙,后面的荷兰,甚至坐拥七海的英国,他们的土地都不算很大,可是相对而言,市场则是很关键。

定海军所处的位置非常的妙,背靠大宋,可以说,拥有整个地球在11世纪最为庞大的一个市场,可是在规则之外,在北宋视角之外,拥有一个的足够庞大的土地,对于定海军而言,也是非常关键。

从赵信退出自己的身份,从二皇子的身份,变成了苗家嗣子,为的就是跳出的皇朝争夺的旋涡。

明明有机会用更加节约的力量,攀升到势力的高峰,何必走最艰难的道路的,这也就从侧面上制约了赵信,目前,赵信所处的位置之中,不可能向大陆伸手,他所拥有的稳定的环境,可以自如发展的时间,就是因为他后退了一步,如果再伸手这个的话,很有可能,会引发那些继任者的仇视,真的在背后使小动作,那也不利于发展。

一个稳定的大宋,适合赵信的发展,在这个绝大多数的智者,都不明白定海军工业的爆炸发展的时候,只要给定海军几年的时间,定海军就会发展到可怕的程度。

就看现在,还不到一年多时间,定海军已经集中了150万人的人口,这些人,不是务农那样低生产能力的,而是真正的工人,第二产业比起第一产业,天然就拥有数倍的产能,特别是定海军掌握核心科技的今天。

当一个几人小组,可以一天生产成千上万件农具,一个稳定的小组,可以完成10万,甚至20万只长箭箭簇的生产的时候,人工成本已经被工业大生产摊薄到了非常低廉的程度了,从侧面上说,产能已经可怕到了极致,每年创造的价值,更是可怕。

这一次的安全事故,从侧面上证明了,土地还是非常必要,哪怕定海军,能够发展到后世上海的程度,也不过是能够容纳3000多万人口,这对于一个庞大的,掌控一切的帝国而言,还是差了少许。

这个时代,几乎不可能发展到后世上海的程度,赵信曾经计算过,大概能够达到伤害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800万,就是定海军能够让那的极限,这还是在不容纳更多的工业的情况下。

伴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海洋工业,还有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足够的土地成为了制约定海军发展的关键,目前定海军发展的,称之为重工业的,也就是钢铁冶炼业,造船,重型机械,还有其他更深的产业门道还没有涉足的前提下,目前的土地是够用的。

因为自身的掣肘,赵信不可能向大陆入手,那么在周围海洋上面发展,就成为了必然的道路。

这个时代渤海和黄海,面积要比后世广大,因为黄河带来的泥沙堆积,还没有围海造田,原来整个渤海湾,还没有彻底的成型,就说这个定海军吧,原来属于连云港,已经是彻底的陆地,在这个时代,却是一个岛屿,跟陆地之间,还有几十公里的海洋。

可是就算是如此,渤海和黄海的地形,也让这里的近海,缺少岛屿,恐怕距离这里最近的,就是琉球群岛和济州岛,哪里对于现在的赵信来说,真的有些太远了。

黄海和东海,岛屿稀疏,就算是有无人的岛屿,比如说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却也相对比较狭小,最好的实际上还是台湾,这个中国沿海的第一大岛,位置也相当的合适。

在目前的现状之下,海上是唯一能够发展的方向,可惜对于北宋而言,想要发展,依然很困难。

大海的可怕,只有真正了解的,才会认知,赵信的发展,是走的科学的,可控的道路,不会如同欧洲那样,只是动员源源不断的人去探险的。

欧洲之所以能够掌控整个世界,起源于大航海时代,后人们看到的,无不是大航海时代的,无数航海家们,累累的功绩,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这些用无数海峡命名的航海家的名字,不过是一些幸运儿。

在航海时代的初期,因为大海的浩瀚,科技的不发达,最初的航海时代,出海的船甚至不具备远洋航行的能力,没有速度,没有解决败血病的方法,没有一个合格的测距手段,甚至连一个可以抵抗最基本风暴的船都没有。

就是凭借着赌性,还有疯狂立下的标杆,无数的航海家们,前仆后继的去寻访,这是一条条用生命铸造的航道,无数无名的航海士,最终葬身海底,他们几乎是用累累白骨,铺平了一条通往海洋的道路。

如果赵信不是穿越者,对于海洋一无所知的话,说不定,为了中国的航海之路,要同样用这样的方法,后世的无数证明了,只有通往海洋,占领海洋,才是发展的方向。

可是冶炼产业,给了赵信基础,卡牌系统可以给赵信足够多优质钢铁,再加上对于风帆战舰和机械动力的了解,北宋实际上已经拥有了走向海洋的坚实武器。

以风帆战舰的动力系统,适航性为基础,以钢铁为龙骨,以中国的水密舱技术,还有一些先进的东西,把这些混杂在一起,一款不比风帆战舰,西班牙战舰差多少的风帆战舰,就会出现在北宋。

有更好的船的前提下,何必要用帆板,赵信哪怕成为了上位者,可以有些无情的看待下面的这些工人,也不可能明知道必死,把这些人送入到海洋。

就算到了21世纪,有了卫星飞上天空,有了出色的无线电技术和电脑控制的测距系统,可是每年依然有船只沉默,有时候,近在咫尺,都无法挽回,更别说在这个,没有无线电,没有精确的测距,甚至连船都无法抵挡大规模海情的前提下。

赵信正处于发展的初期,每一个人才都分外的珍贵,之前的炼钢厂,损失了差不多400位工人,他唯一庆幸的是,整个炼钢厂的工程师级别,只有2个,是现场监控的,死在现场,包括牛大力在内的最顶尖的那些,都在实验室没有问题,万一牛大力出现一点事情,那就惨了,最少说,炼钢厂的发展,要拖延几年的时间。

为此,赵信专门制定了规定,所有的研究者,除非是必要,否则不能够进入了炼钢厂,这也是最大限度的保护他们。

跟炼钢相比,造船的技术含量更多,百年海军,可不是一个说说而已,哪怕是到了后世,海军和造船业,也是凝聚整个国家,整个军队最高端势力的地方的。

造船业就更是如此,赵信从定位定海军开始,就已经开始,把目光看向的海洋,未来面向海洋的战略,也是无法改变的,可是造船业的发展,依然是非常缓慢的,哪怕有定海军的支持,投入了可怕的资金也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